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非遗传承 >> 内容

指尖上的非遗:泉州提线木偶

时间:2019-4-2 10:39:34 点击:

 说起木偶,大多数人的反应可能和我一样,会想到《木偶奇遇记》里的皮诺曹,或许还有《音乐之声》里孤独的牧羊人那一片段,但这些大多都是舶来品,我们这里要介绍的是一门古老的中国民间艺术——泉州提线木偶戏。
泉州提线木偶戏是我国众多戏曲艺术中的一朵奇葩,闽地在宋代就已经有这类戏剧的演出,彼时泉州提线木偶戏栩栩如生的表演深受人们的喜爱,《闽书》称当时的“傀儡戏”为其百戏之一。据文献记载,提线木偶唐末五代时已在泉州及周边地区逐渐流行,此后历经宋、元、明、清直至今天,始终薪火相传。泉州也因此被称为木偶之乡,尤其是木偶头的雕刻艺术,更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地,经典的偶头作品一直是世界各国艺术馆争相收藏的对象。
 
悬丝傀儡  活灵活现
如今,凡有泉州木偶剧院的《钟馗醉酒》演出,几乎总是场场爆满。演员手中的钟馗被几十根线牵引,钟馗借酒浇愁的郁闷以及酩酊中的清醒,都逼真传神,舞剑后精准入鞘,高抛酒坛后也能稳稳接住,几乎是一个动作抖一个彩儿。古称“悬丝傀儡”的泉州提线木偶,如今已是国家级“非遗”,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千百年来,泉州的文化几乎没有断裂,提线木偶戏也成为当地港口文化之外的另一代名词。
不过,看似被演员轻松玩耍操弄的提线木偶,却是被业内称作世界上最难的木偶形式。造型、表演、音乐、语言,缺一不可,资料留存也一直领跑“非遗”界。且不说繁复的樟木木偶制作技艺已在传统美术界占有一席之地,传承人寥寥可数。演员全程要靠几十根线完成木偶的站立、转身、挥臂甚至饮酒,以及做到人偶合一,没有童子功和多年的实际经验是很难做到仿真的。一个年轻学员要做到上台表演,没有七八年的学习根本不可能完成。比如很多木偶戏如果碰巧在室外演出,一遇刮风就会绞线,没有演出经验会乱作一团,根本无法掌控,因而传承人的断代也越来越成为提线木偶亟待突破的瓶颈和障碍。
国外的提线木偶一般是七八条线,多的也只有十几条线。而泉州提线木偶的头身腰手腿等关节处都系有弦线,一般是12至16条线操纵,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增加到20多条,如今则多达36条。弦线集中在勾牌上提着木偶,表演时艺人一手执操作板,另一只手操作不同的弦线。因为提线多,活动部位也就多了,连最细微的动作都能完成,精巧精湛程度是木偶戏中表演难度最高,也是表现力最丰富的一种。艺人们通过勾牌与弦线的熟练操作,能够完成木偶的站立、转身、飞檐走壁等姿态,甚至跟真人一样能写字、拿物、饮酒。更有甚者,头像内藏有可以操纵的细线,使得木偶的五官在艺人的操纵下呈现出喜怒哀乐等各种栩栩如生的神情。一牵一引之间,使没有生命的木偶在瞬间注入了感情,变得灵动异常。
 
历史悠久的木偶戏
木偶戏历史悠久,现在普遍的观点是:“源于汉,兴于唐”。其实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有木偶出现。据史书记载:为解平城之围,谋士陈平利用匈奴王冒顿之妻阏氏妒忌之心,令人制作木偶美女并装置几根丝线,再令士兵每天提线引木偶美女在城头手舞足蹈。使得阏氏误以为城里美女如云,担心破城后自己失宠,便力劝丈夫退军。刘邦登基以后念“木偶美女”于国有功,故备受重视。汉文帝时,木偶戏开始在宫廷演出,这是由丧葬到娱人的过渡。隋炀帝时出现了水上木偶,从歌舞发展到表演故事,这也是木偶戏的雏形。到三国时已有偶人可进行杂技表演,隋代则开始用偶人表演故事。表演时,演员在幕后一边操纵木偶,一边演唱,并配以音乐。根据木偶形体和操纵技术的不同,有布袋木偶、提线木偶、杖头木偶、铁线木偶等。
《东京梦华录》中载有“杖头傀儡、悬丝傀儡、药发傀儡”等名目。《梦粱录》中这样记载:“凡傀儡,敷演烟粉、灵怪、铁骑、公案、史书历代君臣将相故事话本,或讲史,或作杂剧,或如崖词。”
 
丰富的表演艺术体系
被赞誉为“让木偶活起来”的泉州提线木偶戏,被当地称为“嘉礼”戏,又名“加礼”戏,古称“悬丝傀儡”,又名线戏。“嘉礼”、“加礼”,意即隆重的殡婚嘉会中的大礼。泉州地区每逢民间婚嫁、寿辰、婴儿周岁、新建屋厦奠基上梁或落成、迎神赛会、谢天酬愿,都必须演提线木偶戏以示大礼。因此,泉州自古以来便称提线木偶戏为“嘉礼”戏、“加礼”戏。
据传,唐末王审知入闽称王时,大建宫院,由中州聘请不少名士学子,并携带傀儡戏具,置于宫中以供娱乐,傀儡戏随之传入泉州,故“嘉礼戏”的道白有中州音。到了宋代,“嘉礼戏”已在泉州民间广为流传。明代的泉州傀儡戏,进一步与民间仪式结合起来,得到较大发展。清代乾隆、嘉庆年间,泉州的“嘉礼”戏已经十分成熟,脱离了属于片断、杂技表演的“弄傀儡”形式,形成规范的剧本体系,能够演规模宏大且细致复杂的历史戏了。虽然形象只有固定的36个,但行当已分生、旦、北、杂四大类,可演42部大戏,如传统连台本《目连救母》可演七天七夜。
清末民初,泉州一带有50多个木偶戏班遍布城乡。泉州东岳庙、关帝庙、元妙观、城隍庙等“四大庙”,均有固定戏班为祈天酬神专门演出。号称“嘉礼才子”的林承池曾与文人杨秀眉创作了《说岳》、《水浒》等连本戏,从而把木偶戏脱出仅服务于婚丧喜庆的圈子。林承池、连天章等人,还创造和改进了不少表演艺术技巧,如拔剑、插剑、弄蛇、伞舞、织布、弄钹等,大大丰富了提线木偶戏的表演艺术。
独有的剧种音乐
与其它地方的木偶戏不同,泉州提线木偶是唯一有自己剧中音乐的戏种,至今仍然保留有三百余支曲牌唱腔曲调——傀儡调(包括“压脚鼓”、“钲锣”等古乐器及相应的演奏技法),唱词中保留了大量古泉州民间信仰习俗的内容,至今完整的保存有七百余出传统剧目。如今,更是在保留传统剧种风格的同时加以创新,推陈出新。当您静下心来细细品味之时,会发现提线木偶并没有从前老生常谈的陈词烂调,反而随着时代发展越来越有新意,原来这传统戏曲并非落伍,经过艺术家们的重新演绎,也能如此俏皮有趣。
历经千年不间断传承与积累,泉州傀儡戏除了已经形成的一整套精巧成熟的操线功夫和精美绝伦的偶头雕刻、偶像造型艺术与制作工艺之外,在泉州傀儡戏传统剧目中,还保存着大量古代泉州地区民间婚丧喜庆及民间信仰、习俗的内容,保存着“古河洛语”与闽南方言俚语的语词、语汇、古读音。并且也保存着许多宋元南戏的剧目、音乐、演剧方法、演出形态等珍贵资料。因而,对“闽南文化学”、“闽南方言学”与“宋元南戏学”等,具有多学科的研究价值,已引起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
 
精湛的偶头雕刻技艺 
木偶最重要的就是偶头,因为最初是由民间佛像雕刻作坊兼营,所以偶头大多保留了佛像的雍容丰腴。一只小小的木偶头,光是面、目、口、鼻、眉的细微变化就有数十种之多。一颦一笑,在木偶雕刻家的手中显得栩栩如生,从一个神情都能感受到人物将要表现的性情,继承着自唐宋以来的绘画、雕刻和彩塑工艺,技术堪称世界之最。
提线木偶一般都用樟木刻制头坯,经裱背,盖上胶土,磨光,再施以彩绘,配以服饰制作完成。泉州提线木偶形象结构完整,制作精美,木偶头的雕刻、粉彩工艺,独具匠心,巧夺天工,偶头轮廓清晰,线条洗练,继承了唐宋雕刻、绘画风格,当代木偶头制作,在师承的传统技艺基础上,更侧重于夸张与变形,尤为强调性格化和表现力,是驰名中外的民间工艺珍品。
泉州木偶分为提线木偶(头像较大,叫做“傀儡戏”)和掌中木偶(头像较小,叫“布袋戏”)二种;表现者以提线的方法或以手指拨弄,使木偶活动如生。泉州的木偶艺术一直享誉全球,其雕刻以江加走大师的制品为极品,遗作就有二百八十多种,如今都被作为国家一级文物保管。现有面谱达三百多种,造型优美,彩绘生动,性格鲜明,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地方色彩。
典型的花园派木偶头雕制过程是:选材,粗坯(刻划出五官等),精雕,裱纸,磨光,补隙,刷泥,上粉,开脸(绘脸谱),盖腊等十几道工序。男的木偶角色或是采用真发或是直接用樟木刻成发髻,有的还要植须,就是加上胡子,胡子的颜色有四种,黑色、红色、灰色、白色,胡子的式样有长的、短的、八字等,根据不同的角色搭配。女旦头都是采用真发做为发髻。
 
千年非遗 传承发展
木偶戏的“演员”是双重的,真正为观众演出的是“木偶”,木偶造型既是由人雕绘成的戏剧角色,又是为人操纵的戏具。在观看表演的同时,观众视线不时被艺人专注的神情所吸引,要知道偶人是没有表情的,艺人必须通过挑、拨、提、勾、扭、抡、闪、摇等手法,操作木偶的形体动作来表达角色的喜怒哀乐于一方舞台,那小小木偶演尽人间百态。仅凭借精湛技艺还不够,要饱含深情去体会表演人物的情感世界,那种状态往往在表演者的表情中不经意的流露,若不是亲眼所见,很难想象它的魅力能这么轻易的就植入人心,细品之后如痴如醉。
表演时,艺人的精湛操作加上音乐、台词、唱腔等元素,或感人、或欢快,具有很大的魔力,刚刚这一场潸然泪下,下一场又会立马放生大笑,台上演得传神,台下看得出神。根据生旦净末丑等角色,演绎人间万物百态,因为木偶戏对语言的依赖度不高,即使一头雾水也会觉得饶有趣味。
如今,随着传统文化在国内外的舞台逐步受到关注,木偶戏的表演也更加丰富多彩。除了演出传统的戏曲节目外,还表演话剧、歌舞剧、连续剧,甚至出演广告等。与此同时,木偶戏也面临着与其他艺术形式的激烈竞争。传统的木偶戏蕴藏着各地区、各民族人民的思想、道德和审美意识,2006年5月20日,木偶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作者:赛夫 来源:《国家艺术》总第56期
  • 国家艺术杂志社,国家艺术,弘扬华夏艺术的博大精深和神奇风采(www.gjysart.cn) © 2024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80420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