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非遗传承 >> 内容

中国岩画第一人:盖山林

时间:2010-11-3 点击:

    岩画是古代人类刻画在岩石上的画,这些优美的艺术形象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进程有着巨大的作用,它使我们能够重新目睹远古社会人类生活的画面,历来为世界各国考古界和艺术界所重视。长期以来,国外岩画学者一直以为中国无岩画,并把于1627年在瑞典境内发现岩画的一位挪威教师当做世界最早发现者,80年代初期美国《考古学》杂志刊登的一幅《世界岩画分布图》中,还把中国划为一片空白。

    1980年9月21日,《内蒙古日报》刊登了新华社记者石云子的文章:“阴山岩画的发现受到国内外重视”,盖山林撰写的《中国规模最大的古岩画宝库》,在香港大公报(英文版)刊出。同时这篇文章还被译成许多种文字,提供给世界各国的考古杂志。”紧接着,土耳其、法国、日本、美国、加拿大、意大利、韩国等国家的考古学者接踵而至,纷纷来到内蒙古阴山实地考察。在当时产生了震惊世界的轰动效应。  

    盖山林1936年出生在河北行唐县一个贫苦满族农民之家。祖祖辈辈以农耕为业,对艺术可以说是绝缘的。1956年他考入西北大学历史系,1960年毕业后分配到宁夏历史博物馆,1962年调到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还是在大学读书期间,他就对岩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时著名考古学家石兴邦先生讲授世界考古这门课程,当讲到欧洲旧石器时代艺术法兰克--坎塔布利亚地区的洞窟岩画时,说到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窟的窟顶大壁画上,有驯鹿、长毛象、野生等动物,又讲到法国拉斯科洞窟中黑色的野牛、行进中的马群......盖山林听得如痴如醉,恍如将他带到那个时代。

    中国是举世闻名的文明古国,为什么没有中国的古代岩画呢?是不是中华民族的祖先在艺术创造上比欧洲逊色,亦或中华大地缺乏那样的作画环境?我国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先生曾经不无遗憾地说过:“中国缺少动物画”。他所指的动物画就是图形为各种动物的岩画。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他。从那时起,他便暗下决心要找到中国的岩画。

    1961年盖山林偶读北魏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的名著《水经注》,文中所说黄河流经阴山地区“山石之上,自然有文,尽若虎马之状,粲然成著,类似图焉。故亦谓之画石山也。”他想,这不就是古代的动物画吗?至于这些“画石山”的地点,也说得一清二楚,即在今内蒙古巴彦淖尔盟阴山之中。这篇文章对于渴望了解中国岩画的他,自然欣喜若狂,情不自禁地呼喊了一声:“中国有岩画”!自此他一刻也没有忘记翦伯赞的遗憾,也没有忘记郦道元的记述。他研究岩画进入了痴迷的状态。当时年仅27岁的他就发表了论文《郦道元与岩画》,是国内比较系统地对岩画进行研究的论文。功夫不负有心人。1976年,机会在向他招手,单位指派他到巴盟北部去考察长城,途经乌拉特中旗乌加河乡, 这里位于阴山脚下, 正是当年郦道元笔下的“画石山”所在之地。在当地牧民的帮助下,他惊喜地发现了第一幅人面岩画,使他长年的岩画梦终于梦幻成真。

    盖山林发现阴山岩画后,证实了郦道元才是发现岩画的世界第一人,要比瑞典岩画的发现早一千多年;证实了三万年前中华大地上的各族先民就开始用图画来表达心声;也证实了中国不仅是世界上最早记录岩画的国家,也是世界上岩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从此,他走进了从事中国岩画考古生涯的序幕。于中国岩画的研究起步很晚,几乎没有前人的成果可以继承和借鉴,现成的岩画资料也很缺少。但盖山林知难而进,他只身深入内蒙古的深山幽谷、沙漠荒原,考察岩画二十余载,行程三万多里,拓描岩画五千余幅。从1976年至1983年间,他深入到内蒙古阴山山脉狼山地区系统地考察了阴山岩画,写出了专著《阴山岩画》,又深入乌兰察布盟考察了草原岩画,写出了专著《乌兰察布岩画》;1987年至1992年,他又深入阿拉善盟考察了沙海岩画,写出了专著《巴丹吉林沙漠岩画》。之后,他又深入全国十几个省市区和国外一些地区进行岩画考察。用爱和执著为我们寻回了一个曾经存在而今已被人遗忘的绚丽多姿的艺术世界。然而,岩画分布于荒山旷野,凿刻在深山幽谷、悬崖峭壁和险峻的峰顶上,那里人烟稀少,人迹罕至,总之越是不毛之地,岩画就越多。经年累月的考察,不仅要忍受严寒酷暑、耗费大量的时间,而且有很大的危险性。盖山林常年在荒无人烟的野山和戈壁上跋涉,经受过恶豹的威胁、风雪的围困和饥渴的煎熬, 有时甚至还冒着生命危险在悬崖绝壁上拓描岩画。但各民族兄弟对他无私的帮助和支持,一次次地激荡起他的情感。他热爱岩画,这曾是他从青年时代的梦。他的努力也逐渐引起国内外新闻界和学术界的关注,陆续有许多国家的报刊刊登了他的文章。1994年11月20日至24日, 美国最大的华人日报《世界日报》 以《奇特瑰丽的原始艺术珍品--阴山岩画及其发现者盖山林》为题,连续五天报道了他对阴山的考察及所取得的成果。    

    盖山林认为,岩画即是古代社会史,又是古代美术史。 而他的主要使命是通过岩画研究来考证自古以来人类文明的发展。他在广泛掌握各种知识的基础上,对踪迹遍布全球,作者成千上万,年代遐尔不一的岩画进行分析, 从中捕捉着古代先民的思维规律,发掘出本质的东西。 大量岩画的发现弥补了历史文献的不足,为探索研究北方古代史,为了解不同历史时期北方游牧民族的历史、经济、宗教、文化、风俗等方面的发展水平,提供了大量丰富、生动而又形象的资料。而盖山林更大的贡献是对岩画学理论研究的颇多建树。一是他于1982年发表的《岩画学刍议》一文中首次提出“岩画学”这一系统概念并系统论述其研究方法,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数年后的1988年,国际上才有人在澳大利亚召开的相关学术会议上谈到这一新学科的名称;二是他在阿拉善右旗的山洞里发现了三万年前的手印形岩画,改变了以往把距今六千年前的仰韶文化彩陶图案作为中国最早美术作品的说法,把中国美术史向前推进了两万年左右。从而证明了中国美术有着更为悠久的历史; 三是他通过对数万幅岩画的研究,确认中国金文、申骨文中的“皇”字,就是中国古代所崇拜的太阳神形象,而不是历代学者所说的是头戴羽毛的酋长形象;四是他认为福建华安仙字潭岩画是“画”而非文字;五是他还发现蹄印岩画存在较多,认为这反映出古代人对蹄印,包括人的足印的崇拜。此外,盖山林在1986年出版的《阴山岩画》一书中,创见性地提出了10条岩画断代依据的理论。他的这些岩画学理论观点,在国内外受到众多学者的肯定,并广泛应用于考古和岩画研究领域中。盖山林也通过自己坚忍不拔的毅力, 使中国岩画学在国际岩画史上占据了一席之地。从而开拓出中国岩画学的新领域,为新学科的创立和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也使他成为中国岩画学的奠基人和创始人。

    九十年代,已年过五旬的盖山林探索不止、笔耕不辍。他的研究也进入一个全新的飞跃阶段。他主持并完成了《中国岩画学》、《中国岩画》、《中国岩画图案》、《岩画上的历史画卷--中国岩画》、《盖山林文集》、《草原寻梦---内蒙古岩画考察纪实》、《巴丹吉林沙漠岩画》等一大批岩画学专著和一系列重大研究课题。2001年至2002年,又出版了《世界岩画的文化阐释》、《内蒙古岩画的文化解读》、《文明消失的现代启悟》等岩画学专著,均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1996年《中国岩画学》荣获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同时,他还在国内外40多种报刊杂志上发表了有关岩画学方面的论文200多篇。这些岩画专著和论文,从自然环境、经济形态、文化生活、科技、艺术民族、原始思维、原始宗教、年代等多层次多方面揭示了远古世界的历史面貌,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美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韩国、 俄国等国家大量引用了盖山林的成果(在岩画学界,得到承认的一个标志是成果被引用)但盖山林的研究领域绝不仅仅限于岩画,他还有其它方面的研究成果。出版了《丝绸之路草原民族文化》、《和林格尔汉墓壁画》、《阴山汪古》、《中国面具》、《蒙古族文物与考古》等多部学术专著。多年来,他还频繁与美国、法国、加拿大、韩国等国外学术团体进行学术交流,在国际岩画学研究中获得了应有的学术地位。

    寒来暑往,斗转星移。如今盖山林已经在岩画考古学研究领域渡过了几十个春秋,由于他在岩画考古学研究领域取得的开创性的丰硕成果,使他成为国内外岩画考古学界的知名学者。他的名字和事迹也早已收入了世界各国出版的中外名人大词典中。虽然年事已高,但他仍倾心钻研一生所酷爱的岩画事业。为了中国的岩画学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也为了圆他一生的岩画之梦而继续努力着!

 

作者:图•巴特尔 来源:本站原创
  • 国家艺术杂志社,国家艺术,弘扬华夏艺术的博大精深和神奇风采(www.gjysart.cn) © 2024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