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评头论足 >> 内容

李军:简约与精致——浅谈当代玉雕的艺术潮流

时间:2021-7-27 10:15:36 点击:

亦幸亦喜,生命中最美好也最有收获的那么多年是伴着玉一起走过的。 从事玉雕创作数十载,对中国的玉雕艺术一直在不断的思考。

 

玉雕作品设计的重要性

对玉雕艺术而言,除了玉的质地外,最重要的就是工艺了。一块玉石经过设计师的巧妙设计、精细雕琢,变成了一件件精妙绝伦的作品,让人怎能不惊叹于人类的智慧。

人物类在于逼真形象。如今,人物玉雕更加注重人体的结构比例、动态,不仅有单个人物造型,还有群组人物的构图形式,强调了透视、明暗、转折,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人物陪衬物也讲究其在作品中的位置、角度,体现层次、疏而不空、密而不塞,并和主题人物相协调。就以我《童趣》作品为例:童子满脸稚气,眼神在举手投足的灵动,是否形成一气呵成那种整体感,这是能否把少年儿童天真与活泼生动反映出来的关键。在童子的头部尺寸和身体的比例上作适当夸张,也要以能否增强作品的艺术效果为前提。

动物类展现的是活灵活现。如今的动物类玉雕,如生肖、神兽,更多的是以把玩件、小件精品作为表现形式,技法上既有平面浮雕,也有立体圆雕、镂空雕。用线流畅,生动自然,造型上饱满圆浑,注重表现玉石的质感。在运用夸张手法的同时,又注意动态的合理性,五官形象特征明确。

花草类,宛若天成是我追寻的目标。随着镂空技法的发展,在吸收古代花草题材写实的基础上,花草类作品从构图章法到细部刻画都有新的变化,穿枝过梗,疏密有致,相互呼应。在设计上不但讲究整体布局、对比关系,还注重植物的季节、习性,这样使情趣更生动,造型更准确。

器皿类则要大气精巧。当今器皿类玉雕作品,在继承了传统杯、碗、洗、壶、炉、瓶、薰、鼎等器型基础上,造型比例得当,对称周正。结合玉雕技法的特点,标新立异,往往将传统的炉、薰、瓶同玲珑剔透的玉链相结合。

在和田玉创作中,只有造型设计合理、层次分明、虚实有致、浑然一体的艺术作品,才能有视觉性较强的艺术效果。简约的玉雕设计风格,不落俗套,大胆运用现代艺术设计理念,充分体现和田玉原料的美感和表现题材的艺术感染力。力求保留原料的形状,充分表现玉质的纯洁细腻,充分表现玉料皮色的天然美,充分运用柔美的线条与动态元素。不过多追求工艺上的繁复与精雕细琢,在和田玉原料有限的空间中创造出无限的想象空间,这种创意设计与构思理念都契合了现代艺术时尚的简约风格。

 

文化底蕴对玉雕的意义

若问文化底蕴是什么,它是人类精神成就的广度和深度,是道德观念、人生理念的文化特征,也是学识的修养和精神的修养总和。“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君子温润如玉”,那为什么从古至今大家都喜欢将玉来形容人呢,玉经过数千年的风霜磨砺,流水冲击,使得它的外表圆润光滑,质地绵密温润,非常柔和,也正跟我们中国人沉静内敛,不温不燥的性格十分相近,感觉就像是远看着就被他自身散发的温润气质所感染,正因为玉沉静内敛的气质,被赋予了拟人的意义。而拥有这样温润儒雅之气的玉石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历久弥新,仿若红酒般时代越久越会沉淀出更加浓厚的文化底蕴。

如果说艺术可以代表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气质,那么玉雕艺术在中国历史的延伸时间之长举世罕见。玉文化作为华夏文明中璀璨的明珠,直到现在,它的美好寓意和象征性仍被社会推崇。中国玉雕艺术即光耀上古,又闪烁于今天。如果玉雕制作者对玉雕知识的认知还停留在较为浅薄的思想层面上,也只能做玉匠而成不了大师,学习和博览群书则是必不可少的,它能由量达到质的变化,因为有着深厚文学素养的人才能将玉文化精神由内而外地表达出来。

 

玉雕艺术追求的新境界

纵观玉雕工艺的历史,从新石器时代的极简到乾隆年间一力追求的精细繁复,再到如今的简约精致,这既是艺术的发展过程,也是玉雕工艺前进的象征。

和田玉是珍贵的玉石资源,和田玉玉质的内在美是和田玉之大美所在。每一块玉料都有无限的创作空间,玉雕创作者的使命就是画龙点睛地去表现和田玉的大美,而不能喧宾夺主,用繁密的工艺覆盖与影响和田玉玉质的内在美、形态的自然美与皮色的色彩美。尊重每一块和田玉原料,不能让其在雕刻时被浪费,而发挥其应有的艺术价值,可以说是玉雕创作简约风格的一大亮点。

而玉雕创作的简约风格并不意味着简单,而是简练,是当代玉雕创作的更高境界。这种简约的风格把玉雕技法运用和艺术表现力发展到了极致,使每一件和田玉作品无论器型大小,都可以表达更多的文化内涵,更富有意境,这是当代玉雕创作者所追求的简约与精致。这就要求创作者在进行和田玉创作过程中要突出玉质,不要满工,注重写意,刀法洗练等,充分发挥当代玉雕技法运用和艺术表现的优势。

和田玉本身就彰显着一种自然魅力,而玉雕创作是对内在魅力的提升,需要创作者巧妙创意与构思来增加它的艺术内涵,赋予和田玉作品新的艺术生命。同时,当代玉雕创作的最大特点就是它的时代性,和田玉作品的创意构思注重尊重与表现当代人的个性与情感,通过不同的题材与主题创意,表达人们的精神追求和对当代玉雕艺术创作的期待,用作品的创意构思扣住人们心中为之荡漾的心弦。简约玉雕创作风格的创意构思之美,就体现在与时代发展同步,与人们精神期待共鸣。

在进行和田玉创作过程中,简约的表达方式看似简单,却内蕴丰富。达到这种境界的玉雕作品无论其器型大小,即便是方寸之间的“小品”,也具“含不尽之意于言外”之效果,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让人回味无穷,意犹未尽,超越时间和空间,引起人们心灵的共鸣与互动,给人以艺术的美感和富有哲理的启迪。

套用一句话那就是:简约而不简单,精致而不俗套;这便是我心中所追求的和田玉之美。

 

传统+时尚将是未来风向标

当代玉雕艺术是以时代为基,创新为轨,艺术为向,文化为魂的,其中各种,必定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但万变不离其宗,重点还是玉雕艺术的定义与定位。

我认为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时尚生活有机融合是探寻当代玉雕艺术的发展方向。玉雕艺术在中国走过了几千年的历程,未来它必将朝着国际化的路线发展,只有将“中国概念”和“时尚流行”优化嫁接,才能让中国的玉器为现代新生人群和国际市场所接受。

首先,可将中国古典纹饰与现代时尚造型相结合,最原始的往往也是最时尚的,大自然中有永恒的法则,正是原始人类对自然的崇拜才缔造了我国最早期的玉器文明。上古时代的一些纹饰和玉器图案之所以能流传至今,并深受现代人所喜爱,也正是大自然的魅力。一味效仿只是简单的仿古,加入现代时尚元素,“古为今用”方能创造出具有时代特色的艺术品。其次,玉雕艺术的风格应多元化,在玉雕题材和雕琢手法上均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罗丹曾说过:“这个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一切美的事物都可以借鉴为玉雕题材。“艺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这就要求玉雕创作者时常用眼睛去观察生活,用头脑去思考生活,用心去感悟生活,而后从生活中去提炼美,提炼艺术。再次,玉雕艺术可作为传承中国哲学思想的载体,哲学是古今通用的,中华文明中有很多哲学故事以及幽默题材都可用到玉雕创作中。如此以来,一件作品除了带给观赏者视觉上的感官享受之外,还能带给他们意味深长的回忆甚至警示。

若说当前玉雕艺术的审美取向,那便是简约与精致,简约,简洁而婉约,精致,精准而细致;简约的形式表达出无尽的意蕴,那才是玉雕艺术的最高境界!简约与精致亦是一种对生活的态度,是一种不一样的优雅与时尚,更是未来艺术的潮流所在。

 

 


作者:李 军 来源:《国家艺术》总第64期
  • 国家艺术杂志社,国家艺术,弘扬华夏艺术的博大精深和神奇风采(www.gjysart.cn) © 2025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80420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