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艺术潮流 >> 内容

精美绝伦的春秋战国玉器

时间:2016-7-4 10:55:34 点击:

 中华民族的远祖是具有高智慧的族群,根据文化期(新石器时代)制作的朴实又大方的陶器、石器、骨器与一些精美细致的玉器就看得出来的。演变到出现了包罗万象、文简意赅、刚劲精细的甲骨文,内敛雄浑、齐整严谨的钟鼎文字,以及宏伟庄正、精巧繁密的青铜器。远古中华民族素质之高明卓越就更加明显了。及至东周(春秋战国时代),中华文化已经发展到了一个辉煌的巅峰。先秦诸子如老子、孔子、管子、孙子等等的思想都是振烁古今中外的经典。同时在艺术的领域,春秋战国时代也达到了巅峰,尤其是玉器文化可为代表。由于坚贞的玉石入土后不易浸损,出土后不易风化磨损,不像木雕、帛画、壁画容易腐蚀,这也是原因之一吧。所以现今仍有必要提倡中华固有文化艺术。当然我们先要认识它、研究它。

今天谈一谈春秋战国玉器文化之特色,供读者参考:
 
一、整体形象极佳
中华文化无论对文章、音乐、书画、建筑、艺术作品或者对人物、历史、时尚的品评最重视的是“气韵”,诸如烈士的忠孝气节,朝廷的俭朴之风,忠臣的刚正之气,豪杰的英气才气,修行者的仙风道骨等等。也讲究绰约、脱俗、灵动、有真性情等中和之气。所以,古今艺术作品的整体感是否够好,是否有特色、是否有主题、有震撼力就至为重要。
春秋战国玉器给人第一眼的感觉就是整体形象的正大精美。它们的主体都是简单大方、不繁杂、不琐碎、上下左右中正平衡、不歪斜、不突兀。它的浮雕纹饰无论深浅,都是严谨精准的,而且明显清晰。它有关动物的造型或纹饰都是威猛生动而且肌肉感强健有力的。所以无论远观近看,那种整体感都是完美有神采的,不像后世许多艺品,总有美中不足的遗憾。
再举些实例:玉璧,其完美的形,取像于与我们生活最密切,人类最崇拜的,感觉最圆满的日形、满月形。中国人讲究曲直之美,就是根据日月的形,日月的光而来。古代大玉璧多是帝王诸侯作为祭天地时礼天的礼器。中等大小的玉璧多是帝王诸侯结盟订约的赠礼,也是平时经常佩戴的饰品、发号施令的信物、身份地位的凭证。而一些较小型的玉璧多是组配的一部分,因为并非一般人所能拥有,所以极为名贵。
又例如:玉琮,从三代以后就是作为帝王诸侯祭天地时礼地的礼器。它内圆外方的形状也源于先民当时的天圆地方的观念。其形状严整大方,是稳重之气也是宁静之韵的代表。这一点与现代西洋艺术品相比较,就迥然不同,把握学问的大方向最重要。我们该学习西方文明的优点,至于他们的缺点比如自私、浮躁、好虚荣是不该学习的。

二、其虚实感非常好
中华文化很重视阴阳,如《易经》中的“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如《老子》中的“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有无相生”,如《佛经》中的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空不二。一般读书人修养也讲究文武兼备,德才兼修,动静相含,刚柔并济都是在讲虚实。显然,玉璧的肉(实体部分),好(圆孔部分)就是虚实相映。玉琮的方圆也是虚实相称,所以战国玉器不仅追求实质部分的精美,尤其讲究留白部分的精美。这一点在中国书画、篆刻、音乐、雕塑、拳术功夫等艺术都是相同的。请你留意一下春秋战国玉器中的镂空器,其镂空部分所产生的严整精致的美感是无与伦比的。汉代与六朝的镂空玉器尚有战国遗风,到了唐宋以后,镂空玉器的留白部分的美感就离战国玉器的精美越来越远了。关于字画纂刻作品之优劣,也可由留白的精美与否看出来。古人的这种“计白当黑”之美是自然形成的,而非刻意造作的。至于人品之留白,就是圣人教导我们慎独的道理。关于民族性的发展,社会风气的走向,我们都要注意那“隐形的留白部分”。
 
三、其工艺极精微严谨
中国文化是“学”与“思”并重的。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要广博,心要谦虚,才能了解古今中外一些圣贤的心得。古人说“惟精惟一”,“止、定、静、安、虑、得”,又讲究“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这些都是治学的不易之理。所以古人也是极为重视精微严谨的,同现代的科学精神是一致的。而战国玉器很多是当时工艺大师精心的杰作。这从玉器上的多种精美且细微的图案与纹饰中看得出来的。这些工艺有浅浮雕、高浮雕,有斜刀,有压地隐起,有几乎肉眼难见又连绵不断的“游丝”阴刻线。我们都无法想象古时是怎么制作的,而且战国玉器上许多图案都排列得极为齐整而不呆板,繁密而灵动。譬如谷纹、云纹。那是需要极为镇定稳定,有耐心,极专心的手艺。而且一件玉器的制作有时需要费时数月甚至数年才能完成。这种心理素质也是当代从事医学,科学,兵学,商业,工业等研究同样必须具备的。相反地,社会上有些方面安全上出了问题,大多是做事不严谨的结果。春秋战国玉器还有很多小配饰,其实也是很金贵的。因为越小越难制作。要知道玉器是琢磨的,玉质极坚硬,非钢刀所能雕刻,了解其琢磨工艺,而愈小愈难固定,琢磨且极易崩损,由此便知制作小玉器之艰难。
 
四、其种类是很广泛的
例如礼器:璧、琮、圭、璋、璜、瓏等。
乐器:磬、笛、萧等。
玺印:传国玺、官印、私印。
配饰器:镯、扳指、带钩、剑首、璲、珌,玉勒、蝉形佩、韘形佩等。
肖生器:玉人、玉龙、虎、象、鹿、熊、鱼、龟等。
兵器:戈、矛、斧、钺、戚等。
其种类远多于其他朝代,所以做学问也一样要广博,而艺术家的作品也要多元化才是。
春秋战国玉器一直为历代帝王诸侯贵族所珍爱,一直到清朝都是如此。乾隆皇帝曾令工匠做许多精美的多宝格锦盒加以收藏把玩,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但由于历史原因,很多精品玉器散落在民间,现在大家都不了解,也不重视,乃至价格远低于它应有的价值。如今正是研究收藏的好时机。不久的将来,由于中国会变成极为富强的大国,那时中华文化艺术会被世界各国人士所尊重喜爱,中国古代的精美艺术品更会受到全世界人士的追捧珍爱而价值高涨。近来日本有大量的中国古文物及日本古文物流失国外(当然也混有赝品),这是日本现代青年崇尚西方文化,轻视中华及日本优秀古文化的结果。显示有些日本人没有远见,不能把握大趋势,浮躁狂妄,必然引领日本社会走向没落。希望国人不要盲目的崇洋,更不要仿效现代日本人的无知与忘本。
“玩物未必丧志”,那看你怎么玩。如果从玩古中能够了解中华固有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健康了身心,我倒希望有更多的知识分子参加玩古的行列。梁启超说:“学问以趣味为主”。意指学问都是玩出来的。清朝驰名高丽、日本的书法家、鉴赏家郭尚先的著名对联:“好古不求秦以下,游心常在物之初”。在此送给读者,让我们互勉吧。
 

作者:蒋光强 来源:《国家艺术》总第45期
  • 国家艺术杂志社,国家艺术,弘扬华夏艺术的博大精深和神奇风采(www.gjysart.cn) © 2024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80420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