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艺术家动态 >> 内容

彭志勇:一盏茶烟伴文心

时间:2019-4-2 10:38:26 点击:

 “田园精足,丘壑可怡;水侣鱼虾,山友麋鹿;耕耘钓雪,诵月吟花……”浮生余闲,贵在“闲趣”二字。而最解此意者,当属中国古代的文人们,他们总能把寻常生活过得充满诗性。琴棋书画、茶酒香花,一切莫不如是。时近春暖,桃之夭夭,庭下斜阳迟迟,此时于茶房之中,或置器,或烹泉,或温书,皆是最趣之事。一炉火,几杯茶,三两知己,闻一缕沁意之香,不听市嘈声,但闻茶香,令人心生痴绝之意,有茶房一间,茶案一方,这是何等奢侈之事。
《二十四诗品》中有言:“采采绿水,篷篷远春。”亦是趣味之事。窗前小坐,茶在杯,远山一抹,茶水初绿,柳翠初生。仿佛绢本设色,山水立轴,看到画中人,煮券烹茶,只等一个有约的人来。现在,我们怀有诗和远方,却很难体会当下茶道中平淡的绚烂之极。闲趣者,亦应“闲心”,狂心顿歇,复归本心 。我们跟随“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却忘却了我们本有自然真闲适的力量。
而在茶案上,亦有可“闲心”者,那便是玉壶盏。
《品茗思贤》以玉为材,我与微雕大师郭文安精心合作,经过2年多的时间共同创作出来。此套茶具为一壶一三才盖碗及六盏品茗杯组成,皆为碧玉质。碧玉中的颜色千变万化,诸如鸭蛋青、苹果绿、粉青等,而颜色均匀、纯正的却较为少见,再加之玉质细腻,其价值自然不言自明,受到藏家追捧。而此套茶具用料堪称碧玉中的上品,青葱翠滴,均一无杂,色或浓翠欲滴,或如天青之色,浓淡相宜。
中国人的茶案审美,始终是基于自然本身的,碧玉茶具正合“冲淡自然”之诗境。空山之间,以碧为春;玉杯于室,便让人芳心初醉,读懂茶禅之美,便是读懂人生的一种境界。碧色,能先于春色之姿,自是玉中第一流。当玉杯向光,透显玉质天然纹理,若隐若现,凭各自智慧心情揣形度意,颇得异趣,可赏其质美,便收获了一份自然情怀,它充满着淡雅、优雅、清雅,正如玉出昆仑一样,慎独处幽,以玉为器,居室的精神格致也为之一振。
碧玉把壶的设计上刻意以经典造型为之,壶身的曲线柔和流畅,亦曲亦直显现了简朴大方的气度。盖、嘴,干净利索,比例恰当,充分体现出秀巧精工为上的特点。直流,简洁见力度,溶于壶身整体。执柄呈三角势,与壶身之型互补,形成和谐的美学效果。平底支撑,给人以轻灵而稳重之感。把壶造型的要点在于力道,要达此目的,则要协调好壶的各个线条所构成的比例关系,身、把甚至盖钮都要相互配合,形成最佳比例,才能最终突出其独特的力度与气韵。 
壶身则有郭文安大师阴刻的烹茶图,如有茶香徐来,大师刻工严谨细秀,线条沉着劲练, 以骨力胜。他利用阴刻深浅不同,来营造墨色浓淡,采用全景式构图,画面正中坡石,一隐士独饮,一童子烹茶,大师以干笔万笔的皴、点,组成浓淡、疏密的远近层次,把观者的视觉自然引向画面中。另侧阴刻“嘴尖肚大个不高,放在火上受煎熬。量小不能容万物,二三寸水起波涛”。点画精到,笔意流畅,极具书法精要。金石之味溢于壶身,更显筋骨。 
玉杯,古称玉盏,亦作“玉琖”。《礼记•明堂位》:“爵用玉琖乃雕。”孔颖达疏:“琖,夏后氏之爵名也。以玉饰之,故曰玉琖。”唐元稹 《饮致用神曲酒三十韵》:“雕镌荆玉盏,烘透内丘缾。”宋晏殊 《玉楼春》词:“画堂元是降生辰,玉盏更斟长命酒。”自古以来,玉杯不但为一种身份高贵的实用器具,更是文人雅士吟诵的对象
玉杯盛茶,杯形自在,茶随方就圆,杯动、风动、水动,坚柔相应、动静相谐,可赏其型美。 茶杯虽小,却最能展现主人意趣。茶入杯,因所盛之物色泽既成,玉杯得其色与自身色彩呼应,或斑斓,或素雅,蔡襄《茶录》载:“茶色白,宜黑盏。”茶杯取色,各求所好,却可赏其色美。仿佛妙玉请茶,用杯也因人而异。凡心缘相合,必得其神韵,不重不乱,爱憎由人,喜弃由心。
三才盖碗一盏,杯呈斗笠形,唇口外撇,弧度处理尤为别致,线条自然优美,使得器型颇具张力,上阔下窄,底承圈足较浅,为内凹,器型秀美。
品茗杯六盏,各具其意,可各取所爱。玉雕之中,素面器皿件颇不易为,因其光素,全以器形线条取胜,且无纹饰以掩盖瑕疵。六盏碧玉杯即为杯身光素,仅雕琢诗文,以简洁明快的器型来展示色纯质细的玉质之美,文雅动人。
杯口外撇,略束腰,内膛掏空,壁面匀薄光润。整器风韵独存,恰似“仙人过竹园,折枝作茶杯”,尽得自然天趣之妙、杯壁则薄厚适度,杯子口沿外撇,使得饮茶时能与口唇贴合紧密,是将传统玉雕艺术融入到生活美学之中的实用设计。
品茗杯气质婉约秀美,清雅大方,茶入杯中,在碧玉的映衬下,碧波荡漾。与“错彩镂金、雕缋满眼”的美不同,碧玉杯的美,有淡泊平易、闲和严静的品质。
碧玉的光润清凉,似皮肤的微细脉络和色泽,无穷的色调和柔嫩,触摸时感受一种几乎是心灵上的滋养。与想让人“眼前一亮、神摇意夺”的设计方向相背,碧玉茶器的整体设计上,小心避免所谓的“特别”与“创新”,以“平常相”示人,使人与器物相处中,眼能净、心能安,慢慢能从心向外驰到凝神息心。
“作器无古今,惟造平淡难”。玉盏的品质亦在于“画意不画形”的“玉境”。物我相映,佛心自观。当清风明月或就暖日雁影,焚香、抚琴、作画、冥思,闲其心,取 一盏玉杯,盛琼浆玉露,只一泯、一啜、一口、一杯,必清闲隐逸、心旷神怡! 
茶、器、水、人,泡好一杯茶无非就是这四者间的平衡。用玉去养茶,茶又反过来养人,世间万物都是相倚相生的。茶为什么迷人?或许正因为它所拥有的无法预期的未知之美,永远引人探索和耐心等待。无味之味是至味也。
人与茶与器,坐着只是坐着,喝茶只是喝茶。
 

作者:彭志勇 来源:《国家艺术》总第56期
  • 国家艺术杂志社,国家艺术,弘扬华夏艺术的博大精深和神奇风采(www.gjysart.cn) © 2024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80420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