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艺术潮流 >> 内容

张洪波:龙图腾艺术形态的演化

时间:2024-4-29 8:25:21 点击:

 

今年是中国传统的甲辰龙年。龙是我们中华民族最传统最神秘的图腾形象。这个形象虽然在生物学上并未发现有真实存在过。但是我相信每一个中国人的内心中都是希望它存在的。那么龙图腾是如何产生和演化发展的呢?

1982年5月考古工作者在中国辽宁阜新市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沙拉镇查海村西南2.5千米的向阳扇面台地上进行勘察。无意间发现了一处埋藏有大量的之字纹大陶片、石斧、石刮削器物的遗址。经专家调查、检测,确定是一个新石器时代早期(前10000年~前7000年)人类聚落遗址,占地面积为3万平方米。并正式定名为查海遗址。在做足了充分准备之后1986年查海遗址正式全面发掘。在这次发掘中首先确立了查海遗址是中国北方辽河流域农业文明重要发源地,也是红山文化的源头之一。在几个相邻的探方里,总是发现有大小相仿、颜色相近的石块,这些石块是由人工敲打成型以后又一块块有规律堆砌而成的。最早专家估计可能是作为建筑分割或者围挡使用的建筑砌筑形式。但是在打通全部探方之后专家惊讶的发现原来这些石头堆砌成了一条龙的形状。这条石龙长19.7米,宽1.8~2米,头西尾东,身体呈波浪状,龙口大张,四肢伸展,如正在腾云驾雾一般。龙头、龙身的石块堆砌得比较厚密,龙尾则比较松散。远远看去,红褐色的石块有如龙体鳞片,威武雄健。查海遗址龙形堆石位于聚落遗址中心区域,专家推测这里是查海先民集会、祭祀的地方,属于查海聚落的“圣地”。龙形堆石作为查海部落的标志,应该是展示部落形象的重要物品。查海部落的龙形象,可能是中国文化中龙图腾形成的最早开端。这里也同时印证了古人对于方向的深刻理解,在远古时期早上太阳从东方升起,晚上由西方落下,亘古不变。而石龙的摆放也遵循着这一方向性。且在考古学上这样摆放的龙形图案并不是唯一。同时考古人员在查海遗址还发现了两件类龙纹陶片,都采用浮雕手法,一为蜷曲的尾部,一为盘旋的龙体,其形象和纹饰已具备中国古代龙形象的基本特征。经具体考证该龙堆砌的时间距今约7000~8000年。这也是中国发现的最早关于龙的图案。紧接着考古工作者们在1987年河南濮阳西水坡遗址发掘过程中,在一个墓室中部壮年男性骨架的左右两侧,发现了用蚌壳精心摆塑成的龙和虎图案形象。这条龙形象是用蚌壳精心摆塑的图案,龙身长1.78米,高0.67米,昂首、弓身、长尾,前爪扒、后爪蹬,状腾飞。据考古测年濮阳西水坡遗址距今约6000年左右。紧随其后1993年湖北省黄梅县白湖乡张城村焦墩遗址发现一座,用鹅卵石摆塑的石龙。它全长7米,躯干长4.46米,高2.26米。石龙也是头西尾东摆放。鹿头、鱼尾、蛇身、兽爪,形象生动。龙首高昂,张口吐舌,单角上扬,尾端上卷,背部有立鳍,腹部有四足。颗颗卵石象层层鳞片,龙身呈波浪起伏状,仿佛腾云驾雾,形态逼真,动感极强。石龙的四周还有用卵石摆塑的鱼、龟、蛇等动物形象,它们有序排列,以石龙为中心,宛如护主守神。黄梅焦墩遗址为新石器时代遗址,距今约6000年左右,是迄今长江流域发现时代最早,形象最成熟,形体最大的龙形图案。被考古界命名为“长江流域第一龙”。而这类堆砌摆放的龙形象最为精美的就是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的绿松石龙形器,由2000余片各种形状的绿松石片组合而成,每片绿松石的大小仅有0.2~0.9厘米,厚度仅0.1厘米左右。其龙身略呈波状曲伏,中部出脊。由绿松石片组成的菱形主纹象征鳞纹,连续分布于全身。龙身近尾部渐变为圆弧隆起,尾尖内蜷,若游动状。以三节实心半圆形的青、白玉柱组成额面中脊和鼻梁,绿松石质蒜头状鼻端硕大醒目。此龙形象已经非常具象化了。是一个图腾成熟的标志。可是问题河南偃师本地并不出产绿松石。这些原材料的绿松石是如何到达这里的呢?不过这恰恰证明了古代先民们是存在大量文化交融以及早期的贸易迁徙的。随着考古发现越来越多在山西临汾陶寺遗址、湖北武汉盘龙城遗址和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均有大量龙形象被发现。其中不乏一些非常具有共性的特征。尤其是在内蒙古赤峰红山文化遗址和安徽含山凌家滩遗址中出土的玉龙形象。二者非常都是采用了C形结构龙身体蜷曲,吻部前伸,略向上弯曲,嘴紧闭,有对称的双鼻孔,双眼突起呈棱形,有鬃毛。虽然凌家滩的玉龙采用的是圆形结构但是其首尾对应处也几乎是割裂开来的。和红山玉龙基本一致。并在龙身上都钻有穿线系挂的小孔。可以确定的是这些制作好的玉龙一定是随身佩戴或者挂在房间等处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这个时期龙图腾形象在中华大地上各个先民群体中已经是一个普遍共识。

可是在没有文字的时代为什么一个图腾形象能让地域跨越上千公里的先民们一致推崇呢?这其中有许多说法,主流学界认为最早的龙形象一定是某种原始崇拜而造就的。而最早的原始崇拜里最普遍的来源就是恐惧和未知,组成龙的最基本形象可以认为是蛇或者鳄鱼,但是鳄鱼在考古发现中其自然分布范围并不大,没有涵盖当时人类活动的大部分地区。尤其当时黄河以北地区人们几乎不会知道鳄鱼是什么的,既然不知道也就很难去崇拜。所以个人观点鳄鱼是龙图腾的原型是不准确的。但是蛇是龙的最初雏形应该是正确的。首先蛇在地域分布上极为广泛,可以说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动物,而人类和现今的灵长类其它动物一样对于蛇的恐惧是发在内心的,在原始社会时期被蛇咬伤几乎等同于死亡。我们甚至可以经常看到其它动物捕食蛇类,但是绝少见到灵长类动物主动捕食蛇类。这可能是和蛇类有毒,原始人类或灵长类在捕食过程中经常发生死亡事故有关。在当时有能力经常伤害原始人类,且行动隐秘迅速,加之古代蛇类没有人类干预普遍个体巨大,也是造成人类心理恐惧的一个重要因素。还有就是蛇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哪怕是头部受到重创蛇依然可以让身体保持运动状态很久,这在当时古人看来蛇的生命力是远高于其它动物的。这也可能是崇拜思想最早的根源。早期的人类宗教基本上都是以萨满教为核心。崇拜自然的力量,比如高大的树木,太阳,星星,河流,巨大的或者凶猛的动物等等,这也是蛇是龙雏形的一个很好佐证。还有可能就是与天文观测有关,古时候没有灯光污染古人在观察夜空的时候非常清晰。经常会把一系列恒星串联起来,想象成见过的或者存在在身边的各种形象,而广阔的银河系,和一些恒星群组成的线条自然而然也会被想象成巨大的动物形象。而随着原始先民的交流逐步加深,一些部落会把自己认为合适的崇拜的动物形象逐渐增加到以蛇为基础的原始龙身上,这样就早就出来早期各具特色的龙的形象。从新石器时代到商代,中国各地龙的基本形象类似,又各有特点,如有的有脚,有的有翅膀,有的却没有。而随着时间推移,进入西周,春秋、战国,和秦汉,中华大地各民族之间经历了数次大战乱,大融合,文化逐渐归于统一,龙的形象也日渐趋同,到汉代基本定型。既蛇身,四足,宽头,大尾的形象。汉代龙的四足吸收了战国时瑞兽的特征呈尖爪状,龙的头部似马头,龙角似马鬃,细长条状,龙耳极小。汉代玉龙的眼睛基本是外方内圆。其形状多种有方圆形眼、带梢椭圆形眼,不论何种龙眼,均炯炯有神。此时一些龙身上还保留有春秋战国时的飞翼特征。龙尾呈单尾或分岔尾。到了隋唐时期由于佛教的兴盛,中国龙的形象也受到了古印度艺术的影像,龙头上有鹿角,云形耳和毛发,丹凤眼,口大张,嘴角超过眼角,后腿和尾巴特长,腿关节处有毛,飞翼完全消失,此时足为三爪,龙整个躯体更为细长,几乎接近蛇形,身上有网状鱼鳞纹。整个龙看起来比较细而修长,有一种行云流水的动感。宋朝时期的龙形象,在整体上呈现出一种精细、流畅的风格,与唐代的龙形象相比,显得更加瘦长和细腻。宋朝基本上延续了唐朝龙的特点。头部瘦长形,眼睛较大,鼻子挺拔,嘴巴紧闭,牙齿整齐。身体细长且肌肉发达,四肢修长有力,爪子锋利。龙首有角无须,大嘴,颈细,身躯光素无纹,兽形腿,四肢健壮,长尾扭动。龙爪一般为3到4个。元代龙图案有了一些明显变化。首先龙头双角昂首鬃毛飘逸,上颚无胡须嘴巴张开露出獠牙,舌尖向前伸出,眼睛圆睁十分威猛,头大脖细沿着身段逐渐变粗。这就是俗称的元代蛇颈龙。明初的龙纹处处透着元代遗风,它们多身躯纤细,狭长,鳞片密布,指爪尖锐似雄鹰,三五爪都有,并未有明确界定。到了永宣时期龙的形象作品开始全面普及,细节等也更加完善,它们身材魁梧趾爪粗壮有力,双目圆磴,唇齿紧闭,多作昂首挺胸状,茂密的鬃毛飘扬于脑、肘之后,整体形态威风又矫健,姿意又张扬,从永宣开始,明朝才出现了标准的四爪龙纹,呈风车状。而均匀展开的五爪龙则为皇室独有。到了清朝以后龙图腾形象多用作朝廷或者官宦之家。此时的龙身材魁梧,身形较长,腹部下坠成弓状,一二趾呈一字状展开,有腾云驾雾之势,龙头肌肉硕大,怒目圆瞪,长伸的下颚露出獠牙,茂密的鬃毛四处飘扬,有一种威严恐怖之意也称为魔鬼龙。到了雍正时期龙纹体态端庄,神态威严鬃毛规整有序,整齐划一,四肢粗壮,龙鳞片排列规整,趾爪锋利,随龙身摆动自然展开,少了些许戾气。乾隆时期由于中国艺术开始受到西方西洋艺术影像,龙纹千姿百态,龙首长,龙身粗壮,鳞甲排列规整有序,毛发量大,尾部略秃,多做起舞,漂游,放松,状态的跳舞龙,搭配内扣八字龙须,整体亲切,祥和。

在几千年的时间里中国人赋予了龙很多传说和思想上的寄托,龙已经从简单的图腾演变成了中国人的代名词。它伴随着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从最初的简简单单,到后来的具象真实,它护佑着中华儿女的内心世界,支撑着整个华夏文明光彩夺目的未来!

作者:张洪波 来源:《国家艺术》总第74期
  • 国家艺术杂志社,国家艺术,弘扬华夏艺术的博大精深和神奇风采(www.gjysart.cn) © 2024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80420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