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内容

浅谈山水玉雕的艺术之美

时间:2024-9-18 8:14:10 点击: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山水一直是文人墨客们追寻诗意、寄托情感的理想载体。中国的山水画展现了一种深邃的意境,蕴含着文人的高雅情致,充分彰显了东方文化独特的审美观和艺术表现形式。
在玉雕艺术创作中,巧妙地将蕴含深厚诗意的山水画卷与玉石温婉含蓄的特质完美结合,雕琢出连绵起伏的山脉、潺潺流动的小桥流水、错落有致的亭台楼阁以及静谧的渔舟等场景,展现出不同的风格与韵味。这便是玉雕创作中常见的题材——山水玉雕。尤其是山子雕和山水子冈牌阶段,玉石上呈现了如诗如画的山水景色,它们在方寸天地中展现了宏大的意境,同时体现了中国独有的山水人文和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
山水玉雕创作中的意境表达
在玉雕题材中,说到意境不得不提山水玉雕。传统的山水玉雕蕴含了山水画的灵魂,方寸之间蕴大千美景,有一种远离喧嚣的静寂、旷远与超尘。古人喜欢山水,是对恣意和淡泊的人生境界的追求。虽然时代、环境、思想都在不断的改变,但今人对这种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继承是没有断层的,大凡永恒之美,都是与精神相关、与文化相关、与经典相关。好的山水玉雕也是如此,它秉承了水墨山水画虚实、疏密、似是而非的意境精髓,在色彩处理上讲究材尽其用。
山水玉雕创作中,首先要构思立意,作品应追求寓意与环境的艺术融合,实现“物”与“我”的统一。作品中蕴含的意境,便能引发观者的无限遐想,产生强烈的艺术共鸣。以意境为核心,运用各种技艺,作品才能成为真正的艺术品。因此,在山水玉雕创作中,首先要重视意境的营造。以意象作为山水画的核心特质,源于玉雕设计师对生活的深入观察和理解激发的真挚情感。只有深入自然,培养对美的敏感洞察力和热情,才能在日常事物中发现独特之处,领悟其气势、生命力和趣味。意象一旦确立,便能够根据原石的形状展开整体作品的构思,再通过不同的艺术手法呈现出来。
山水玉雕之所以能将书画融入牌面且不失意境,是因为它遵从了“观物取象、立象以尽意”的原则。可谓“尺山寸水,万丈自然”。不仅仅是依靠视觉、直觉感受,更是源自对事物细心观察后再到内心的深刻理解。
文人画意与构图美学
构图也叫章法,是玉雕中表现意境的重要手段。具有文人气息的玉雕作品往往在构图上极为注重章法和布局,要求宾主明显,疏密错落,贯穿前后,变化掩映等,这使得玉雕虽没有书画的化墨、晕墨、点墨等,却能从内容到笔法,从形式到神韵都完美将书画揉入美玉这一方清雅之境。
唐末五代时期著名画家,有着北方山水画派之祖的荆浩曾说“其上峰峦虽异,其下冈岭相连,掩映林泉,依稀远近。”通过全面观察山川的高低、远近、真假、主次等各种面貌,便构建出了“山水之象,气势相生”的整体观念。山水玉雕作品常以精湛的雕刻技法,通过远近虚实刻画呈现出高耸陡峭的山峰、层峦叠嶂、树林清泉相互掩映的景象。如这件山水玉雕把件,青山隐隐水迢迢,仿佛仙境一般。巍巍群山穿插着苍松翠柏,枝繁叶茂,欣欣向荣。在充实画面的同时,为群山增添了生气。方寸之间,天宽地阔、意境无穷,以“无所有”而“无所不有”之态,向观者展现了玉雕的另一种可能,另一种面貌。
整体布局与细节刻画
对于山水画来说,就是预设各种应物之间的远近、疏密、阴阳关系。这些关系表面看互相独立,但实质是互相关照,辩证统一。比如“远山不得连接近山,远水不得连接近水”。“山腰处林木苍翠,互掩环抱,寺院和房舍方显的安然”。“大凡有路的地方要设置林木,岸绝处要经营古老的渡口,水口处要安排云雾缭绕的树木丛林。开阔的水面要设计征帆点缀。这些布景,即有相对的独立性,又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呼应关系。当然无论是在一幅画作中还是在一件雕刻艺术品中,都应当遵循着一条核心原则:中心主题的突出。在这一艺术形式中,每一件作品都以一个明确的焦点或主题为核心,周围则是精心布置的辅助元素,它们的角色是衬托和服务于中心主题。这种主从关系不仅是构图的基础,更是作品成功的关键。
另外在中国山水画的构图里,树木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树木在现实生活中象征着山水的生命力和气象,山水画的树木绘制得是否精妙,对整幅画的成效具有决定性影响。《芥子园画谱》中说:“画山水必先画树。”明代也有“山水以树始”之说。它们以天然的曲扭、伸展和交织的姿态,生动地表现出蓬勃的生命力,给山川与水波平添了无尽的生机与活力。而生命和生机就寓合在这最微妙、最玄深之处。因此在玉雕山水中,树木同样不可或缺。
“品其味,会其意,明其志。”山川之景,早已深植于华夏子民的性情之中。在方寸玉上,我们便能够领略到山的雄、奇、险、秀。既承载着古时文人的风骨与高洁,也迎合了当代审美的简约追求。其中不仅藏匿着自然的万千风光,更映照着人们心中那绵延无尽的思绪与情感。
 

作者:刘畅 来源:《国家艺术》总第75期
  • 上一篇:汝窑纸槌瓶:千年古韵中的艺术珍品
  • 下一篇:没有了
  • 国家艺术杂志社,国家艺术,弘扬华夏艺术的博大精深和神奇风采(www.gjysart.cn) © 2024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80420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