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评头论足 >> 内容

周代兵:玉雕大肚弥勒 成就世间和美——浅谈妙趣横生的弥勒造像艺术

时间:2021-7-27 10:11:36 点击:

人与佛,只有一念之隔。契此和尚圆寂之时,留下一段偈语“弥勒真弥勒,化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从此之后,世间少了一个行脚和尚,中国文化中多了一位大肚弥勒。在中国悠久深远的艺术长河中,我们都能寻到这位令世人喜爱的弥勒佛的身影,它和蔼可亲、宛如人间长者,一下子就拉近了佛与人的距离。没有了那种高高在上的神秘色彩,从神坛上走下来,走进了人间……

 

缘起

中国最早出现弥勒佛造像大约在晋代早期,从印度传入中国。那时的弥勒佛像一般都是菩萨装,头戴宝冠,身披璎珞,身材修长,庄严肃穆,多为交脚坐姿。至晚唐,有一幼童流落浙江奉化,被长汀村民收养。成人后在岳林寺剃度,法名契此,号长汀子,因常杖荷布袋,人皆称其为布袋和尚。布袋和尚其形矮胖,穿着简朴,常袒胸露腹,一直游化于民间;和蔼可亲,刻苦勤勉,大肚能容,开口便笑,和气一团,轻松自在,无忧无虑,具有极大的“亲和力”。人们实际上把布袋和尚当成了出家的“俗人”和朋友,其名在吴越一带广为传播,远近闻名。

后梁贞明三年,布袋和尚坐岳林寺东廊磐石说偈圆寂。曰:“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人们认为布袋和尚就是弥勒佛化身,从心底喜欢布袋和尚的形象,将其事迹演绎成故事,在社会广为流传,并开始按其形象或塑像供于佛寺,或造像于石窟。我国现有最早的大肚弥勒,是杭州飞来峰造像中雕造于南宋时期的一尊大肚弥勒石刻雕像。随后其像又逐步走进民间家庭。北宋年间,宋哲宗封布袋和尚为“定应大师”;宋徽宗又为岳林寺供奉布袋和尚的殿堂赐名“崇宁阁”。从此,布袋和尚得到了皇帝的认可而名扬天下,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中国弥勒佛。

 

弥勒造像的艺术价值

弥勒佛造像是具有典型中国文化内涵的形象,受大众喜爱,是人们精神追求和向往的目标。

唐朝武周时期,武则天在神都洛阳修建了一座高达150米的建筑,其中供奉着巨大的夹苎大佛,“其小指中犹容数十人”。这尊巨佛的修造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标志着弥勒信仰的一个高峰。然而,这尊巨佛在建好后不久即毁于人祸,被付之一炬。辉煌之后并非沉寂。唐末五代傅大士及布袋和尚等化身形象的出现,表明了弥勒信仰在信众心中薪火相续。北宋崇宁三年岳林禅寺建阁时,将布袋和尚作为弥勒塑形于寺内,从此“大肚能容、笑口常开”的弥勒形象流布于天下。至明代起,布袋和尚被天下丛林安置于山门殿中央迎门处,成为一种定格,延续至今日。布袋和尚的造型也出现了新的景象。山西长治观音堂弥勒与和合二仙仅仅是一副彩塑小品,但画面生动别致富于生活情趣。弥勒右臂搭在二仙之一的肩上,从外边踱进门来,笑意盈然,满面春风,而通常持于左手的布袋,此时却为另一仙子以木棍挑于肩上。弥勒仿佛着急从“大皈依处”赶来,见这娑婆世界已焕化为人间净土,便来行他的“善权方便安乐之行”,帮助这人世间成就和合、慈爱之大美。由于大肚弥勒佛像慈颜善目,笑口常开,反而形象化的代表了大乘佛教的宽宏大量,慈悲为怀的宗旨。因此深受信众尊重。男女老少都在见到佛像时,激发出轻松愉快的心情。启迪人们宽容的心灵。为佛法庄严的寺庙带来愉悦的气氛。

中国弥勒佛造像身躯圆润充满动感,这是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人民普遍心理要求的具体反映。中国向来以发胖为发福,胖即为福,有福才能乐。尤其是中国历史上多个强盛时期,都是以胖为美,以胖为福。这种文化习惯,决定了人们选择中国弥勒佛造像只能是发胖发福,发福才快乐。在中国文明史上,也经历过无数的短缺经济时期,百姓从心理上最需要的是丰衣足食,于是人们便将自己的精神向往集合于一体,寄托于中国弥勒佛的造像上,以弥勒佛的肥胖身躯喻意丰衣足食,心宽体胖,快乐无疆。可见中国弥勒佛身躯肥胖充满动感的造像,其艺术造诣是十分深厚的。

 

玉雕中见弥勒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笑口常开,笑世间可笑之人。”这句被世人熟知的对联,就是以弥勒佛为原型所写的。在中国玉雕艺术题材中,无论从造型角度考虑,还是从神态技艺分析,弥勒形象都独居神韵,成为当代玉雕艺术创作的最好范本之一。弥勒有千面,面面具万象。当今的玉雕界雕刻弥勒者众多,但要真正雕刻出这位欢喜佛灵魂和特色,就要抓住其四个主要特征和构成要件——身躯圆润、慈颜常笑、袒胸大肚、杖荷布袋。弥勒佛的脸部是整个玉雕的精髓之处,脸部特征较为明显,脸部微笑,弯眉慈目,蒜头鼻子,嘴角上扬,下巴比较厚实,耳朵肥大且圆润,带给人的感觉是一种和善的感觉。其次是肚子,又大又圆润,富有富态之意。

弥勒佛头部的雕刻需要注意的是高度和宽度的比例,即头的高、宽、厚的比例,以及头部宽度与肩部以下的比例,这是给雕刻五官打造基础的前提条件。脸是造型的关键部位,是整个作品的灵魂。人的喜、怒、哀、乐等诸多表情,都是从脸部表现出来的,琢玉说的“形神合一”,神从哪来?神态的刻画,便是其一。弥勒一般是弯眉咧嘴,笑口常开,有的则两眼似闭,一副超凡脱俗的神情。在玉雕的世界里佛造像的表情大多有点严肃,为了表现庄严和神圣,即使是笑也只是略含笑意的微笑。但若问之中谁笑得最灿烂?没有谁能比弥勒佛笑得更欢。

玉雕人物躯干部分的重点,玉雕弥勒自然是肚子了。中国有个成语叫“开怀大笑”,开怀与大笑是相对应的,这样才能构成一个心宽体胖、和蔼可亲的整体形象。弥勒佛袒露胸怀的形象早就已经在人们的认知当中根深蒂固。弥勒的大肚“包罗万象”、“包含色相”、“大肚能容”,容的是天下难容之事。这与俗话“宰相肚里能撑船”、“宰相肚里好撑船”说的是同一个道理。弥勒的大肚更是为了强调其宽容、包容的特征,体现出一种宽广的胸怀和无所不容的气度。也就是说弥勒佛肚子的雕刻能够左右整体造像的神韵,肚子部分雕刻的恰如其分,与五官神态能够高度配合,这一尊弥勒雕塑也就算是“活了”。

在玉雕中有雕弥勒至脚这个部位的不多,多以摆件为主。手把件、挂件这类的小件一般都是雕刻到肚子就算完工了,因此很少见到弥勒的脚部是如何雕刻的。通常弥勒的两脚应是相交的状态,但相交的方式要自然随和,要营造出一种席地而坐的感觉,这才是真正的弥勒精神。所谓“大肚能容,了却世间多少事;满腹欢喜,笑开天下古今愁。”弥勒佛的形象代表了中华民族宽容、和善、智慧、幽默、快乐的精神,也蕴含着人们对于美好未来的期待。它所体现的“宽容”、“和善”等精神不但是中国传统美德、宝贵的精神文明财富,也是当今和谐社会的指引,更与我们当今社会主义提倡的精神文明建设是相一致的。佛见佛笑,世人喜爱弥勒佛,因为他的乐观能感召大家。佛系的精髓不是随波逐流,而是乐观地面对生活。

 

我心中的弥勒

“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这一偈语可以说是高度概括出玉雕弥勒的形象和意义。而他到底在笑什么?为什么笑?也给人们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我喜欢雕琢弥勒造像,但我更喜欢弥勒的形象与所表达的禅意。弥勒的“笑”是乐观的笑,以豁达之心,笑对人生;也是挪作的笑,笑世间可笑之人;他的笑是种鼓舞,也是种告诫。在佛门中弥勒是个乐天派。据说,摸一下他的大肚皮,就能消灾除病,保佑平安。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针对弥勒佛肚大过人、笑容满面这两个特点写下了不少语言诙谐、饱含哲理的楹联,点拨人生,给人们留下了有益的启迪。四川乐山凌云寺里的弥勒造像写着“笑古笑今,笑东笑西,笑南笑北,笑来笑去,笑自己原来无知无识”人生就是一个局,局中人看遍世间万物,也别忘了看自己。我经常审视自己,也审视自己的作品。对弥勒题材细微处的创新,只有平时多下功夫,多看,多思,多学习,才能在弥勒这种传统题材的设计上有所突破。所谓“相由心生,相由心转”,弥勒有千面,唯笑意不变。所以关于弥勒题材的创新,不可能有太大的改动,只能在细节上下功夫。当然创新本身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如果灵感来了,那就记下来,如果没有灵感,也无需硬着头皮去做,不如低头沉思一会儿,让自己处在最舒服的状态去创作,那创作出的作品或许会有更大的突破,才会更具美感。若要将弥勒表现出更多的俏皮可爱,就在弥勒的面部神态上做处理;若要将弥勒表现出更多的潇洒自由,可以在服装上做处理;若要将弥勒表现出更多的福泽满满,可以在弥勒手的表现形式上做处理,或抱个大元宝,或拱手作揖,象征着一团和气。

“眼前都是有缘人,相近相亲,怎不笑容可掬?世上尽多难耐事,自作自受,何妨大肚包容。” 为佛造像,艺无止境,这是自我的修行!自古道艺一体,我为佛造像,并不是在创造一件当代艺术品,而是要传达一种信念。因为不管是在什么时候“宽容”与“和善”永远是人类美好的品德表现。玉雕大肚弥勒,成就世间和美,是我心之所向。禅意的人生,不温不火,不仅不慢,一切都是那么从容。未来如何,缘分使然,何不每天都笑三声呢?

作者:周代兵 来源:《国家艺术》总第64期
  • 国家艺术杂志社,国家艺术,弘扬华夏艺术的博大精深和神奇风采(www.gjysart.cn) © 2024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80420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