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艺术家动态 >> 内容

庞建新:浅说和田玉雕刻表现风格—巧雕艺术

时间:2012-3-15 点击:

  大家知道每一块和田璞玉都具有它鲜明的特征:天然的形态,不同的质地,特有的色泽以及令人遗憾的瑕疵,以此造就了它的唯一性。
   琢玉人如何巧妙地综合运用其独特的唯一性,发挥自身的艺术想象和高超的雕刻技法,使之成为一件难得的具有视觉和触觉上冲击力与感染力极强的艺术品。巧雕就是一种很妙的表现手法之一。那么如何才能达到这种境界呢
   首先,琢玉人必须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面对一块璞玉,“读玉於心”十分的重要。古人说“一相胜九工”也是这个道理。雕刻前的设计是前提,“读玉於心”是前提的保障。读懂了,读透了,设计灵感也自然而然产生了。国人爱玉,惜玉,中华文化中的哲学观,人生观是玉文化的核心元素。玉是我们中华文化的载体,玉承载着中国人对“人与自然”很多根本的信息符号。伴随着文化的发展与延伸至今,甚至无尽的将来……。在中华文化的许多工艺美术类别中,难以类比,堪称一朵奇葩。所以,琢玉人“读玉於心”,深知玉文化的本质属性,十分重要。千万不能视之为一般的“玩物”和普通的一种工艺制造。柬埔寨有一个经典的故事:琢玉师傅教徒弟第一年学中国哲学与历史;第二年学中国的诗词音律;第三年学书法与绘画然后方可上手琢玉。同样也说明了这个道理。琢玉人的玉文化素养之深浅,决定了其作品的优劣,这一道理毋庸置疑。
   知晓了这一琢玉过程中的前提,接着我们着重探讨本文的主题:和田玉雕刻风格之一的巧雕艺术。
  和田玉的巧雕艺术,其根本的要素是:合理而巧妙地去综合每一块璞玉的形、质、色、瑕等的特征,在其要表现的文化元素和本质属性的前提下,紧扣主题;通过切、磋、琢、磨的技法表现,成就了其作为一种艺术风格的存在,不少妙思精做的作品更是上乘难得。
每一块和田璞玉,其基本特征:形,质,色,瑕等往往有一种更显其不同的个性和奇特。
璞玉之形:——和田玉是大自然的造化:从山料到山流水料,经上亿年冲磨而成的籽玉,由于其最初风化时的形与质的不同,冲磨后便形成了绝不相同的各种几何形态的造型。大小  长短,粗细,胖瘦各异,可谓姿态万千。
璞玉之质:——和田玉由于其因为矿石中透闪石分子构成的差异,造就了其细腻,粗松,浑厚,透显,纯净与混杂特征,使得每一块玉不尽相同。
璞玉之色:——和田玉基本由“白,墨,黄,绿,青等色彩构成,主要是因为其玉所含金属矿物的成分比例不同。开采形式与所处环境的不尽相同,形成了通体一色,各色相间,厚浅不同,乃至表皮沁染等等,人们往往冠之以“枣红,秋梨,虎皮等等之名称
璞玉之瑕:——因为质地纯净与粗松,开采时的外力等的因素:使每一块玉中多少则存在了水线,棉状,裂纹,浆(石性), 玉石相裹等现象。人称“十玉九隔,的确如此。    
  粗略叙述形,质,色,瑕等基本特征后,关键在于每一块璞玉如何“依山造石”,展质亮色,扬长避短,化腐朽为神奇,这里举几件作品在阐述效为实感:
墨玉龟(摆件)
    由于常年风化的原因,形成了独特的表皮肌理的岁月苍痕感,哈密瓜似的墨玉表皮用来表现龟背,表达寓意了人们对长寿的追求和健康的祈求的文化内涵。玉璞之美,这件形、质、色的结合之作,巧妙地表达了设定的艺术效果。可称为巧雕中的一种艺术表现手段。
青花玉钟馗(摆件)
   很一般的一块青花玉:相间着局部的黑色,深浅不一,形状很适合摆件人物的材料。如果不利用其黑白相间之色,作品定显普通,将钟馗的面首,用墨色表现,衬以上身的白色,再以黑袍黑靴;做上下呼应,最后的效果给人一种色差借用,对比强烈,神态生动的艺术感,这也是巧雕艺术中对色的一种诠释。
青玉小金蟾(腰配件)
    青玉小金蟾是一块探料后留下的“边角料”(一块大料切去一块顶端,探究其料的内部)。金蟾背是原皮, 腹部是酱油色的斑点,典型的一块行内所判定的“脏料”。利用蟾蜍应有的酱色斑点,借用材料的利用,可谓巧雕中利用瑕疵的满意之作。化“朽”为奇,将遗憾为天赐。
童子戏蝌蚪(摆件)
   此和田玉为上下两层略白,中间夹杂着一层浅黑色,恰似一块三明治。如何处理夹层中的灰黑色,利用好此色来创意立题是关键。将上层的部位雕成两童子,捋袖在黑色的泥塘小溪中抓蝌蚪。黑色的部分正好被泥水和蝌蚪来表现,可谓恰到好处。
荷叶青蛙(手把件)
   自然天成的玉石相间,此玉也算是瑕疵中特性很奇特的材料。本因去石而留玉,但玉的部分极可能会所剩无几。将石的部分为衬托,使之成为荷叶依附之处,极为细腻的玉质部分雕琢成三个小青蛙,石玉的肌理效果对比强烈,色泽对比鲜明,可谓巧雕作品中的佳作。
  文中所提之作品,略可以说明和田玉雕刻艺术风格之一巧雕艺术的一些基本表现手法。和田玉雕刻中的艺术风格多样,各种题材和造型,各种类别的材料从形、质、色、瑕等方面利用的好,巧雕艺术都可以有所表现,能为和田玉作品更赋于其奇特的艺术魅力。                                                               

作者:庞建新 来源:本站原创
  • 国家艺术杂志社,国家艺术,弘扬华夏艺术的博大精深和神奇风采(www.gjysart.cn) © 2024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