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器是全人类所共有,瓷器则是中国的创造。中国的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都出土了距今8000年以前的早期手制陶器。陶器的出现是人类文明起源的重要象征,它伴随着人类历史的脉络,成为人类历史文化发展最具代表意义的特征。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的陶器生产中,於商代(约公元前16~11世纪)烧制出更为先进的工艺品种——瓷器。
中国瓷器从商代的原始瓷开始算起,也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我国古代陶瓷远源流长,千形百态,无不见证中华民族灿烂的文明史。古陶瓷是我们祖先遗留下来的智慧和财富,古陶瓷更是展示中华文明程度高低的历史载体。
由于陶瓷器本身所具备的特有使用价值与观赏价值,千百年来它一直是人们最主要的日常生活用具和观赏陈设品,人们可以从中品味和得到启迪,并获取广博的知识与高雅的艺术享受。如果我们把瓷器象征女人优柔之美的话,那陶器则最能体现男人的阳刚之美。陶器爱好者都有这样的体会,精品陶器百看不厌。你每一次地驻足观看,它都会给你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本文刊登的32件古陶器,均是从国外回收而来。从新石器时期大汶口文化(公元前3700~前2100年)到唐朝时期(公元618~907年),距今约1400至5700年,历尽沧桑却依然完整。
它们有的是礼器,有的是法器,有的是祭器,有的则是实用器。当我们一个个审视它们时,你会发现,有的是器物上的纹饰打动我们,有的则是色彩打动我们,有的是它们的形体或造型打动我们,有的则是人物和动物的神态打动我们,有的则是它们的综合体。它们既有局部美,更有整体美和综合美。一件好的古陶器,让你从形体变化中欣赏到美,这是欣赏古陶器时领略到的难以言说的韵味。它们将实用性和美学相结合,也就是将实用性和艺术性有机地统一。如实用器(附图1、附图3……),它首先是实用,其次是美观、艺术。当你在仔细欣赏它们时,古陶器给予你的感受是古朴、自然、天真且有神韵。每一件都是艺术品,无怪乎那些大的艺术家和收藏家都是那样忘情地追逐它、热爱它、向往它。
而有的礼器乃至法器(附图2、附图13、附图28……),它具有很强的艺术冲击力,你一看到它便会被其吸引,直到你望着它发呆。下面,我们将按划分年段逐一进行介绍。
一、新石器时期(约公元前3700~前2000年)
1、大汶口文化的白陶三足鬹(公元前3700~前2100年)《附图1》鬹在古代是一种仿生之器,壶口如动物之首仰天长嘶,直立的饱满袋形三足加上一侧的带形把手,惟妙惟肖的造型令人百看不厌。
2、良渚文化黑陶鱼鳍三足鼎(公元前3300~前2200年)《附图2》此鼎尺寸相对较大,敞口圆肚,当代陶器磨光技术堪称一流,可圈可点的是整器下三只T形鳍足,充分显示了陶鼎的庄重与高雅之气。
3、马家窑文化彩陶旋纹尖底瓶(公元前3300~前2050年)《附图3》尖底瓶平沿敞口,两侧置双系,胎体薄而轻巧,器表面图案及磨光技术使其不仅予人美感而且手感莹润无比,属新石器彩陶精品。
4、龙山文化蛋壳黑陶弦纹高柄杯(公元前2600~前2000年)《附图4》龙山文化蛋壳陶因其薄如蛋壳而闻名中外,陶杯分上中下三节制拼接而成,手感轻盈,握手柄上的镂空雕刻娴熟简练,令人赞叹不绝。
5、龙山文化红陶三足鬹(公元前2600~前2000年)《附图5》此鬹是龙山文化遗存中不可多得的佳品之一,长仰的流口,丰满的袋足,加上器身似乎不经意留下的堆接装饰缝,无不显示先人工匠的聪明才智。
6、辛店文化灰陶鸮面单鋬壶(公元前2000年左右)《附图6》图中之灰陶壶器小而不缺大气,古掘不失神韵,器首为猫头鹰造型,细细品赏可见许多生动可爱之处,为古陶收藏中的珍稀之品。
二、夏商周时期(约公元前2000~前771年)
1、夏朝时期白陶印纹龟(约公元前2100~前1700年)《附图7》 龟在我国古今都是一种长寿吉祥之物,古代先人工匠创造的这只栩栩如生的白陶神龟生动可爱,背上刻有的纹饰还是文字?似乎更加增添一份神秘之感。
2、西周时期印纹硬陶釜(约公元前1100~前771年)《附图8》 此印纹陶釜体形巨大,历经千年存世完整实属不易,原始硬陶器因胎土含铁量高,加上烧制火候较高,所以器表呈现紫褐色,敲击伴有金属声。
3、西周时期硬陶绳索尊(约公元前1100~前771年)《附图9》 图示中这只西周时期的绳索尊给我们的印象是什么?庄重!整体的线条,器身上绳索粗犷的纹饰,是不是充分显示先人工匠的鬼斧神工?
4、西周时期原始瓷五管瓶(约公元前1100~前771年)《附图10》五管瓶这类器具按照中国现存教科书记载:最早发明于我国汉朝时期,而图中这个完整带四个小盖五管瓶的出土亮相,是不是可以改写五管瓶的历史?
5、西周时期印纹硬陶盖瓿(约公元前1100~前771年)《附图11》图中这只带盖的瓿器型饱满工正,胎质坚硬古掘,器身凸显藏品的高贵之气,存世千年而完好无损,其品位显然高人一筹。
三、春秋战国时期(约公元前770~前221年)
1、战国时期原始青瓷粗刻纹瓿(约公元前475~前221年)《附图12》战国时期的瓿在当时是较为成熟的典型器具,但图中
1、战国时期原始青瓷粗刻纹瓿(约公元前475~前221年)《附图12》战国时期的瓿在当时是较为成熟的典型器具,但图中
这只亮眼的青釉瓿上粗犷的竖刻纹不仅技高一筹,而是全品相,其收藏价值是不言而喻的。
2、战国时期原始青瓷兽面鼎(约公元前475~前221年)《附图13》图示中的千年青釉兽面鼎,虽说不清是何动物的脸谱,
工艺清晰程度也谈不上特别精致,但其中展示给我们一种特有的神韵却是有目共睹的。
3、战国时期原始青瓷匜(约公元前475~前221年)《附图14》匜是古代先人用来倒酒或水的生活用器,图中的匜品
相一等一流,器形饱满,胎体较薄,釉色莹润,充分展现了先人工匠的设计思想及精湛工艺。
4、战国时期原始青瓷S纹尊(约公元前475~前221年)《附图15》千年古陶器中的尊,应是古代先人祭天祭地用品之一;
虽说每一件尊的造型不尽相同,但均会展现出庄重大气的一面,此尊就是最佳的典范之一。
5、战国时期原始青瓷直颈香薰瓶(约公元前475~前221年)《附图16》从千年之前的各类香薰器上观察,可以发现古代先人
的生活也是十分讲究的;薰香驱虫、摆设把玩,一器多用,不得不令我等后人赞不绝口。
四、秦汉时期(约公元前221~公元前220年)
1、秦朝时期原始青瓷带盖美人瓶(公元前221~前206年)《附图17》秦汉时期古陶器中美人瓶之类的器形屡见不鲜,但是双系采用蝴蝶为装饰工艺的美人瓶之类的器具,却显得十分罕见,其中显现的精美更是令人叫绝。
2、秦朝时期原始青瓷蝴蝶纹瓿(公元前221~前206年)《附图18》出自古代先人工匠之手的陶瓿一类器具,都会有一种特别的庄重与古拙之感;图中的器物除了庄重与古拙,奇异的纹装饰是否平添了一种高贵之气?
3、秦朝时期原始青瓷猫头鹰盖壶(公元前221~前206年)《附图19》猫头鹰为主体设计的青瓷壶,在古代陶器类型中较为罕见;鹰首为盖,双足和羽尾巧妙成为壶的三足,其深邃和炯炯有神的双眼更令人赞叹。
4、汉朝时期青釉镂空香薰器(公元前206~公元220年)《附图20》千年古陶器中香薰器的造型各异,特别是汉朝时期种类相对较多,可是这样造型的香薰器可说独一无二,看似简单但布局严谨的镂空雕刻更是举世无双。
5、汉朝时期彩绘陶舞伎俑(3件/组)(公元前206~公元220年)《附图21》汉朝时期古陶器中堆塑的陶俑应该是收藏爱好者的首选,因为每一件陶俑的形态、工艺和衣饰都值得品味,特别是这组舞伎俑传递给人的是一种动感和神韵。
五、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20~581年)
1、三国时期越窑青瓷熊尊(公元220~265年)《附图22》从西周、战国至两晋时期的古陶器中依稀可见熊尊的影子,但如图所示青瓷熊尊无论其生动的造型、可爱的堆塑、清雅的釉色均可称为尊中之尊。
2、三国时期越窑青瓷点褐彩虎首尊水盂(公元220~265年)《附图23》水盂应该是古今传袭的文房用品之一,深受列朝列代
文人雅士的亲睐,图中堆塑雕刻的虎首点褐彩装饰更进一步提升了文房用具的品味和装饰效果,堪称一流。
3、晋朝时期越窑青瓷熊足砚(公元265~420年)《附图24》细细品味图中的青瓷熊足砚,可见与其它砚台区别的两大特点:一是器具底部釉下刻有漂亮的装缀纹饰;二是从痕迹判断是古代哪位先人曾经使用?
4、晋朝时期越窑青瓷点褐彩盘口鸡首壶(公元265~420年)《附图25》青瓷鸡首壶在古代特别是晋朝时期较为常见,可称是
一种古今人见人爱的生活用器,其中点缀褐彩装饰的相对较少,且肚围硕大,图中器形如此可人的鸡首壶更是不可多得。
5、南北朝时期青瓷八系盘口壶(公元420~581年)《附图26》图中的青瓷盘口壶也是古陶瓷器中的成熟器形之一,该盘口壶器身上的桥形六系和沿下双系的布局值得品赏和思考,其设计用意是为实用还是装饰?
六、隋唐时期(公元581~907年)
1、隋朝时期青瓷龙柄羊首壶(公元581~618年)《附图27》图示中的青瓷龙柄羊首壶令人叫绝,器上设计堆塑羊首为流、龙首为柄的选题实属罕见,其壶上两个动物相向而设置,栩栩如生的姿态令人爱不释手。
2、唐朝时期白瓷净水瓶(公元618~907年)《附图28》净水瓶,亦称军持 。据有关资料考证是古代用于祭祀前的净手之器。可见这类用品等级较高,从流畅的线条、精致的工艺等方面品判,更能证实其珍贵和等级。
3、唐朝时期彩绘陶贴金乐伎俑(公元618~907年)《附图29》图中陶俑刻画精美,人物自然传神,翩翩起舞的风姿与动感令人刮目相看,特别是线条流畅的衣裙、点睛工艺的贴金以及展舞姿的兰花指等传神之笔令人赞叹。
4、唐朝时期彩绘陶胡人骑骆驼(组图)(公元前618~907年)《附图30》图示中一大两小骆驼昂首挺胸的动感画面,充
分展现了健壮与力量,大骆驼背上端坐的胡人发髻高挽、眼深鼻挺、络腮胡须、洋洋得意竖起的拇指更是点睛之笔。
5、唐朝时期彩绘贴金天王俑(壹对)(公元618~907年)《附图31》五官清晰、双目圆睁、大气威严是唐朝时期彩
绘天王俑的独具特色,图中高达1.25米的天王俑具备了上述特点,而且在色彩等表现手法上更是高人一筹。
6、唐朝时期三彩陶神将俑、镇墓兽(组图)(公元前618~07年)《附图32》唐三彩艺术是我国陶瓷史上一颗灿烂的明珠。
组图中不论是神将俑的举手投足还是人面镇墓兽的凝神表情都表现得极为传神,并将“动”与“静”的把握上升到一定的高度。
从上述图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古代先人对大自然的崇拜通过陶瓷的创作,概括、抽象地表现出来,反映出古代人民高尚的艺术情操。
首先从总体上看,古代先人在器形的形体方面都呈现出整体感强、特点突出的印象,体现了民间工匠们已经非常熟练地根据原料性能采取适合的造型手段,处理好变化与协调,整体与局部,平面与立体的对比统一关系;能够把握好稳定与生动,比例与尺度等方面的理念,力求强化各类器具实用性与外观美的统一做出了努力探索,这也恰好符合了“形式追随功能”的现代设计思想。大汶口文化白陶鬹《附图1》就是这方面的典范。形由神聚,神自形来。在造型艺术上任何美的形式都必将要落到具体的“形”之上。它是东方民族传统审美道德观念、人文精神在造物艺术上的反射,它充满着理性的把握又富有情感的韵致,既单纯又丰实,既生动又严谨。点与线、线与面、线与线、面与面之间或丰腴或瘦劲,或粗犷或清秀,或稳定或流畅,或和谐或变化,正所谓“形非一式、圆不一相”。它是“道”与“器”的一体显现,凝聚着民间造物观念和人文艺术之精神,也表达着创作者个人的品格修养和人生追求。
其次在器形的装饰纹中,我们能够领会到理念之美在具体中的呈现。这种由形式感而引发美的感受,在战国时期原始青瓷S纹《附图15》中得到发挥和反映,它所富含“有意味的形式”,是物化的艺术情感,以特殊的语言诉说战国时期文化史上曾经有过的辉煌和人们当时的创造与生活。蕴涵着质朴的生命意识和物化的人性。绵延不断的时间逐渐将这些陶瓷器皿的实用功能转化,现代人们以审美的心理
进行观赏的过程中带着惊奇和感叹。欣赏古代先人陶瓷的过程,其实是在触摸当时人们的心灵,并通过陶瓷艺术与他们对话。最后在器形的制作和工艺技巧上,在其表现形式的背后蕴含着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例如,对泥土和窑火温度的掌握,不仅体现了一种纯熟的技巧,也体现了一种人对物的感悟和对创造对象的不断探索。古代工匠在一开始就要关注并挖掘隐匿于物质形式之下的精神特征,即在选物的主体上一开始就要敏感的把握对象与人类心理和文化对象之间的关系。伴随着手工艺生产过程的全部动作,它通常与艺人的心性、习惯、旨趣和意愿相结合,而在行为的姿态、神情、节奏和力度等方面表现出个人的倾向性,形成了个性化的制作风格。龙山文化蛋壳黑陶弦纹高柄《附图4》,其器壁极薄且光滑,有“黑如漆,薄如纸”的美称;它将制作之美、手工之美、过程之美上升到技艺之美,并由技近艺、由艺近道的综合之美。
由于篇幅限制,我们不能将从国外回收的约400件精品古陶器向大家展示。但这些隐藏在古代先人生活里的民间艺术,却承载着一段朴素的历史,刻画了古代先人生活中的喜怒哀乐,亦反映了劳动人民盼望强国富家的美好愿望。古陶器无论在数量、种类、还是艺术题材和艺术成就上都远远领先于其他艺术遗迹和遗物。
中国古陶瓷,作为人类的文化遗存,既为本民族所共有,更为全人类所共享。我们希望通过开放、展示,不仅能满足人们对古陶瓷不断增长的爱好和兴趣,更重要的是赖以增强民族意识,弘扬民族精神,维系民族团结,从而激发国人的献身精神。
我们相信,中国古陶瓷能够跨越时空界限,跨越民族和意识形态的差异,给人以永恒的智、德、美的感染和启迪。
(文中所展示的图片请查阅国家艺术总第46期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