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艺海撷英 >> 内容

范敏樑盆景艺术赏析

时间:2024-9-18 8:02:21 点击:


 盆景,是自然和艺术的有机结合,源于自然却又高于自然。将其置于厅堂可领略山林之幽趣,虽是陋室,却陡增雅致。供奉于案几,赏玩于掌股,喜之于心,悦乎于神,方寸间的景致,却是无声有情的中国诗画。从古至今,盆景始终吸引着无数文人墨客为之倾倒,自唐宋以来,文人士大夫就有以制盆景为乐的风尚。1954年,在著名作家、时任苏州园林整修委员会副主任周瘦鹃先生的倡导下,拙政园建立了我国首座国有盆景专类园。七十年来,在朱子安、朱锦源父子等老一辈盆景大师及徒弟们的共同努力下,几代盆景人在传统与创新中不断寻找出路,为园林文化遗产的保护与苏派盆景传承发展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现如今,拙政园盆景团队已成为园林的一道独特风景,而第三代传承人范敏樑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范敏樑,1965年生,江苏苏州人。1984年从苏州园林技校毕业后即进入拙政园盆景园,师从第二代盆景大师朱锦源先生,如今从事盆景养护管理与创作已历四十余载。他性格耿直,日常工作中寡言少语,但在盆景栽培养护与创新方面却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和创作理念。从业几十年来,范敏樑的盆景作品频频亮相于各类国家省市级展览,得到业内外人士的普遍好评,现已成为苏州园林盆景艺术的一张靓丽名片。而这一切成就,却需要一个人能够耐得住寂寞,数十年如一日地默默付出和努力。
范敏樑八十年代初进入盆景行业时,拙政园盆景园已成立了三十多年。当时除了收藏养护一批经周瘦鹃、朱子安等盆景艺术大师创作的精品盆景外,还有大量朱锦源师傅带领徒弟们进行生产创作的未成型盆景。年轻的范敏樑在跟随朱锦源师傅学习盆景技艺的初始阶段,首先需要在两三年内快速地掌握浇水、翻盆、修剪等基本技能,然后师傅才会放心让其对老一辈盆景大师的精品遗作实施养护管理。对于盆景专业工作者而言,对已经成型的精品盆景实施后续养护管理,确保长势旺盛、枝片不萎缩、形态不走样,其责任意义重大,这也是考验其耐心和基本功是否扎实的试金石。此外,他还要在朱锦源师傅的带领下参与毛胚盆景的养护管理和艺术造型,这对当时年轻的盆景技师范敏樑来说无疑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绝佳的锻炼机会。
从事盆景工作不仅需要较强的体力与扎实过硬的操作技术,且需要较高的艺术审美素养。在朱锦源师傅的言传身教下,范敏樑从浇水、翻盆、修剪、拔草、场地整理等盆景养护的基础性工作做起,日复一日,磨炼了年轻气盛的自己,也逐渐培养出内心深处对盆景艺术的热爱。从业四十年来,范敏樑参与负责养护的周瘦鹃、朱子安、朱锦源等前辈的《峦壑叠翠》《一枝呈秀》《幽林雅趣》等经典遗作,至今依然保持着最佳观赏状态,真正实现了盆景作品与盆景技艺稳定有序的代际传承。
1987年,初学盆景技艺三年的范敏樑已萌生出独立创作属于自己的盆景作品的想法,并立即付诸实践。他在靠近观前街的皮市街花鸟市场花五元钱购得当时流行的五针松小苗,这棵五针松仅手指粗,树高50公分,树细而高。范敏樑运用传统苏派盆景二弯半技法,历经四十年不断蟠扎修剪和精心养护,使这件作品最终定型成为传统苏派盆景六台三托一顶的经典造型风格,题名《十全十美》。据考证,这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由苏州盆景技师创作的第一盆具有传统苏派盆景经典造型的教科书式范本,具有很高的收藏和参考价值。
在盆景名师的言传身教下,范敏樑从入行开始奔着养家糊口的简单而朴素的想法,逐渐与盆景产生了不可分割的情感:浇水、修剪、绑扎、翻盘等基本动作已完全融入自己的日常生活,成为一种责任。近些年来,范敏樑专注于盆景栽培基质改良与小微盆景方面的创作,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与技术突破。在充分借鉴国内外盆景栽培经验的基础上,范敏樑结合现场养护实际,大胆创新,探索了一套符合拙政园养护管理的栽培管理模式。他改良盆景栽培基质,大胆采用赤玉土、腐叶土、砻糠灰的混合基质,提高土壤透水与透气性。其次,改进传统翻盆技法,把多年的盆景宿土通过冲洗方式彻底去除,剪去老根,随后在盆内放入充足的混合基质,促发新根生长。经过栽培基质与翻盆技法改进,盆景根系旺盛,枝繁叶茂,使一大批老桩盆景重新焕发生机!
自古文人雅士都喜好在园林雅致之所,邀三五好友,画图弹琴,品酒赋诗。范敏樑的盆景工作室也经常会吸引许多文化名人到访。吴地文化名人王歌之、顾向忠等书画名家在欣赏盆景畅谈之余,亦会欣然为范敏樑的作品题写并撰名。“咫尺天地,方寸乾坤。集自然之野趣,融造化之神功。展画卷于立体,诵诗辞之无声”,盆景艺术与文人诗画之碰撞,可谓是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时代在发展,人们对盆景的审美欣赏也在不断提升和变化。范敏樑始终践行“身正为师,学高为范”的基本准则,将自己的技术与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徒弟们。正如他自己所言:“在这个时代,一切似乎唾手可得,年轻人普遍有些浮躁。但是如果能够静下心来,专心做好一件事,把对美的感受和日常工作生活融合在一起,你的内心会非常的充实与快乐,也能真正体会到生活和生命的本来意义。”
 

作者:赛夫 程洪福 来源:《国家艺术》总第75期
  • 国家艺术杂志社,国家艺术,弘扬华夏艺术的博大精深和神奇风采(www.gjysart.cn) © 2024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80420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