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名家风采 >> 内容

刘胜:古风秀逸 楷法精绝——九旬小楷名家王礼贤和他的书法艺术

时间:2012-5-28 点击:

   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精髓,历代名家辈出,翰墨流芳,风格各异。近现代书法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又不断有了创新和发展,新手和名家皆有建树。然倾尽数十年心力专攻小楷的书法家国内实为少见,而年逾九旬仍能每日临池不辍的书法家更是罕有耳闻!从六岁习字开始直到如今九十一岁高龄,他始终坚持做着这同一件事,每日鸡鸣即起,手摹心追,淡泊名利,寄身翰墨。他的小楷,俊秀清雅,别具神韵,看似柔和秀美,实则刚柔相济,小楷名家王礼贤的名字也由此而饮誉海内外书界。
   春末夏初,有幸随友人同赴浙江湖州练市镇拜访了九十一岁高龄的小楷名家王礼贤先生。练市镇位于湖州市南浔区东南,东邻乌镇,南倚桐乡石门镇,西连双林,善琏,北接古镇南浔。这里风景优美,自古人杰地灵。常言道:字如其人,艺如其品!见到王老,虽年逾九旬,仍然精神矍铄,鹤发童颜,步履十分矫健,与来客谈笑风生,思路敏捷。走进客厅,虽然屋内布置十分简朴,但满堂的墨香书卷让这里显得别样的充实,让人难以想像在这繁华市镇中,居然有一方如此静谧,书香气浓的清雅之地。我不禁想起刘禹锡《陋室铭》中的诗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王礼贤,原名葛庸生,1922年出生于江苏省南通市石港镇,1941年起定居浙江湖州练市镇。现为国际美术家联合会书法委员会会员,浙江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他6岁开始习字,12岁师从清末状元、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张謇的学生郁斯俊,学习书法和古文,由临习张謇《狼山观音造像记》大楷入手,继习王羲之、欧阳询、诸遂良等历代名家小楷法帖,专攻小楷。1943年得到丰子恺甥女周志澄所赠她父亲周印池生前临习过的《汉碑大观》后,楷隶同习,以求厚重,苦学多年,终成一体。观王礼贤九十一岁所书隶书《黄鹤楼》条幅,结体长方,飘逸脱俗,又佐以篆书的古意和楷书的秀逸,气韵生动,典雅古拙,风格独树一帜!其所书小楷《唐代中日交往诗》被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收藏。小楷《茶经》4部被日本、韩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最高茶道组织收藏。中国佛教协会重编《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经三十二应相》由其配书经文,木刻后印刷出版。
   费保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授一级民间工艺美术家、曾获国家发改委授予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他与王礼贤是相识多年的好友,王礼贤的小楷绝艺和费保龄工笔重彩的风筝图堪称绝配,《南鹞北鸢考工志》、《曹雪芹扎糊风筝图谱考工志》的重新复原和绘制出版,即为两位大师珠联璧合之作,原件现为中国美术馆收藏,后由台湾汉声出版社影印出版。
   书法要有所建树,绝非数载之功,一要靠长期的磨砺积累和非凡的毅力,二要靠睿智和超乎常人之悟性。王礼贤学书,夏不避酷热蚊蝇,冬不顾严寒霜冻,滴水成冰之日就以黄酒磨墨,数十年如一日,手摹心追,临池不辍,终于练就了一手小楷绝艺。他写的蝇头小楷要用放大镜才能看清字体的结构,而笔画之间竟然还有笔锋,着实令人称奇叫绝!而6110个字的《孙子兵法》、2488个字的《离骚》以及《洛神赋》等古文名著,字型匀称,结构严谨,墨色一体,清丽娟秀,皆为王先生的精良杰作,无不使观者叹服。正如30年代就在上海书局任编辑的茅盾先生好友百岁老人马君松赞曰:“先生之小楷,无一笔差错,书法功底外,小学功底善也。达到此境界,民国以后少矣”。
   小楷,一般是指1厘米至1.5厘米之间,或者1厘米以下的小字,也就是说:如果要写一幅2平方尺的小楷作品,至少要写800到1000字,其书写难度和耐力常人难以想像。前人写小楷大都用矾宣,用墨较之生宣容易掌握,王礼贤则用生宣写小楷。生宣易滲,用墨极难控制,而小楷笔画细微,稍有不慎就要出现糊字。一幅小楷作品少则500字,多则1000余,楷书作品由于字多,对间距相隔的要求相当高。在创作中偶尔难免写错字或漏字。王礼贤写小楷,即使错漏一字,绝不剜补,而是毫不犹豫,换纸重写。遇有宾客造访,应酬或者情绪欠佳,或用墨浓淡变化,续写笔迹不能和先前书写字迹一致时, 他也马上换纸重头写起,虽功败垂成,也在所不惜。王礼贤说:“艺术品要考虑传世的,不能有缺点”。国画大师陆俨少曾赞叹:“王先生用生宣写小楷,竟能通篇写得墨色一致,点画分明,实在是不简单”!著名书法家费新我亦称赞他的小楷:“大章法好,实在难得”!
    然而王礼贤的书法之路并非是一帆风顺的,“文革”风暴席卷全国之际,王礼贤也厄运难逃。那时,这双本该写字的手在倒粪打扫厕所和抄写悔过书。而王先生做事认真,做人亦十分乐观,他将厕所打扫得干干净净,将悔过书写得工工整整。“文革”期间,被打倒的王礼贤经常挨批,有的人写好了批斗他的稿子,但要用毛笔抄在大字报上却犯了难,也顾不得荒唐与否,最后还是叫王礼贤来抄批判自己的大字报。王老欣然提笔:“让我抄我就抄,正好可以就此练练笔”。有人竟然还要他将悔过书写成两份,一份交给组织,一份留作自己收藏。
   如今提起王礼贤,人们马上就会联想起他那清新娟秀、别具神韵的小楷和典雅古拙、飘逸脱俗的隶书。但很少有人知道,王礼贤还写得一手好文章和作得一手好诗词。年逾九旬的王老,从12岁开始师从清光绪甲午状元张謇门生郁斯俊学书法,稍长,又临习褚遂良、王羲之、欧阳询和文征明等历代名家小楷法帖。而与此同时,他又苦心孤诣秉读他们的典文,因此,在书法渐进同时,他的文字功底也日臻扎实。故无论是吟诗作对抑或是感怀时尚,走笔行文无不得心应手,从容不迫。行文引经据典、清新流畅、文风严谨,不矫揉造作。王老先生还有着惊人的记忆力,他与许多书画艺术名流间的友谊交往,虽岁月悠长,但他恍若昨日,在何月何日说何话等都历历在目。
   1999年12月,由练市镇人民政府投资所建的“王礼贤艺术馆”落成并举行开馆典礼。如今,大凡外来宾朋来练市,一定要去王礼贤艺术馆,观赏一下王老的书作和藏品,感受一下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王礼贤艺术馆”、“文艺荟萃”两匾均由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启功先生书题。在占地一百数十平米的艺术馆内,悬挂在墙上和平放在书柜内的王礼贤小楷书作和精良藏品,无不散发出传统文化的独特气韵和魅力。
馆内还展出有已成为孤本的清代版画杰作《清冷枚罗汉画册》的重版。再版画册由中国佛教协会以6本呈赠国家领导人,其呈赠证书经时任会长赵朴初先生指定王礼贤以楷书书写,以示郑重。
   “人果专心于一艺一技,则心不外驰,于身有益”。
   严谨的书写作风和数十年坚持不懈的磨砺,不但让王礼贤的作品字字精到,更培养了一代小楷名家不凡的气质,同时也给了王老一副健康的体魄。都说书法是一场马拉松比赛,比天资、比耐力、比寿命,这比喻用来形容王老再合适不过了。老人今年虽已九十一岁高龄,依然风趣健谈,儒雅睿智,言行举止丝毫不像一个九旬老人。谈及长寿的秘诀时,王礼贤归功于写小楷,他说写小楷要求坐姿端正,含胸拔背,呼吸调匀,舌抵上颚,然后会产生练习气功才能达到的生津安神的效果。故“善于书法者俱长寿,而身强健,由是观之,凡人心志有所专,即是养身之道”。
   王礼贤为人谦和诚朴,正直善良,几十年来始终淡泊名利,远离世俗。他的书艺和人品在当今社会人心浮躁,追名逐利的现实面前,显得犹为难能可贵。
   辞别王老,流连在练市镇的老街古巷。那错落斑驳的青砖黛瓦犹如王老笔尖的一缕浓墨,继续书写着江南古镇翰墨的情缘。

作者:刘 胜 来源:本站原创
  • 国家艺术杂志社,国家艺术,弘扬华夏艺术的博大精深和神奇风采(www.gjysart.cn) © 2024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