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非遗传承 >> 内容

草木染——发现汉服之美

时间:2021-9-30 11:54:34 点击:

曾经被不少人视为“奇装异服”的汉服,如今正悄然“破圈”,以“国潮”之势,走入了许多年轻人的日常生活。从2003年第一位身着汉服上街的河南郑州小伙儿王乐天开始,汉服的复兴已历经十八载。今天看似寻常的汉服,当初非但不能被人们理解,且各种针对汉服爱好者的攻击和诋毁之事时有发生,甚至有人被当众打骂斥责为神经不正常。

经历了十多年的“复兴”期,汉服的真正发力几乎与短视频的兴起同步。2017至2019年正是抖音、快手和小红书等平台的爆发期,汉服也随之迅速发展。人气当红的李子柒,在短视频中身着美丽的汉服,与家人过着世外桃源般的生活,令无数粉丝所向往。汉服及其代表的生活方式,在短视频的推波助澜下,迅速进入了大众的视野。

庞大的市场,吸引了更多的汉服从业者加入到了这个行业。一件汉服从设计、选材、到加工制作需要无数道工序和环节,而对设计师和工匠们来说,能把其中一个环节做好已属不易。仅以明代的汉服百子衣、蟒袍工艺举例,其中涉及近百种不同的绣花线,数十种古法草木染色,以及若干种不同的纱线捻度……汉服的精致,对细腻和优雅的追求,往往让了解之后的人们叹为观止!

而那些真正能够融入日常生活之中,又可保留其传统服饰文化精髓的,或可称之为当代都市人理想中的现代“汉服”。

传统汉服的高级美,美在它的色彩。

古代汉服制作技艺中的草木染色,即植物染色法,如今已基本失传。华夏民族几千年来代代相传的天然植物染色技术,随着近代大规模的化工染料进程早已被人遗忘抛弃,带来的不仅是服饰文化上的缺失,更有对自然和人类健康的永久伤害。如今,许多致力于汉服复兴的年轻人又重拾这门古老的技艺,开始了“草木染”工艺的溯源和艰难探索。

深秋的一个下午,漫步姑苏城外,一家名为“承汉堂”的汉服工作室让我眼前一亮。推开工作室的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件颇具唐代风格的服饰,而此时窗外秋日的美景恰好与室内优雅的汉服元素融为一体,散发出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这世外桃源般的创作环境,一定非常契合汉服设计者的心境,我不禁好奇,店主会是什么样的人?80后的汉服设计师玉儿,放下手中一幅正在绘制的图案纹样,微笑着与我攀谈起来。她自我介绍说叫张珍玉,爱人名叫邱金龙,两个人于2018年五月在苏州成立了这家工作室,取名“承汉堂”。夫妇二人非常随和也很好客,我于是开门见山的与他们聊了起来:

 

问:你们当初怎么会想到要来苏州发展的呢?

答:来苏州前我们一直在北京,做服装和设计行业,因为工作上的原因,会经常来往于北京和苏州,慢慢的爱上了这个江南城市。苏州文化底蕴深厚,从事传统手工艺的匠人非常多,从内心来讲我们也一直想找个地方静下心来做点事情,所以就选择在苏州定居了。与传统文化有关的中国服饰是我们最想做的,而汉服因历史原因断代已久,所以想着能尽点微薄之力,为汉服的复兴和发展做些事情吧。

 

问:汉服的制作工序非常繁复,比如它的染色工艺。您刚才说“草木染”是你们设计的亮点,能否简单介绍一下“草木染”?市面上草木染汉服的比重大概占几成?你们当初又是怎么接触到“草木染”并坚持下来的?

答:现在市面上的汉服面料色纱或者坯布,要么是色织,要么是胚染,百分百都是化工染料制作,传统汉服领域里还没有用草木染色去做的,我们也在不断尝试和探索。草木染能避免环境污染,低碳环保,健康亲肤。和汉服结合,产生商业价值的同时还能保护环境。来苏州后我们结识了中国社科院织考古研究所古代织物复原和修复专家王继胜老师,王老师是做纺织文物复原和修复的,也是染色世家,尤其在草木染领域非常精通,在与王老师的交往之中我们不断学习、探索,现在是越来越爱上了草木染。

 

问:古代的印染技艺据说已失传了,你们用什么方法来复原这些技术?想要呈现这种古代的手工艺,它的难度有多大?

答:古代没有化工染料,染色方式无外乎草木染、矿物染、动物染三种,而草木染占了绝大部分比重。草木染取用的是植物的花、叶、果、皮、枝、根等,可以染出非常丰富的颜色,简便易行,环保健康。而近代化工染料为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在世界范围内造成了环境污染,破坏了生态,草木染被取代后,也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如今已基本失传了。我们目前也只能从考古资料、古代画作、著作中寻找一些蛛丝马迹,还会去西南少数民族的一些传统染色技艺里寻找脉络。草木染工艺的追溯难度很大,植物的采集也有很大难度,许多植物的花期、时令,错过季节后当年就无法采集了。

 

问:草木染无疑增加了制作工序和成本,一般都是什么消费群体?客户在价格上的接受度有多大?是否有人会专门因为草木染而选择你们的汉服?

答:目前汉服的消费群体仍然是以90后和00后,大学生群体为主,学生的消费能力有限,而草木染的研发制作成本比较高,对于学生来说,价格还是偏高的,但对于已经工作并了解草木染的90后来说,他们还可以接受。我们曾经参加过相关的汉服节,一些汉服爱好者看过我们染色和制作的过程后,都非常感兴趣,很喜欢。

 

问:除了草木染的工艺,服饰的图案效果呈现也是非常重要的,你们在设计方面有哪些传承和创新?

答:图案对汉服很重要,历朝历代都在不断发展衍变。随着丝织技术的发展,染色技艺的不断丰富,纱线也出现了丰富多样的色彩,通过织、绣、染、印等技术,形成了各式各样的彩色图案,动物、花卉、云纹、几何纹、吉祥符号等组合纹样,这些都可以参照。汉服复原须符合历史纹样和图案,比如复原唐代襦裙,就要了解那个包容开放的时代,色彩和图案的绚丽多姿,“团花纹”就是唐代中西合璧交融后的产物。我们也会借鉴古代纹样进行融合创新,比如加入一些现代元素,脸谱、熊猫、园林等等。

 

问:你们平时会经常穿汉服吗?比如有些偏中式的唐装,这些服饰日常可以穿着,很实用。汉服的宽袍大袖是否会影响它的实用性推广?目前年轻人一般都在什么场合下选择穿汉服?

答:我们设计汉服,也经常穿汉服。在苏州的古镇或者景区,有时候在地铁里你都会碰到穿汉服的“同袍”。汉服出行在一些年轻人里,已成为流行文化。宽袍大袖,交领右衽,是汉服的灵魂。从实用性来看,它并不适合现代生活,但我们从业者有责任让国人了解华夏民族五千年的衣冠体系,这就需要更多的人穿上汉服来“炸街”。现在汉服爱好者们会在一些节假日选择穿汉服出行。每年的11月22号已成为全国的汉服出行日,在这一天,全国各地的汉服爱好者们,会穿上自己的汉服,走上街头。

 

问:为什么会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汉服?你觉得汉服火爆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服饰文化似乎有一种轮回,汉服是否又只是一段“热”,过后又会随着流行趋势而衰落?

答:任何一种文化都是有张力的,是剪不断的;任何一种缺失,都是要回弹的,汉服便是如此,它不仅仅是一件衣服那么简单。现在确实有不少年轻人喜欢汉服,随着文化的复兴,我们的90后00后的年轻人有了文化自信,找到了归属感。他们个性鲜明,具备独立思考能力,敢于标新立异,社交渠道更是别具一格,这都是其中的原因吧。汉服的火爆,是慢慢积累而成的。它不仅是一种服饰,更是贯穿中华五千年的礼仪文化和精神气度,没有任何一件时装能替代它。

问:那是否可以这么说,年轻人穿汉服,其实已经不仅仅是选择一件设计精美的服饰。汉服的存在,从深层次的意义来说,承载了我们民族几千年的精神和文化?

答:嗯,是的,可以这么理解。

 

问:汉服的制作成本还是蛮高的,年轻人能够消费得起的汉服主要是哪方面的?

答:严格遵守形制的汉服,对学生群体来说,价格上还难以接受。比较受欢迎的,如女士汉服里的唐制襦裙,宋制三件套,宋制褙子,明制短袄、长袄、马面裙;男士汉服比如魏晋风、唐圆领袍、宋圆领袍、这些都是化纤面料,成本较低,适合学生一族。价格稍微高点的,以明制汉服为主,采用织金妆花工艺,或者是手工刺绣工艺,这一类价格偏高,适合已经工作的人。对于汉服爱好者来说,汉服是展示自己的最好载体,穿上它可以和天南地北的汉服爱好者交流,这已经成为了一种新的社交方式。

问:有人会纠结于汉服的正统,或者说形制吗?

答:正统形制的汉服和包含汉元素的服饰,是两种完全不同功能的服饰。在汉服爱好者眼里,汉服就应该是正统形制的服饰,它承载了传统文化内涵,许多元素不可以舍弃,丢掉了以后人们就无法理解古人的服饰穿着体系和意义。而汉服圈以外,不了解汉服的人会把很多传统点的服饰比如唐装、民国风、或者新中式服饰都叫汉服,其实这是个误区。结合汉服元素和中式元素设计的汉服,实穿性较强,既传统又有时尚,很多人都能够接受。汉服不断代的话,估计也会演变到这个特点上来。

 

问:汉服复兴的意义是什么?你觉得为什么会在这个时代开始?

答: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服饰,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我们却丢失了自己的民族服饰。五千年的文明史也是五千年的服饰史,黄帝垂衣冠而天下治。衣冠,成为了各种意义上的象征。张骞九死一生通西域,开启了丝绸之路;苏武牧羊,被匈奴扣留,持节不屈;大汉天威撒播四方,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从此我们拥有了汉人的称谓。汉族历朝历代英雄辈出,维护中华,风骨铮铮,这样的精神气度,在这个时代是应该提倡和发扬的。国家的强大,不仅是经济和军事上的强大,强大的文化更具有深远的影响力和生命力,所以说汉服复兴正当其时。目前国内从小学生开始,都已经在逐渐的接受和喜欢穿汉服了,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我坚信,汉服未来一定会成为每个中国家庭必备的服饰。

 

赛夫:今天很开心和你们夫妇聊了这么多,也让我受益匪浅,期待着你们的汉服社能越办越好。

答:嗯,也谢谢赛夫,同时非常感谢《国家艺术》杂志给了我们这样一个弘扬民族服饰文化的机会!

离开了夫妇二人的工作室,我想了很久。中国传统造物主张“天人合一”,由此而产生的传统工艺思想的最高境界为:人与所造之物和自然环境三者的和谐统一。这也是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基本的造物思维原点。而亟待复兴的“草木染”工艺,正是这三者相融后的产物。“草木染”工艺被关注,并重拾其价值,或许意味着传统文化的复兴从量变到质变的真正开始!而在草木染色方面,从整个人类的文明史来看,中国自古就是世界的引领者。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这些有识之士的共同努力,中国传统文化领域的新匠人将会在未来重新引领全球服饰的“绿色”时尚。


作者:赛 夫 来源:《国家艺术》总第65期
  • 国家艺术杂志社,国家艺术,弘扬华夏艺术的博大精深和神奇风采(www.gjysart.cn) © 2024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80420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