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器在中国文化中可以说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在远古时期,人类不会用火的时候就有了玉器存在,现今更是广泛到国内很多人都佩戴和拥有。中国玉雕技艺历经近万年的发展,创作了无数件精美绝伦的艺术珍品!
一、玉不琢不成器
古语有云:“人不学,不成才;玉不琢,不成器。”可见一块玉石要经过玉石雕刻者的奇思妙想和巧夺天工的雕琢,才能成为一件真正的艺术珍品。
玉石雕刻在古代称为琢玉,没有进入玉雕行业之前我一直都倍感困惑,明明是雕刻为何要用个“琢”字。入行以后才知道一件玉器的制作过程,和一般工艺美术作品的制作不一样,不可能按着设计意图一蹴而就。从一块玉石原料到雕成一件玉器,要经过从设计到雕刻和打磨抛光,不断切磋、反复琢磨、循序渐进式的完整制作工序,才能成器。“琢”就是反反复复的琢磨之意,将生涩单调的玉石原料雕琢出有美好寓意和艺术生命的艺术品。
玉器在生产力十分落后的远古时代是怎样制作的呢?《诗经·卫风·淇奥》中记载:“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当中对琢玉工艺技术的叙述:切、磋、琢、磨,即为琢玉的关键步骤。切,是指把玉料切割分解开;磋,是指修整玉料;琢,是指精雕细琢;磨,即是打磨抛光。古代琢玉就是用脚踩踏圆盘使其转动,借用解玉砂慢慢琢磨制作,非常的耗时费力,无比艰辛!
二、玉石设计与雕刻的实施
现代玉雕经过科技研制出来的各种雕刻机器,大大节省了时间,更加简单便利。制作工艺流程大体分为选料、切割、设计、出胚、精细雕琢、打磨抛光等步骤。在这里我索性就把玉雕制作过程,简单区分为:设计阶段和雕刻阶段两个部分来解析。
作品设计是从选料开始的,因材施艺,以达到物尽其用,尽显其美!玉石原料种类繁多,在构思创作的题材类型上需要根据玉质的细腻程度、色泽、透明程度、硬度、大小、形状等指标来判断。造型设计要根据原料的特性,以顺利实施雕刻技法。还要注意有些玉料阴阳两面,很多玉质在一面观察,表现出非常油润细腻的质感,而反面观察,玉质却是结构疏松感,对这种玉性结构大的料,不宜雕琢的太通透,雕刻过程中也容易碎掉。韧性足,细度精密的玉料,可精细雕琢。在造型设计的标准上,一个是用料要干净;二是用料要合理;三是因料施艺;四是造型优美,有线条感和张力,主题要突出。
设计构思经过严谨审查后,将图案绘画在玉料上,依次进行粗雕、细雕。现代琢玉的主要设备为各种式样的电动雕刻机,雕琢工具也样式繁多,就是在大大小小琢玉工具表层电镀金刚砂。经过电动雕刻机器高速旋转,可以轻松对玉石进行雕刻琢磨。
玉器加工需要“因料取材,因材施艺”。玉石原料是经过亿万年天然形成,经过大自然洗礼冲刷是极少有完美无暇的,雕刻师要“挖脏遮绺”,剜脏,就是将和田玉中存在的杂质去掉,使得和田玉更加纯净、光洁,绺即是玉石自然形成的裂纹,在制作中要摒弃玉料中的杂质,我们会尽量避开或巧妙遮住绺裂,同时使作品造型结构趋于合理。对玉石的雕刻过程是在做减法,这也在制作上增加了一定的难度,玉雕师要预先想到作品完成后所呈现的效果,心中有底,在雕刻过程中才能做到游刃有余。
三、玉雕中图案寓意和雕刻技法
从古至今,无数的玉雕创作者,通过长期实践,总结出了很多的创作心得,我仅在此列举一些供玉雕爱好者参考。比如雕刻人物时要记住人体的比例“立七坐五盘三半”;面部比例为“三庭五眼”;面部表情的诀窍有“要想笑,嘴角翘”;雕琢动物时,狮子的规律“十斤狮子九斤头”;“愁龙喜凤笑狮子”;雕琢玉山子也总结出了形象的比例关系,如“丈山尺树,寸屋分人”。
玉石雕刻的工艺经过不断的发展变化,形成了各种不同的雕琢技法。
其一,线刻:用线条方式琢刻纹饰,有单阴线和双阴线之分。
其二,浮雕:在平面上雕刻纹饰和形象,凹凸变化不一,不拘泥形式,有浅浮雕和高浮雕之分。
其三,圆雕:也称立体雕,是属于三维立体的雕刻造型形式,在雕刻人物、动物造型中应用较多。
其四,镂雕:也称透雕、镂空雕。作品多处通透,虚实相间。
其五,花下压花:也称空花件,是通过多层透雕形式演化而来,使浮雕装饰面形成两三个层次。
其六,内雕:是较复杂的工艺,深达玉料内部进行浮雕、圆雕等技法创作。
其七,俏色雕:是巧妙应用玉料自身具有的不同颜色,互相衬托,形成强烈反差,让人耳目一新,产生共鸣。
以上只是举几大例雕刻技法,我们日常可以把玉雕技法简单的分为圆雕和浮雕两大类。如图我制作的玉牌《悠然》。
取材和田玉籽料,玉质温润,纯净白皙,坚韧致密,油糯亮泽。设计雕刻出牌形方正,大气修长,上下两端都留有淡淡的天然洒金皮色。顶端留有牌头,牌面四角设计成古朴如意造型,并且雕琢边框,棱角圆润不扎手。牌面饱满微凸,利用浅浮雕技法,双面雕琢意境山水图案及“悠然”二字,整体画面分别表现出:太阳高照,云雾缭绕,远山近水,大雁南飞,溪岸屋舍,树木葱郁,亭台水榭,渔舟荡漾。一幅意境深远,风调雨顺,闲情雅致,悠然自乐的唯美画面呈现于观者眼前。
浮雕也采用线刻、透雕和圆雕等技法,基本都是很浅的层次表现出画面感,技术高超、手法极稳的老师傅可以在一毫米厚度雕刻出六七个层次。线刻也是较常见的一种雕琢技法,就是采用刻线来表现形象。线刻有阴刻和阳刻之分,阴刻就是刻线向下刻划,使其低于平面呈细沟状。阳线却是凸起于底板的刻线,也就是阳线两侧均低于原平面,我们日常用的印章里面的字符多数都属于阳刻。
多年以来,我虽然涉足了很多的题材和雕刻工艺技法,但还是相对偏爱人物和山水牌的创作,特别是对浮雕的山水牌和小山子情有独钟。如图我制作的薄意小山子《深山访友》。
利用和田玉籽料设计制作,底部平切,端庄沉稳,易于摆放。玉质细腻温润,油糯老熟,为了保留完整的天然金黄皮色,我采用薄意浅浮雕技法,设计雕琢了一幅壮丽山水美景。远处山峦叠嶂,绵延起伏,大雁高飞。近处亭台楼阁,长桥流水,江面泛舟。石桥之上,一位老者拄杖前行,寻访挚友,身后跟一小童漫步桥上观赏景致。主人出门远迎,躬身作揖,谈笑风生。展现出天下太平,大好河山,整体采用天然皮色巧雕,让读者感受清晰画面的视觉感,桥上故友见面,甚是欣喜。可以想象很多把酒言欢,淡泊名利,祥和如意的深远意境和遐想!
四、玉雕创作因材施艺
玉雕创作是先有玉石,之后才会根据玉石形、质、色等条件进行设计,这造成了玉雕设计的被动性,但也决定了玉雕创作的挑战性。从事工艺美术的人都知道,图案设计作为作品制作的基础,一般都是在作品制作之前就设计好的。但作为玉雕却不完全一样,因玉料的生成条件和来源不同,有来自开采的矿料和山料,有经冰川搬移、河水冲刷的卵形籽料,还有经过人工挖脏去绺的切割形体,所以石材的体量大小不一,形态各异。按现有条件,还没有一种设备能够探测到玉石内部的构造、颜色、瑕疵。在设计雕刻的过程中随时可能出现新的情况,或惊喜或失望,使玉雕的设计既要在雕刻之前,又要贯穿于作品雕刻的全过程。这就造成了玉器设计、雕刻的特殊性,玉雕师在雕刻制作过程中,时刻要根据玉料可能出现的瑕疵、绺裂及色彩变化作随机应变,改变设计思路,调整构图方式,有时甚至是推翻重来。也可以说玉器的雕琢是一个设计、雕刻、调整、雕刻的多次重复,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图案设计在玉雕制作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五、玉雕作品设计构思
想要创作雕琢一件独特的玉雕精品,除了熟练掌握专业的玉雕技艺,还要从各方面提升自身的文化内涵,使所呈现的玉雕作品具有文化内涵或达到一定的“意境”。玉雕的设计和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只有把自己融入到生活中,才能从生活里提炼艺术。个人认为玉石雕刻者必须要根据现代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生活的品味,不断升华自己对艺术的理解与观察力,观察现代生活可以带给我们无限的想象和新颖的创作思路,也是与时俱进,了解现代人们对玉雕作品审美变化来创作更好、更接近现代人们喜爱的玉雕作品。
进入玉雕行业后,经过多年的学习和实践,我对中国玉文化也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吉祥文化就是玉文化的永恒主题,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幸福安康的祈望。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直到如今,人们的审美观念也大大地改变。丰富了玉的文化内涵,但仍然不能动摇吉祥这一文化主题,它仍然被人们不懈的追求着。玉石材料常有,但好料不常有。玉石是不可再生的天然稀缺资源,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瑰宝。每当遇到一块好料,千万不要急于动手,需要慎重对待它,先放一放,多观察、琢磨,等灵感来了再进行创作,同时要多备几个方案加以比较。
经常有人会问我,在玉雕创作中,图案设计和雕刻工艺到底哪个更重要一些,我觉得没必要去分孰轻孰重,可以说它们同样重要,都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综上所述,玉雕作品的设计和工艺都不容小觑,雕刻工艺的提升是要把自身情感和玉雕作品相联系,精益求精,为作品注入生命力和文化内涵;图案设计需要设计者将自身融入到生活,以催生更多情感的创作灵感。把雕刻工艺和图案设计题材相融合,创作出更多更好的玉雕精品,是当下玉雕人应该追求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