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艺海撷英 >> 内容

恽甫铭:故园景 梦中情 山水碧---张正忠田园山水画欣赏

时间:2011-11-30 点击:

        一个宁静的早晨,书画家张正忠漫步于田野的深处,风吹芦苇飒飒作响,一群鸭子在池塘边戏嬉,发出嘎嘎的叫声……他激动万分:春江水暖鸭先知,春天到了!那江海平原上盛开的桃花和绽绿的柳树相拥环抱,清新的氤氲之气弥漫在乡间阡陌,这不是胸中所有、笔下所要的田园美景吗?“小河晨风动乾坤,绿野丛芦舞精灵。云霞隐处万籁静,波澜不惊只在心。”多情的土地,理想的乐园,让张正忠在拓展中国田园山水画的道路上缓缓前行。
        所谓田园山水,就是以乡村田野景色为题材的山水画作品。田园诗始于东晋陶渊明,第一个画田园山水的是唐代诗人、画家王维。现代有不少画家涉足田园山水,但只有张正忠专攻田园山水近20年,而且与众不同。
张正忠少年时就喜欢读古人的“田园诗”,面对城镇现代化建设的迅猛发展,自然、宁静的田园景观,已经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心中不免有些淡淡的惆怅。“故园平常景,萦萦梦中情。”张正忠把传统笔触对准在田园情趣上,表现长江下游农村诗化、美化了的故乡山水,充满和谐、温馨、亲和的情境。这便是张正忠对传统田园山水画的拓展和超越。正因为远离时下流行的荒山野水或概念化的模式山水,自辟新径,专注于对农村田园风光的观赏、体悟和审美发现,从而在田园山水画创作领域做出了独特奉献,张正忠才在当代山水画坛引人瞩目。
       苏东坡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乃诗中神品,亦中国画的最高境界。张正忠以诗人般的炽烈情怀,把小桥流水、田园和风、清晓水声、荷塘清涟、野路斜阳,以及农夫劳作、妇女浣纱、姑娘采莲等场景,赋予了恬淡、雅逸、清新的意境,充满了中和为美的艺术精神。 数十年来,他先后出版了《张正忠诗书画——田园山水百图》、《张正忠田园山水画选》和《田园山水画法》等专著。欣赏张正忠的作品,读者诸君一定会油然产生对祖国家园的眷恋和温馨回忆。
        瞧,“秋气苍茫日已凉,家家金谷堆满仓。忽见枝疏黄叶少,娇羞半露似红妆。”这幅《秋实红妆图》用长锋干笔勾勒,疏疏朗朗地挂着橙红柿子的树枝,在夕阳照耀下,与村舍、小船、芦苇相辉映,奏出了热烈的秋日交响乐。张正忠还善于画成后意犹未尽地即兴创作诗词,从而使大爱的情怀得到升华,让读者感到画家内心的温暖。他在《清塘晓雾图》上题诗:“昨晚转星斗,微风送黎明。白气隐日月,青芦藏精灵。老屋透人语,幽塘闻水声。欲留难为久,云开万物新。”还有题《桑竹人家》诗曰:“隔水桑竹听蝉鸣,炎暑凉风树底生。田叔不解此中乐,却令儿孙迁新城。”此情此景,不知道打动了多少游子的思乡琴弦?
        华山雄,峨眉秀,青城幽,黄山奇……天下名山胜迹为中国山水画家提供了广阔的创作天地。张正忠在历游祖国名山大川之后,更深切地体会到家乡的田园风光自有其独特的美感,“它既然能打动自己,也必然能打动别人。”因此他坚守自己的艺术主张,决心把尚未为人熟知的田园山水画发扬光大。张正忠居住的海门,与大上海隔江相望。有人动员张正忠去京沪发展,但他执意留在家乡,与田园美景朝夕相处。他用《庄子·知北游》的话来回答朋友:“山林与!皋壤与!使我欣欣然而乐与!”他一心沉醉在“出世与入世之间”,画着自己钟爱的田园山水画。
        事实上,社会上已经有那么多人肯定和欣赏张正忠的田园山水画。这不,在家乡,建有“张正忠艺术陈列馆”;在北京,在南京,在上海,他举办田园山水画展时,得到了数不清的知音和良师益友的热情鼓励。他不怕艰难,遍猎古今画籍,率先构筑田园山水画史论、画法基础,提出和确定“田园山水画”的学科名称。他相信,有千年传统的中国田园山水画,一定会有更加美好灿烂的前景,为此他愿意付出毕生的精力。

作者:恽甫铭 来源:本站原创
  • 国家艺术杂志社,国家艺术,弘扬华夏艺术的博大精深和神奇风采(www.gjysart.cn) © 2024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