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艺海撷英 >> 内容

秦耕:施大畏绘画的形意之美

时间:2013-7-1 14:15:57 点击:

  浓缩成一方肢解了的笔墨,仅以线条的柔与刚,色块的明与暗,符号的弱与强,秉承着画家一贯的铺天盖地之势,热烈而又悠远地叙述自己的历史。这便是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市文联主席、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华艺术宫馆长、著名画家施大畏先生的作品带给我最深刻的感受。施大畏从传统的中国画出走,把西方现代绘画主义拿来,中西互鉴,通过夸张、简化、综合、变形,借中国画所特有的墨色层次和富有弹性的线条,以平面几何的构图和雕塑般三维立体的画面,把一个用语言可以渲染得包罗万象、荡气回肠的内涵,抽象成为超越时空的图腾般的符号。
   在现代绘画中,许多优秀的作品总能描绘出不同于经验世界的各种客观形象,任凭它缺乏比例,却构架成为和谐的组合,超越所有完美的习惯和特征以及种种无益的细节。对一位严肃的画家而言,绘画不是为了娱乐,而是为了由理想化所创造的自我的实现。画面中画家所强调的,总是源自内心最深层的情感,一种可被感知的神圣感、崇高感。施大畏不喜欢画虫草花鸟,不追求绘画的闲情逸致,而是醉心于从恢宏的历史和神话中寻觅人类不断战胜自然、战胜自我的轨迹。施大畏说自己一个英雄崇拜主义者,不管是成功者还是失败者,只要是能够体现永不服输的英雄气质就能让他心生敬意。他最喜欢的音乐是瓦格纳、马勒撼人心魄的交响乐;最欣赏的文学人物是海明威的名著《老人与海》中的主人公渔夫。施大畏曾经在一篇艺术随笔里写道:“在与大自然苦斗中,渔夫最后只带回一副鱼骨和残破的断桨,然而他还是胜利者,他的精神力量超越了所有的一切,他是一个真正的勇士,却又不乏悲壮。……在艺海的探秘中,到头来或许只能得到一副‘鱼骨’,但却能使自己的心灵得到升华。在无际的旷野中继续寻找一条没有人走过的路,这种感觉最好不过……”
   绘画艺术,主要不是社会功利的需要,而是人类生存的需要,情感寄托的需要。绘画是某一个时代生活、精神的深刻印象,是那个时代的人生存的需要之一。施大畏的中国历史和神话题材的作品在外在形式上都是大场面、大尺幅,沉重厚实,以宽银幕和纪念碑式的气势包围着你,俯瞰着你,摇撼乃至净化着你的灵魂。施大畏的不少历史神话题材大画的母题是悲壮的,苦难的,宏阔的,而且大都洋溢着浓厚的英雄主义色彩。它们展示了画家对历史的深度思考和追索。几乎每一幅作品都有着占据画面突出部分或成为视觉中心的主要人物。在《后羿的故事》近二十平方米的画幅中,笼罩着浓浓的人文主义关怀,这也是施大畏创作历史题材所特有的一种气质。在凝重、深涩的底色下,于冰冷、断裂的碎片中,升腾起缕缕温暖,闪烁着点点光明。仿佛是急风暴雨冲刷下的大地,总会聚起汩汩细流,执着地奔向远方。施大畏在这些历史人物活动的舞台上,既看到了人性中可悲的一面,也看到了人性崇高的一面。因此,他创造性地以黑白两色作为这些作品的主色调。他认为只有黑与白才能承载如此严肃、如此深重、如此峻峭的内容。即便他用到了其他色彩,也从不用其极。那些色彩都是减弱了明度以后出现在画面之上的。黑与白作为色彩的两极,其本身所包含的大量象征性意义几乎涵盖了所有的色彩。
   施大畏的艺术探索固然赢得了画坛的诸多赞誉,但也曾经引起某些争议。但是他始终“置身事外”,矢志不移,初衷不改。他认为,艺术主要不是社会功利的需要,而是人类生存的需要,也是情感寄托的需要。他的中国历史神话题材作品,虽然取自于史料,却得益于其对现实生活的独特感悟。他的历史画艺术探索并没有丢掉中国画的线条优势,而是大胆把西方艺术的色块的技术拿了过来,以现代艺术符号的方式,让作品从具体的经验世界进入到艺术涵盖面更为宽广的象征的层面,从而希望引起更多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的认同和理解。他说,我们是当代中国画家,我们今天不能只让人看梅兰竹菊,绘画是一个时代精神的象征和体现。记得数年前,上海中国画院应邀在美国知名的纽约切尔西艺术博物馆举行“春华秋实— 上海中国画院藏品展”,不少美国观众对施大畏的《长征系列——生》产生了强烈的共鸣。美国华盛顿大学怀恩教授对笔者说,他没有想到古老的中国画也能用如此现代的艺术表达方式讲述一个人类不向命运屈服的动人故事,从中看到了一个民族的统一意志。
   施大畏是绘画艺术的苦行僧。他具有强烈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不是别人强加的,而是他自己给自己的重担。他用绘画观照生活、观照社会、观照历史、观照人性。他们更需要共鸣、互动——这是当代人生存的需要。近年来,施大畏的行政职务越来越多,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市文联主席、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华艺术宫馆长、上海中国画院院长……,但忙碌的行政杂务,有时反而让他的思考达到了作为一个单纯的专业艺术家未必能够达到的高度,或者说,他现在的许多思考已经远远超出了具体的艺术范畴。比如,艺术与科学的关系,为什么毕加索和爱因斯坦能用不同的方式对世界存在的方式作出了同样的探究?又如不同文化、不同艺术品种的融合和跨界会产生怎样的效果?又如现在中华艺术宫已基本成形,每天要接待5000以上的观众,但是今后该如何发展?上海中国画院在当下的文化背景下其存在的价值又在哪里?当年,施大畏在国内率先提出“创作课题制”、“聘请外地兼职画师”、“建立国家收藏当代优秀国画机制”,还显得比较超前,如今,已为不少地方所效仿。今后,新的改革着力点又在哪里?
   施大畏有一个愿望,就是希望有更多当代画家的作品进入博物馆,能够为后人了解今天的社会提供一份艺术上的“信史”。因此,他从不敢有任何懈怠,深感身上责任重大。在他看来“艺术家不能在空中开炮,而是要做落地步兵,让艺术享受成为大众的生活。”

作者:秦耕 来源:《国家艺术》总第33期
  • 国家艺术杂志社,国家艺术,弘扬华夏艺术的博大精深和神奇风采(www.gjysart.cn) © 2024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