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艺术潮流 >> 内容

贾文举:永宣时期黑石加彩大黑天

时间:2021-6-30 12:07:22 点击:

 

前年我去德国波恩一个收藏家的家里。看到了这件黑石雕刻的大黑天,瞬间被它的工艺所惊艳到。当时因为德国的收藏家要的价格比较高,所以就并没有购买,回到国内以后,我对这件精美的雕刻艺术品念念不忘。于是又联系德国的收藏家,跟他洽谈购买,最终在我的诚意感动之下,德国的收藏家给了我一个优惠的价格,让我能够有缘分拥有它。

刚开始购买来的时候,我并不知道这件黑石雕刻的准确年代。于是我开始查阅资料。后来发现,这件石刻比较符合十五世纪左右,明代宣德时期的艺术风格。大黑天,脸部成国字脸,肌肉饱满;双目突出,嘴巴微张,鼻梁高耸;头发飘逸向上,三头六臂手中各执法器。衣襟与胸前的飘带珠串等装饰都保留着明代的矿物彩颜料。

摩诃迦罗(梵文:Mahākāla),意译为:大黑神或大黑天神等,或者直接音译为摩诃迦罗、玛哈嘎拉等名称。

该神本是婆罗门教湿婆(即大自在天)的化身,后为佛教吸收成为佛教的护法神,特别是在密宗中大黑天是重要的护法神,是专治疾病之医神与财富之神。藏传佛教认为大黑天是毗卢遮那佛(或称为大日如来)降魔时呈现出的忿32怒相。有六臂、四臂、二臂玛哈嘎拉三种。六臂玛哈嘎拉是噶举派护法神,亦是格鲁派的护法神。

唐高宗咸亨二年(671年)西行求法的义净法师在《南海寄归内法传》提到印度许多教寺院供奉有大黑天神。值得一提的是大黑天以战神的特性还深受内地封建统治者信奉。元朝时藏密开始传入内地,大黑天首先得到了忽必烈的崇信,成为蒙古军队的保护神。蒙军征战时常把他带在军中,作战前必先祈求于他。据说蒙古军队一次在攻打一座宋城时,城中将士突然看到天兵天将布满天空,宋城不战而降,说是大黑天所显的威灵。清朝时,满族人因受蒙古信奉藏传佛教的影响,对大黑天也十分崇信。据说皇太极曾得到了一尊元朝末年从五台山辗转流落到蒙古察哈尔部的纯金制作的大黑天像,特建庙(实胜寺)供奉。清朝入关后,北京等地大建大黑天庙,最明显的例子是北京东城区南池子大街内的“玛哈噶喇庙”。它原是睿亲王多尔衮私邸,多尔衮削爵后,康熙帝即令改为喇嘛庙,供奉大黑天。

大黑天是梵语“玛哈嘎拉”的意译,原是古印度的战神,进入佛教后,颇受密教崇奉。藏密说他是观世音菩萨化现的大护法,东密说他是大日如来降伏恶魔所现的愤怒药叉形象,位居诸大护法神之首。

大黑天在密教里受到重视,原因是他具有四种特性,也就是四种保护众生的功德。其一,相传他有无量鬼神眷属,他们都长于飞行和隐身,能在战争中保护那些祈求的众生,所以他又被奉为战神。其二是厨房神,他能保护众生食物丰足。据唐代义净法师《南海寄归传》载,当时东南亚及中国南方百姓厨房和仓廪多供奉其塑像。其三,相传他能赐予贫困者福德,所以又有福德神之称。其四,相传他常守护亡人坟墓,故又得名冢间神。由于具备这些功德,他在西藏和蒙古的信徒中具有广泛的影响。

这尊黑石雕刻的玛哈嘎拉,三首六臂,三目圆睁,头发飘逸向上飘起,双耳佩戴玉璧形耳饰,右侧一手持宝剑,一手持金刚杵,一手持鼓,左侧一手持绳索,一手持戟,一手结印于胸前。腰裹虎皮,身披飘带。有火焰纹背光,脸部残留矿物彩痕迹,脚下踏的莲瓣色彩依然漂亮。脸部饱满呈国字行,整体肌肉饱满线条流畅富有张力,属于典型的明代宣德时期风格。

 

作者:贾文举 来源:《国家艺术》总64期
  • 国家艺术杂志社,国家艺术,弘扬华夏艺术的博大精深和神奇风采(www.gjysart.cn) © 2025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80420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