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艺术家动态 >> 内容

张焕庆:艺术创新乃海派玉雕发展之魂

时间:2022-7-1 11:00:43 点击:

   无论玉雕市场行情处于调整期或是上升期,创新始终是当代玉雕发展永恒的主旋律,它将不同类别、不同风格的艺术表现形式,恰当地融入玉雕创作,让其更为鲜活。尤其当代玉雕已经脱离了工艺品范畴,迈进了艺术品领域,就更要求玉雕创作必须一直坚持艺术创新,用当代的语言记录时代,成为最有效的历史见证者。

 

创新是传承之根本

上海玉雕创意独特、题材新颖,不少优秀的年轻雕刻者在传统玉雕表现手法上,或融入了西方油画、中国国画、中国寿山石雕等其他艺术门类的艺术表现手法,或利用玉石天然外形和皮色,予以巧雕,使玉雕更具有艺术感染力、视觉冲击力。这让北方玉雕从业者乃至整个玉雕行业从业者一一效仿,不断创新玉雕表现形式,赋予其当代性。同时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艺人踊跃地加入玉雕创作,推动行业蓬勃发展,形成各具特色的新玉雕流派。

但上海玉雕要保持引领者的地位,必须要有紧迫感,突破已有的表现形成,完成自我升级,不断深入挖掘中华文化的深厚内涵,让每一件玉雕都成为艺术品,而且是具有原创性的艺术品。

众所周知,玉石材质好或劣往往是自然形成的,无法改变。工艺精湛,可以通过后天的勤于练习达到娴熟,唯独独特的艺术审美和创意是难以复制的。它来源于每个创作者的内心,是他们文化修养的表现,也是他们对玉石文化认识程度的体现。优秀者会将中华文化精髓,甚至他国的文化精华蕴藏在玉雕中,让作品成为一种文化精神的体现,也使“玉文化”升华为“文化玉”。

虽有人说,玉雕最终得到市场的认可,才可算是一件成功的作品。但也不能唯市场论,一味迎合市场所爱而制作无艺术内涵的玉雕。加上收藏家越来越理性的认识玉雕价值,真正按照自身喜好收藏,不再过度追求经济收益。我们海派雕刻者,应该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做到“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寄情于创作,真正将内心对玉雕的理解和认识完全在画面中表达出来,充满感情的进行创作,创作出真正能够永久流传的当代玉雕。这样,才能吸引越来越多的玉石雕刻精英来到上海,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在选材、雕刻、设计思想上带来更多新的变化,展现当代玉雕的艺术性,将当代玉雕推向了艺术品的舞台,使上海玉雕具有浓郁的艺术气息。

作为海派玉雕的一员,我就比较坚持原创作品,并在传统表现形式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创新。比如雕刻花草玉瓶,我既需要了解玉瓶的表现手法,也需要知晓花草的表现工艺,同时兼顾两种技法。传统的花草瓶玉雕的表现手法接近写实,同时受到各种外在条件的制约,表现花草的结构上不够精准,仅仅是雕刻出大概的轮廓形状。当代花草瓶玉雕表现更加的逼真、写实,贴近自然,结构比例准确到位。有时还借鉴了西方的绘画风格,或是抽象,或是亦加的写实。

不过,追求艺术创新时也必须符合现实。因为花草瓶题材与其他的题材不同,花草的表现基本以写实为主,以生活现实为原本,在写实的基础上突出逼真。表现方式绝对离不开现实,脱离自然的抽象手法不适用于花草的体现。而且花草更不可能表现成变形的,夸张的形状。所以,我在线条的雕琢上更加偏向于流畅,不同于之前硬邦邦的表现手法,趋向于柔和,设计的概念中添加了迎合现代人喜好的当代审美观念,融合了雕琢人的思想和理念。简单说,就是把当代艺术审美巧妙地融入当代玉雕创作中,赋予其时代性。

 

汲取各家艺术所长

海纳百川一直是上海玉雕的特性,它将扬州、苏州、天津、安徽、河南等地不同流派的玉雕聚集在一起,集各家所长,形成一种工艺精湛、精细,形式多样丰富的新玉雕艺术表现形式,使上海玉雕成为中国玉雕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

但在具有玉质美和工艺美的同时,创意美才是决定上海玉雕是否真正具有价值的唯一标准,也是其之所以始终引领中国玉雕发展重要原因。上海玉雕形式上丰富多彩、品种繁多,内容上文化深厚,题材立足传统、适当创新,在材质上更是敢于尝试,出现了玛瑙、鸡血玉等新材质作品,表现出了当代艺术风貌。不过在文化体现上还可以更加深入挖掘,比如佛教题材、古典文学题材、民俗题材,就可以运用材质美和文化美赋予它们新的内涵和思想,工艺上更可以将当代科技与传统技艺结合,运用高科技鲜活的表现出玉雕的细腻、温润。

还可以将传统玉石与当代镶嵌艺术融合起来,打造大珠宝的概念。好比让传统白玉与红宝石、蓝宝石或是钻石、黄金等材质结合运用,制作出大众生活中常见的项链、耳环、戒指等,让白玉更接地气,更符合当代人的购买需求。

我最新创作的玉雕印章,就汲取当代艺术的表现手法,在保留传统印章端庄、方正的基础上,突破创新。这枚玉雕印章,下半部分依旧保留了印章的表现形式,方方正正,很规矩。上半部分采取了破型手法,将一角掏空,根据玉石原本的褐色皮色,雕刻了数朵绽放的花朵。且利用玉石上天然的黄皮色,将其与印章画面上褐色的雄鸡尾巴融为一体,展现出了一只精神抖擞的雄鸡正在摇动着尾巴,展示着美丽的鸡毛,好似孔雀开屏。如此,将写实和写意的艺术形式融合,赋予印章画面抽象的美感,也让雄鸡看起来更加活灵活现。

所谓好的玉雕作品,讲究整体构图的完整,雕刻是否形象、灵活。我现在的每件作品雕刻得很细,雕琢白玉材质的讲究最好能够带点皮,天然皮色的保留增强了作品的完美性。合理的运用俏色,必须根据材料本身,对带有皮的白玉原料,会尽量的变通设计加于保留。在表现手法上吸收好的传统玉雕的呈现手法,配合自己的想法和概念。但是吸取好的表现手法,不是一味的模仿,不然体现的只是别人的风格,没有自己的标志。

 

提升自身文化底蕴

当代玉雕大师的作品是传承玉文化,创新玉雕表现形式的重要载体。玉雕大师创作时注重工艺,或是注重形式,都决定了作品的成败。精湛的雕刻工艺,能将玉石天然特性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增添作品的价值。独特的表现形式,则可以突出主题思想,彰显寓意。显然,两者同样重要。至于哪个先,哪个后,并没有一个绝对的说法,只有一个不可或缺的前提:扎实的艺术基础。

玉雕发展到当代,赋予其艺术性已非常重要。缺少了艺术感,玉雕就不能称之为作品,只是工艺品。早前由于玉雕市场火热,不少不具备扎实艺术基础的人“奋不顾身”的进入市场,制作出所谓的优秀玉雕,试图从市场获取高额回报。但这些玉雕并不能得到市场认可,因为你都不知道罗汉的寓意,不懂得花鸟山水意境,怎么可能创作出诗情画意的作品。所以,艺术基础和艺术创作是密不可分的。当然,也不是说玉雕大师们就必须远离市场,这样也会造成所作脱离市场所需。而是应该适当的接触市场,了解大众喜好是什么,更要接受市场对作品不妥之处提出的建议,不断修正作品表现形式,如此才能不断前进。

最重要的是,从艺之人除了要在创作的技能上多下功夫,还需要培养自己的认知力,提升自己的价值观,让自己的生命、思想、精神变得更加充盈,更加有厚度、深度与内涵,而在这个过程中,就会不知不觉地为自己的艺术创作增添无形的“砝码”。这个“砝码”,主要指的是单靠技术训练所无法取得的一些东西,诸如作品的格调、韵味、神采、风骨、境界等。而这些也恰恰最能反映和体现一个人的内在气质与修养,也往往决定了其创作最终能够达到的水平和高度。

所以说,艺术家的文化素养,其实是艺术家及其作品由内而外所散发出的一种气质,所传达给外界的一种感觉和信息。从作品的气质、感觉与信息中,能够看出艺术家的格调、品位,看出其对自然、世界、人生的观点和态度。

我就钟情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爱看历史书籍、书画作品,从中汲取养分。比如中国画中,画与道俱是一个艺术家的艺术求索历程,也是“求道”的过程。正是有了这种信念的坚守,上下求索“虽九死而犹未悔”,才可以“代山川立言”,创造大美之世界。同样,玉石与雕刻者之间亦是如此。雕刻者对自己中国哲学和美学精神深刻体悟,以自己的创作加以表现。创作时,可以用山川花草的自然之美,表现自我襟抱的境界之美,让人产生思索、产生共鸣、产生震撼,感受到生生不息的造化魅力,感悟到日新月异的人文精神。可以用鱼虫飞鸟的灵动之美,表现自我激情澎湃的创作热情,让观者感受到活力。

同时,当代琢玉不但在玉雕作品上追求精益求精,更要让作品的设计理念越发贴近大众生活。这种创新并不是简单的改变题材中主体神态或是动作,而是将主体内心充分表现出来,让它具有生命。或是在画面中增加一些图案,凸现主题内容,让其更加饱满。所以,文化知识的积累、综合修养的提高,会比一味地强调技法技巧更重要,它往往决定了我们的思维、视野、境界和品味,以及我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创作观等。作为玉雕艺术创作者,宁愿雕刻不出好的画面,也绝不能漠视文化、缺失修养。

作者:张焕庆 来源:《国家艺术》总第67、68期(合刊)
  • 国家艺术杂志社,国家艺术,弘扬华夏艺术的博大精深和神奇风采(www.gjysart.cn) © 2024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80420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