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艺术家动态 >> 内容

吴灶发:浅谈海派玉雕的个性艺术

时间:2019-9-17 10:18:59 点击:

中国是玉石之国、爱玉之国、崇玉之邦。六、七千年前,中国的先祖就开始开发利用玉石,玉的陈设占据主导地位,即远古时的“巫玉”发展到“官玉”,乃至演变到“民玉”,无不蕴藏着深刻的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和人生理想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玉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玉文化包含着有“宁为玉碎”的爱国民族气节;“化为玉帛”的团结友爱风尚;“润泽以温”的无私奉献品德;“瑕不掩瑜”的清正廉洁气魄。古语说“玉不琢不成器”,玉文化主要还是在玉雕工艺上才会得以体现。玉雕赋予原本淳朴之玉 以生机勃勃,而能工巧匠的精雕细琢无疑给玉雕注入了艺术的灵魂, 享千年传承。
 
玉的历史和文化
玉矿石的形成是上亿年前的地壳剧变过程中酸性岩浆岩侵入镁质大理岩,发生化学作用变质之后的神奇产物。玉矿石深藏在地下,随着地壳的运动,有些被抬升出地面,并被雨水冲刷入河流中。玉器是古人在石器时代使用磨制石器的过程中逐步发掘出来的。在中国出土的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墓葬物品中,就有大量的玉器制品。它们大多被作为献给上天和神灵的圣物,或是部落中有特殊地位的人的象征物品。其中以新石器晚期的红山文化和良渚文化最为集中。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玉器更是被广泛地喜爱,象征着至高的皇权,是历代封建帝王争夺的宝物,在民间人们不单把玉器做成物品使用和观赏,还把它做成饰品佩戴身上,不仅为装饰,还有护身和定情的意义。 在现代社会中,玉石消费仍然是中国珠宝消费的一大主体,它同时也是艺术品收藏的一大主体。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奖牌制作打破惯例,采用金银镶玉的形式,可见玉石文化在中国的独特地位。儒家的“德玉文化”,对中国社会也影响深远。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孔子说“君子比德于玉”,就是拿玉来比喻君子的品德。儒家思想还认为“君子无故,玉不去身”,把玉作为自己精神追求的物化载体而终生佩戴。中国人将玉器作为一种艺术品来收藏,品赏它本身的艺术价值,品味它温润细腻的材质和独特的雕刻技艺。中国最大最有名的玉雕作品是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清朝时期雕刻的“大禹治水”玉山,在重达5吨的玉石上雕刻着精美的古代先民抗洪治水的图案。 
 
玉雕的缘起和种类
玉雕是纵贯中国历史的文物,代表东方文化五千年不间断的历史根基,雕刻的内容涵盖了各样的人文、生活、经验,见证了人类的工艺智慧。玉石是一种半透明的石头,会透出里面所隐含的材质肌理,这种材质肌理所呈现的效果决定了玉石价值的好坏。在玉器雕刻的过程中,对这种材质肌理的利用和表现,也决定了玉器艺术价值的高低。对玉石的判断主要看它的颜色、通透感、均匀感和硬度,而以此为依据不同种类的玉判断的指标又会有所不同。从新石器时代开始至今,每个时期的玉器都有其代表性的特色:新石器时代时期的玉器主要是以习俗与神灵沟通、祭祀、陪葬与生活为主;商周时期玉器渐渐转为玩赏之用,装饰、礼仪及统治阶级权威的象征,从一开始的美石为玉的彩石时代,进入了以和阗玉为主体的时代,此时,玉雕被列为“八才”之一,表明玉雕已成为一门独立行业;而春秋战国时期,玉雕艺术实践中表现出“人定胜天,巧夺天工”,不再是敬鬼神的宗教艺术,纹饰多样性也显示了“诸子蓬勃,百家争鸣”的时代特征;到了汉代,产生礼玉、葬玉、佩玉、玉摆件四大类玉产品并驾齐驱的局面;乃至隋唐时期,玉器不再有神秘的观念,成为王室、贵戚、富豪的秘宝,以珍玩为主、礼仪为辅的新格局;宋代时,玉器成为文房用具、仿古器皿等以玩赏、把玩为目的小玩艺和小摆设,镂雕技艺非常纯熟,使作品精致、生动自然、富有生命力,从此,中国玉雕工艺品走上了世俗化、装饰化的道路;明代的玉雕则以镶金银、嵌宝石为特色。随着文明的演进玉雕技术也越来越精湛,作品越来越多样化与艺术性,到了清朝为颠峰,此时用玉广泛、做工精巧,表现形式极为丰富多彩,形成了仿古器皿、人物摆件、兽摆件、花鸟摆件、山子雕、玉石盆花、玉盆景、玉首饰、玉石镶嵌等产品门类;二十世纪清末民初时期,宫廷用玉也逐渐走向民间。中国玉器雕琢的传统题材设计十分广泛,其题材有民间传说历史典故,宗教故事:有山月、花木、飞禽走兽等等。每件玉雕作品,无论是挂件,还是摆件,都有一定的美学意义和文化寓意。其中的思想文化寓意,往往又是通过谐音、借喻、比拟、象征等手法来表达的。在近代的玉雕作品中,一些普通的生活用品、食品也成为玉雕的题材登上了大雅之堂,或进人了百姓之家,如玉雕白菜、南瓜、葫芦、黄瓜等。取极为平常的蔬菜作为玉雕题材,借助于谐音,来表达雕玉人或购玉人的某种愿望、追求、寄托、爱好、希望和向往。传统玉雕题材这种常以吉祥文化为中心,可以帮助人们从心理层面、社会生活层面上树立信心,积极进取与创造,是我国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遗产。
 
海派玉雕的形成和发展
中国玉雕大体上形成了南北两大派系,南派中海派玉雕又自成一格,而上海玉器严谨、灵巧、流畅、明丽,作品散发出海派的清新活泼气氛,从风格上也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1995年起艺术品市场逐渐活跃,上海玉雕开始有了以旧题新作的作品、融合西方雕塑的作品、现代文化的作品,当代艺术才慢慢的被社会接受。根据百度百科显示,海派玉雕是上海市的传统雕刻艺术,属于中国玉雕四大流派之一。形成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在当下玉雕艺术中有很强的影响力。以上海为中心地区的玉石雕刻艺术风格的派系。海派玉雕的真正贡献在于“海纳”和“精作”。它的“海纳”包容万象,绘画、雕塑、书法、石刻、民间皮影和剪纸、当代抽象艺术。90年代开始,改革开放的新形势,迎来了玉雕创新繁荣的又一个春天。海派玉雕推陈出新,兼容并蓄,在江浙地区玉雕艺人的雕刻风格基础上,既融汇扬帮、苏帮、南帮以及宫廷玉雕的工艺风格,又继承了中国明清玉雕精华,博采众长,在“细腻”上下功夫,由此涌现出大批具有代表性的玉雕高手。新世纪,海派玉雕的能工巧匠们,都像“八仙过海”那样,各施才华,各显神通。盛世年华,海派玉雕还善于运用各类玉石的天然形状和不同色泽,因料制宜、因材施艺,造型挺秀,形成了俊俏飘逸的“海派”艺术风格,它与北京宫廷派等几大流派共同形成了当代中国玉器的时代新风貌。海外玉雕融合了东方绘画与现代雕塑元素,一方面作品之排版使用东方绘画的透视方式;另一方面,技法创新上则使用了高浮雕、中浮雕、浅浮雕及阴刻相结合,或以砣具代笔,在玉器上书写作画,配合创新的牌形又或以洋房、洋装、汽车等等呈现,体现当代文化的纹饰图案。        
 
诗意盎然的花鸟巧雕
花鸟玉雕是和田玉作品中最常见的一类,花鸟,指各种动植物,三春花鸟,五类禽凰,花卉、果蔬、翎毛、草虫、禽兽等无所不包。花鸟作为艺术表达的对象已由来已久,花和鸟与人们的生活关系密切,与人类朝夕相伴。同时被赋予美好的寓意,尤其在玉雕中。从部落的图腾到作为“祥瑞”的象征是早期花鸟图案所体会的思想内容。因此,可以说花鸟艺术从它的萌芽时期起就具有一定的寓意。人们塑造出灵巧动人吉祥的征兆、幸福的象征的凤凰,同样具有寓意性。凤凰是想像中的神鸟,它的形象被描述为:“天老(传说中皇帝的臣子)曰:凤之象也,鸿前、麟后、蛇颈、鱼尾、鹳颡、鸳思、龙文、虎背、燕、鸡啄,无色备举。出于东方君子之国,翱翔四海之处。过昆仑,饮砥柱,弱水,莫宿风穴。见则天下大安宁。”这样一种并不存在的异物,在玉雕艺人和民间画工的塑造下,居然生动感人,似乎真是现实可能存在的神鸟。因此,花鸟作品不只是在客观地表现现象的形态,它既能引起观者的某种联想,也意味着作者表现了主观的相同的认识。
比起人物画和山水画来说,花鸟画可以算是一个晚熟的生命,尽管她最初的出现比人物画和山水画都要早得多,但直至唐代,她才以一个完整的生命体诞生于画坛。经过五代的发展,花鸟画到宋代终于走向成熟并出现繁荣。宋代花鸟画在应物象形、意境营造、笔墨技巧等方面都臻于完美,其清心雅丽、工致逼肖的风格特点开创了中国美术史上之新风。宋画,尤其是宋代的花鸟小品,即使在今天这个国力上升、民生渐富的时期,再见到这些杰作,仍会对那个时代心怀激动、胸怀敬意、屏息惊叹。我对花鸟玉雕的审美追求便是从宋代小品开始的。宋人的很多作品都源自对物象的深入体察,画史至今留有宋徽宗赵佶让画院诸人在宣和殿绘孔雀的轶事。宋代的花鸟画之所以得到空前的发展,是与皇家的提倡分不开的,赵佶本人就是此中高手,他的画作《腊梅双禽图》、《瑞鹤图》和《芙蓉锦鸡图》等,都章法别致,生动有韵。在宋徽宗的大力倡导下,花鸟画进一步向工笔写实发展,笔法工整细腻,使工笔花鸟画达到颠峰水平。
我在玉雕的内容上,呈现了我童年和家乡的记忆,那种自然奔放的田园风光,所以我的玉雕作品被专家们誉为是有乡情温度的。在技法上,我拥有自己的特别专利——巧雕,凭借自幼就有的绘画功底,将玉石很好的去脏藏裂,汇聚了众多画派的风格,将花鸟雕琢成栩栩如生的姿态。同时合理利用巧色即“顺色取材”。我的雕创作常以田园生活中的珍禽走兽、山野田林间的花鸟鱼虫为题材。作品饱含浓郁纯美的田园气息。在多年的玉雕创作探索中将我国宋代工笔花鸟作品的传统神韵与现代美学中的艺术表现手法相融合,创造出具有传统花鸟画韵味又兼具现代审美趣味的玉雕作品。在艺术创作中讲究作品造型写实与夸张的适度结合,强调主体动态的力度,追求繁简得当的视觉美感。回顾《荷塘悠悠》的诞生,完整的和田玉籽料,用红皮巧色荷花荷叶,两只白鹭一俯一仰,动态与形貌刻画传神,与莲花荷叶构成一幅美妙的自然画面。两只白鹭一俯一仰,动态与形貌刻画传神,与莲花荷叶构成一幅美妙的自然画面。平池碧玉秋波莹,绿云拥扇青摇柄。含苞待放的荷花亭亭玉立,荷叶田田。作品通过浮雕技巧表现了两只白鹭在荷塘间栖息扑鱼的情形。通过镂空浪花使那一轮圆月圆润饱满,内容与背景结合起来蕴含着花好月圆、路路连科的吉祥寓意。
 
海派玉雕的个性艺术
作为海派玉雕非物资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我的玉雕创作常以田园生活中的珍禽走兽、山野田林间的花鸟鱼虫为题材。作品饱含浓郁纯美的田园气息,独创性地将我国宋代工笔花鸟作品的传统神韵与现代美学中的艺术表现手法相融合,创造出具有传统花鸟画韵味又兼具现代审美趣味的玉雕作品,将现代花鸟玉雕艺术提高到新的审美高度。在艺术创作中讲究作品造型写实与夸张的适度结合,强调主体动态的力度,追求繁简得当的视觉美感。展示的只是山之一角,林之一隅,却诗意盎然,意境深邃,简洁而丰富。作品构图灵活,布局合理,造型生动、准确、优美,主次对比鲜明突出。工艺上讲究线条的流畅、潇洒和飘逸;块面处理干净、利落、层次分明;在皮色的利用上巧妙且富有情趣。
在传统的中国玉道中,气韵是指神气与韵味的总和。玉石上的“气韵”则是由“整和细”彰显它的灵魂。崇高之气如气概、气魄、豪气、霸气、灵气。优质的美玉在技法和工艺的衬托下,散发出来的就是满溢的气韵,而花鸟则是气韵中的象征物,有神韵有活力有情趣,甚至还是一种艺术和激情的表达。玉雕作品表现手法是灵活多样而又瑰丽多彩,花鸟的玉雕技法,是根据创造实践而逐渐累积的,并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提升和进步。在玉雕界从事花鸟主题的艺术大师不少,我也从中借鉴和学习,并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尽可能将主题内容和表现形式协调配合,合理运用了露和藏的表现手法,表达玉石的强大气韵,在整体和细节的融合中创作出所有自己风格的作品。玉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而我用我的的玉雕作品向中国的玉文化表达一种敬仰,同时也为海派玉雕的个性艺术喝彩。
 
结束语:海派玉雕风格助力个性发展
玉雕体现一种修养,一种精神向往,一种生活态度,一种现代行为,同时还是一种生活品质。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人类生存空间的建设的发展,我们的玉雕设计也要伴随时代的脚步而不断创新。玉雕设计中那些被旧观念所束缚而墨守成规的腐朽思想,自然被时代所淘汰。因为设计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没有创新就没有设计。运用现代科技知识与技能,既要满足功能要求的物化设计,又要以人性化设计为宗旨,从而给人们创造出更为优美的玉雕。玉雕的过程是人塑造了玉雕,玉雕也反过来塑造了人。玉雕设计凝固着人的生活,凝固着人类的需要、感情、审美和追求。玉雕设计传承成为人们对历史的见证、文化的标志、心灵的寄托。而海派玉雕弘扬个性艺术,推崇独特风格,令我们这一代玉雕匠人有了更大创意的发挥空间,也将当代生活的印记植入了方寸之间的玉雕作品中,真正呈现海纳百川的盛世景象。
 

作者:吴灶发 来源:《国家艺术》第58期
  • 国家艺术杂志社,国家艺术,弘扬华夏艺术的博大精深和神奇风采(www.gjysart.cn) © 2024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80420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