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评头论足 >> 内容

杨勇 :关于当代玉雕和传统玉雕的一些见解

时间:2021-7-27 10:09:14 点击:

玉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承载着人们道德品质的情感,是东方文明史上最为浓墨厚彩的一笔,承载着千万年中华人民的智慧结晶,是华夏文明的历史传承,它发展的每一步足迹,都传达着历代玉人的精神和情感寄托,代表着那个时代的艺术巅峰。玉雕是玉的生命之源,是一门艺术,是历史文化的重要标志,因为雕刻才显现玉的精华与美丽。我国玉雕文化历史悠久,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呈现出了不同的时代特点和工艺技术。

 

一、传统玉雕特点

雕刻技术落后。古代传统玉雕,雕刻玉器不够先进,技术含量低,其雕刻过程需反反复复的在一道又一道的工序中,寻找每道刻痕之间的契合点,讲究的是线条和细腻,体现玉的精透,圆润和所散发的灵气,从中感受实实在在的美感。但总的来说,雕刻是使用较小的玉材料,形体相对单一,制作不够精细。

雕刻者构思简单。在造型的设计上受实物的限制,影响形体的发挥空间。

玉雕作品具有贵族气息。在古代,玉雕工艺属于少部分人,雕刻出来的作品具有贵族气。而且雕刻出来的饰品,代表的是地位、权利、财富,拥有玉雕饰品的人,也基本是贵族王者。

二、现代玉雕特点

相较于传统玉雕,现代玉雕呈现出以下工艺特点和时代特点:

玉雕技术较高。因材施艺,废料活用、剜脏去绺、化瑕为瑜,俏用巧色等工艺十分精湛,玉的可用空间拓宽,玉的劣势极为巧妙的转成优势。

现代玉雕的形体多样,作品的色泽较为艳丽丰富。现代玉雕题材,不是单纯的来于自然界的参考物、有神论者,诗词古画皆可成为题材,通过大胆构思,有虚无缥缈的仙境,有诗词文章的意境,图案上也变化多端,形体丰富多样。

玉雕工艺普及面广,学习玉雕的人员不断拓展。现代和传统相比,玉石雕刻的人增多,受限制少,学习的时间较多,有专业的培训班和玉石雕刻书籍,为玉雕人才培养提供了方便。同时,现代玉雕顺应时代发展,有许多新形式,新体式的创造。

文化是玉雕的根本,不论传统玉雕还是现代玉雕,虽然它们的工艺和选材上有一定区别,现代技术更进一步,但是它们始终继承和发扬着中国的传统精神,传承着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艺术,开创着时代艺术的新风貌。玉雕作品多选择玉兰、牡丹、荷花、竹菊、观音等,诠释中国传统吉祥文化的元素。

通过对传统玉雕和现代玉雕的比较分析,让我们更清醒的认识到我国玉雕行业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

中国玉文化有着经久不衰的独特魅力,在世界文化中卓尔不群,其中一个特别重要的原因,即玉被人格化、道德化。玉虽静默不语,但往往能与人神交,琢玉是窥镜自照,每一番雕琢打磨,都透射出琢玉人的思想境界和道德情操。做玉先做人,做人先学习尊重,尊重传统,尊重文化,尊重玉。其实,琢玉是一种修炼,修炼深层的静谧,心无旁鹜的心态。

玉文化的传承是各个时期各个时代精髓的见证,没有继承中的发展,继承中的创新,所谓的玉文化就失去了价值。玉雕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并在这一基础上进行理念的创新和技术上的创新,才能进一步的发展我们中华民族的玉雕工艺。

 

三、对玉雕工艺未来的展望

(一)雕刻工具与工艺的升级

手工艺的历史,其实也是一部工具发展史。当代玉雕的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受益于科技的进步,且不说当下已经占领很大市场份额的电脑雕刻,就是纯手工雕刻所用的电子机,用于玉雕也只有十几年的时间,它的应用在很多方面远比传统玉雕机方便,很多传统机器不容易做,甚至做不了的工艺,都可以轻松解决。技术进步也为创新设计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这是一个相互推进的过程。随着科技的进步,一定会有更好用的机器出现,玉雕工艺的创新也会上升到更高的层面。客观来说,当代玉雕工艺的最高水平,已经远远超过历史上的最高水平。玉雕工具的设计也是玉雕师在长期的雕刻实践中的技术总结,为了实现特定的效果,在一个具体的环节中,需要什么样的工具,只有雕刻师本人才最清楚,因此也会促使特定工具的产生。工具所能解决的只是技术层面的问题,要想使玉雕在艺术层面有突飞猛进的发展,还需设计师与玉雕师在观念上有所改变方可。

(二)受众群体的进步促进创新

传统的玉雕行业在当前的网络时代受到冲击,主要是供给与需求未能进行有效的协调,从业者不了解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造成人力与物力的浪费。当代的玉雕产品受众正在趋于年轻化,这些人对于玉文化的认知不多,但对于玉的影响力有所闻,对传统题材样式的认同降低,而逐渐提出自己的想法,希望能融入到作品的创作中去,甚至是带有个人元素的符号,这需要设计师能适时变通,针对单一作品进行有效设计,这也是定制概念的产生。未来的消费者会越来越个性化,不愿消费与别个相同的产品。要求个性化,区别于工业化的批量生产,这也正是手工艺文化未来的价值所在。未来玉雕工艺的进步主要应该是设计创新的进步,对玉雕所表现出来的精神高度有更大的提升,让一件好的玉雕作品真正成为精神的寄托与文化的载体。

(三)学院派对玉雕行业的影响

传统玉雕行业的发展多依赖于作坊里的师徒相授,学徒起初多是抱着学一门手艺的心态进入这个行业,这种选择有一定的偶然性。当代活跃于玉雕行业一线的雕刻师基本都是这样成长起来的,有很大一部分人经过自己的努力学习与扎实的基本功训练而成为行业中的佼佼者。这部分优秀的玉雕大师很好的传承了传统玉雕工艺,并且也在努力创新。

与此同时,我国高等艺术院校的毕业生中,也有很多人逐渐进入这个行业,形成学院派的主力军,其优势在于设计创新的思路比较开阔,受到传统的约束较少,绘画的基本功较好,对于艺术的理解与表现能力都相对较强,而不只是停留在工艺的层面上,使玉雕的艺术境界有很大的提升。

若要把玉雕上升到艺术层面,首先必须要提高创造性思维的水平,以及针对具体作品的形式创新,而对于形式美感的理解与表达,正是学院派玉雕人之所长。玉石材料自身的特性与新的形式相结合,甚至与多种不同材料相结合,必将创造出更多璀璨的玉雕精品。经过时间的磨砺,这群主动选择进入玉雕行业的学院派玉雕师,会对玉雕行业产生更深远的影响,为玉雕工艺传承与创新做出更大的贡献。

 

结论

创新是最好的传承,要想把玉雕行业很好的发展下去,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同时,更需要锐意创新。随着消费需求的变化,必将会有更多的新题材、更丰富的新形式出现在玉雕作品中。玉雕属文化行业,从业人员除了需要具有良好的工艺素质,更需要有很好的文化素养,能够积极学习各种有利于玉雕艺术创作的知识。要想创作出更多的玉雕精品,功夫不能只用在雕刻本身。在文化多元、思想进步、观念开放的时代,要能把丰富的时代内涵融入到玉雕作品中去。如果把玉雕比作一朵花,那它肯定不能是一朵孤零零的花,而是要让它长在一棵树上,同时为这棵树提供营养丰富的土壤,雕刻之外所下的功夫就是土壤。纵观玉雕史,每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玉雕文化,玉雕工艺也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这个时代的玉雕也应当有属于这个时代的面貌。

 


作者:杨 勇 来源:《国家艺术》总第64期
  • 国家艺术杂志社,国家艺术,弘扬华夏艺术的博大精深和神奇风采(www.gjysart.cn) © 2025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80420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