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经东汉、魏晋、南北朝的发展,到唐朝已达极盛,历史的发展,文化影响的深入,已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中。于此同时佛教文化及其衍生出来的佛教造像艺术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及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南道北,由西至东,壁画、石窟、佛像佛塔等艺术题材,不仅是前人留下智慧的结晶,国之瑰宝,更是在中国艺术发展的长河中留下了极具厚重的一笔。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历史久远的玉雕文化同样受到了佛教文化的深远影响。玉,石之精华,高贵而纯洁,它的质坚硬光洁、温润细腻、色泽纯净、变化细微,加上因材施艺,常常让人爱不释手。而佛像题材是玉雕创作的一个重要分支,其扬善弃恶的精神境界与千百年来人们赋予玉的高贵品质天然吻合,通过玉雕师巧手变幻,将造像超脱、庄重、柔美的气息,完美的展现出来。可见,与佛造像是一件神圣而庄严的过程,不仅仅需要虔诚而端正的态度,更需要对内在文化的融汇贯通。当代玉雕佛造像的创作中一直占据着重要的一席之地,不但考验创作者的设计构思与工艺,更考验个人对于佛教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运用,故此,每一次的雕琢都是学习和修炼的过程。
玉文化与佛教文化的融汇
玉文化,传承千年。在悠悠岁月中,深入古代中国人的思想观念,渐渐与儒释道文化深深地交织在了一起。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用新的理性主义精神解释玉,创造了一整套新的玉文化理论,将玉之美从宗教阶级导向个人日常生活,奠定了中华玉文化最核心的理论基础。比德于玉等思想的提出,备受认可,成为社会公认的道德准则,对人们的自身修养和社会行为起到抚正抑邪的有益作用。当佛教传到中国时,玉文化早已进入繁荣期。以玉造像,体现了对这一文化的尊重。根据历史记载,最早用玉制作的佛像是东晋时期瓦官寺当中的"狮子国王像",而后此种风气开始盛行。随着时代不断发展,佛家精神与民俗生活的融会贯通,人们在秉承经典的基础上对佛家思想有了新的理解。
佛教本身就是非常重视美学的一个宗教,是用佛像之美来映照人格之美与佛法之美。玉雕佛造像,是以佛教中的人物作为基础题材,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传统艺术的一种载体与体现。基于每个时代不同的美学标准,映射出不同风格的造像艺术,佛教文化与玉文化的融合就这样在点滴中开展,源远流长。所以在玉雕佛造像的塑造方面,现代佛造像表达形式虽有别于传统佛像风格,但本质上都是为了呈现佛像庄严、慈祥、智慧以及光明之美,都是极其具有美感。
当代佛造像的艺术风格
玉雕造像受中国传统雕塑和绘画造型的影响,历经不同时期的历史演进,在造像中留下了审美变化的烙印。玉雕中的佛教题材的造型非常丰富,有佛类、菩萨类、明王类、罗汉类、高僧类等等。在造型上也都遵循着造像的仪规,所谓“三十二相”和“八十随形好”的要求。
玉雕材质的表现不同于石雕的视觉感受,玉的温润和光泽需要有饱满有致和流畅精炼的手法表现出佛像与观音的那种厚实与神圣的感觉。
都说“相由心生”,每个人对佛教题材的理解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在开脸都是玉雕师按照自己心中所想去雕刻创作的,一件好的开脸,能把作品的精气神完美体现出来。佛教玉雕中,最常见的莫如佛与观音。观音心性柔和,仪态端庄,世事洞明,永保平安,消灾解难,远离祸害,大慈大悲普渡众生,是救苦救难的化身。而女性的温婉和柔美在佛像上是重点塑造的,为的是展现慈悲的人性光辉。大家知道,人的感情变化主要由五官完成,笑容与眼神都是不容忽视的,所以在玉雕观音的五官雕刻时要细致、走心,流露优美与流畅效果,让玉雕造像在凝练饱满的形态中呈现出生动有致的韵味。比如雕琢观音造像的脸部,可脸形长圆,两颊丰满,柳叶弯眉下双目微睁,弯月形的上眼线头尾部刻划较细,中间稍微加粗,外眼角微微上扬,这样的眼形有不易觉察的笑意,既端庄安详又极具艺术美感。在雕刻嘴形时以嘴唇稍抿嘴角轻扬出现,这样的表情既有菩萨的慈祥,也有女性的柔美,反映出了一种境界,这种境界体现了一种内在:自信、自尊、永恒、超越,正大光明、自在圆满。
佛像的神情、姿态、衣纹衣饰都是雕刻者花大心思刻画的,玉雕造像受到材质的局限,外形难以随意变化,在充分利用材质和表现材质的基础上,要善于巧思和随形应变,琢磨推敲,重点突出头部刻画、手部变化,善于利用衣纹线条,构成动态变化,形成静中有动的视觉效果。而这些细节需要的是点线面的组织有序,流畅而富有节奏。既要吸收传统造像的经典样式,又要善于融入现代人的审美要求,表现出神圣高雅的艺术气息。
佛本无相,以众生相为相。佛像只是表相的载体,它代表了佛陀、佛法以及佛教文化的传承。因此要想雕好佛,首先要明心见性,深刻的理解佛,看到自己内心中的佛性。玉石是佛文化的载体,丰富的内容,多元的题材,独特的风格,高超的技艺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作为创作人同样也需要对自身的修养和品行有着一定的要求,不断从艺术经典中的汲取与感悟,并结合自身的技艺,融会贯通,以求得玉佛境界与艺术表现的整合提升。
禅意,艺术的高妙追求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七佛·释迦牟尼佛》有一段记载:“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这就是佛经中拈花一笑典故的来历。玉石乃集天地精华之物,佛教中就常以至真至纯的玉石作为参修之物,认为它有着无尽的禅机。
在中国的传统文学和艺术中,关于“禅意”和“意境”一直以来都是文人墨客和匠师孜孜不倦的追求。玉雕里的禅意是一种境界,不需繁复,好像一幅画,寥寥数笔,即有无穷意味,但整体上又是宁静悠远的。故此,玉雕作品中的人物大多示慈悲之相,双目半睁,一半观内心起伏一半观尘世纷争。清净庄严,释放着安乐祥和的气息,让人心生安静,看淡成败与得失。所以好的玉佛像看似简单,却增之一毫减之一毫皆不可,唯其如此才恰到好处。所谓心有所感,艺术的传递,相互间的交流,凭借的不是语言,而是通过作品以心印心的共振,也就是说境界越高深的作品所传递的意义更为深远。
不同于书画的无中生有,玉本就是具有天地之灵的寻在,选择其承载的文人意识,使创作的过程又多了一份“与物相宜”,别有一番意味。在艺术领域里,玉雕作品与传统文化的紧密结合,和佛禅文化的发展传承也有极深的历史渊源,可谓水乳交融、相得益彰,又能做到独树一帜,别具风采。而“禅意”、“意境”的塑造已经成为创作一件佛造像文化内涵的重要标准。底蕴何来?文化!这必须是一个玉雕创作者长年修行与探索的课程,修行什么,是自身,探索什么,是文化与艺术!并从实践层面加以运用,寻求传统文化对玉雕艺术的赋能之道,从而创作出有内涵、有深度、有文化、有价值的玉雕作品。
虽没有晨钟暮鼓、黄卷孤灯,但我们照样全身心沉入佛陀的世界,领悟佛陀的悲悯情怀,从而达到禅宗所追求的屏蔽外物之干扰,反诸自身,寻找自我的“无念”境界。
未来发展趋势思考与看法
追根溯源,玉雕中的佛像艺术根源在于中国佛教文化的传播与中国佛像造型艺术的发展。一方面是为了更写实性地还原、诠释佛教人物题材及典故,另一方面也可进行修持,积攒功德,并以此作为人与人、人与神佛之间的中介,以玉石造像作为人的情感、愿望、信仰的载体传达于神佛。古代能工巧匠们在玉雕佛像的创作上已有了丰硕的成果,值得我们当代玉雕匠人的借鉴和学习。庄重的佛像、秀美的观音、生动的罗汉都有着各自独特的艺术魅力,它们的精妙之处在于有着超凡的艺术造诣,特别是佛像特有的慈悲和关爱,需要完整展现。工在当代,早已不再是艺术创作表达的绊脚石。技法固然重要,但艺术之美的创造终是源于作者的美学修养,发于心之所感所。工不易,艺更难。艺术的创造,是因心造境,以手运心。每一次尝试和雕刻,都是一次身心的修炼,每一次进步都需要独到的观察力和极好的领悟力以及付诸行动的扎实的艺术功底,还有不可缺少的是在磨砺和雕琢中渐渐形成的虔诚和精进的心态,如此反复地完善和追求,方能创造出兼爱且遗世独立的玉雕佛像。
佛教造像之所以在中国的雕塑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不仅因为它们在数量和体量上有着其他作品无法比拟的尺度,也不仅因为它们早期的实践为后世的探索奠定了深厚的基础,而在于它们将形上之道与形下之器合而为一的悟道方式所带来的深刻启示。艺术的劳作亦即修心的过程,心静而艺达,艺至则性归。佛教在经历了漫长的传播和民族化的过程后,代代传承,在如今人们的心中,都有一尊佛,它受众生供奉,承万家心愿,载时间情爱,成为人们实现愿望的寄托。为佛造像,应始终怀有一颗敬畏之心。造像本身是修美,造像的过程是修身,而在造像中领悟佛像的无限喜悦则是修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