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艺术家动态 >> 内容

徐培:中国油画发展现状及对写实油画当代属性的思考

时间:2012-9-27 点击:

  回顾中国油画的历程,从实践中我们体会到中国人学习油画比西方人更难,因为对于西方艺术家来说他们只要沿着自身的传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继续前进就可以了,而我们则不同,作为引进的外来艺术,不但要掌握欧洲油画艺术的精华,更重要的是要把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美学理念和中国独特的社会生活进行融汇创造,同时也还有一个传统和现代的转换问题。
一、中国画家的西画试验
清代晚期,一些中国官吏和文人到欧美各国的博物馆中,看到欧洲名画原作,为之折服。薛福成、康有为等人的欧游文札中,对这些名画新颖的诗意作了生动的描述。由于他们见到的是欧洲绘画的代表性作品,而不是他们的前辈文人见到的传教士笔下的圣像,因此清末文人心目中的油画作品不再是“虽工亦匠”、“不入画品”的奇技淫巧了。同时,海禁大开之后,中国人对西方文化的态度,已经由轻蔑、贬抑一改而为尊重和仰慕。作为欧洲文化组成部分的油画,也成为代表着先进文化的学习对象,当时的知识分子是为了复兴中国文化而学习欧洲绘画的。
对于绝大多数中国画家来说,在20世纪之初并没有直接面对欧洲名画的机会。虽然在观念上变排斥为仰慕,但即使是有志于研习西画者,也只能面对西方绘画的印刷品摸索前进。清代后期,天主教会在上海土山湾孤儿院举办绘画工场,选拔有绘画天赋的儿童,由西洋传教士中擅长绘画者教授摹绘圣像。这成为中国境内最早出现的传授西画技艺的场所,在扩大西画影响方面的作用。
  当时的油画风景,多描绘中国南方的港口或乡村景色。停泊着渔船的海港,矗立着宝塔的村镇,在朝霞或夕阳的映衬下显得宁静而神秘。这正是外国旅游者心目中的“中国风景”。当时的油画肖像,取材最多的是盛装的仕女和正襟危坐的士绅官吏。这一类油画作品反映着20世纪初期中国人的视觉印象,也十分完整地反映了当时中国洋画家的艺术趣味。
二、从晚清到民国再到当代,写实油画始终主宰着中国油画界
以徐悲鸿为代表的写实派,侧重引进西方油画的写实技法。这个流派的主要人物有李铁夫、冯钢百、颜文梁、常书鸿、吕斯百等。
徐悲鸿以坚实的写实功力和教育家的影响,充当了中国写实派的一代宗师。徐悲鸿赴法时,现代派在欧洲已成燎原之势,学院派的影响则江河日下。徐悲鸿却坚定不移地将学院派的写实技法带回中国,并以不懈的努力使之成为中国画坛的圭臬。这颇类似唐僧玄奘取经。
30年代前后,同写实派相对立的是“新画派”。新画派有两支,一支以林风眠、刘海粟为首,主张中西结合;一支以庞薰琴、倪贻德、梁锡鸿、赵兽为首,主张中国油画艺术与世界现代艺术同步。
从纯中国的角度看,徐悲鸿移植西方写实油画同庞薰琴、梁锡鸿移植西方现代派,都有全盘西化的意味。应该说林风眠等人推崇的中西融合的道路才切合中庸的中国传统。或许由于林风眠本人没能始终如一地贯彻他的艺术思想,
三、全盘苏化时期的中国美术
1949年,中国作为社会主义阵营的新成员,将苏联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事业上的经验和模式作为独一无二的样板加以学习和模仿。到中苏断交之前,一直走的是一条全盘苏化的道路。油画自然不会例外。学习苏联美术,对50年代的中国美术产生了广泛影响,我们接过了苏联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思想。在今天,任何一位五十岁以上的中国油画家,都能如数家珍的背诵出一批苏俄油画家的名字和他们的代表作的标题。
从此,对印象派以后的现代艺术就进行了彻底的否定,并确定了写实主义一统天下的地位。庞薰琴、林风眠公开检讨当年提倡新画派的错误,表示要以执行写实主义教学计划来进行“赎罪”,“使艺术完全达到为人民服务的目的”。自此,新画派也就在中国画坛宣告解体,而徐悲鸿体系由于张扬写实手法得以同苏联的现实主义合流。
油画的全盘苏化是立体地形成的,一批著名的苏联画家如格拉西莫夫、马尼泽尔、扎莫施金、茹可夫等先后来华,亲自作画示范和举办学术报告。宏观地看,全盘苏化的结果功过参半。全盘苏化导致了艺术教育、艺术创作与艺术评论的一体化。艺术一体化的恶果是严重的,20世纪末能否彻底摆脱它的影响。尽管如此,全盘苏化却使中国写实油画得以迅速发展。在全盘苏化的历史阶段中,培养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批油画家,并相应地出现了一批优秀作品,从而使得中国油画史出现出现辉煌的一页。
四、文革对中国美术的影响
20世纪60年代以后开始油画创作的青年画家,以新的眼界和心胸对待生活和艺术,他们对社会、人生和艺术的思考相当深入。他们从“文革”阴霾中走出,将亲身经历的创痛形诸画面。这些作品以质朴的写实手法再现十年动乱中的生活片断,虽然基于个人遭遇的印象,却凸显了一个特殊时期的历史印记。他们的作品以批判的眼光审视现实生活,与长时期泛滥于文艺作品中的虚假和粉饰形成强烈的对比。实际上正是这些作品,填补了中国“现实主义”艺术的空缺。由于当时文学创作中出现了“伤痕文学”,于是美术界也将同类题材的绘画称之为“伤痕绘画”。它是当代中国绘画史上的地位是不可忽略和无可代替的。
从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中国油画家经历了从历史反思到艺术反思的过程。第六届全国美展展示了几代画家重获创作权利之后的艺术成果。在共庆中国油画家“五世同堂”的聚会之后,风格、观念的陈旧和单一,使油画家感到触目惊心。 
随着国家经济、文化领域的开放,外国美术作品不再是被封堵、受批判的异类。越来越多的油画家得到接触和了解西方艺术的机会,西方现代绘画成为中国油画家更新艺术观念、改变艺术风格的重要借鉴对象。油画家纷纷从原有的写实形式和“现实主义”艺术思想出走,实践“观念更新”的油画家出现与过去截然不同的关注点:一方面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各种原始的、边远的生活情趣的关注,另一方面是对西方现代绘画风格的兴趣。两种追求的结合,使表现、抽象和象征成为新的艺术取向。
1985年前后,以高等美术院校学生为主体的“新潮美术”,是急切追求艺术现代化的集群性试验。从新潮美术中出现的油画作品看,也是朝着表现、抽象和象征进发。从艺术史角度看,“新潮美术”是一个观念大于本体,活动重于作品的艺术潮流,它对中国油画的意义在于促使求新求变趋于普遍化。 
象征手法的广泛采用,是新时期油画创作的一大特征。即使是风景、静物和肖像画,也往往带有文化象征意味。以写实技法为风格变革的基础,是许多油画家选择象征性构思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它间接反映了油画家对曾经主宰绘画创作的“命题作文”方式的厌恶和对浅露、直白的插图样式的反感;80年代的油画家对哲学、历史理论的关注,也促使象征主义倾向趋于普遍化。
对于观众来说,在作品中寻找“言外之意”,几乎成为理解和欣赏油画作品的诀窍。
与象征性在油画创作中的畅行无阻相比,抽象油画的发展道路相对曲折。虽然早在70年代末,就有画家从事抽象绘画试验,但它曾被视为背离社会主义美术方向的异端。1985年前后,批判抽象主义的论调归于停歇。1989年的第七届全国美展有多幅抽象作品获选展出,开创抽象绘画在国家大型展览上露面的先例。有学者认为中国艺术从来就包含着抽象性因素,中国人的审美习惯很早就包容了对抽象美的品味,但在20世纪的中国油画家中间,从事纯粹抽象绘画的人相对较少,而且都是从自然景色、具体物象中发现有意味的形体、色彩元素,将自然物象加以分解,然后是以纯粹的色、线、面组织起含有个人感情趣味的形式。他们的“风筝”不曾“断线”,没有切断形式元素与现实事物的联系,而是保留着个人对现实世界的记忆、幻想以及通向现实世界的形、色、光、影脉络。 
更多的画家是具象和抽象兼容并蓄,交汇穿插,这已经成为当代中国油画的特有风采。
   五、改革开放中国美术跨跃式前进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西思潮交流碰撞,通过走出去,请进来,中国的油画艺术呈现了新的格局。可以清楚地看到两方面指向:一是潜心地向欧洲油画的优秀传统学习,短短的 30年已达到了相当的高度,大大强化了中国油画的表现能力;
 二是向西方现代油画的横向拓展,借鉴和研究西方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等流派,拓展了我们的艺术视野。加之社会价值取向和审美理念的变化,使中国油画的面貌呈现出百花竞放的多彩丰姿,今天已从单一的模式形成多元发展的生动局面。中国油画在改革开放30年间得到迅猛的发展,
油画艺术在具象、非具象,传统艺术和当代艺术各个方面都取得良好的发展空间。从规模上讲,当代中国油画已拥有一支全世界最为庞大的创作者队伍,再加上相应的教育体系和艺术服务部门的人员,从业人数不下数十万人,迎来了中国百年油画史中最辉煌的时期,也令西方艺术界刮目相看。
   今天,中国油画艺术所取得的成绩,首先应该归功于伟大变革的时代,是时代的大环境为我们创造了成功的机遇,艺术家可以自主地实现对社会生活和艺术语言的思考与表达,解放了艺术生产力,大大增强了民族文化的凝聚力。当然,这也是与我国油画家的聪明智慧和不懈努力、勇于探索的创造精神分不开的。
当然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新问题。关于油画市场和艺术导向。前面已提到改革开放以来写实油画对欧洲油画传统的学习借鉴,使中国油画艺术水平获得了大幅度提高。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开始,由于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使国力大增,随着艺术市场的兴起产生了国内的收藏群体,艺术品价格和作品流通呈现兴旺景象,大大促进了中国油画的进一步发展和普及。不但壮大了艺术家队伍,也使油画艺术进入千家万户,形成良性循环的态势。然而,由于中国艺术品市场起步晚,与西方五六百年市场经验相比,显然不够成熟,无论对市场经营机构和艺术家,均存在正负两方面的因素,单纯经济观念和艺术上的短见,不可避免出现一些问题。如在写实油画方面产生了一些迎合低层次市场需要的琐碎雕琢、萎靡形象和庸俗的人体作品,缺少表现中国人现实状态的精神品 
从大的方面看,随着国家经济、科技的发展,作为社会文化的一方面,我国写实油画艺术必须要适应社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向现代转型。问题的关键是如何转型,转向什么方向?期间不少问题需要我们去思考。的确,在现实生活中有一部分画家受经济利益的驱使,缺乏关注社会生活的热情,满足于个人的小天地,包括一些已成名的画家,在艺术生命中也存在着艺术创造的危机,当市场认可了一种模式后就不断重复成为生产型的画家,十几年如一日,因循守旧,缺乏创造和进取精神,艺术上处于停滞状态。一些画家脱离现实生活,醉心于在画室里闭门造车,甚至雇用枪手代为创作应付市场,自己则签名了之……
作为人的精神表达,艺术本应有教化、审美、批判和娱乐等多种功能,但是在西方当代艺术潮流中把批判和揭露作为主要功能,甚至是唯一的功能。应该说批判精神对推进社会进步起着重要作用,它使社会对某种状态和问题引起警觉和重视,从而对社会的进步起到积极作用;在这方面从历史上优秀的经典作家的名作中可以使我们得到教益,如英国莎士比亚的悲剧《李尔王》《奥赛罗》《哈姆雷特》等,中国巴金的作品《家》《春》《秋》,茅盾的《子夜》、老舍的《茶馆》等,都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发人深省。但严肃的批判并不等同无节制的个人情感发泄。目前,值得重视的问题是为迎合西方意识形态和政治的需要,部分当代艺术作品中出现了很多丑恶或者片面表现社会现象的作品,新、奇、怪,违反审美规律,甚至于妖魔化中国的作品在艺术市场和传媒网络上广为传播。由于当前流行的当代艺术不少是以西方观念和西方价值标准进入市场的,产生了另一种概念化和单一化的商品画倾向,有人称之为“政治商品画”。一些作品,在国际炒家操作下出现在国外一些博物馆和美术馆里面,反倒成为当代中国艺术的形象代表,这不能不说是对中国民族精神的歪曲。
  而国内有些艺术机构和艺术画廊缺乏艺术鉴别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艺术责任感,从追赶潮流和单纯的经济利益出发去推波助澜,直接影响了油画艺术的健康发展。
随着时代的变化,人们审美领域不断扩大,当今艺术领域呈现多样化的发展态势,“行为艺术”、“装置艺术”、“新媒体艺术”、“观念艺术”、“大地艺术”等兴起,艺术领域不断扩大,新的艺术形式不断产生,但大都已不再是绘画,
  就是在欧洲艺术界目前也在对今后艺术如何继续发展,产生困惑、彷徨和怀疑。另一方面中国丰厚的文化遗产,和欧洲优秀传统碰撞所产生的火花和巨大创造力,可以展示更广泛的前景。那么,我们的绘画艺术应如何进一步发展呢?除了在创作内容中要贴近和反映当代社会生活和表现当代人的精神世界外,绘画艺术的出路是必须要大力发挥油画艺术本身的功能 —— 即绘画性的特长,用我们的眼睛和心智去观察社会,运用我们眼、心、手的灵动结合,集精神和技巧于一身,去作灵动的激情表达,产生多彩的艺术效果,这是任何别的艺术替代不了的,否则就会失去这门艺术存在的理由。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绘画不要去“制作”,要去“做”,而是要发挥艺术家才情的书写性,要有用笔的意韵,如果失去绘画表现性和特有的艺术魅力,也就失去了这门艺术的灵魂。忽视对绘画表现力的重视和研究,必然会导致艺术能力的倒退和消失。这本来是一个常识,今天,我们之所以强调和重视这个问题,自有其现实的必要性。例如,我们在当代艺术中看到大量复制西方图式的平面作品。现代艺术固然讲究平面构成,但从绘画艺术的角度看,讲究平面性不等于平涂,而是色彩关系的压缩,达到简洁、整体的平面构成效果。这里所说的平面性不是简单的平涂,否则造型关系的简单化就会丧失艺术表现力和塑造的丰厚性。所以,只有意识到艺术发展的规律和油画艺术的特质,顺着时代发展的脉络,才能不断有新的创造,才能具有永久的艺术魅力。
只有提高对油画艺术水平的重视和对艺术的深度和品格的追求,使作品具有永久的艺术价值,才能经得起历史的沉淀而获得艺术的长青。现今我们特别需要有一批有使命感有文化的优秀艺术家,创作一批优秀作品来引领艺术向纵深发展。改革开放打开了国门,看到了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巨大差距,全国上下都有紧迫感,急切要改变贫穷与落后的状况,于是下大力气抓经济,摸着石头过河,人们又把落后归结为知识缺失,于是如饥似渴地学知识,学技能,那个时期从办重点大学到办重点中学、重点小学,甚至重点幼儿园,似乎不入重点就意味着没出路,弥漫着一股急躁情绪。我们油画界也掀起出国潮。现在回顾起来,这股热潮中恰恰缺失了对人们文化精神的提高,出现了一批有知识、有技能,然而缺乏文化素质的人群,简单地说就是有知识但缺少文化素养,对我们油画界而言也就是有技能不等于有艺术,艺术若缺乏文化内蕴,到一定程度则会停滞不前,这已为一部分成名画家目前的停滞状况所证实——空有画画的手艺,而不能成为艺术家,这会影响我们的艺术向前发展。一定要从中华民族文化的高度来思考艺术问题,才会有对艺术走向的深切理解、对艺术思潮的鉴别能力,以及对艺术品格的追求中具有独立思考能力。
我们常常说作品要有风格、有个性,在艺术样式如此多元化的时代,作品的风格和个性只是显示相互的不同,况且还有格调高下和雅俗之分,而决定作品艺术价值的关键是艺术质量。有风格有个性不等同于有水平,只有具备高度的艺术水平和思想深度的作品,才能真正体现作者的艺术能力。诚然,努力探索各种表现手法有其积极一面,但艺术探索不是变戏法,而需要深入研究和辛苦实践的,要明白自己的特长与短处,要根据自身素质去扬长避短,去确立自己的方向,千万要防止赶时髦、追潮流。我们要明白凡是走自己的路,它永远是先行者和创造者,凡是追风,赶时髦必定会丧失创造力,终究会被时代所淘汰。
在艺术的领域里没有先进和落后之分,只有优秀与平庸之区别,毕加索曾说过:“艺术不是发展,艺术是变化,是一个高峰随着一个高峰,它是随着时代的需要而变化,互相不能替代,它不像科学,后来的发展可以淘汰以前的”。事实也确是如此,毕加索不少充满现代意味的作品就是吸收非洲原始艺术的灵感产生的,我国艺术前辈刘海粟也说过“古到极点,新到极点”的名言。所以传统和现实,新与旧是互为依托,相辅相成的,那种简单地把艺术划分为先进和落后的观念确显得片面了一些。所以为了攀登艺术高峰,我们一定要在培养自己的文化素养和艺术高度上下功夫。
六、中国油画当前要面对和重视的课题
我们如何在发挥绘画功能的同时,引入现代审美理念和新的视觉经验,我们的作品如何适应当代社会变化和当代人审美变化和精神需要,使中国油画保持着新鲜的势态和清新的气息。作为艺术家要敏感地看到,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生存环境不断在发生变化,城市建筑、高速公路、立交桥、农村机械化生产后的地貌变化,展现了大量新的直线和平面的空间构成,甚至人的服装、容貌、居住环境等都极大地丰富和改变了我们以往视觉图像和形式美感的经验。使之更具时代特征,以新的视角去发现新的形式语言,而新技术、新材料的运用,又大大丰富了画面的表现手段,也使我们获得新鲜的审美感受。
在油画的形式语言层面,需要进一步探索和提升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表现力。这种表现力应该是在富于鲜明时代性的同时,具有艺术上的原创精神。这一目标的达到,要求我们更深入地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和体悟其艺术精神,把中国当代油画发展与中国当代文化建设融为一体,构建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绘画学派。换句话来说,使我们的写实油画融入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使充满时代气息的写实油画能挂进现代化的建筑大厦中去。
中国艺术的当代性必须有中国的精神文化底蕴。在这些年的创作中,作为以人物画创作为主的画家,我着力于关注现代中国人生活和审美情趣的变化,特别注重和各阶层的年轻朋友的接触,感受他们的心灵世界,表现时代人物的精神特征,在某种意义上国家的未来是属于青年的,关注今天也就是在创造明天。另外我也关注各类文学杂志、影视作品和各种媒体期刊,包括时尚杂志、服装样式和建筑风貌的变化,不断用新的观察视角和意识去认识和感受生活,关注各个阶层人们的心理变化引起的人的外在表征的变化,目的就是不断地把握新的时代特征,从形式语言上给画面增加新鲜的元素,寻找写实油画的当代感觉。这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艰难任务。
中国油画的发展和探索必须把握艺术门类的基本特性。为了发展我国的油画艺术,油画界的有识之士都在艺术的深度和广度上进行不懈的探索和实验。过去曾有人说油画在中国古代早就有了,指的是上千年前中国已有用颜色和油作绘画用。但这只是材料使用,完全是牵强附会。来自西方的油画艺术则是建立在科学和理性的精神层面之上的,在真实的基础上创造特定的文化形态,有其明确美学特征。因此对油画艺术的探索应该牢牢记住:要保持和把握油画基本特质——即它的空间、体积和色彩的意蕴。如脱离这些方面,虽然还是用油彩和画布,却画成年画、版画或中国画等其他绘画。  
总之,中国油画要自立于世界艺术之林,做到艺术和当代社会精神紧密结合,注重人文精神的体现。致力于新型油画视觉图像的探索,研究当代审美情趣,新的追求、新的形象,体现中国传统文化新的面貌。
最后,在中国油画的发展进程中,我们既要避免成为西方艺术的翻版,又要防止旧的传统的重复,我们要着力寻找中国油画自己的特色和价值标准。当前,我国油画艺术正在深入发展,作为13亿人口大国的油画艺术所取得的成就已为世界所关注。中国的油画艺术已成为国际艺术潮流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像中国经济在世界的影响一样,中国艺术的指向同时也会影响世界艺术的动向,人们现在讨论的领域已不单是写实、表现、抽象、超写实等具体的艺术表现手法,而更多的指向绘画本身的艺术追求,如意境、意象和语境,提出对艺术境界和品格的重视,这无疑为我们学术研究打开了另一扇思索的大门。中华民族是一个优秀的民族,当今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满生气的时代,时代向我们提供了可贵的发展机遇。这更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中国的油画大师不仅应具备高超的技艺,而且要具有崇高的精神境界和中国文化精神。今天我们正处在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时期,中国油画艺术的明天正有赖于油画界同仁共同的努力,迈向充满希望的明天。

作者:徐 培 来源:本站原创
  • 国家艺术杂志社,国家艺术,弘扬华夏艺术的博大精深和神奇风采(www.gjysart.cn) © 2024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80420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