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美院雕塑系科班出身的专业背景与艺术底蕴,给白骑通在玉雕道路奠定了基础,不仅拓宽了视野,也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他的作品与他本人一样,时而内敛沉稳,时而创新时尚,时而又充满诗情画意。他有着一颗超越常人、创意无限的玲珑心,经过他手的玉石,在他那读玉、醒玉、悟玉三步曲,竟然神奇般的,都能够以一种全新的面貌展现出来。我们从中能读到庄严质朴的远古情趣,亦或如歌岁月的当代审美。他在工艺上极致与严谨的追求,将每个细节都做到最好。
一件优秀的作品需要深厚的雕工与画工的结合,还需要读懂玉石的特性,才能完全释放灵性,创作出有温度的艺术。其中若没有扎实的设计功底和技艺作为支撑,都是纸上谈兵。白骑通对作品的要求很高,没有合适的题材宁愿花更多时间思考也不会轻易下手,而有的时候灵感也往往在一瞬间。他的每一次创作都是人与自然的又一次默契合作,也是对一块玉石地朝圣之路,孜孜不倦的探索之路。一笔一划,一刀一刻,从平面到立体,从抽象到具象,白骑通感悟着,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萃取着艺术之源,用孕育新生的姿态来创作每个新作品,这个过程漫长又极其不易。白骑通认为,艺术是有生命的,生命是会传承的,传承就必须对后人负责,他用鲜活的灵感,艺术的思考,对每件玉石做出了正确的诠释。
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传说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顿悟成佛,菩提叶也成为修行得道的象征。自然之中,自有妙心慧悟。粗粝的石皮带来木质感的沧桑,仿佛久经风雨,沧桑历变。佛祖端庄肃穆,周边形形色色的峰峦石窟,随着时间都渐渐风化,这一历程给我们留下的是什么?解读白骑通的《再造石窟》系列之《不生不灭》,传递出一个讯息,好的修行可以进入生命里特别好的状态,雕刻者何尝不是?好的修行和理解是对玉石最大的尊重!白骑通手上拿着的是刻刀,心里是和玉石的对话,尘埃和岁月、永恒和易逝!脱去尘埃,褪去了沧桑是什么?是安静!无悲、无喜、无题、至无题众生,皆无一妙产生!
玉雕艺术因其文化承载而历久弥新,从白骑通的作品中,我们能由内而外的感受出玉雕禀赋,他将当代雕塑语言与传统玉雕艺术巧妙地融合为一体,带着对生活的热情,探索着一条充满思考与激情的个性化创作道路,让古老的玉雕艺术闪烁着时代的光芒。在我看来白骑通的作品更多展现的是追求当下性、时代性与原创性,它以耳目一新之感启迪或引导着人类的反思与深省。玉雕虽然是中国传统工艺的集中体现,但民族的又是世界的,白骑通一直希望以玉雕艺术能在这个时代中展现它世界的一面,既符合玉文化的审美,又是面向世界全人类共识的话题。2020年,全人类抗击着新冠疫情的突然爆发,作品《人类,你还好吗?!》便创作于此。白骑通以雕琢“小婴儿”为代指人类在疫情问题、环境问题、自然问题、社会生态下的脆弱、无助和彷徨。神经质的思绪碰上了对比强烈的玉料;诡异而激烈的疫情画面营造出令人恐慌而愤懑的创作欲望,都指向了人类在灾难面前对自身的疑惑。痛苦、无助、不解,存在于环境和社会的挣扎和情感中,置身人性孤寂,寻找生命的光暖,祈愿心中所向往的地方。
诗之所以成为诗,就在于神韵在物象之外,物象在语言之外,语言在意义之外。中国玉雕最终走向何方,我们不一定清楚的知道,但白骑通深深地懂得:一个艺术家在知道自己的艺术行为是为了创作时,是从不愿重复别人,也不愿重复自己的。在前进的这条路上,白骑通正用特别好的状态前行着。白骑通和玉雕,就如闻琴音可懂伯牙子期之相惜一样。通过这种体悟沉思,最终获得内心的丰盈。解读他的作品总能给人物尽其用,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岂容易可谈哉!
玉石为骨,美在神韵!世间美玉白骑通过手万千,创作无数,却件件触动人心,这是他对玉石最完美的演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