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评头论足 >> 内容

陆君玖:花鸟——中华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

时间:2015-3-9 13:54:28 点击:

 民间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基本、最朴实的文化因子和生生不息的生命血脉,早已随着民族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融汇进了我们的身心之中。花鸟图案作为民间艺术中最常见的题材,已经渗入到艺术创作的各个形式中,成为艺术创作不可或缺的文化基因。离开它,我们的文化就不能称其为中国文化了。
 
 
花鸟是艺术创作最常见的题材,它的由来是怎样的?
陆君玖:现在不少人将花鸟图案运用在艺术创作中时会产生疑问,究竟这些美妙地图案是怎样形成的?是谁发现了它,并将之图像化?这一疑问其实并没有统一的答案,它的形成是自然而然的,是中华民族向往美好,追求吉祥寓意的思想体现。
数千年来,中华民族讲究寄情于物,将内心澎湃的情感借由相应的事物表达。慢慢地,现实生活中的一点一滴便自然的被人们用来抒发情感。花鸟与动物相比,种类丰富多样,形式各异,最适合情感表达,故此逐渐显现于文人墨客的诗词歌赋中。好比,宋代杨万里所作“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之诗,就通过对小池中泉水、树荫、小荷、蜻蜓的描写抒发了作者热爱生活之情,用这些灵动的,充满生命活力的生物诠释的美好生活的喜爱之情。
至此之后,在诗词中获取创作灵感的画家们便将这些优美的文字,依据自身的想象和理解通过画笔转变成图案,绘于画中,增加画面构图的灵动性和美感。也由此,越来越多的花卉鸟虫图案被呈现了出来,被大家所接受和认可,成为了一种固定的表现形式,沿用至今。
 
所以,花鸟图案是中国所特有的?
陆君玖:以中国画来举例,花鸟图案确实是我们所独有的。西方对绘画的要求始终偏重于物质性,善于用静物直接的表现美感。中国画恰恰相反,无论是花鸟画或是动物画,都不是为描绘对象而描绘对象的“绘形”之作,而是借助对客观对象的描绘表达人的精神、情感,表现人的审美理想和审美趣味,是真、善、美的寓托。好比中西古代关于花鸟画的创作,中国花鸟画就是把所描绘的自然植物和动物,看作是自然界中与人一样的生命体,是与人相关联、互为观照的生命对象。而西方花鸟画,则是被当作观照的客体。
所以,中国画家笔下的花鸟画,抓住了自然生物与人的思想感情,注重托物言志。因为,在他们看来花鸟鱼虫是活物,有着生生不息的活力,春天的牡丹,夏天的荷花,秋日的金菊,冬季的寒梅,一年四季,每季都有不一样的景色,人们看了都会心生喜悦,而鸟儿的悠扬叫声,鱼虫的灵动身姿,怎么会有人不喜欢。还有就是,无论是中国传统画还是中国民俗文化都讲究意境,“意在笔先”、“迁想妙得”是历代画家对于意境的不断追求,写意是在写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意是中国画的最高境界,意区别于西洋画的实,自然界的花鸟虫鱼的神韵在笔墨下表现的淋漓尽致,花花草草也变得富有生命力,艺术家带领我们去学习并思考如何写生、如何“立象以尽意”。 
 
为什么我们能将花鸟画得如此栩栩如生呢?
陆君玖:艺术来源于生活,同时又反映生活。我们的民俗艺术产生于大众,流行于民间,是广大人民集体创作的产物和智慧结晶。在这一过程中,人民按照自己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把劳动、爱情、娱乐等现实生活的场面,加以艺术化、典型化。
尤其中华民族是个学习性很强的民族,对于任何固有的事物都拥有好奇心,也力求做到最好。从绘画上说,花鸟虽是独立的画种,有着丰富的表现形式,瓷器、玉器、木头、石头等都成为了它表现个性的载体。但我们的艺术家并不满足于此,一直追求花鸟最灵动的一面,展示出它们最动人的瞬间。所以,很多艺术家尝试自己种花、养鸟,与它们朝夕相处,仔细观察不同品种的花、鸟在各个时间段的状态,聆听鸟的各种叫声,甚至观察花瓣的颜色、小鸟的羽毛长短,力争将花鸟形象刻画得逼真有趣。
现在很多艺术家们坚持探索花鸟图案产生的源头,将目前还没有读懂的图案读懂,便大量研读古代书籍、书画,从中领会花鸟画的精髓。由此,无论是古代的花鸟画还是当代的花鸟画,都显示出中华特有的民族文化,彰显了我们的艺术审美观。这些其实都是艺术家们内心思想的表达,把他们对花鸟的认识和理解,以及对花鸟的喜爱之情融入在图案中,更具有情感性。
再者,中国民俗艺术具有与其他艺术形式迥然不同的风格,有着稚拙古朴的艺术神韵。好比民间年画和剪纸。年画画面热闹,构图丰满,人物传神,形成了质朴而明快的艺术特色。剪纸则继承了我国古典美术的传统,古拙质朴,粗狂奔放,加上大胆的夸张和自由的装饰,展示出强烈的艺术生命力。从这里就可以发现,中国民俗艺术不仅真实生动地描绘了民俗风情,也展示出民族精神风貌,实现了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花鸟图案多将各种花卉与鸟搭配组合,这是遵循怎样的规律?
陆君玖:将花鸟自由组合在一起,是以吉祥的寓意为基础的。好比,传统图案中将梅花和喜鹊组合起来,代表喜上眉梢;蝙蝠和石榴,代表多子多福。它是创作者想象力的展现,也是我们追求传统文化中美好寓意的体现。它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将精神和气节融入进去,变成一种图示,形成了最有民族特色的语言,做到了言必有意,言必有情。
花鸟不同于人物图案和山水图案,它不是简单的图形,而是蕴含着一种祝福。以花鸟画来说,表现对象虽然比较庞杂,但生存于自然界的各种生命一直是其着力表现的重点,而在当代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主题尤其需要在花鸟画创作中得到彰显。以平等的姿态,对自然生命本体世界进一步认识与表现应该成为花鸟画家们共同的艺术价值指向。在花鸟画发展的早期对奇花异草珍禽灵兽的细致逼真的描绘,迎合的是一定阶层人士对物的赏玩欲望,以“四君子”为代表的题材则满足了文人画家托物言志的需求,而近现代,闲花野草则走进了人们的艺术世界。潘天寿曾提出“荒山乱石,幽草闲花,虽无特殊平凡之同,慧心妙手者得之尽成极品”,这种对自然生命多样之美的肯定,无疑对现当代花鸟画家的创作观念起到了引导作用。
 
之后是否会出现新的花鸟图案?
陆君玖:当然会有更多不同组合形式的花鸟图案出现,且这些图案将更具有时代性。当代人对花鸟图案的审美趣味是在文化意识中自然积淀的,所以对传统的继承与创新自然就成为了许多艺术家创作实践的重要理念。他们会通过对动物和其真实环境的整体描绘,营造出一种清新美丽的自然与艺术之境,让人们在欣赏艺术作品的同时,对由自然生物构成的美丽世界有了更富情趣的认同,从而产生一种情感上的皈依。
同时,他们不仅仅满足于对真实之境的再现,还注重意境的营造,帮助人们重新感悟、发现同处自然环境下的生灵之美,人们可以在富有自然野趣的画作中体会到生命与自然的和谐诗意。这类花鸟题材作品,不但在构图、造型、设色等方面不同于传统花鸟画,更主要的是他们让表现对象重新回归了属于它们的本体世界,让人们欣赏作品时,发现了一个奇异动人、生机勃勃的美丽世界。在这些艺术家看来,生活与自然是创作源泉,只有不断地去亲近那个隐秘而动人的真实的花鸟世界,用艺术家的目光去欣赏这个世界的万千情态,体验自然生命真实的生活情态,通过心摹手写,才能为花鸟传神,替自然写意。也只有怀揣一颗对自然与生命的敬畏之心,通过对自然环境中万千生灵的深度关注与高超的艺术表现,才能充分体现当代花鸟题材创作的价值,参与当代人的人格塑造和精神引领。
 

作者:陆君玖 来源:《国家艺术》总第37期
  • 国家艺术杂志社,国家艺术,弘扬华夏艺术的博大精深和神奇风采(www.gjysart.cn) © 2024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80420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