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陶器的发明,是人类社会从原始旧石器时代进入新石器时代的重大进步。彩陶是仰韶文化的主要特征,仰韶彩陶是华夏文明的一抹晨光。
仰韶文化是华夏新石器时代的一种文化。1921年首先发现于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故名。分布在黄河中游及其支流广大地区,距今约有五至七千年。属母系氏族公社制的繁荣时期,因其遗存文物中常有彩陶,故亦曾被称作“彩陶文化”。(据《汉语大词典》)
原始陶器开初并无彩,实用而已。人们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逐渐懂得经火烧过的粘土可以变硬的道理,就用树枝条或竹编成坯架,然后涂上粘土用火烧制,发明了陶器。陶器的产生使古代先民真正脱离原始人“茹毛饮血“的生活习惯。因为人类在使用火之前是以素食为主的,有时猎取到动物也是连毛带血地生吃。后来因为闪电、雷击、火山爆发、引燃山火,火到之处,走得慢的动物或鸟类都会被烧死。火灾过后古人类捡拾动物尸体食用,发现熟食使腥臊的肉类变成佳肴,因而在素食,生食共存时期常利用火逐渐增加熟食物品。但人类真正脱离“茹毛饮血”年代应是陶器的烧成和大量生产使用,它使古人类在储存食物,利用器皿盛放食物和使用器皿烧煮食物成为可行。这是纯实用之求,并不需要彩。
原始陶器的最初烧制成型一般是素身无纹饰的用于盛放烧煮的盆、钵和存放水、食物的瓮、罐等等。古代先民在日常生活中发觉光滑素身的盆、钵在烧煮食物时不够稳定,容易打翻食物,所以实践中慢慢懂得在陶钵或盆的底部刻划一些不规则的条纹以起到摩擦及支撑、不易打滑的作用。条纹的刻划,为彩绘打下了基础。
被称之为“前仰韶”时期新石器文化的裴李岗文化层,是距今8000年至7000年的文化遗存。从河南新郑裴李岗出土的红胎陶钵、盆等,都是粗糙原始之物,还没有彩陶出现。
伴随着物质文明的发展,必然生发出相应的意识形态。伴随着原始古陶器的产生和广泛普及应用,远古时代的艺术家始祖,开始用单纯的审美眼光和简单而又写实的绘画手法,以神秘离奇的色彩,在陶器上寄寓着他们对于自然生活、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逻辑和思想。
彩绘的颜色主要为赭红、黑、白三种。赭红彩的主要着色元素是铁;黑彩的主要着色元素是铁、锰;白彩的主要用料是方解石、石膏和高岭土。他们把这些天然矿物在陶器上绘画出简单抽象的动物、植物、人物和其他花纹图案,从而造就了仰韶彩陶文化。
泛仰韶彩陶遗存既有共同点,也有各自的特点。
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出土的遗存是仰韶彩陶的代表作,其彩陶黑彩为主,也有红彩和白彩的。图案为圆点纹、弧线纹、带状纹、三角纹、月牙纹、网状纹等,丰富多彩。
西安半坡遗址中出土的彩陶,也是“仰韶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其细泥陶器在多施红底黑花彩绘,图案以几何形纹为主,并有动植物花纹。
同类文化有长江流域的大溪文化、马家滨文化和河姆渡文化。其中最具继承和发展“彩陶文化”的马家窑文化,是从“仰韶文化”中分离出来与“仰韶文化”关系密切的文化,也称“甘肃仰韶文化”。它主要分布在甘肃和青海地区,而以在甘肃临洮马家窑遗址最早发现而得名,可分为石岭下、马家窑、半山、马厂四个类型。其中,马家窑、半山、马厂类型彩陶较为精致,出土器物也最丰富。马家窑型彩陶纹饰主要是黑色颜料勾画的粗细均匀的线条纹;半山型彩陶纹饰多用红黑相间的锯齿纹、网纹或叶纹;马厂型彩陶多以黑边的紫红色带状线条构成较简练的纹饰,蛙纹较多。马家窑以器表打磨光亮物为优秀代表作。
这些仰韶彩陶是作什么用的呢,除生活实用之外,它们主要用于纪实(当时的农林牧副渔)、庆功、求偶、巫祝、敬天、祭祖、祈福。
仰韶文化之前,陶器艺术经历了漫漫长夜。仰韶彩陶是中华彩绘史的第一抹晨光,是华夏文明里程碑式的文化产物。从这原始实用而又精湛绝妙的彩陶文化开始,中国的彩绘陶瓷一步一步地走向了世界的顶峰。
仰韶彩陶历来受到世界各国学者关注和重视,成为国际各博物馆收藏研究和展览的一大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