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内容

中国北宋官瓷

时间:2010-11-3 点击:

中国是一个享誉世界的陶瓷古国,素有“世界瓷国”之称,其在陶瓷技术与艺术上所取得的成就,堪称举世无双,震烁世界。中国陶瓷业发展至宋代,达至鼎盛,出现了定窑系、钧窑系、耀州窑系、磁州窑系、和南方的龙泉青瓷窑系、景德镇青白瓷窑系、越窑系、建窑黑釉瓷系等“八大窑系”,以及“官、汝、哥、定、均”五大名窑。不过,虽我国的陶瓷种类枚不胜举,历代也不乏以帝王年号或地名称谓的“官窑”,但被称作官瓷的,在我国陶瓷史上,实为一专属名词,特指两宋官窑的作品,北宋官窑(官瓷)是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创建于我国北宋宣和年间,乃宋徽宗因不满当时贡御瓷器的瑕疵和缺陷,为烧制出符合国仪之用的庄重礼器,引入汝瓷及开封东窑等窑口窑系的制作精华,在今河南开封,按照自己的设计、亲自创制和主持烧制的巅峰之瓷,其不仅是我国陶瓷史上第一个由朝廷投资兴建的“国有”窑口,也是第一个被皇帝个人垄断的瓷器种类。宋顾文荐《负暄杂录》关于“宣政间,京师自置窑烧造,名曰官窑”的记载,所记述的就是这一光灿史册的陶瓷事件。从这一意义上而论,创建于帝王之手的北宋官瓷,在我国琳琅满目的瓷器世界中,可谓独具禀赋,充盈着皇室贵族非凡的艺术神韵和光彩,其稀有的作品,绝对称得上是大师巨匠精湛技艺和徽宗个人杰出的艺术才华双剑合璧的典范。后世赞叹北宋官瓷乃王者之瓷,社稷神器,自是在情理之中。也确实,北宋官瓷的问世,一方面是前所未有的瓷业盛事,为中国官府(国有)手工业开创了一个陶瓷官窑制度,成为后世陶瓷官窑制度的典范和滥觞,有着划时代的重大意义;另一方面,徽宗举国家之力,荟萃大批瓷艺大师,并匠心独运,躬亲在总结和完善汝窑、东窑等名窑制瓷技法之上,纯粹以达到烧制精美陶瓷艺术品为根本目的的艺术实践和追求,实将我国青瓷制作艺术推向了一个令人高山仰止的巅峰。而在皇权国力无上优越的条件和创作环境的担保下,大师巨匠云集的北宋官瓷窑口,也自是有着惊世的作为,其制作之精美,品质之优异,作品所洋溢的雍容华贵的皇家气韵,无与伦比,堪为天下之冠;再者,因北宋官瓷创制和生产的时间极为短暂,不过十几年间,用料异常考究,制作又异常精细,故而产量极少,作品寡鲜,在当时即为瓷器中百求而不可得的艺术神品,民间更难得一见。令人痛惜的是,源于金人的疯狂入侵以及对北宋王朝的颠覆,北宋官瓷这一美好事物,也随着北宋王朝的灭亡而玉石俱焚,不复存在。经此灭顶的浩劫,能传之后世的北宋官瓷作品几乎可以说屈指可数,目前也基本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和台北故宫博物院,海外虽有几家著名的博物馆零星收藏几件,也尽是八国联军的强盗行为所致。在这种令人扼腕长叹的历史情形下,硕果仅存的北宋官瓷,其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的罕贵程度,当可想而知。

北宋官瓷当时作为国家礼器的创制,其造型通常以仿三代青铜器为主,作品以名古器为依据,件件有典,风格多追求宫廷的华贵和大气,故作品古朴庄重、雍容典雅,完全不同于民窑器物的艺术风格。北宋官瓷作品器型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礼器,主要为朝廷所用,代表作品有瓶、尊、鼎、炉、觚、盘等器形;二是文房用具,此与徽宗个人的喜爱密切相关,也主要供徽宗个人使用,代表作品主要为“文房四宝”,其之所以能成为一个系列,在于北宋官瓷笔洗的造型千变万化,计有直口、荷口、葵口、寿桃、弦纹、铺首、兽耳等多种样式,器型可谓琳琅满目,无有穷尽,充分体现了徽宗的文化智慧和创造。

北宋官瓷在原料选用、色调调配上也甚为讲究,尤其在原料选用上,可以说是穷其奢华,不惜代价。其所选用的优质原材料,均需经夏日暴晒,秋雨滋润,冬雪冰浸和春日软化的过程,而后才碾磨粉碎,过筛成粉,进而水激池澄,掐取中部精炼的瓷泥再千锤百打,反复揉搓,使之化为“绕指柔”,以达到制瓷要求。此外,北宋官瓷为追求作品温润如玉的乳光质感,还特别添加有品质上乘的翡翠、玛瑙等玉粉入釉,这也是南宋诗人马祖常赞颂官窑“贡篚银貂金作籍,官窑瓷器玉为泥”诗句的由来。以如此精工珍材制作的瓷泥拉坯制瓷,也自然成为注重烧制成本的民间窑口和其它窑口不敢攀比北宋官瓷的主要原因。

在烧制过程中,按器形的要求,北宋官窑对汝窑的支烧法加以改进,增添了垫、支垫结合的烧法,器物受力更均匀,使得胎骨也更坚挺,从而为釉质更趋淳厚、匀润创造了条件,真正达到了肥若堆脂的质感,抚之如缎似玉的,攥之仿佛出油,器形也随之丰富。其次,北宋官瓷对釉色的追求与完善也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其釉质肥厚,瓷无修饰,主要以釉色之美、纹裂之俏,去追求艺术上至高至上的大境界。常见有天青、粉青、月下白、炒米黄、油灰等釉色,且以粉青为上。明学者高濂在其《燕闲清赏笺》中言:“官窑品格,大率与哥窑相同。色取粉青为上,淡白次之,油灰色,色之下也。”不过,也有研究者认为,泛有青玉光芒的月白釉,乃官瓷釉色中的极品,徽宗尤喜之。故,所谓官瓷釉色之上下,乃个人喜好而已,作品的玉质感,才是真正意义上官瓷品质的保证。再一点,与其他陶瓷艺术品不同的是,北宋官瓷在制作过程中,多次上釉,工艺极为复杂,故而北宋官瓷釉面的开片,得益于其独到的工艺,所开片纹极富节奏感,如水波粼粼,精灵剔透,开片不仅流畅,且小器大片,纹如鳝血,产生出令人惊叹的纹裂美。尤其是北宋官瓷釉下幻放开裂的梅花冰片,更是一绝,其大小不一,花片相叠,全器盛开,神妙之处竟能多达七层以上,真如梅花绽放,绝对鬼斧神工,美至极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此梅花冰片真有冰的特性,遇水则冰融,冰状梅花隐而不见,水干则冰现,朵朵冰花棱角分明地满器绽开,神乎其神。
在火候的控制和驾驭上,北宋官瓷也有其不传之秘,使用多次轻重不一的还原烧制方法,以及向以“神火”著称的“瞬间氧化气氛”的烧法为辅佐,使得用火恰到好处。在这种复杂的御火工艺烧制下,作品器物口所施之釉微有下垂,内胎微露,产生了另一美感的“紫口”,而底部不上釉的部分由于气氛还原,而成为黑红色,是为“铁足”。此独负神采的“紫口铁足”,清籁幽韵,趣致拔俗,令人畅心悦目,构成了北宋官瓷的独特风韵,绝响天下。当然,也正是基于其烧制工艺复杂和对完美艺术的追求,北宋官瓷向有十窑九不成之说。一件体态粉青、开片明晰、片如龟背、纹如鳝血、“紫口铁足”的官瓷作品的烧成,绝对难得之极,实乃是皇家不惜人力、不惜财力、不惜工时追求的结果。

犹值称道的是,北宋官瓷是历史上唯一没在市场上流通的瓷器,其出身皇家,朝廷独有,也只专供皇家专用。朝中的重臣、宰相等文武官员纵然权重一时,富甲一方,但若想享有一件,也非赖皇帝赏赐不可,更遑论一般士族富豪了。故北宋官瓷向有“识的官瓷面,江山坐一半”之说,来形容北宋官瓷作品的玩赏和收藏范围极小,仅局限在帝王将相圈子内,成为一种尊贵和权势的象征。清乾隆帝为此专门题有“当日官窑禁外用,岂知庙市货寻常”之诗句,赞叹北宋官瓷庙堂独享的气象。此外,清代学者陈浏在其《陶雅》一书中也道:“宋官窑者绝不经见,世人罕能识之者”,言北宋官瓷之稀有罕见。确实,不粘一点商品气味的北宋官瓷,于一般平民百姓来说,更是他们不敢想象的难求之物。或许也正是因为高贵、难得,也便成为人们对北宋官瓷的第一印象;另一方面,北宋官瓷艺术上尽善尽美的追求,也创造了一代美学,其在釉色平淡含蓄,温润素雅之中来表现艺术家祥和静美的内心意蕴。其既无精美的雕饰以哗众,又无艳丽的涂绘以媚人,唯以简单洗练的造型之美,以及釉色纹片开裂之俏所幻放出迷人的艺术魅力,来追求其至高的艺术境界。从美学角度言,北宋官瓷的艺术格调绝对是高雅、平淡、悠远而又高贵的,特别适合文人与士大夫的审美情趣,这当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在北宋登峰造极发展的结果。完全可以想见,那细密的冰片,隐约间闪烁着钻石的光芒,仿佛是宋代艺人无意间用冰镐震开的冰花,穿过悠悠时空来到了我们面前,美妙、温润而细腻。这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自然美,使得北宋官瓷艺术上的审美观与北宋文人机智静穆的神往终于不谋而合,且照亮了我们今天亲近传统文化的艺术之心。正是在这种美学思考和追求的担保下,北宋官瓷舍弃了一切雕饰色彩,全靠瓷器本身素雅、含蓄的独特造型,以及釉质、釉色和奇妙的纹片美感让人折服。说实在的,釉质如冰似玉、大气盈盈,油润温和的北宋官瓷,与其它瓷器实有着根本的区别,其凝聚在瓷器作品上的文化艺术,更是空前绝后和辉煌的,令人为之倾倒。

宋代以降,虽历代王朝对北宋官瓷均有仿烧,但基本未闻有罕见的杰作。值得庆幸的是,改革开放后,出于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继承,在国务院余秋里副总理的直接关怀下,国家划拨巨额资金,投资恢复北宋官瓷国宝级的烧制工艺。自1980年起,担负研制恢复北宋官瓷烧制工艺的开封北宋官瓷研究所,在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的协作下,开始置窑进行项目攻关。1984年,经过专家学者和科技工作者数年辛勤的努力,北宋官瓷的烧制工艺得以成功恢复。为此,中国轻工业部组织全国古陶瓷专家召开“北宋官窑青瓷鉴定会”,对已恢复的北宋官瓷国宝级烧制工艺所烧制的作品进行鉴定。同年6月16日至18日,来自全国南北两派的古陶瓷专家共赴盛会,莅临开封宾馆。此也为共和国有史以来为鉴定一个瓷种与会专家规格最高、阵容最为整齐的一次鉴定会,几乎囊括了当时南北两派最著名的古陶瓷专家学者。鉴定委员会由冯先铭、邓白、李国桢、叶吉吉    民、郭演仪、宋伯胤、傅振伦、李知宴、汪庆正、安金槐等来自全国的专家计34人组成,他们共同为开封用河南当地原料烧制出的作品作了见证,专家们认为,恢复烧制的官瓷作品“釉色如玉,风格逼真,可与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院等收藏的宋官瓷传世品媲美”。现历经20多年来探索和研究,从配方到烧制,在研究者长期不懈的努力工作下,已取得了甚高的成就,所研烧的作品,开始悄然走入收藏家手中。所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北宋官瓷的大量制作还存在很多障碍,无法广泛的惠益天下。不过尽管如此,在我国文化开放政策的关怀下,虽目前烧制北宋官瓷的窑口其屈指可数,但也毕竟对北宋官瓷的传承和发展带来了希望和保证。

作者:于乐土 来源:本站原创
  • 国家艺术杂志社,国家艺术,弘扬华夏艺术的博大精深和神奇风采(www.gjysart.cn) © 2024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