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成荫作为一名已经功成名就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仍然是年复一年的孜孜不倦地坚持勤奋创作,一般人是不容易做到的。而几十年始终如一的坚持自己的理想追求,坚持自我鲜明的艺术观点,坚守艺术家的优良秉性与品质则更是难可贵。他每天除了吃饭睡觉,艺术创作已成为他的一种生活习惯,总是锲而不舍,不知疲倦地潜心创作,一段时间过去,新作品便一批又一批地出现。柳成荫是一位睿智卓识、博学多才的雕塑艺术大师,他创造出一系列形神兼备、既具无锡惠山泥人的艺术特色、又富于现代个性的彩塑泥人形象。他以娴熟精湛的捏塑技艺、刻画不同人物的不同个性,平淡中见奇异,平实中见功夫。
柳成荫的惠山泥人作品堪称一绝而名声在外,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国内许多艺术大师比如程十发、吴作人、关良、唐云等都与他是好友而交往甚密,并以大师自己的精品力作来换取柳成荫的彩塑小泥人作品,此已成为美术圈内艺术家交往雅聚的佳话,可见他彩塑艺术创作的不同凡响。
柳成荫创作构思精巧、富有创意的紫砂雕塑系列给观者带来一种淋漓尽致的视觉感受,一种回肠荡气的审美舒畅。他的紫砂雕塑都是以宗教人物或历史人物为题材内容,尺寸不大,但是却给观者见微知著、小中见深的中国雕塑气派,净化观者的情感与灵魂。对待传统,柳成荫的高明之处在于能够把一切符合自我性格气质的图式语言自由撷取。尤其是雕塑家自古至今竞相表现的观音像、罗汉像等历史题材内容,到他手上塑造出来的这些艺术形象既气韵生动又与众不同。
他的塑造风格独具个性,善于依托自己的学养与艺术感悟,挖掘同类题材形象的不同审美潜能和表现契机。在能够适应各种不同条件下的审美需求同时,又孜孜不倦地探索属于他自己的塑造语言形式。他在紫砂雕塑的创作中,原材料的特性被应用得自然贴切。
柳成荫新近创作的紫砂陶雕塑系列,超越了传统模式中观音像、罗汉像的工艺性造型思维与塑造概念惯性,藏巧见拙的塑造表现出他心目中的佛教神像,构筑成一个个精神与生命的形象载体。他在传统与现代之间以智者的聪慧与超凡才情进入艺术创作的自然转换与语言对接,在东西方文化的分析吸纳之中,在传统艺术、宗教艺术与民间艺术的探索之中寻找到他自己的语言形式与艺术创作座标。因为身处当代文化情境中,他不可能游离于当代社会而自我封闭。个性化特征、探索思考、观念深邃正是柳成荫惠山泥人与紫砂陶雕塑艺术超凡脱俗的语言特征。(柳成荫大师现在的所有泥塑作品已经过800度高温烧制,紫砂雕塑作品经过1300度高温烧制,便于保管和收藏)。
柳成荫:男,1942年生于浙江嵊县,现居住江苏省无锡市,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委。自幼在叔父惠山泥塑名家柳家奎(已故中国工艺美术大师,1948年考入杭州国立艺专雕塑系)指导下学习绘画、泥塑。1958年进入无锡市惠山泥人厂创作组,拜师著名艺人周作瑞学习彩塑,后又跟随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木东(1943年毕业于日本东京日本大学艺术学部雕塑系 ,后回国在中央大学任教)系统学习彩塑技艺。1964年调入无锡市泥人研究所工作,1997年被评为第四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直至退休。他继承传统惠山泥人手法,擅长手捏戏文人物,同时对现代人物的刻画也进行了深入研究。他的作品活泼灵巧、线条优美、神情细腻,意味深刻。他创作作品千余件,其中多件作品被海内外博物馆珍藏,著有《工艺人物变形》等著作。代表作品有:《李逵》、《关公》、《天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