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内容

春风又绿江南岸——上博“江南文化艺术大展”掠影

时间:2020-6-23 11:21:36 点击:

 一 江南史话
从古至今,“江南”不仅是一个自然地理的概念,更是一个文化和社会的概念。
提起江南,萦绕于人们脑际的,是如诗如画的“天堂”、秀丽无双的美景、四季丰饶的物产、以及数不清的才俊和巧匠、街头巷尾的曲艺和书画……江南,千百年来引得无数文人骚客争相歌颂,魂牵梦萦。作为东方美学艺术和人文生活的代表,江南自古便活跃于中国和世界的舞台。
备受瞩目的上海博物馆年度大展“春风千里:江南文化艺术展”已在沪上拉开帷幕,本次展览在内容策划和展陈设计上突破了时间脉络和单一的门类,这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综合性文化大赏。展出的197件组文物,涵盖玉器、青铜器、陶瓷、书画古籍、画像砖、家具、印章、竹木器、玻璃器等诸多门类,向人们娓娓道来:作为承载了中国诸多文化符号的“江南”,融合了南北中国文化要义的“江南”,如何讲述它数千年的家园故事。
作为中国古代艺术品的收藏重地,上海博物馆在与江南文化相关的历史与艺术方面有相当可观的文物收藏和丰富的研究成果,且已举办过数十场与江南相关的特展。本次江南文化艺术展通过五大版块,以专题的形式聚焦江南的文化特征,将分别呈现崇勇尚智又文秀典雅的江南基调、安礼乐仪又旷达洒脱的江南性情、治平济世与明德修身的江南人物、阳春白雪与市井浮生的江南风尚、抱诚守真又开放兼容的江南气度。
不同历史时期,江南的地域概念随着人们地理认识的扩大而经过了曲折起伏的变化。早在秦汉时期,包括今天的湖北南部和整个湖南都能被称为江南。而后唐朝划天下为十道,其中“江南道”为长江以南,自湖南西部以东直至海滨的广大地区。今天意义上的江南地区,当时仍常用江东表示。但实际上,唐代的“江南”常常超出这一范围,韩愈“赋出天下,而江南居十之八九”,将江南的概念扩大到了江淮以南、甚至整个东南地区。两宋以后,江南的核心地区被划为了两浙路,这也是当时全国最为繁荣富庶的地区之一。狭义上的江南主要指苏、松、常、嘉、湖五府,但扬、镇、杭等地在历史上也曾一度被认为属于江南。待到明清时期,“江南”行政概念逐渐弱化,经济意义上的“江南”越来越明确,专指传统的浙西、吴或三吴地区。这些地区的经济遥遥领先于全国其他地区,且备受国家依重。江南,也成了人们心中那富饶美丽之地。
目前学界基本公认的江南文化主要发源于吴越文化。吴越文化狭义的概念,指的是春秋、战国时代吴、越立国所创造的文化,广义的概念则包含有人类活动以来存在于先秦吴、越立国地区的一切文化现象。这之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当属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本次展览展出的吴王光戈、越王州句剑、越王大子矛等,都是曾经争战的缩影。
江南文化在长期衍变的历史过程中,曾于不同时期呈现出阶段性的特色。比如,六朝以前的江南是刚毅勇武的,东晋以后,江南地区人文荟萃、雅士频出。“六朝”(229~589)时期,由于长期战乱,当时华夏文明高度发达的黄河中原地区被北方强悍的游牧民族征服占领,代表汉民族政权的帝王和士族逃往江南,西晋未年司马睿在建康(今南京)即位,是为东晋。中原政权的南迁,史称“衣冠南渡”。晋室南渡后,中原士族大家相随南逃,随着“土族精神”、“书生气质”的注入,江南优雅转身。魏晋六朝上承两汉,下启隋唐,呈现出汉唐两大盛世间的过渡风貌。南朝时,这里成为文学中心,书法、绘画、雕刻等颇有盛名。唐宋之际,这里重视文教,社会特征完成了由尚勇到崇文的转变。及至明清,这里公学、家学发达,藏书、读书盛行,教育、文学、艺术等都走向高峰。以文秀典雅为底色,江南逐渐成为人们心目中的天堂。钱穆在《国史大纲》中说:“东晋南渡,长江流域遂正式代表着传统的中国。”
至北宋后期,江南已全面超过北方,处于全国经济中心地位。于是有了“苏湖熟,天下足”;“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等民谚。江南人崇文,重视文化教育,并兼具开放与包容。明清时期的江南,是中国重要的经济与文化中心,受商品经济繁荣发展的影响,江南的社会生活产生了足以牵动全国以及世界的影响力。江南的城镇经济极其活跃,士民生活与谋生途径多样,科举昌盛,文化繁荣,政治控制与国家发展的脉动十分契合,构造出令世人向往的生活世界,塑造了江南社会的基本轮廓及其独特性,是明清时期中国社会变化的一个缩影。
近代上海开埠后迅速崛起,处于江南文化中心地带,因江南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碰撞融合,多元、创新、务实的海派文化遂由此诞生。如今,在长三角一体化和长江经济带双重国家战略叠加下的江南,世界第六大都市群正在悄然崛起。 
 
二 诗画江南
诗性,是江南文化中被频频提及的独特气质,也是古代江南文人雅致生活的生动体现。“明四家”之一文徵明的《江南春词意图卷》是与本次展览主题颇为契合的一件展品。此卷为文徵明以倪瓒《江南春》词意所作,描写出江南春景木叶初碧,草长莺飞的勃勃生机之景象。
本次展览开篇的第一件文物,是著名的《康熙南巡图》。公元1691年,王翚和几位内廷画家着手绘制一组共12卷的巨画,详细描绘康熙皇帝第二次南巡的全过程,这就是著名的《康熙南巡图》,也足见江南在当时社会的重要地位与影响力。“康熙皇帝曾六次南巡,由此解决水患、肃清吏治、笼络人心,开启了康乾盛世。江南如此多娇,引皇家天子屡折腰。
东晋的衣冠南渡对于江南文化发展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历史事件,以书圣王羲之为例,他的祖籍在琅琊,即如今的山东临沂。在南迁后,他从山东到了现在的浙江绍兴地区。此次亮相的宋拓本王羲之《行草书秋月帖页》,其原作当属王羲之移居江南浙东山阴后,信笔回复友人盛夏问候的一缄书札。起首第一句为“七月一日羲之白”,故而又称《七月帖》。“七月一日在古代历法中是立秋后第一天,当时的文人骚客于这天多有感时悲秋之作问世,王羲之也不例外,‘忽然秋月,但有感叹’之语可证。”
江南的美在不断被文人们发现的同时也培育了诗人的审美情怀,独特的自然风物是构成江南诗歌意象的基本元素。对世俗功利的超越,对生命本真的重视,对独立人格的坚守,对审美自由的追寻,是江南诗歌的独特意味,也是江南文化的重要特征。这些,都是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积淀。
展厅中另一幅巨作,清代徐扬的《姑苏繁华图》充分反映了当时江南社会商品经济繁荣的盛况。据透露,这幅画上有200多块商家招牌,商铺不仅售卖江南本地的土产,也有外地的一些名产,甚至还有海外的物品。
耕织图是以农事耕作与丝棉纺织等为题材的绘画图像。从南宋楼璹《耕织图》起,我国历史上先后创绘了不下几十套体系化的耕织图,而它们基本上又都是以“江南”为具体描绘区域的。之所以如此,是与唐宋以后“江南”的重要地位及其象征意义直接相关的。首先,农业经济的发达使“江南”成为重农、劝农的“示范”之地;其次,浓厚的文化艺术氛围,加之创作者心目中的江南情怀,又促进了“江南”场景的表现与传播。
 
三 雅意江南
“南国古来风物好”!江南的雅致,在文人身上表现得最为充分。弥足珍贵的是,江南文化的不拘陈规。文人书画家也频频融入工艺美术创作,涉及园林几榻、文房篆刻、家具器用、衣饰香茗等多方面,并从把玩品评发展为亲自参与设计制作,对美学的提升产生了积极的引导,也让雅与俗常常难分彼此。江南提倡自由审美,不避讳物质享受,终于留给我们一座无与伦比的宝库。
雅士们研墨挥毫、评书鉴画、鼓琴弈棋,凭藉诗酒文会过着静而远之的生活。无论是富庶之家的奢华风尚,还是拮据之家精致的细节打理,漫漫浮生在这江南被过成了或大或小的艺术趣味。茶、酒、香、花等“四般闲事”滋养了江南生活里的精致典雅,犀角、竹刻、砚、墨、刺绣等雅玩体现了江南造物里的匠心文意,皮影、说唱本、首饰、红陶、紫砂等构成了江南日常里的闲情偶寄。以一组清末民初的“浙江海宁皮影人”为例,其制作材料为羊皮与牛皮,影身分六至八个部件,为适应表演中剧情需要,生角、净角的身、头可以更换,这也体现了江南作为当时“戏曲文化中心”的重要地位。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展览展厅的结构设计也仿若让观者置身江南园林,粉墙黛瓦、游廊花窗,有曲径通幽之妙,也给人以沉浸式的美妙体验。
众所周知,丝绸是古代中国先民的伟大发明,是中国文化的特产与象征。丝绸制品及其文化不仅在历史长河中绵延不绝,而且通过丝绸之路对人类文明,东西方文化贸易产生了深远影响。江南地区丝绸业的商品化生产起步早、程度高,湖州钱山漾遗址出土的丝帛残片便是明证。六朝特别是中唐,江南丝绸进一步发展。宋元时期,全国丝绸生产重心开始逐渐转移至江南地区,明代开始获得了极大的繁荣,以“丝绸之府”名扬天下。这一时期,江南的官营织造和民间丝织竞相争艳,出现了苏、杭、松、嘉、湖等一批典型的丝绸专业市镇,形成了以江南为中心的区域性密集生产。同时,江南出产的丝绸海外贸易发展迅速,在世界经济大流通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在夏商时期就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原始瓷器,瓷器的发明及其早期发展,是在以环太湖为中心的江南地区完成的,因此瓷器也是江南水乡最具特色的文化符号。到了隋唐时期,瓷器走出江南一隅,进而席卷全国,从一个地方文化因素演变成了全国性的文化符号。元明清时期为各种青花、粉彩等加彩瓷所取代,并进而影响全世界,成为一个世界性的文化因素。瓷器是“江南”对世界文明的重要贡献,在中国的整个文明化进程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
展区中的苏州评弹也是江南文化的独特符号之一。评弹由评话与弹词两个曲种组成,兴起于明末清初,与苏州市民社会的繁兴同步。苏州大街小巷到处都可听到悠悠的评弹音乐和声如金石的评话,与小桥流水枕河粉墙融合成一幅有声有色的图景。苏州评弹是观察江南社会的窗口,江南水乡水网密布,评弹艺人走码头,编织起江南流动的文化网络。太平天国运动以后评弹中心转移到上海,借助上海城市的辐射力和强大的电台、报纸及媒体力量,流传区域进一步扩大,促进了江南地区曲艺文化的进一步融合。
“江南”作为人文荟萃之地,其中的一块重要基石是自然与民俗,目前公认其最大的自然民俗特色即“水乡”。因此无论江苏、浙江、安徽,甚至中国的其他地方,只要有“水乡”特色的区域,总是被人们称为“江南”。因而,“水乡”甚至可以作为我们认识与把握“江南”的一把钥匙。水乡与水岸、水域不同,它是富有农耕渔樵生态文明与古典中国文化美学的独特地域。
 
四 文脉江南
纵观历史,江南有数不清的功臣志士、思想大家,也有道不尽的气节文人、布衣隐士。以明代心学集大成者王阳明为例,他以思想的高度引领后人,功业、文章震烁古今。然而,他在此次展出的《示诸侄手札册》中却自谦道:“吾惟幼而失学无行,无师友之助,迨今中年,未有所成。尔辈当鉴吾既往,及时勉力,毋又自贻他日之悔,如吾今日也。”谆谆教导,言辞恳切,诚为家训名篇。
江南文化昌盛,书籍刻印亦引领风气。宋代,苏、浙、皖三地刻本风格各异,刻印皆精。明清两代,江南刻印技术发展至巅峰,无论官刻本、私刻本、坊刻本,还是寺庙刻本,均为世人推重。晚清时期, 罗版和石印技术由西方传入,在上海发展壮大。江南经济富庶,多有世家大族,文品味高。与书籍刻印相应,江南藏书也非常发达。尤其在明清时期,江南地区涌现出了许多藏书大家,建了许多著名的藏书楼。除官府藏书、书院藏书、寺院藏书外,私人藏书也蔚为大观。江南人文荟萃,学者数量多,学术成果丰富。学者们涉猎广泛、学识渊博,崇尚实学、推重考据,讲究经世致用,呈现出鲜明的学术特色。
“仓禀实而知礼节”,那祭天祀地的史前玉器、明示阶层的宴乐图纹、彰显等级的组佩玉带、注重嫁娶的三金聘礼无不彰显江南富庶之后带来的文化兴盛。江南“越名教而任自然”。永嘉之后,北方王、谢等世家大族南迁,带来了不滞于物、不拘于礼的魏晋风度。加之佛教在江南广泛流播,至唐代已是禅僧云集。自此,江南文士深受老庄玄学的浸润和佛禅思想的影响,倾情山林、品茗清谈、礼佛敬香,旷达洒脱的人生态度格外突出,才有了“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禅意乐土。
梁启超曾说: “探玄理,出世界;齐物我,平阶级;轻私爱,厌繁文;明自然,顺本性,此南学之精神也。”竹篱茅舍还是庙堂衙署?俯仰天地还是宦海浮沉?面对这样的选择,任名士也难两全。古代江南多风雨,政权和朝代更迭频繁。无论主动或被动,在入世和避世之间,进则兼善天下,退则独善其身,这无疑是终极目标。这里有数不清的志士大家,也有道不尽的气节文人、布衣隐士。他们给这片土地带来“不默而生”的家国情怀、“知行合一”的实践精神、“必慎其独”的君子戒律、“以君为客”的民本思想。更难得的是,他们中的很多人醉心笔墨,创作了丰富的文学艺术作品,让我们得以回想和深思那悠悠历史中的江南岁月。
大阜潘氏是清代苏州著名的文化世族,有“吴门冠族”之称。在近代社会的巨变过程中,潘氏家族捐设义庄,赈济乡里;上下运动,促成江南减赋;践行理学,整饬道德秩序,真正担负起“邦之桢干、里之仪型”的角色。此外,潘氏族人还是晚清吴中词派的中坚、文物收藏的巨擘,其家族捐献的大克鼎至今仍是上海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民国以来,潘氏文脉不绝,由状元家族转型为院士之家。
 
五 开放江南
展区最后一部分聚焦上海,从唐宋时期吴淞江南岸的著名贸易港青龙镇,到明代以后新开黄浦江入海口并兴建的上海城,最后以吴湖帆新古典主义山水《层岩积翠图轴》、刘海粟取法西洋画并结合传统泼墨法的《青绿山水图轴》、颜文樑运用印象派技法的油画《黄浦江夜航图》为结尾。这正是海派文化的缩影。如今的长三角已是江南的代名词,而上海作为中国经济、金融、航运、贸易中心,是长三角龙头城市,上海博物馆作为中国古代艺术品收藏重镇,多年以来始终以传承中作优秀文化为目标,举办过数十场与江南相关的特展,发掘馆载文物优势,服务上海城市战略乃全国战略。
古往今来,江南始终是开放的,她以吴越文化为基础,与楚文化、中原文化、齐鲁文化等交互融会,又在晋唐时期独特的背景条件下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质。她大气远虑,用大运河串联了五大水系和南北,借丝绸之路衔接了中外与东西。以抱诚守真的坚持、“中西汇通”的观念和海纳百川的气度,迎来发达的水陆交通、兴盛的工商百业和繁荣的经济文化。海派文化承继了江南文化的精髓,传统却自由,古典又现代。
江南,是白居易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是柳永的“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也是安几道的“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还是张养浩的“一江烟水照睛岚,两岸人家接画檐”……她的美好,诗词歌赋赞之不尽。文学是美的心声,文物则是历史的载体。展览呈现的江南风物是亲近江南文化的一扇门窗,让我们看到江南从最初的文化边缘,经“衣冠南渡”渐而大放异彩,在南北文化的交融中几度成为政治重心,并最终因发达的经济贸易与厚重的文化积淀令世人心驰神往。而江南的眼界和作为又何止于此?大唐鉴真六次东渡,明朝郑和七下西洋,十七、十八世纪欧洲“中国热……江南,除了有折服世界的文化魅力,更有支撑民族的脊梁风骨。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对于民间来说,文化和心理上的江南,也许才是真正的江南。总之,整个展览给人的感觉不单单是呈现一幅厚重的江南历史画卷,更有继承了古典江南所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今时代,逐渐开放、兼容、创新和发展中,最终中西合璧、并走向多元的历史潮流。这里有诗性,有包容,也有烟火气,更有责任。
 

作者:赛 夫 来源:《国家艺术》总第60期
  • 国家艺术杂志社,国家艺术,弘扬华夏艺术的博大精深和神奇风采(www.gjysart.cn) © 2024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80420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