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根雕作为中华民族文化艺术领域中的一个艺术门类,有着独特的艺术特色。起源于南齐(《南齐书》中有齐高祖赠予隐士僧绍竹根“如意”的记载),兴盛于明清,后逐渐衰落,濒临绝迹。上世纪七十年代末,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时代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精神文明也不断的提高,经过几代竹根雕艺人不懈努力,继承和发展了中国传统的竹根雕艺术。这朵历经磨难的艺术奇葩又重放光彩。
近30年来,广大的竹根雕艺术家们孜孜不倦、精益求精,在传统竹根雕的基础上吸收绘画、书法、雕塑、工艺等艺术的养分,不断开拓创新、与时俱进,从而创作出了更多的艺术珍品。那么怎样的竹根雕才美呢?我想在繁荣竹根雕艺术创作的同时,来深入探索研究其中的美是绝对必要的。作为一个竹根雕艺人,我以为它的美学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天趣美
天趣美,即天然美、自然美。中国的竹根雕有一条原则,叫做“天趣为尚”,这里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要懂得自然之美,自然界的美不是人力所能够达到的。大自然中毛竹丛生,形态各异,终年常青,历经岁月的风雨锤炼,形成了自身质地坚韧、纹理细腻、色泽淡雅的风格。其生长的富有趣味根部和奇异竹节,应视为稀有之物;其次是指艺术家的创造方式,我们重视出自心灵、童趣、天真的创造行为。如果只是表面、人为的雕琢,就称之为“匠气”,就带有贬意了。这种以“天趣”为最高标准的理念大概和老子的道家思想有关,道家主张顺乎自然,要道法自然,要和自然“神遇而迹化”,我认为这种境界正是中华民族具有高度智慧的体现。竹根雕创作的成败关键,取决于能否以天然之美施以巧雕而取胜。所以,作品要求在艺术造型上具备构思新奇、取舍得当、意趣横生之要点。当然,那些歪扭、凹凸变异的竹根,在常人眼里看起来似乎很丑,可正因为这种丑却能给艺人们带来捕捉素材和施展技艺的魅力,促使艺人诱发想像力。所以,只要作者独具慧眼,匠心巧凿,就能给竹根以新的生命力,使之成为别具一格、形神兼备的艺术品。这种艺术品,具有整体巧小大方,外表质感雅致,色泽古朴典雅的特点。既施以传统技艺,给人以清晰、明快、耐看的艺术感觉,又发挥了天然之美。
竹根雕艺术的美不仅仅体现在它的自然美,而且表现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从原始社会开始对自然材料的利用与运用,到手工业时代的改造自然材料,以及现代化工业时代运用高科技手段进行生产新型材料和人造合成物。虽然科学的发展带给人们无尽的便利,同时这也不断的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城市的喧嚣、环境的污染、能源的衰竭和人际的冰冷。于是人们又开始追求那种山清水秀、茅屋草舍、渔舟唱晚、芳草绿茵的生活,感到自然的美、亲切和温暖,渴望回归自然。竹根雕艺术的艺术材料是天然的毛竹的根部,它最突出的是充分运用自然根的本性,在自然形态上下工夫,以表现天趣美。因此,正是这种天趣美才能充分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人感到自然的亲切,从而取得人与自然的和谐。
竹根雕讲究的是“雕而不雕、不雕而雕”。而巧妙利用竹根部的须根、竹节和竹质肌理的自然美感,作局部雕刻的一种形式,使人工雕刻与天然竹质有机地融合在一起,通常称之为“局部施雕法”。目前,根雕艺人往往用这种形式来创作竹根雕作品。而这种雕法造型较多的是人物头像。这不仅是竹根的形象近似乎人物的头脸,更主要的是竹根部的竹肉厚,可以作深入的雕琢,而其天然的竹须根毛和竹根上端的节间更是艺人施展才能的广阔天地。一旦巧妙处理,竹根雕头像便会发出神奇的光彩。因此,竹根局部雕头像比木雕头像更为质朴生动,比泥塑头像更为清新自然,能反应出竹质特有的天趣韵味。
在采集到竹蔸头后,首先考虑的应该是竹根的大体形象,看适合于作哪一种人物头像创作。然后再仔细观察须毛的朝向,如:下垂的可以处理成头像的髯须,上翘的可以处理成眉毛和胡子,有的甚至可以处理成帽子的绒毛和裘皮。而根部上端节间变化更多,帽子、围巾、衣领都可以借此得到巧妙的再现。一旦构思成熟,便可因材施艺,依势造型,使作品达到“及物之体、尽物之神、得物之势”的境界。
例如竹根雕作品“智者”,便是充分利用须根的走势创作的一位睿智老者的形象。将毛竹根部布满的须根工艺处理后,作为老者的胡子、须发和眉毛;在刻划脸部时,刻意地雕造出老者智慧慈祥的神态,给人以智者的感觉;那光光竹节,刚好成了老者头上戴的帽子,得体而自然。
天趣美是竹根雕艺术的必要条件,它与人的本性更加接近,更加和谐,自然美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关系。特别是在这个现代化的社会里,自然美使人感到大自然的纯真、质朴和温馨,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增加了感性的色彩,具有更为深刻的文化意义。
二.意蕴美
意蕴美是竹根雕作品的灵魂。所谓的意蕴美就是把作者的情感与意象融入到作品里,它体现出物我合一,表现着广阔而深远的时空观念,给人以情感的激动和思想的共鸣,而它深层的文化意义则在于具有哲学的内涵。约瑟夫•鲁说:“一切精美的东西都有其深沉的内涵”。竹根雕作品追求这种意蕴美,这是竹根雕作品的最高艺术境界。
艺术的伟大意义,基本上在于它能显示人的真正情感、内心生活的奥秘和热情的世界。竹根雕的意蕴美来源于作者融入到作品里的情感,就像穆尔说:“艺术是高尚情操的宣泄”。它是创作者在熟悉竹根的自然形态的基础上,融入到形态中去的。只有等作者把自然形态看熟了,看透彻了,才能激发出丰富的想象力使形体活起来,将最美的意象融入到有限的形体中,而这种融入到作品里的意象更是作者在认识自然形态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生活积累、人生处世的感悟和喜怒哀乐的情感的一种寄托。
如我创作的一件竹根雕作品,获得了中国第十三届根艺石艺优秀作品展“刘开渠根艺奖”金牌,题材是在中国一个流传广泛的故事,就是苏武牧羊的故事。这个故事讲述苏武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不畏强权,仍然保持了崇高的民族气节。作品所用的材质,不过是在竹林中不难找到的稍显歪扭的竹根,可是经过艺术处理,只在头胸部进行略作雕饰,其余各部一律运用写意形式“听其自然”,只加了一根竹鞭。而且竹子那刚正不阿、虚怀劲节的品行正好与苏武的人格相吻合,就这样一件怀抱使节、傲立风雪、满目沧桑、不畏强权、思国思家的苏武牧羊的作品,生动形象地呈现在人们眼前。这件作品利用材料歪扭部分来雕琢人物的头胸部,从而使人物扭转身躯,达到转身翘首以思念祖国、思念家乡的情感。而材料因自然生长过程中被受到多种条件制约、侵蚀形成的色斑、纹理部分恰好用来表现人物在艰苦坏境里的衣着。那根竹鞭虽然没有进过任何的人工雕琢,光光的竹鞭一节一节却更加充分地表达了苏武手里的使节,他拿着使节放羊,抱着使节睡觉,他想总有一天能拿着使节回到家乡去,一年一年过去了,那个代表朝廷的使节上的穗子全掉了。可是他把那个光杆子的使节看成自己的命根子,依然紧紧地抱在怀里。虽然历史已经过去了两千多年,但苏武那崇高的气节成为了中国伦理人格的榜样,也成为了一种民族文化的心理要素。
在中国文学里,与莲有关的诗词歌赋不计其数。莲花是友谊的象征和使者。 《群芳谱》中说,“凡物先华而后实,独此华实齐生。百节疏通,万窍玲珑,亭亭物华,出于淤泥而不染,花中之君子也”。竹根雕作品“荷塘佳偶”采用竹根“局部施雕法”和“写意法”。一羽翠鸟于芦苇之上俯瞰,弓身欲动,使作品充满了生机与意趣。由含苞欲放到花蕾初绽,从含露朝阳到争艳怒放,形象丰富地展示了荷花的多姿多彩。一对鸳鸯在荷叶下戏水悠然、窃窃私语,打破了一池碧水的宁静。利用须根作为荷塘中的芦苇和杂草等物,而嵌在须根间的竹鞭则雕琢成了芽苞、花蕾和莲藕,从而在整件作品中脱颖而出。莲花自古以来被崇为君子,中国人喜爱这种植物,认为它是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的高尚品德的象征,因此诗人有“莲生淤泥中,不与泥同调”之赞。“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大片碧叶挂满晶莹剔透的露水衬托造就了荷花的圣洁美丽,一朵朵荷花的争相盛开,互相的辉映,将一池荷塘的风景写意的如诗如画----荷花的“和谐完美”的景致千古流芳,征服了一代代中国人……
作为造型艺术的竹根雕美术是雕刻艺术中的一个特殊门类,它的创作是先发现后立意,发现根的自然形态,再根据自然形态来确定主题,这个由具象到抽象再到具象,反反复复的一个物我契合、天人合一的过程,便是竹根雕作品的创作过程。这个过程中完善起来的艺术形象,不仅有一种生动的自然美,而且有一种通过自然形态来表现出来的意蕴美。这里要充分重视和运用人们所理解、所公知的普遍事物,以适应民族性和地方性,以及民族意识和民俗观念,使其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
三.创意美
创意美,即灵感美,也是意蕴的创造美,它是竹根雕艺术的一大特色。虽然在其它艺术上也富有创意,但竹根雕的天然材料的局限性,不得不使它运用创意作为艺术的主要表现形式。而一件作品的创意,应该是由表面与内涵两个层面所组成,作为表面,则是清晰可见的根的物质体;而内涵层面,则是通过根的客观形象而引发的更加广阔、更加深邃的内蕴。形象是具体有限的,而意蕴是抽象无限的。通过有限而表现无限的竹根雕艺术是高层次的艺术。
竹根雕的材料通常是毛竹根,毛竹的根部又长又大,周围丛生着密密麻麻的须根。在群山众谷中,随处可见成片的苍翠毛竹林。每当秋冬之季,山农们砍伐掉冬竹后,山坡上便随处可见那些用之不成材、弃之不可惜的废弃毛竹根,它们有的任其自然腐朽,有的却被农家用来当作燃料。其材料的价值却是如此的平庸和低微。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所以说,就是这些极其普通的物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它们千姿百态、千奇百怪的形状,产生了非凡的灵性。它的这种灵性只有在根艺家的慧眼里才能被发现,也只有经过根艺家妙手回春的精心施艺,才得以起死回生,化为一件件精美而有意义的艺术奇珍,供人欣赏,供人收藏。从而创造出了竹根雕艺术的文化价值。
因为竹根雕作品的创作不同于雕塑和绘画,可以凭空想象,主题先行,作为竹根材料的特殊性,它的自然形态受到天生形状的制约,不具有更多的可塑性。因此,作者也就只能局限在其有限的范围里进行顺其自然、因形构思、因材施艺,发挥艺术想象。首先是选材,材料的优劣显得十分重要,它直接关系到作品的质量。好的根材应该是形状奇特,结构富有变化,质地坚韧细腻,色泽纯净光洁,纹理清晰美观,本身具有美感。因为材料是根艺创作的基础,奇美的材料能够引导作者的思路,激发作者的想象力和创作欲望。然后是构思,竹根雕的造型离不开用自然之物,循自然之理。得到根材时,对竹根的结构、肌理必须进行细心观察,反复揣摩,然后确定题材,不能急于求成,有时可以放它几年、十几年甚至更久。要考虑整体构思和局部构思,发挥创造性思维,尊重根材的天然趣味,把苍劲气势、疙瘩坑凹、残缺块面、皮色处理、线条明暗、圆曲体面的造型手法有机地结合成一种韵律,达到从“形似”到“神似”。
如我的一件竹根雕作品“歪脖老汉欲垂钩”,这件作品的材料在山里挖来的时候其大部分表皮已经腐蚀了,经过清洗处理后,发现其内层还是很坚硬,且肌理非常美,于是对这个材料进行研究、构思,虽然已经初步了解到其基本形体似乎可以做个人物,可是找不到一个切入点。就被放在了材料堆中,这一放五年时间就过去了。尽管这期间对其苦思冥想、几次翻动,虽然感觉到了它的与众不同,但最终却还是无从入手,这是因为构思尚未明确。一次偶然的机会在海边看到一位老汉歪着脖子正欲抛钩垂钓的情景,脑子里突然就想到了这个竹根的形体和眼前这位老汉的情景如此的匹配。于是情有所动,灵感突然迸发,运用“大写意法”精心构思,在尽量保留竹根天然形态的前提下,对人物面部进行深入刻画,利用须根作为老汉的胡子和身上所穿的蓑衣,那残缺坑凹的块面更加表现老汉生活的艰辛,而从老人盈面的笑容中却又传达出老翁“一蓑风雨任平生”的乐观豁达的精神。
又如我有两个周长都在80厘米以上的大竹根,材料形体却十分普通,但如此之大的竹根得来也实属不易,恰遇新世纪第二个龙年(壬辰龙年),想到龙是中华民族远古的图腾,炎黄子孙是龙的传人,于是决定创作一件题材以“九龙戏珠”的竹根雕作品。而历代以来有关龙的题材的艺术品实在是多不胜数,所以必须在构图上下功夫,原来打算用一个竹根来表现全部内容,另一个竹根则用来做底座使用,这样却显得作品会比较呆板。因此,我就打破一般常规的约束,采用竹根上下组合法,深浮雕和镂空雕的技法表现,以上面七条龙和下面二条龙的形式组合一个整体。又把龙和水的颜色分别处理,改变了竹根雕以往那单一颜色的传统,突出了主题,从而使整件作品层次更加丰富。那生动的九龙穿水,聚集了自然生命之精华。“风调雨顺万物苏,和谐共生福久隆;众志诚成擎青天,基业永盛财连绵!” “九”又谐音“久”,九龙在这里也可谐音理解为“久隆”,意为“久久兴隆”。“九龙戏珠”作品的完成,整件作品宽95厘米、高47厘米的大尺寸在竹根雕作品里实属不多,再配以精致的宝笼和条案,给人以强烈震撼的视觉冲击力,一展出便得到了众多业内人士、藏家和前辈专家的一致好评,获得了2012年中国工艺美术最高奖项“百花奖”。
总之,“天趣”、“意蕴”、“创意”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一件精美的竹根雕作品的产生基本都包含了这几方面,就像“苏武牧羊”、“智者”和“歪脖老汉欲垂钩”这几件作品,它既给人们展示着大自然赐予的恩惠,同时也悄悄地在抒发着人们的情感和愿望。所以,我们在创作、探索、研究竹根雕的时候也一定要珍视自然的恩惠,爱护自然。
当然,我想我们竹根雕艺人更应该具有竹子那“高风亮节”、“虚怀若谷”的精神,要深刻理解、虚心求教、钻研、继承和发扬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艺术的奇葩——竹根雕。所以,我给自己写了“晓华夏奇葩亮高节、承民族瑰宝见虚心”这样一副对联挂在了书房,作为座右铭而时刻警示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