釉色品种主要有黑釉、青釉、青白釉等,尤以烧造黑釉器而著称,其主要产品包括各种不同形制和釉斑的茶盏,业内统称“建盏”。现在人们一提到建窑,首先想到的就是建盏。建窑黑釉是一种析晶釉,属于含铁和含锰量较高的石灰釉,主要着色剂为氧化铁和氧化锰,因此具备烧造黑釉的基本条件,尤其是氧化锰的含量接近1%,呈色纯黑光亮。除了上述两种着色剂外,建窑黑釉中还含有少量的氧化铜、氧化铬、氧化钴等其他着色剂。不同配方的黑釉烧成温度和气氛略有不同,釉色机理的形成也有所不同。有的釉面上形成丝丝银灰或黄褐色纹理,叫做“兔毫斑”;有的显现形似油滴的银灰色金属光泽的小圆点,称为“鹧鸪斑”,后代又称“油滴釉”;有的在釉面上由细结晶组成斑点,斑点周围呈现蓝色光晕,并随观察方向的改变而产生光晕的变化,日本学者称之为“曜变天目”。还有的釉面为纯黑色,这些釉色同属一个体系,即均以铁作呈色剂。同为结晶釉,其区别在于釉中着色剂含量及微量元素含量比例不同,因此结晶形成的机理也就不同。上面列举的“兔毫”、“油滴”、“曜变天目”等,都是建盏中的名品,后面会详细介绍。
建盏多为口大底小,有的形如漏斗,且多为浅圈足,足根往往有修刀痕(俗称倒角),少数为实足(主要为小圆碗类)。建盏造型古朴浑厚,手感普遍较为沉重。根据口部造型分为敞口、撇口、敛口和束口四大类,每类又分大、中、小型。
敞口盏:口沿外撇,尖圆唇,腹壁斜直或微弧,腹较浅,腹下内收,浅圈足,形如漏斗状,俗称“斗笠盏”。常见多是中、小型,偶见大型器;
撇口盏:口沿外撇,唇沿稍有曲折,斜腹,浅圈足;可分大、中、小型。此类碗大型器成品率低,尤显名贵!中、小型器较为常见;
敛口盏:口沿微向内收敛,斜弧腹,矮圈足,挖足浅;造型较丰满。常见中、小型器,小器比例较高,有的为圆饼状实足;
束口盏:撇沿束口,腹微弧,腹下内收,浅圈足,口沿以下约1~1.5厘米左右向内束成一圈浅显的凹槽,作用在于斗茶时既可掌握茶汤的分量,又可避免茶汤外溢,俗称“注水线”。此类盏腹较深,器型整体较饱满,手感重;常见中、小器型,中型器比例较高,为建盏中最具代表性的品种,也是产量最大的建盏之一,出土或传世品最多。
有的出土器物底部印有“供御”、“进盏”款识,是北宋后期专为皇家烧造的御用茶盏。宋代饮茶之风盛行,具体饮法是把干硬的茶饼碾碎,研成细末,在盏中调和,再将沸水滴滴点注并不时旋搅,使茶汤泛出白沫。这种比赛点茶的游戏被称为“斗茶”或“茗战”,以汤面白沫持久为上,先在茶盏上沾染水痕为负,黑盏观茶沫、验水痕最为适宜。宋徽宗在《大观茶论》中所称“盏色贵青黑,玉豪条达者为上”指的就是斗茶宜用建窑兔毫盏。
建盏除了釉色的优势,其胎体粗厚、略带气孔,也有利于保持盏内水温,因此建盏成为宋朝皇室首选的茶具。宋代全国上下风靡斗茶,为满足需要,各地兴起不少专门仿烧黑釉茶盏的瓷窑,如江西吉安永和窑、河北定窑、山西临汾窑和广东、广西、浙江诸窑。这些民窑的黑釉茶盏,在当时也深受喜爱,不过无论在质量还是数量上都无法与建窑生产的茶盏相比。宋、元时期建盏作为对外贸易的重要商品,大量地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输往国外,在今天的朝鲜半岛、日本、东南亚等地区都有发现。在国内已失传的曜变天目盏,目前在日本还珍藏数件,它的传世为研究建窑和建窑黑釉瓷提供了重要资料。
下面重点来谈一谈建窑茶盏中的名品:兔毫、油滴和曜变天目。
兔毫盏:建窑兔毫盏始烧于北宋,南宋时达到顶峰,是宋代建窑的特殊产品,外釉不到底,足部露铁锈色胎骨,黑色釉面上流淌出丝丝兔毫般的纹理。兔毫纹的形成机理与胎质和釉质有关,其胎是由烧成温度偏低的瓷土制成,其成分中二氧化硅和氧化铁的含量高,三氧化二铝含量稍低。釉中氧化硅与三氧化二铝的含量比值比其他黑釉偏小,三氧化二铁和氧化铁含量偏高。因此,在高温烧制过程中,受热产生的气泡将熔入釉中的铁微粒带至釉面,当温度达1300度以上釉层流动时,富含铁质的部分流成条纹,冷却时从中析出赤铁矿小晶体,于是形成了细长似兔毫的纹理。兔毫斑纹不仅有长有短、有粗有细、有曲有直、有疏有密,有的还存在纵向变化,从外观上可细分为金兔毫釉、银兔毫釉、灰兔毫釉、黄兔毫釉,也有纯黑釉。各种兔毫釉的形成都是由于在烧制过程中,赤铁矿晶体从釉面析出所致,与烧成气氛和冷却速度有关,是窑工们在长期实践中创造的智慧结晶。兔毫盏名扬天下,完全借助于宋代的饮茶之风,从皇帝到士大夫阶层的饮茶论著中,都以此为点茶、斗茶的首选。宋代诗文中也大加赞美,有“松风鸣雪兔毫霜”、“兔褐瓯心雪作泓”之句。由于皇室对兔毫盏的偏爱,北宋后期建窑一度专为宫廷烧制茶盏,更使建窑地位显赫。
油滴盏:宋代建窑烧造的带油滴状斑点的黑釉茶盏,油滴盏釉面上分布许多银灰色大小不一的有金属光泽的圆点,后代称之为“油滴斑”,而当时则因其酷似鹧鸪鸟胸部羽毛的斑纹,称“鹧鸪斑”。宋元时河北的定窑、河南的鹤壁窑和山西的临汾窑也都仿烧过,但均不如建窑所产釉色黑亮纯正。油滴盏盛烧于风靡点茶与斗茶的宋代,明代以后无论建窑还是北方各窑均不再烧造。油滴、兔毫以及吉州窑的玳瑁斑为同一黑瓷体系,由于配方和烧造火候不同,使釉中化学元素变化产生差别,人们掌握了导致这种变化的技巧,使其产生的不同纹理成为一种装饰。油滴釉的着色剂主要是铁的氧化物,其中三氧化二铁的总含量为5.34%,二氧化硅与三氧化二铁的比值比其他黑釉瓷都高,因此烧制过程中当温度达到1200度时氧化铁发生分解,生成气泡,致使气泡周围氧化铁的含量比其他部位高。随着温度不断地提高,气泡不断地产生、不停地聚集,而且越来越大,到一定程度时气泡爆裂,富含铁质的溶体升至釉面原气泡处聚集,随后釉冷却收缩变平,釉面形成饱和状态,并以赤铁矿的形式析出晶体,这些晶体就是我们见到的金属光泽的油滴状圆点。油滴的形成其实是铁氧化物在釉面富集,冷却后析出晶体所致,呈赭黄色晶斑的称“金油滴”,在黑色釉面上呈银晶斑者称“银油滴”。油滴的形成还与烧制火候和釉层厚薄有关,火候过急,氧化还原气氛控制不当,油滴形成效果不理想或成不了油滴。如果釉层过薄,烧制过程中釉聚集少或达不到聚集,也形成不了油滴,或油滴过小。油滴盏口沿处,由于釉层稀薄一般形不成油滴,就是这个道理。我国南北方均生产过油滴盏,从目前考古资料检测结果分析,福建建窑烧制油滴盏使用龙窑,主要以还原焰烧制,油滴呈蓝银灰色;北方油滴盏用馒头窑烧制,主要采用氧化气氛,故油滴呈棕红色,各窑的产品都亚于建盏。油滴盏在宋元时期与兔毫盏、玳瑁碗等黑釉瓷器一并被输往国外,现在日本、朝鲜及东南亚一些国家都珍藏有考古发掘品和传世品。油滴盏倍受酷嗜茶道的日本人青睐,被称为“油滴天目”。当代学者还对其釉斑做过科学的检测和研究,根据实验结果研制出了接近油滴釉的配方,生产出了新的油滴盏。
曜变天目盏:建窑黑釉茶盏中的一个特殊品种,这类瓷器凝厚的釉层中,出现油滴状结晶斑点,这些斑点大小不均,分布不匀,有的是小圆点,有的呈斑块状,有的呈油滴团聚状,在这些结晶斑块的周围布满以蓝色为主的五光十色的晕光,日本陶瓷学者称之为“曜变天目”。曜变斑的主要特征其实是“影像”,而不是“形状”。这些“影像”是结晶物质在釉面剧烈动荡留下的踪迹,实质是“形状”剧变的结果,所以它没有具体的形状。可以说是无形之形,无状之状。这些“影像”隐隐绰绰,清晰不一,飘忽不定,玄之又玄。与老子所描述的深层灵物的行踪相似。“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窃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曜变斑在釉面上的分布也最无规律,最不均匀。曜变天目是国际公认的瓷釉艺术的“神品”,存世极为稀少,完整器仅在日本珍藏几件,件件都是日本的国宝。现代陶艺家经过数十年甚至几代人的努力,至今还无人能复烧成功!
1979年9月始,由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福建省科委、省轻工所和建阳瓷厂等部门和单位的专家、学者组成公关小组,进行仿古建盏实验,并获得成功。1981年3月第一次向社会公布了仿宋兔毫盏的样品,不仅行似,而且神似。无论是釉色、纹理、还是胎骨、造型等都达到了以假乱真的水平。此后,仿宋兔毫盏开始逐步进去大众视野,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随着收藏热的兴起,大量各种仿宋建盏开始陆续进入市场,不少利益熏心的古董商,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使用各种作伪手段将仿宋建盏改制成了“宋建盏”,以此牟取暴利。最常见的作伪手段有“消光去音”法(即用酸性物质在釉面上做处理,再用手段把新品的敲击声变得古朴沉闷)。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开始出现“接底法”(即将宋代的盏底接在新坯上、再挂釉入窑烧造),“老胎新釉法”(即将窑址上采拣的生烧品重新入窑烧造),“老器后加款”(在普通的老的建盏底部,刻上“供御”、“进盏”及臆造款等,以此来提高价值,迷惑收藏着)等等。仿建窑产品除了各种名品茶盏外,还新创造出了少量的梅瓶、蒜头瓶、小盅和茶壶等,不过这些梅瓶、蒜头瓶比宋代的器形更大,容易辨别,茶壶及小盅也非古代建窑制作。
仿古建盏由于采用的胎、釉及烧成温度与古时相近,故其化学成分基本一致,纹理也几可乱真。但仔细观察,还是能发现不少破绽:
首先,从釉面来说,真品建盏在1300度的高温下,釉水大量向下流动,导致口沿处的釉较薄,且多呈黄褐色,主要成份为三氧化二铁,因此所受到的侵蚀也比较严重。当我们用手抚摸口沿时就有一种毛糙扎手的感觉,在5~10倍放大镜的观察下,可以很清楚地看见高低不平的坑坑洼洼的麻子底和条状的侵蚀痕迹,严重些的甚至可以看见时隐时现的露胎处。而仿品其釉面大多较浮亮且亮光扎眼,用酸性物质浸泡过的则釉面呆板、晦涩,缺乏建盏的柔润深沉之感,有的粘“土锈”,但不自然。
其次,看胎体,宋代建盏的胎土是用当地富含铁质的瓷土,盏壁的厚度约0.2~0.8厘米左右,最厚处在底部超过一公分,因此上手较沉,有明显的压手感。由于当时的加工手法及工具都较现代落后,因此胎土中多含没能完全粉碎的较大颗粒,显得略微粗糙。在烧制过程中由于受到窑内一氧化碳的影响,胎呈紫褐色,粗而坚硬,重如铁渣。修胎也较草率,经上釉烧成后还能见到修胎时留下的棱角痕迹。底足浅挖近似实足,圈足内常见留有少许浅黄色的垫饼痕迹,这些痕迹由于和胎土烧结在一起,所以很难将之去除。而仿制品的胎土淘洗大多较细腻,胎也修得过于整齐光滑,胎壁也较薄,因此上手有一种轻飘感。外观修的弧度过圆,底足挖得稍深,加上由于烧成条件与古法不同(仿制品不可能用龙窑和松木等木料来烧制),因此仿制品的胎呈色较淡、细,没有宋代的那种粗、紫、黑、硬的沉重感。
其三,看造型,真品建盏一般以敛口和敞口两种为多见,大多是口大足小,形如漏斗。距口沿一厘米处向内凸起圆棱一道,外壁近足三分之一处无施釉,口沿上的釉大多是深黄褐色,近圈足处自然垂流成滴珠状,型号有大、中、小三种,最常见的是中号,口径10~12厘米、高度5~6厘米。造型敦厚古朴,线条自然流畅,修坯随意大方,一眼望去给人一种古意盎然的感觉。仿品的外观则过于规整,胎釉偏薄,尺寸也略大一些,灵巧有余,古韵不足。
其四,仿品大多不见冰裂纹,也有人为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产生冰裂纹,但裂纹较粗。
其五,新仿品若用手指轻轻弹击,发出的声音较清脆,而真品发出的声音较深沉。
其六,新仿建盏上镌刻或模印的“供御”、“进盏”铭文,字迹甚差,毫无真品的那种潇洒、飘逸之感,不可同日而论。从已发现的宋代实物看,“供御”款基本为镌刻,而“进盏”大多为模印(偶见镌刻)。市面上也有发现用金属刀在宋代建盏上雕刻“供御”或“进盏”款的,在放大镜下仔细辨别,还是能发现新刻的痕迹。古人是先在盏底镌刻文字,再用垫饼托置在匣钵内烧制。因此,烧成后的盏底字迹笔锋比较内敛、含蓄。而新刻者则刀锋锐利、锋芒毕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