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艺坛新秀 >> 内容

彭婷婷:浅谈当代玉雕的人物创作

时间:2022-9-29 11:23:43 点击: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玉文化作为其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囊括历史、人文、审美、艺术以及社会各个领域。作为中国最久远的雕刻方式之一,题材多样,色彩丰富,造型独特,创意新颖。玉雕题材创作主要以人物题材、山水题材和花鸟题材居多。尤其是人物创作的元素极多,可谓千姿百态,设计创作中也会遇到各种复杂难题,因此更加需要在各个细节上做到严格要求,精益求精。设计上首先要全方面考虑,人物雕刻中欲得其“神”须先有“形”,形神兼备,心意相通。

 

一、玉雕人物题材的丰富

华夏儿女对于玉的宠爱,从爱玉、敬玉且崇玉便可看出。常以玉比人。称赞女子,秋水为神玉为骨。称赞男子,谦谦公子温润如玉。在玉雕创作中,人物题材的应用非常丰富,有历史人物、神话故事、民间传说、宗教题材、文学名著等。这取决于我国悠久的历史和民族文化,以及在民间群众的欣赏、爱好、习惯和民间艺术的传统特点。

如人物宗教题材创作,主要包含佛、道、仙,其中创作多选用观音、弥勒、十八罗汉、四大金刚、寿星、八仙、和合、济公、钟馗等,观音庄严中有柔美,弥勒不羁中有智慧,黄财神忿怒中有慈悲,绿度母端庄中有灵动。人物或端庄慈祥,或威仪霸气,让人心生崇敬。正是看到了人物的多面性,雕琢时才刀刀见骨,作品才有血有肉。

仕女作品创作会有许多妙趣横生的变化。根据材料记载,存世最早的卷轴仕女画可以了解仕女形象早期起源于魏晋南北朝,描绘的是古代贤良的妇人或是神话中的仙女。东晋顾恺之依据曹植《洛神赋》诗意创作的《洛神赋图》(宋人摹本)中对洛水女神的描绘,明显可以看出魏晋时期经典的美女形象是骨感型的清冷美人。因此,从外在的形态到内在的语言,如何显示和塑造出其中的奥妙和精神内涵都值得深究。仕女不仅仅指神话中的仙女,而是要通过描绘肢体动作,显得整个作品栩栩如生。自古以来,人们对仕女的描述多数是以柳叶眉、杏仁眼、樱桃小嘴、鹅蛋脸、杨柳腰、摇曳生姿为最美表现。

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关云长,也称关帝武财神,他被佛教、道教和儒教所推崇。关公忠义、坚贞,有勇有谋的特征,也是历代人们所敬奉的守护神。因此,武财神(关公)日益成为玉雕创作的热门题材。人物题材的创作大多是有着积极向上的美好寓意,并且还寄托着人们对于幸福生活的追求。

 

二、玉雕人物创作的技法

宗白华先生曾说:“艺术心灵的诞生,在人生忘我的一刹那, 即美学上所谓‘静照’”。因此,创作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意境、神韵,使得作品更加传神。

玉雕作品《关公》采用上等和田白玉,随行设计,立体雕刻技法,通过透视及立体三维空间的手法创作而成。创作中讲究虚实结合。他左手轻抚如瀑美髯,右手握拳,腰佩宝剑,衣袂飘舞,身披铠甲,外罩战袍。从表情上,金刚怒目又似饱含无限悲悯之情,大义凛然之中藏着侠骨柔肠,灵动的线条表现出威严庄重,神形兼备。当代和田玉材料珍贵,具有不可重塑性。因此,更需要在雕刻时谨慎动刀,通过人物的姿态、神情以及衣物、纹理的虚实关系,让画面动起来。

浮雕是雕塑与绘画结合的产物,继圆雕之后,被玉雕师广泛使用的雕刻技法。浮雕与圆雕相比更显平面化,把和田玉原石不规整的部分去掉,最大化保留原石形态。我所设计制作的和田碧玉《执扇仕女》采用的就是浮雕技法,依形设计,以半立体的形式展现作品意境,引导观者多维欣赏。主要运用两点,一是仕女的神态,面带微笑,含情脉脉的低头。二是生动的姿态,曲线突显S状,通过衣纹刻画出柔美的身躯。一手执芭蕉扇,一手轻抚袖内,动静结合。微步前后交替,娇俏妩媚,灵动飘逸。采用浮雕技法更具层次感,也更注重空间构图,加之祥云缭绕、背靠山石,对仕女与整个画面的烘托,勾勒出强烈的人文艺术美和生动的节奏韵律,使得整个作品更加有意境,受到大众的喜爱与收藏。

 

三、玉雕人物构思的审美

审美,随着时代发展和生活方式的转变而变化。玉雕作品想要被大众认可和欣赏,需要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让观者有着极好的审美体验。和田玉具有白、绿、黄、黑等色彩,还有自身独特天然的皮色。在人物创作时,要想让工艺与材料完美融合,雕刻师要认真琢磨,大胆构思,将现代美融入玉雕创作,让作品更具灵性。

创作中,我从五个方面构思。一是在雕刻过程中,要对神韵进行研究,在意蕴上寻找创作表现,使得玉雕作品达到形与神的完美统一,即形神美。二是将传统美学的虚实结合运用到玉雕创作中,即虚实美。三是避免过多修饰,以无形胜有形,即简约美。四是将静止的作品运用线条,生动展现玉雕的灵动感,使得整件作品更具生命力,即灵动美。五是营造朦胧美,就似雾里看花,承载着玉雕师赋予的内涵,从而在玉雕作品上体现的艺术美,即含蓄美。

和田玉人物雕刻主要以人物造型为中心,将人物置于相对应的情境中,让人与景的完美融合,呈现出的意境使人能够感同身受,继而产生无穷想象力。玉雕师在创作中一定要先让作品打动自己,这样才能赋予作品精神内涵,激发观者的情感共鸣。

 

四、玉雕人物意境的思考

意境,是艺术的灵魂。诚如明代诗人朱承鹏所言:“作诗之妙,全在意境融彻,出音声之外,乃得真味。”玉雕作为传统艺术,自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在雕刻中通过形神结合、动静结合、虚实结合,达到意与境相和谐。

玉雕的意境美。从本质上讲,玉石本就蕴藏着丰富的意境,而玉雕创作中的意境更是多种多样的。玉雕人物题材的意境或画意、或诗情、或禅意、或恬淡安然、或闲适自在、或清新惬意、或畅快豁达,当然,也可以是寂静的、悲凉的、郁郁寡欢的。玉雕人物中创作的意境美,是值得思索的,是让人可以细品的,是感到耐人寻味的。

玉雕在意境上的创作,建立在自己长期实践的基础上,将自己的想法与玉石融会贯通,造就意境相和谐,已达到将艺术技巧转变为令人感到赏心悦目的藏品。题材是否新颖,对整体造型进行把握,从而展现出令人赏心悦目的艺术形象。

在创作中可以根据所雕刻的人物题材环境,进行适当的留白,可能更加能够营造出画面需要呈现的意境,令人浮想联翩。恰如,“此时无声胜有声”。好的玉雕作品,无需多言。刻画的场景或是人物,瞬间便能够吸引人的注意力,让人感受美,同时产生一种感召力,在其中顿悟,在玉雕作品中寻觅到自我。

 

五、玉雕人物创新的价值

立处当今时代,人人都可密切感知社会特征、文化属性、艺术精神随之变化。玉雕,作为一门古老的技艺,传统文化一直作为玉雕创作和发展的支撑点,创新创意却较薄弱。因此,玉雕师更加需要在传承中创新,创造时代特色,赋予璞玉生命和灵魂。社会的变化,使得精神需求随之变化。在创作上,把材质与艺术相融合,彰显玉雕人物蓬勃的生命力。

在玉雕人物创作上,我认为需要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市场需求。曾经消费群体偏向于收藏,如今更注重审美、装饰、保值,以及定制多元化等等。二是消费者年轻化。年轻人的消费习惯和审美需求与藏家大不相同,喜欢国风、文创等新颖的事物与传统文化相嫁接。创作中可以借鉴其他品类艺术品,如陶瓷、国画、电影到元宇宙衍生品。从内容、工艺和创作手法上入手,整体往小而精探索,在美学上、设计上,树立新观念,取舍自如。结合新兴文化和外来文化,表现时代精神,展现玉雕人物特色,都是对于当代创新价值的探索。

 

结束语

玉文化深深融合在中华传统文化中,与政治、宗教、伦理、道德、审美、习俗等密不可分。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和提高,玉雕作品在藏家市场中活跃起来。越来越多的艺术藏品流入市场,为艺术品市场带来了非常广阔的前景。高质量的玉石材料具有其独特的美感,精致的雕刻工艺,赋予作品独特的魅力,给观众带来前所未有的审美体验。正所谓,艺术愈发展,愈追求精神上的表达。人物题材的玉雕作品想要在其中占有一席之地,还须得独抒性灵,不拘格套。

 

作者:彭婷婷 来源:国家艺术总第69期
  • 国家艺术杂志社,国家艺术,弘扬华夏艺术的博大精深和神奇风采(www.gjysart.cn) © 2024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80420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