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名家风采 >> 内容

大音希声:金海鸥与他的礼乐复兴之路

时间:2019-9-17 10:38:33 点击:

 “和钟”往事
 
1999年的江南大地,气候十分反常。“白露”节气已过,温度却有如盛夏,连田野里吹来的风,也是热辣辣的。已经入秋,正是快要收获的季节,田间的稻穗沉甸甸的垂下了头,再过一些日子,农民们就要迎来喜悦的丰收了……
此时,姑苏城外,一间简陋拥挤的铸造厂房内,四个地炉喷吐着蓝色的火焰,1200摄氏度的铜水在浇铸包内翻滚蠕动,铜渣像焰火般四处飞溅,工人们在烟雾里晃动着忙碌的身躯。金海鸥穿着厚厚的帆布工作服,汗水顺着他的脸颊淌进了衣领,背上已然泛出一层盐霜。他的头涨的厉害,浑身滚烫,似乎正在发烧。一仰脖,金海鸥吞下了几片“感冒通”片,顾不上多喝几口水,又扯着嘶哑的嗓子,指挥着浇铸工人们严格按照工艺顺序来操作,不敢有丝毫的大意。为了保证能顺利完成一项特殊的任务,他们已经连续加班奋战了数不清的昼夜。这项任务的起因还得从年初说起。
1999年1月8日清晨,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把金海鸥惊醒,从广东传来了南方高新科技实业公司总工程师关洪野的声音:“金厂长,告诉你一个好消息,这件事中央领导已经批示了,你马上到北京去,我正在进京的路上,具体情况面谈”。他们电话里所说的这件事,金海鸥心里当然明白,一定是中央已经批准了研制“中华和钟”。他从电话中听出了关洪野的兴奋之情,也似乎看到了这个七旬老人雀跃的神态。金海鸥当即就买了去北京的火车票,来不及收拾行装,也顾不上与家人话别,行色匆匆中乘车北上。车轮在铁轨上急速滑动,发出“咣当咣当”的声响,在金海鸥听来极富节奏和韵律。透过车窗,阡陌、田野、城镇、村庄,呈现出一幅幅美丽的画卷。前面已经过了黄河,离北京城越来越近了,他的心跳也似乎在慢慢加速。自从知道将要担任“中华和钟”的制作任务后,金海鸥彻夜未眠,自己也说不清是异常兴奋还是压力太大。毕竟这是他已经做了许多年的“编钟之梦”,无论对他个人还是整个国家来说,都意义非凡。金海鸥和编钟的这场千古奇缘,还得从多年前的一场邂逅说起。
 
初识编钟
 
1982年,国家文化部主办的全国民族器乐观摩演出在武汉举行。苏州民族乐器三厂指派金海鸥等骨干人员前往交流学习。武汉音乐学院的副院长陪同他们一起参观了湖北省博物馆,这里陈列的战国时期的曾侯乙编钟引起了金海鸥的极大兴趣。在武汉的十四天里,金海鸥像是着了魔一样,除了吃饭睡觉,几乎都呆在博物馆的编钟前未曾离开,他到底在痴迷什么?旁人当然无从知晓,其中缘由还是来自于这套出土的曾侯乙编钟的独特发声。
曾侯乙编钟,是中国目前出土数量最多、音律最全、气势最宏伟的一套古代编钟,堪称“编钟之王”。它是战国早期文物,1978年在湖北随县(今随州市)出土,由重达2567公斤的65个大小编钟组成了庞大的青铜乐器组。此套编钟的出土无疑打开了一扇研究古代青铜礼乐文化和历史的大门。更令世人惊叹的是,曾侯乙编钟虽深埋于地下两千多年,出土后却依然音色纯美、音质纯正,钟声宏亮,完全可以正常演奏。
编钟是我国古代宫廷特有的礼乐乐器,在民间几乎从未流传。每逢征战、朝见或祭祀等活动时,都要演奏编钟。在中国古代,编钟是上层社会专属的乐器,也是等级和权力的象征,它是历代帝王礼事、宴享活动中不可或缺的“庙堂之乐”。曾侯乙编钟音域宽广,跨越五个八度,中心音域12个半音齐全。2400多年前的一个附庸于楚国的区区小诸侯国曾国,竟然能有如此形制恢弘、铸造精美、适合大型乐队演奏的乐器,比欧洲十二平均律的键盘乐器的出现要早将近2000年,可以想见我国古代的音律科学和礼乐文化是何等发达。
编钟,堪称中国古典音乐的千古绝响。古人为什么用铜编钟敲奏音乐,而不用铁钟呢?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说过:“铁性易缩,时加磨莹、铁愈薄而声愈下,乐器须以金石为准。”由此看出,古人不仅用铜钟演奏,而且用铜钟定音。我们的祖先不仅用铜制造了劳动工具和炊器,而且在长期的劳动过程中,逐渐了解了音乐的奥秘,在陶钟的基础上铸造了铜编钟。
如今,当我们聆听曾侯乙编钟那富有穿透力的音色,仿佛跨越了时空,梦回远古,置身于两千多年前神秘的庙堂之上。使我们真正感受到了“金声玉振”的艺术魅力。可是和曾侯乙编钟相似甚至更大型的编钟及其礼乐文化却在数千年历史的断层中渐渐失传了,并未在后世延续其辉煌。
 
破解“一钟双音”密码
 
曾侯乙编钟从墓葬中重见天日后,为保护国宝并研究其神秘的制作工艺,自1979年3月开始,在国家文物局主持下,由湖北省博物馆、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武汉机械工艺研究所等七家单位联合成立了曾侯乙编钟复制研究组。数年过去后,专家们尝试了无数种方法,哪怕是进行硅胶翻模,却始终也无法重制出能像曾侯乙编钟原件一样进行正式演奏的编钟。有专家断言,要想做出超越青铜器工艺品范畴,成为能够真正演奏意义上的乐器编钟,在当时条件下是不可能的。专家的说法当然不无道理,礼乐文化及其重器在华夏大地已失传了几千年,即使凭借现代高科技手段,若想破解古人铸钟的密码,也堪比登天。
曾侯乙编钟最神奇之处在于,当你敲击编钟每一只钟的正面和侧面,都可以奏出两个不同的乐音,它们之间不但呈现了非常和谐的音律关系,而且互不干扰。这种神秘的音乐性能被称为“一钟双音”,国内外音乐理论界始终未能破译其奥秘并进行复制。我们可以想象,战国编钟体积庞大,数量众多,当宫廷乐师们敲击演奏编钟时,如果不能一钟双音,想演奏一支完整的乐曲,当旋律跌宕起伏时,乐曲的连贯性是不可能实现的。而如果同时增加演奏者,势必造成指挥及乐师们相互之间协调的难度和混乱。在战国时期,如果宫廷乐师给贵族统治阶级演奏时出现失误,那将是灭顶之灾,完全不可想象。
国内的专家们束手无策,解决不了“一钟双音”的难题,却激起了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小普工”金海鸥的斗志,他彻底和编钟犯上了倔。将近半个月时间天天泡在博物馆观察曾侯乙编钟的造型、结构、工艺等,还把当时市面上几乎能找到的所有与编钟、青铜器相关的考古文献资料都一一买下并反复研读,仅这些资料就花费了他三、四百元,在八十年代,那可是一笔巨款!
也许是爱思考,爱探究事物的天性使然,让金海鸥的整个思维都沉浸在曾侯乙编钟的破解之谜中,竟然在骑自行车时屡次撞上了路边的电线杆。类似的“事故”,日后一到他悉心研究技术难题时就会频频发生,以至于后来家人禁止他再骑自行车。我们听说过英国科学家牛顿在果园中,边走路边思考问题,无意间撞到园中的苹果树的故事。当苹果掉下来砸在牛顿头上的那一刻,突然醒悟的牛顿由此发现了万物皆有引力的定律。金海鸥没那么幸运,骑自行车撞到电线杆并没有让他发现编钟的个中奥秘。回到苏州后,他的心里始终揣着无法破解的 “编钟之谜”。厂里也早就知道有这么一个奇才怪才,喜欢思考和动手实践,开模具、搞设计、各种修理都是一把好手。厂领导于是找到金海鸥并提了些要求:小金啊,你既然这么爱钻研,也有这方面的能力,不如给厂里做一些民族乐器的改革创新吧?金海鸥一看,这次不抓住机会,利用厂里的雄厚资金技术复制曾侯乙编钟,更待何时!
适逢陕西省歌舞剧院歌舞团为了推仿唐乐舞需要编钟,找到金海鸥。于是他提出:古人讲求礼乐,遵照周代古制,将曾侯乙编钟为原形制成合乎当今音乐律制为前题,也合乎历史实际,不会有问题。歌舞团给的经费,专款专用,就用于试制编钟。厂方欣然同意,可厂里的技术班底面对他的设计方案却“闹起了罢工”。原因是金海鸥要创制的十六个编钟按大小规格可分四组,一般来说只用四个模具也勉强可以了,但为了技术的完美,金海鸥坚持一钟一模,也就是需要十六个模具,工作量一下子加大了好几倍,由此可见他对细节的完美追求非同一般。而翻砂、调音、表面处理等各工种的技术人员也纷纷跑来诉苦,表示编钟研制技术难度大、劳动强度高、人手根本不够。金海鸥一看这事儿要搁浅啊,于是向厂里提出自己来干,一来能保证质量,也避免别人的闲言碎语。不过他希望厂里能特批一下,让他带活回家做,如成功了照常发工资,失败了算请假不是旷工即可,厂里居然又同意了。
天才的身边总会有故事发生,而如果天才再加上执着和顽强的毅力,那就注定要产生奇迹。金海鸥这下还真鼓捣出了大名堂,由于他平时积淀的音乐素养再加上独创的金氏调音法得以完全运用,辛苦积累的历史考古知识也终于派上了用场,在1983年的某个深夜,金海鸥终于成功制作出一套十六只可发出双音,能全套演奏的乐器编钟!为了这套编钟的制作工艺尽善尽美,金海鸥付出了多少艰辛和汗水人们不得而知。不过因为涉及工艺保密,他未能向我们详细披露他的创作过程。我们只知道,金海鸥确实是自己一人完成了包括雕刻、浇铸、调音等等在内的全部制作工序。
 
华夏正音 技惊四座
 
1984年,金海鸥兴冲冲的把刚出炉的“大家伙”带到了北京中央民族乐团排练大厅,供专家们聆听并征求意見。参加曾侯乙编钟发掘的两位音乐家之一的文化部艺术研究院舞台技术研究所的专家王湘,当时正巧也在研究曾侯乙编钟的复制技术,他和四名学生听说后,带了分贝仪等测音设备赶来检测金海鸥做的编钟。学生们架设仪器时,王湘拿起钟锤轻轻敲了敲编钟,震惊之余,他马上让学生们停下来,掩饰不住激动,对着金海鸥感叹到:你,成功了,我,失败了。你的编钟检测报告由我来写!
当时恰好全国68个文艺单位正在北京排练献礼建国35周年的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中国革命之歌》,著名音乐家乔羽得知编钟复制成功后,赶到排练厅一听这套编钟声马上通知说:撤下管钟,换上编钟!有人问为什么,乔羽意味深长地说:编钟才是中国人的声音啊!果然,《中国革命之歌》序幕《祖国晨曲》里,古老的编钟激扬起历史的回声,大大深化了整部作品的主旨和艺术感染力。
乔羽先生看上了这套编钟,这可急坏了金海鸥。编钟早已有主,买家是陕西省歌舞剧院,而且马上就要运回苏州开鉴定会,怎能留在北京!于是他偷偷将钟运回了苏州。乔羽怎肯罢休,立刻让歌唱家马玉涛、吴雁泽亲自追到苏州,找金海鸥要编钟。在苏州的鉴定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60多位音乐专家,包括赶来的吴雁泽等一起参加了鉴定。最后,专家们一致认为:金海鸥这套编钟既保留了典雅古朴的造型,又具有音色优美纯正的特点,是当时全国编钟仿制中最为理想的一套。中央民族乐团、南京民族乐团、陕西省歌舞剧院、武汉音乐学院等七八家单位,都在现场抢着要购买金海鸥研制的编钟。当时武汉方面也在做曾侯乙编钟的复制,他们甚至愿意向地方音乐单位免费赠送,不希望这些机构找金海鸥买编钟。无奈,相比之下,他们的编钟在实际演奏中实在难以和金海鸥的编钟相提并论。金海鸥因研制编钟一举成名,并屡获殊荣。双音编钟在1983年获得苏州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986年在全国乐器博览会上获优秀产品特等奖。1997年金海鸥受文化部委托,完成18件一套的仿古双音编钟50套,在中国50个驻外使馆收藏展示,向世界人民宣传了古老的中华编钟文化。值得一提的是,1985年,金海鸥携编钟代表江苏省,参加了在新加坡举办的“世界工商博览会”,在当地引起了轰动,许多人闻讯前来参观这套编钟。有位老华侨对金海鸥说,以前只在书里见过“钟鸣鼎食”,一直好奇“钟”是什么样,今天总算见识了真容。新加坡国家电视台采访了金海鸥和他的编钟,并在黄金时段播出,却没有太关注其他参加博览会的中国代表团成员。贸易促进会会长纳闷了,地球同步通信卫星东方红二号不久前上天,新加坡人不关心不打听这个,却青睐一套与经济效益完全无关的古老乐器——编钟?走出国门的中华编钟,终于在世人眼中得到了推崇和认可。陕西歌舞团出访日本表演仿唐乐舞,带去了金海鸥创制的编钟。当天籁般的乐声响起,一位日本老音乐家竟激动的跪在地上顶礼膜拜起来。
在双音编钟研制成功前后,金海鸥在中国民族乐器的其他领域也大显身手,并屡创佳绩。包括先后试制成功了我国第一套玉磬(1984年)、唐代乐器方响(1985年)、系列定音铜鼓(1988年获文化部科学技术进步奖)、双音羊角编钟(1988年获文化部科学技术进步奖)等。这些为他赢来殊荣和大奖的成就,在其他人看来,这其中的每一项都堪称音乐界的创举,但却被金海鸥谦称为:“小发明,不值一提的。”金海鸥不禁感叹到:“只有文化的力量才是跨越国界,并能够被世人永恒尊崇的。”中华民族古老乐器的地位,虽经他的手得到了一点点提升,但若要真正被世界音乐界所瞩目,还有很漫长的路要走。
 
千禧之年 梦圆和钟
 
为迎接新千年的到来,国家决定斥资打造一套规模空前的大型礼乐重器,并命名为“中华和钟”。中华和钟由108枚钟和钟架、钟分三层悬挂,上层是34枚钮钟,代表包括香港、澳门、台湾在内的34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和特别行政区;中排是56枚甬钟,象征56个民族;下面是18枚镈钟,分别表示中华民族从史前到当代的16个历史时期,以及“和平”与“发展”的当今世界主旋律。中华和钟原定悬挂于天安门城楼,后因技术难度未能实现,而陈列于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即太庙。华夏编钟创制组在99年初招标。制作其中90枚起主要演奏作用的主旋律钟(34枚钮钟和56枚甬钟)及玉磬的重任,被已有17年编钟制作经验,制作了国内大部分民族乐团编钟的金海鸥来承担。做一件独立的编钟容易,可要把90件主旋律钟,甚至要将整套中华和钟108件编钟的音色、音量、音准、分辨率统一起来,难度极高,也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造。目前出土的最大一套编钟群曾侯乙编钟也才只有65枚钟,而中华和钟足足有108枚钟。
前期准备了半年之后,金海鸥决定在99年6月18日开工,而规定是99年10月5日必须完工。铸造青铜编钟,制作工艺复杂,涉及制模、浇铸、调音等几十道工序。稍有不慎,就前功尽弃。金海鸥以铸造世纪精品的标准严格制作,只要浇铸和涂料工艺失误中产生一点点夹砂、夹皮等瑕疵,一律回炉重铸。在金海鸥带领下,全厂从上到下齐心合力,终于在10月5日如期成功完成90枚编钟,金海鸥长舒了一口气。
可谁知从华夏编钟创制工作领导小组那里却突然传来了不好的消息:由于钟架制作是其他协作单位,双方在尺寸沟通上出现失误,金海鸥制作的四枚最大的编钟不能放进北京方面制作的钟架里。问题来了,修改钟架还是编钟?权衡两者所需的资金和人力,金海鸥毅然决定,改编钟!可是,因为音位排列的关系,改四枚编钟意味着整套编钟都要改。正常需要半年的工作量,以中科院领导路甬祥为主的中华和钟验收委员会同意延长的工期只有四十天,四十天要完成近半年的工作量,除了日夜加班赶工,别无他法!
俗话说“越忙越乱”,长期处于极度疲惫状态的人容易暴躁,工人和部门负责人也终于发生了冲突。此时的金海鸥不但要负责技术协调,还要竭力调停双方的矛盾。好在所有工序顺利完成,终于进入了最后调音阶段。编钟调音是极为精微的一门技术,也是编钟制作技术的核心。金海鸥对此秘而不宣,“一钟双音”的秘诀,就藏在他小小的锉刀下,稍有不慎,一枚做好的编钟就会在调音阶段完全报废。关键时刻方显金海鸥的大师本色,他忙而不乱,稳稳当当的把所有编钟全部调试合格成功。
很快,中央音乐机构专家鉴定小组便对中华和钟的音乐性能进行了全面检测,一致认为整套作品制作水准非常之高,音准竟然达到了国内最高水平零音分的误差。由中科院院长路甬祥签字的验收意见称:“中华和钟既保持传统特色又有创新,其音域达六个多八度,音频、音色均达到理想标准。建议评定为国宝级艺术珍品。”
在短短40天内铸造90枚钟,能达到这样的技术水平,实为难能可贵。1999年11月21日,编钟送走的当晚,处于紧张疲劳状态的金海鸥身体终于支持不住,因心脏病住进了医院。四十多天后的2000年1月1日,当中华和钟在太庙奏响,新千年的世界上空,回荡起了中华民族的远古之声。北京交响乐团的演奏家现场是非常投入的,那么研制“中华和钟”之一的苏州华声乐器厂厂长金海鸥呢?他并不在当天的庆典现场。当金海鸥拖着疲惫的身躯从电视实况转播中亲眼目睹了自己参与研制的编钟撞响21世纪来临的第一声,他的眼角湿润了。此时此刻,金海鸥的心情高度亢奋,用任何言语来描述都显得那么苍白。
“中华和钟”被世人叹为史无前例的礼乐重器、艺术瑰宝,被评为“国家级艺术珍品”,也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舞台演奏双音编钟获得吉尼斯世界纪录。它为金海鸥赢来了巨大声誉的同时,也为中国民族乐器赢得了世人的关注,能将中华礼乐文化传承且发扬光大,金海鸥可谓功莫大焉。
 
剑胆琴心 再铸神器
 
苏州,在人们印象里大都是吴侬软语,江南丝竹。今人都已习惯于苏州人温文尔雅、雍容揖让的文化性格,其实它是在历史长河中逐步演进而成的。其背后至今隐藏着刚烈剽悍、智勇双全。2500年前,春秋霸主吴国,以军事兴国。四方招揽来的优秀军事人才,最知名的就是写出我国最早军事理论著作《孙子兵法》的兵圣孙武和武能领兵打仗,文能建设城池管理国家的贤相伍子胥。
军事的需要推动了兵器铸造的发展.善于学习、心灵手巧的吴国工匠从当时的中原先进地区输入技术,后来居上,锻造出一流的兵器。赢得屈原在《九歌•国殇》写下“操吴戈兮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当时吴越在战争中最常用也最为世所重的还是剑。这些剑中的魁首,则专属君王所佩戴,象征着至高无上的权利,为天下群雄竞相争夺的“宝剑”。
作为苏州人,金海鸥从小就听着宝剑的传奇长大。走过干将坊,他也偶尔会发思古之幽情,感慨当年大剑师们的鬼斧神工在青史上留下的重重刻痕。日后每当他以青铜铸造乐器时,也仿佛以艺术的“语言”与干将等铸造业“祖师爷”的灵魂神交,传承他们未竟的志业。1999年,在制作中华和钟阶段,金海鸥与上海博物馆的专家闲聊,专家说,上博和上海宝钢材料研究所共同对越王勾践剑进行无损科学检测,在三千倍的放大镜下,研究人员发现其由三种不同的金属合成,并且这三种金属在剑的不同位置,合金配比不一样。主要成分是铜、锡以及少量的铝、铁、镍、硫组成的青铜合金,剑身的黑色菱形花纹是经过硫化处理的。因作用不同,剑脊、剑身的底色、此纹饰、剑刃的合金含量、比例也不同。但就算清楚地了解了材质,越王勾践剑的制作工艺,还是千古之谜。
这再一次激发金海鸥的探索欲望,他再次重返湖北省博物馆,只不过十多年前他在这里是观察以图复制当年的“天下第一钟”曾侯乙编钟,这一次,换成了“天下第一剑”越王勾践剑。回来后,他不间断地进行实验和思考。2009年,历尽艰辛的金海鸥成功创制出春秋双剑——越王勾践剑和吴王夫差剑。这次金大师跨领域跨得有点“远”,从乐器、礼器一步又跨到了兵器。
俗话说“十年磨一剑”,初步研制的成品瑕疵多多、纹饰模糊或缺失,无法达到他要的效果。困惑中,金海鸥想到了欧冶子、干将、莫邪等大师铸剑都在莫干山。一定有原因!他专门去莫干山考察,发现那里的水质与众不同,含有硫的成分。他采用莫干山的水铸剑,果然大有助益。他领着工人遵循古法来完成越王勾践剑的每一道工序,花了10年准备,前后投入一百八十多把剑,终于收获了一对纹饰品相满意的成品。复制“天下第一剑”成功后,人们纷纷问金海鸥,大剑师,你啥时让我们看看苏州城家喻户晓的干将莫邪剑长啥样?金海鸥的雄心再度点燃,他再一次发挥寻求历史谜题答案的“侦探”劲儿,在没有数据、没有参照的“一穷二白”逆境中,广泛爬梳史料和科技文献,力图揭开上古不传之艺的神秘面纱,誓要再铸神兵,恢复两千年前吴地宝剑的荣光。这一次,他总共铸了一百八十多把剑才获得理想成品。只存在于人们口口相传中的干将莫邪剑经金海鸥之手重返人间,成为2010上海世博会苏州馆的“镇馆之宝”,再次震惊世界。
金海鸥,这位姑苏城中一位低调至极的工艺美术大师,在他身上,集中了很多“矛盾”和“不可思议”。作为草根出身的“工匠”,却贯通古今诸多知识领域,频频被高不可攀的国内顶级学府邀为座上宾。他不满足于在器具层面追求精益求精的“雕虫小技”,而是发挥自身才智,艰苦卓绝地努力学习,孜孜不倦地钻研探索。他让古老的礼乐重器奏响于世纪的新千年,也让传说中的“宝剑”再现人间。连一种乐器都不会弹奏的他甚至意欲对各种民族乐器改良革新,或复现失传的优秀中华古代乐器,让中国民族音乐能在殿堂之上,与西洋音乐一较短长,并已经获得许多重大成果。      
一路走来,金海鸥始终围绕着“为往圣继绝学”的主旨,做了大量前期的准备工作。“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礼乐重器的恢复是礼乐兴邦的基础。他始终认为,古琴是非常能体现中华民族文化个性中睿智儒雅一面的典型乐器,文化地位至为崇高。早期曾广泛使用于雅乐,而其中的著名弹奏者有舜、周文王、孔子等华夏历史文化中的偶像级人物。
醉心于琴的文化符号意义——智慧,金海鸥一直对这种古老的弦乐器情有独钟。他曾经绘声绘色地向人们复述过《燕丹子》里记载的一个古老传奇故事:当荆轲要刺死秦王嬴政之际,秦王请求听完一曲琴曲后再求一死,而同样酷爱琴乐的荆轲竟然答应了。宫廷里一位后世不知其名的仕女不慌不忙弹起琴来。琴声愉悦了荆轲,当他放松下来聆听琴乐时,机智的仕女用秦地方言唱起歌谣,歌词暗示秦王如何得以逃脱。金海鸥认为,琴,其实改变了中华历史的大进程。
但金海鸥并不满于如今的古琴,他认为古琴真正的制作技艺,在战火纷飞及朝代更替以及民间长期流传中早已失传和被曲解,特别是音色音量及演奏效果完全达不到史书记载的水平。金海鸥在许多场合都提到:有人说古琴是“文人”修身养性,自娱自乐自已听的,不需要声波量大也不需要它传的远。说这种话的人自认为是文化人,其实我感觉他们至少是没研究过史书,没听过《空城计》历史故事的。“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古琴在中国古代大多是用在礼乐教育上为国家培养栋梁之材的。再说《空城计》的故事,诸葛亮在城头弹琴,一箭之外的司马懿能听出诸葛亮琴声不乱,一箭之外至少相当于今天的50~100米,这么远的室外距离,现在的古琴行吗?显然不行!没有电子设备,在安静的音乐厅第一排都几乎听不清!自从上古的乐器失传,后来几乎无人能再做出前人的乐器,即使模仿做出来的乐器,也只是徒有其形,音色不美妙,穿透力也很弱,以至后来没多少人要听,要学,要弹了”。
近年来,金海鸥利用科技革新和从史书中钩沉古法复原古琴等乐器工艺的课题,获得了许多重大突破。2001年金海鸥又研制成一种仿红木木质琵琶背的制作方法,获发明专利。后又成功复原了曾侯乙墓出土的2400多年前的五弦琴、十弦琴、和“瑟”系列(低音瑟、中音瑟、高音瑟)以及湖北枣阳出土的2700多年前的十五弦琴等系列古代弹拨乐器。它们的成功复原证明古代先人制作的乐器,发声原理是非常科学的,它的科学性完全不输于今天西方的小提琴等西洋乐器,音域之宽泛不亚于今天的西方交响乐而又具有浑然天成的东方音乐艺术特质。
 
让世界聆听中国
 
金海鸥说,让古代失传的青铜宝剑及铸造技艺再度降临世间,跟他铸钟乃至完成其他工艺创作一样,最终是为了勾起世人对他们自以为已经了解,实际却知之甚少的“中华文化”的兴趣。多年以来,跋涉在艰辛的艺术探索之路上,金海鸥一刻不曾停歇,他跨越科技、文化、史学等诸多领域,始终未曾放弃对心中理想忘我的追求,以及对文化本源的不断求索。
作为一名乐器改革创新者,金海鸥在乐器的创新之路上从未止步。他是酷爱发明创造的声学大师,也是极少能在史书的蛛丝马迹中解决历史谜题的侦探大咖,更是不汲汲于名利,力图用他的作品来诠释华夏灿烂文化的理想主义者。他对乐器工艺的探索并不像许多匠人那样仅仅止步于对作品本身的精雕细琢,他开疆拓土,并希图企及的终极目标,正是华夏礼乐文化之梦的最终实现。为了重现古老的中华雅乐,作为一位工艺名家,金海鸥攻克了无数道科技和工艺难题,但在浩如烟海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面前,他始终谦卑低调的像一粒尘埃。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和灵魂。如今,当万众都在企盼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全面复兴的大好时代,像金海鸥这样优秀的民族精英,不该再大音而希声,也不应再继续湮没于街头巷尾的电子音乐和市井小调中。
 

作者:赛 夫 来源:《国家艺术》第58期
  • 国家艺术杂志社,国家艺术,弘扬华夏艺术的博大精深和神奇风采(www.gjysart.cn) © 2024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80420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