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非遗传承 >> 内容

话说蒙古包(一)——中华传统民居系列

时间:2015-9-25 13:22:52 点击:

蒙古包的历史传承和游牧智慧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这首广为流传的《敕勒歌》中所提到的“穹庐”,就是蒙古族特有的传统民居——蒙古包。“蒙古包”是游牧民族生存智慧的结晶,自古便以其独特的建筑形式和文化内涵闻名于世。 
在距今两千余年前,当时的匈奴帝国统治北方草原,中原人普遍称其为“穹庐”。几千年来,蒙古包(穹庐)历经匈奴、回鹘、柔然、突厥、鲜卑、契丹等诸多游牧民族的传承与改造,使得外观和形制逐步完善,更趋实用、舒适和美观。
蒙古包是一种帷幕式的住所,通常用一层或两层羊毛毡覆盖。不过,这种住所被称之为“蒙古包”,是满族和蒙古族接触频繁以后才有的称谓,满语称“屋”为“博”,所以满族把蒙古人住的家屋称为“蒙古博”。“博”和“包”乃谐音,用汉字表示时,取其音和形,写作“蒙古包”。古时,汉族则称蒙古包为“穹庐”、“毡幕”、“毡帐”、“毡房”、“毡包”,蒙语则称“格尔”。
几千年来,蒙古包对草原生态环境的合理保护是显而易见的。游牧毡帐的好处就是:人行、畜行、住所行。三者动态平衡,不等此地草被吃完,生态尚未破坏,便拔营起帐,继续寻找水清草嫩之所。用中原农耕文化的经验看来,会觉得蒙古人浪费,这么好的草,不等吃完就搬走了?可现代学者研究发现:大自然有个“拾壹律”的定律,即自然资源在消耗十分之一的情况下才能自行恢复,持续再生。游牧民族为了保护草原和自己生存的环境,在几千年前就已经在生活中发现了这个规律,并真正做到了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如果说农耕文化是依托土地,以“居”为主的文化的话,那么游牧就是依托草木,以“行”为主的文化。牧人们在“行”中寻找生存和发展的智慧。“不愁终日移家去,翻爱他乡水草鲜”,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牧人生活的真实写照。这样的游牧生存方式,人总是在运动,畜在任何时候吃的都是鲜草,肉质鲜美,膘肥体壮。草也能够及时恢复生机,吸收牲畜的肥料,越长越好。人吃上这样的肉,活动在广阔的草原上,自然也可以健康长寿,游牧民族的生存智慧由此可见一斑。

蒙古包的构造与搭建
蒙古包主要由架木、苫毡、绳带三大部分组成。传统蒙古包制作从来不用泥水、土坯、砖瓦,原料非木即毛。蒙古包搭建的普遍模式,都是先立架木,后盖苫(音shàn 意:用席,布等遮盖)毡,最后放幪毡。

架木
蒙古包的架木包括套脑、乌尼、哈那、门槛。立架木的第一道工序是圈围哈那,圈围之前,先把选好的包址平整好,在蒙古包的正中间(将来放火撑子的地方),把套脑放下,使辅梁正冲南北方向。

套脑
蒙古包的套脑分联结式和插椽式两种。要求木质要好,一般用檀木或榆木制作。两种套脑的区别在于:联结式套脑的横木是分开的,插椽式套脑不分。联结式套脑有三个圈,外面的圈上有许多伸出的小木条,用来连接乌尼。这种套脑和乌尼是连在一起的。因为能一分为二,骆驼运起来十分方便。

乌尼
乌尼通译为椽子,是蒙古包的肩,上联套脑,下接哈那。其长短大小粗细要整齐划一,木质要求一样,长短由套脑来决定,其数量,也要随套脑改变。这样蒙古包才能保证肩齐,体圆。乌尼为细长的木棍,椭圆或圆形。上端要插入或联结套脑,头一定要光滑稍弯曲,否则造出的毡包容易偏斜倾倒。下端有绳扣,以便于哈那头套在一起。粗细以哈那决定,一般卡在哈那头的丫性叉子中,上端正好平齐为准。乌尼一般由松木或红柳木制作的。

哈那
哈那承套脑、乌尼,定毡包大小,最少有四个,数量多少由套脑大小决定。哈那有三个神奇的特性:
其一,是它的伸缩性。高低大小可以相对调节,不像套脑、乌尼那样尺寸固定。一般习惯上说多少个头、多少个皮钉的哈那,不说几尺几寸。皮钉越多,哈那竖起来越高,往长拉的可能性越小;皮钉越少,哈那竖起来越低,往长拉的可能性越大。
其二,是巨大的支撑力。哈那交叉出来的丫形支口,在上面承接乌尼的叫头,在下面接触地面的叫腿,两旁与别的哈那绑口叫口。哈那头均匀地承受了乌尼传来的重力以后,通过每一个网眼分散和均摊下来,传到哈那腿上。这就是为什么指头粗的柳棍,能承受二三千斤压力的奥妙所在了。
其三,是外形美观。哈那的木头用红柳,轻而不折,打眼不裂,受潮不走形,粗细一样,高矮相等,网眼大小一致。这样做成的毡包不仅符合力学要求,外形也匀称美观。

毡门
哈那立起来以后,把网眼大小调节好,哈那的高度就是门框的高度。门由框定。因此蒙古包的门不能太高,人得弯着腰进。毡门要吊在外面。

支柱
蒙古包上了八个哈那后就要顶支柱。因为蒙古包太大了,重量增加,大风天气会使套脑的一部分弯曲。八到十个哈纳的蒙古包要用四根柱子。蒙古包里,都有一个圈围火撑的木头框,在其四角打洞,用来插放柱脚。

顶毡
顶毡是蒙古包的顶饰,素来被看重。顶毡是正方形的,四角都要缀带子,它有调节包内空气、冷暖、光线强弱的作用。

顶棚
顶棚是蒙古包顶上苫盖乌尼的部分。每半个像个扇形,一般由三到四层毡子组成。里层叫其布格或其日布格。以套脑的正中心到哈那头(半个横木加乌尼)的距离为半径,画出来的毡片为顶棚的襟,以半个横木画出来的部分为顶棚的领,把中间相当于套脑那么大的一个圆挖去,顶棚就剪出来了。

围毡
围绕哈那的那部分毡子叫围毡。一般的蒙古包有四个围毡。里外三层,里层的围毡叫哈那布其,围毡呈长方形。裁缝围毡的时候,比哈纳要高出一乍。围毡的领部要留抽口,穿带子。围毡的两腿上也有绳子。围毡外边露出来的部分要镶边和压条。

外罩
外罩用蒙古语叫胡勒图日格,是顶棚上披苫的部分,它是蒙古包的装饰品,也是等级的象征。裁缝胡勒图日格的时候,其领正好和套脑的外圈一般大。胡勒图日格的腿有四个,和乌尼的腿平齐。外罩的襟多缀带子。它的领和襟都要镶边。有云纹、莲花、吉祥图案,刺绣的非常美丽。胡勒图日格的起源很早,从前一般人家都有,后来变成贵族喇嘛的专利。


原指毡门,用三、四层毡子纳成。长宽用门框的外面来计量。四边纳双边,有各种花纹。普通门多白色,蓝边,也有红边。上边吊在门头上。门头和顶棚之间的空隙要用一条毡子堵住,有三个舌(凸出的三个毡条),也要镶边和纳花纹。

带子
蒙古包的带子、围绳、压绳、捆绳、坠绳的作用是:保持蒙古包的形状,防止哈那向外炸开,使顶棚、围毡不致下滑,在风中掀起来。(可以保证其中的人的安全性)总之,对保持蒙古包的稳固坚定和延长寿命都有很大的关系。

围绳
围绳是围捆哈那的绳子,用马鬃马尾制成。分内围绳和外围绳。把马鬃马尾搓成六细股,三股左三股右搓成绳子,再用二、四、六根并排起来缝成扁的。这种围绳的好处是能吃上劲,不伸缩。内围绳的质量一定要特别结实,一旦断裂或没有捆紧,哈那就会向外撑出来,套瑙下陷,蒙古包就有倒塌的危险。外围绳捆在围毡外面,分上、中、下三根。围绳的颜色有的搭配得很好,搓出来是花的。外围绳不仅能防止哈那鼓出来,还能防止围毡下滑。

压绳
压绳也叫带子,分内压绳和外压绳。立架木的时候,把赤裸的乌尼横捆一圈的绳子叫压绳。内压绳蒙古包内有四或六根,也用马鬃马尾搓成,较细。这些压绳和乌尼压绳一样粗细,防止套脑下陷或上翘,是蒙古包顶保持原来的形状。
外压绳分为普通八条压绳、网络带子和外罩带子三种。普通压绳比内压绳要粗,外压绳用在苫毡的外面。前面四根,后面四根。网络带子和普通压绳不同,套在顶棚上,从包四周流苏一样垂下来。尤其是顶棚襟边的制作更为精致,垂下来缝压在围毡上。

捆绳坠绳
捆绳是把相邻两片哈纳的口绑在一起,使其变成一个整体的细绳,用骆驼膝盖上的毛和马鬃马尾搓成。坠绳是套脑最高点拉下的绳子。蒙古人对这根带子分外看重,用公驼和公马的膝毛或鬃尾搓成。大风起时把坠绳拉紧,可以防止大风灌进来把毡房吹走。

哈雅布奇
哈雅布奇,是围绕围毡转一圈将其底部压紧进行封闭的部分。春、夏、秋三季主要由芨芨草(枯枝)、小芦苇、木头,冬天用毡子做成的。暖季的哈雅布奇是卷成一个圆棒形的,无风天折起来放好,有风时围上。冬天用的哈雅布奇是用几层毡子摞起来做的,上面纳有花纹。

木杆
蒙古包后面总是立着一根光秃秃的木头杆子,人们十分敬重它,平常不准外人走近。据说是汉朝的苏武出使匈奴,被流放在北海边的节棒。由于苏武宁死不降的气节,使得当地牧民非常敬佩,苏武被汉朝迎接回国后,当地人民怀念他,便都在蒙古包后边立一根光溜溜的木杆,作为苏武当年时时留在身边的节棒的象征。

蒙古族作为北方游牧文明之集大成者,他们历代居住的蒙古包是其物质文化中最显著的特征。可以说,明白了蒙古包的一切,也就明白了蒙古人的现实生活。丹麦著名探险家亨宁哈士伦(henning haslund christensen)说:“蒙古包神圣的火焰是家庭与部落生活的中心,传统在这里产生。那些围绕在蒙古包周围的,有着部落最古老和基本特征的语言和风俗被一代代传承保留,成为沟通古今的桥梁。”

作者:赛夫 来源:《国家艺术》总第42期
  • 国家艺术杂志社,国家艺术,弘扬华夏艺术的博大精深和神奇风采(www.gjysart.cn) © 2024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80420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