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艺术潮流 >> 内容

钱俊华:张志光吴建荣藏品赏析

时间:2021-12-31 10:24:20 点击:

 

收藏,看似简单,真正收藏起来却绝非易事,收藏的时间越长,越觉得收藏是一门十分高深的学问。在古玩艺术品收藏中,瓷器是个很重要的门类。众所周知,瓷器是我们祖先的伟大发明。自它诞生之日起,一直与人们的生产生活、科学技术、文学艺术、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密不可分,并与之共进共荣。对于瓷器,我们中华民族向它投入了巨大的智慧、汗水和感情,以致血液里都流淌着瓷器的“遗传基因”,所以瓷器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普遍的喜爱与关注,甚至于把中国也称为China(瓷器)。

都说瓷器收藏学问博大精深,实则民间高手不少,极品瓷器收藏不例外。在此,笔者也同你一起开开眼界,领略一二。青花瓷产生于唐代,历五代十国、两宋,兴盛于元代。成熟的青花瓷出现在元代的景德镇,其纹饰构图丰满,层次多而不乱,以鲜明的视觉效果,给人以简单明了的快感,以其大气豪迈气概和艺术原创精神,将青花绘画艺术推向顶峰,确立了后世青花瓷的繁荣与长久不衰。如今所发现为数不多的元青花已位于全球瓷器霸主之位,七百年来无人撼动。成为各大拍卖行竞选的天之骄子,深受各国贵族政要、财阀、名门、世家、企业主等上层社会的青睐。

元青花瓷属于奇货可居。在存世甚少的元青花瓷器中,绘有人物故事题材的更是凤毛麟角,因其精湛的制作工艺、精美的图案加上取材中国经典的民间故事图案主题,它在中国的瓷器史上一直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是无法被任何瓷器替代的珍品。长期以来,普遍认为绘有元青花人物故事的青花瓷罐,已经存世甚少;脍炙人口的:鬼谷子下山、尉迟恭救主、三顾茅庐、孟月梅写恨锦香亭、周亚夫屯细柳营、百花亭、西厢记焚香、昭君出塞等罐器。

最为出名的当属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图”罐。此罐,罐高27.5厘米,口径21厘米,腹径33厘米,足径20.6厘米。素底宽圈足,直口短颈,唇口稍厚,溜肩圆腹,肩以下渐广,至腹部下渐收,至底微撇。使用进口钴料绘出青花纹饰,共分四层,一层颈部饰水波纹,二层肩部饰缠枝牡丹,三层腹部为“鬼谷子下山”主题纹饰,四层下部为变形莲瓣纹内绘琛宝,俗称“八大码”。主题画面描述了孙膑的师傅鬼谷子在齐国使节苏代的再三请求下,答应下山搭救被燕国陷阵的齐国名将孙膑和独孤陈的故事。鬼谷子端坐在一虎一豹拉的车中,身体微微前倾,神态自若,超凡如仙,表现出他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神态。车前两个步卒手持长矛开道,一位青年将军英姿勃发,纵马而行,手擎战旗,上书“鬼谷”二字,苏代骑马殿后。一行人与山色树石构成了一幅壮观而又优美的山水人物画卷。整个青花纹饰呈色浓艳,画面饱满,疏密有致,主次分明,浑然一体。人物刻画流畅自然,神韵十足,山石皴染酣畅淋漓,笔笔精到,十分完美,正如孙瀛洲先生所说的:“元代瓷器‘精者颇精’”。该器物于2005年7月12日伦敦佳士得举行的“中国陶瓷、工艺精品及外销工艺品”拍卖会上,以1400万英镑拍出,加佣金后为1568.8万英镑,折合人民币约2.3亿,创下了当时中国艺术品在世界上的最高拍卖纪录。同样的一件元青花“锦香亭图”罐,2005年在香港佳士得也拍出了4900万人民币的高价。该罐上所绘场景出自元代著名剧作家王仲文杂剧《孟月梅写恨锦香亭》,表现了唐玄宗时期才子佳人陈圭与孟月梅曲折的爱情故事,此两罐均是元代青花瓷器中的稀世珍品!这两件大罐绘画中的主题人物故事虽不一样,但器物的高度、直径等却大致相同。颈部、肩部也都分别绘上了相似纹饰。只可惜“锦香亭图”罐的罐口有了修补,其价值便大大低于“鬼谷子下山图”。元青花瓷器的装饰纹饰大多为牡丹、竹梅,龙纹、莲纹、花鸟等,因此,青花瓷器上历史人物故事的出现,就显得更为珍贵。

笔者在此文中主要介绍的这一件花铜錾扣商山四皓人物狮耳大罐,会刷新收藏界的新认识,笔者认为是件难得的元青花珍品。

该元青花大罐高36.2厘米,口径16.3厘米,足径18.8厘米。在收肩之处配有一对威猛可爱的狮子耳朵。瓷口和瓷足嵌有束圈花铜扣,这是元代匠人专门为这件元青花打造的,錾花镏金工艺,既美观又能起到保护大罐的作用。

该元青花大罐描绘的商山四皓是秦朝末年四位大博士,分别是东园公唐秉、夏黄公崔广、绮里季吴实、甪里先生周术。他们在秦始皇时代分别职掌一曰通古今,二曰辨然否,三曰典教职,因不满秦始皇焚书坑儒暴行而隐居于商山。相传汉高祖刘邦多次请他们出来帮助自己而不得。后来四人出山辅佐太子刘盈,使刘邦认为太子的贤德感动了商山四皓,从而不再改立太子。唐代杜牧曾为之赋诗道:“吕氏强梁嗣子柔,我于天性岂恩仇,南军不但左边袖,四老安刘是灭刘。”后人用“商山四皓”来泛指做了大官又有名望的贤士。

历史上以商山四皓为题材的绘画作品为数不多,且在元青花的表现上仅这一孤品,是尤为珍贵的。同时,商山四皓寓意非常富贵吉祥。首先,商山四皓都是得道的神仙,皓首白发,仙风道骨,能够种下长寿的美好善果,寓意着健康长寿;其次,商山四皓又都是贤土,官位显达,寓意主人事业隆盛,广揽天下英才,名利双收;另外,商山四皓还包含着家族的和谐美满,子孙昌盛而绵延不绝的吉利兆头。而瓶颈装饰的道家八瓣莲纹和收肩处的狮耳也是镇宅安家之意。

综上所叙,笔者以为,这是一件典型的元代青花人物狮耳大罐,器型典雅规整,画风明快有力,寓意吉祥美满,通施苏麻青料上包下包花铜扣,狮耳帖肩,圈足侈口,是同类馆藏级品的珍稀品种。拥有此宝的人必久种善根,厚德载物之人;无福德一眼难见。这是陶瓷元青花的骄傲,更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

说到瓷器,必然要提到清朝的彩瓷,这是一个非常受欢迎的品种,也是市场价格极高的一种瓷器。彩瓷在乾隆朝的瓷器品种中所占比例非常大,而且价格非常高,尤其是珐琅彩、粉彩等,更是在艺术上达到了新的巅峰期。这主要是因为乾隆时期是清朝鼎盛时期,国力强、物产足,所以官窑烧造不计成本,质量高。

这一时期的彩瓷艺术价值也非常高,例如:2005年,清朝珐琅彩古月轩锦鸡图双耳瓶,以1.15亿港元价格成交;2006年11月,香港佳士得拍卖会,清乾隆珐琅彩杏林春燕图碗,以1.5亿港元的价格成交;2010年10月,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一件清乾隆时期的万寿连延葫芦瓶最终以2.5266亿港元成交;11月,清乾隆粉彩镂空吉庆有余转心瓶,成交价格是5.54亿元人民币。可见,乾隆时期的彩瓷艺术价值是非常高的。

笔者介绍的此瓶为乾隆五谷丰登如意彩瓷,瓶高40.8厘米,口径5.1厘米,足径12.0×8.4厘米,敛口,长颈带耳,圆腹。口沿,颈部、腹部边沿皆粉彩绘缠枝花卉,腹部主题纹饰以彩绘五谷丰登图,图中描绘的是丰收后的景象。从绘画角度而言,图中所绘人物面目表情及衣褶生动,一种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的劳动喜悦之情跃然而出。整件瓷器,造型精巧别致,气质雍容,釉色莹润,纹饰精美,是不可多得的收藏精品。

朗窑红为我国名贵的传统红釉之一,因其于十八世纪始产,于清朝督陶官郎廷极所督烧的郎窑,故称“郎窑红”。郎窑红初创于明代,清代有很大发展。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社会经济比较繁荣,制瓷工艺达到我国历史高峰。康熙时期红秞中的厚釉器(也称为呆釉),色如牛血,釉层较厚,色彩深艳,犹如初凝的牛血,亦称为“牛血红”。 郎红釉是以铜为着色剂,用1300℃高温烧成。由于对烧成的气氛、温度要求很严,烧制一件成功的作品非常困难。因此当时有民谚说:“若要穷,烧郎红。”所以郎红器在当时就很昂贵。

郎窑红釉凝厚,玻璃感强,佳品呈鲜红色。传世品以瓶居多,常见的有观音瓶、棒棰瓶(棰口直颈者为硬棒棰,撇口圆肩者为软棒棰)、直颈扁腹瓶。郎窑红器皿的口部多为白色,与宣德红釉瓷器的灯草口特征相似,器皿的底部有白色、米黄色者,称为米汤底,浅绿色者称为苹果绿。

郎窑红瓷器具有非常高的艺术价值,郎窑红釉观音尊曾在香港苏富比拍卖公司以330万港元成交。

笔者认为,这是一只康熙郎窑宝石红宝瓶,瓶高36.3厘米,口径5.2厘米,足径12.3厘米,器形俊朗,线条秀美流畅。瓶内施白釉,外壁满施郎窑红釉,其釉面光洁透亮,有玻璃质感,其釉色莹澈浓艳,仿佛初凝的牛血一般猩红,光彩夺目。

这三件藏品的主人,是两位江苏常州的收藏家,大名张志光和吴建荣,这两位收藏家都是在当地知名的企业家,近年来,他们在事业上做得风生水起,蒸蒸日上,所以在古玩艺术品的收藏品上,自然也是一掷千金,从不吝啬。他们的藏品还有很多,有机会再向大家一一介绍。

 


作者:钱俊华 来源:《国家艺术》总第65期
  • 国家艺术杂志社,国家艺术,弘扬华夏艺术的博大精深和神奇风采(www.gjysart.cn) © 2025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80420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