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釉瓷器从隋代开始烧造,经唐、五代、北宋、南宋、金、元的发展,到了明代的早期永乐和宣德时期开始把白瓷发展到了极致,即永宣甜白瓷,此时的白瓷因皇家的重视无论白度还是润度,均已达到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高度。
白釉瓷也是单色釉瓷的一种,有剔刻、印模、捏塑、贴塑,以及多次施釉等传统制作工艺烧造。此杯白如凝脂,洁素雪莹,系明代官造颠峰时期甜白釉的代表之作。宣德甜白釉碗口径9厘米,高5厘米,底径3.1厘米。尺寸也代表了此碗的珍贵,九五至尊。杯底款“宣德年制”青花官款,大家都知道永宣青花是各朝青花中的极品,是青花收藏爱好者的向往圣物,除了元青花是收藏界公认的高峰之外,永宣青花随着郑和下西洋带回来了苏麻离青,让青花瓷继元代之后又一次登上了青花瓷的高峰。杯底“宣德年制”指明代早期永乐年制款制的创烧,到宣德年制,再到大明宣德年制的官窑款格式的形成一直延继至今,款式的出现让明代瓷器内容更加丰富年代更加清晰直观了,它出现以前瓷器很少有纪年款,而到了明代早期,永乐年制款在碗心的不断出现到宣德早期宣德年制,款式的继承,从明永乐永乐年制,款识碗内到了宣德,己经写到了碗底,并用双圈将款式固定格式且代表了皇家专用,后期发展了长方形、方形等双圈官款,无圈官款民款等等,推陈出新,百花齐放,极大丰富了瓷器的式样及内容。大明宣德年制,不断发展创造创新器物的底部的款式已然成了固定款式,口沿的边缘,肩部等,从永乐,永乐年制,四字官款,到宣德年制,大明宣德年制,六字官窑款的形成一直传承影响了后世几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