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艺海撷英 >> 内容

紫砂陶李昌鸿——顾脉李门正派传承 一代国工独树一帜

时间:2022-9-29 11:25:21 点击:

 

中国宜兴手工紫砂陶技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高超的艺术成就,享誉世界艺术之林,以其独特的原料材质,精湛的手工技艺,千姿百态的造型艺术和古朴的自然色泽,在工艺美术苑林中独树一帜。宜兴独有一种澄泥陶,颜色绛紫,通称”紫砂器”,简称”紫砂”,紫砂经过生产、发展的过程,到明代末期臻于成熟,此后经久不衰。宜兴紫砂从明、清开始就已经具有了相当的知名度,产品畅销国内外。宜兴紫砂茶壶更与中国茶同销欧洲,成为欧洲制壶的蓝本。宜兴陶瓷有五千多年的历史,五千多年前,这里的先民就开始在这个土地上制陶,一直没有中断过。在宜兴有一个古老的传说,在二千四百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越国的范蠡帮助越王勾践灭亡了吴国之后,就弃官隐退,带着西施乘一叶轻舟来到太湖之滨的宜兴定居,并以制陶为业。后来当地人尊奉他为陶业祖师,称他为”陶朱公”。宜兴紫砂陶是集陶瓷工艺和器皿造型、雕塑、绘画、书法、文学、金石艺术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始于北宋,盛于明清。自宋代延至明正德(约十世纪至十六世纪),为紫砂陶初创时期,1976年,宜兴羊角山古窑遗址出土了大量紫砂陶残器。经南京大学历史系和南京博物院鉴定,这座紫砂古窑址的年代为北宋。1966年南京出土的吴经墓(明嘉靖12年墓葬)紫砂提梁壶一件,宋代诗人欧阳修、梅尧臣等的诗作中,也都有关于紫砂茶具的诗句,明正德年间,见诸文献的记载的杰出陶工有金沙寺僧和供春。明嘉靖至万历年间,是宜兴紫砂的成熟时期 先有董翰、赵梁、元畅、时鹏四大家,继有时大彬、李仲芳、徐友泉三大家。其中以时大彬最负盛名。其制壶技法改用槌片、围圈、打身筒的成型法和泥片镶接成型法,是紫砂技艺上的一个飞跃。明末至清代,为紫砂工艺的繁荣时期,紫砂工艺向装饰纹样,花样图案造型发展。这一阶段最突出的代表为康熙晚期的陈鸣远,作品以技巧和创意见称。十九世纪早期紫砂风格有很大转变,关键人物是仕子学者陈鸿寿(号曼生),他对紫砂陶艺的贡献,是第一次把篆刻作为一种装饰手段施于壶上。清道光,咸丰年间,杰出的紫砂名手邵大亨,作品选泥精练,造型深邃,技艺高超,开一代纤巧之风,赢得盛誉。到了近代和现代,宜兴紫砂到达鼎盛时期,有黄玉麟、裴石民、朱可心、顾景舟、蒋蓉、汪寅仙等大师,其中顾景舟的作品线条流畅温顺,气势浑厚磅礴,勘称“壶艺泰斗”!

李昌鸿是顾脉李门的传承人,顾脉深厚的文化底蕴使得作品非常具有内敛典雅的文学气息,其本人也被尊称为“学者型”大师,是当代紫砂界的领军人物。李昌鸿于1955年10月考进宜兴紫砂工艺厂工艺班,与夫人沈蘧华均为顾景舟在紫砂工艺厂的第一代入室弟子。李昌鸿出生在宜兴蜀山,这里是著名的紫砂之都,天赋神物,陶文化熏陶了一代代蜀山人。蠡河里装满砂壶的船夫橹桨声,陶窑里叮当清脆的碰撞声,把少年时的李昌鸿就带进巧夺天工的艺术殿堂。18岁时的李昌鸿,凭借天赋秉异,被紫砂泰斗顾景舟正式收入门下,开始系统地学习紫砂理论知识。作为顾景舟大师的第一代入室弟子,顾景舟先生对他偏爱有加,李昌鸿亦不负厚望,学得最快最好最认真,领悟力超强。

李昌鸿选择了紫砂,把宝贵的一生奉献在紫砂艺术上,这与恩师顾景舟的教导是有渊源的。顾景舟曾对李昌鸿说:“别看紫砂单纯,它可博大精深,你们这一辈人要好好学习、研究,做点紫砂文章,从“匠”中摆脱出来”,恩师顾景舟希望他把紫砂文化发扬光大,并把紫砂技艺有序的传承下去,这句话李昌鸿记了一辈子践行一辈子圆满了一辈子,如今,李昌鸿带出了很多学生和弟子,桃李满天,把顾脉李门的旗帜举的高高飘扬,在新时代的大潮中奋进发展,勇闯在前。

1984年,李昌鸿、沈遽华夫妇创作设计制作的紫砂壶“竹简茶具”被评为全国工艺美术品优秀奖,参加了德国莱比锡国际博览会展览的参评,在观众评选中以最高票获得金奖。消息传回国内,立刻引起紫陶界广泛轰动,这在20世纪80年代是一件为国家争光添彩的大事,颁奖地点设在人民大会堂,当李昌鸿把金奖杯带回来的时候,整个宜兴都沸腾了,这是属于整个宜兴紫砂人的荣誉,得来实属不易。正是这套“竹简茶具”奠定了李昌鸿在国际上的名望和地位,德国人这样评价:“竹简是中国最古老的书,这把壶中流淌出的不是茶水,而是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

所有可继承的文化遗产,特别是工艺美术的文化遗产,单单遗留作品只能显示工匠技能的高超,一些制作技艺很容易在历史长河中被逐渐遗忘。李昌鸿讲究理论的研究,他把自己的制作技艺、紫砂理论知识,和夫人沈遽华女士毕生研究汇集成一本《紫田耕陶》,把紫砂艺术的理论知识记录下来传留后人。这是李昌鸿对紫砂艺术事业的卓越贡献,誉满天下,永续传承。2010年李昌鸿获得“中国工艺美术终身成就奖”,那些受李昌鸿指导过的年轻紫砂陶艺从业者,已经成为当今紫砂界的骨干力量。

李昌鸿擅制“文人壶”,把陶艺、书法、绘画、篆刻、治印等集于一体,赋予了每件作品不同的文化内涵和生命力,形成了具有鲜明独特个性的李氏风格。作为顾景舟一脉的紫砂传人,他制作的紫砂器庄严大气、文质高雅,以线条简洁、造型端庄、文化内涵丰富为设计理念,在儒、释、道等文化中发掘与时代合拍的内容来丰富创作,使得流传于世的作品承载了丰厚的文化底蕴,韵味极强品位很高。国工李昌鸿为人敦厚朴素,师德高尚,早期与顾景舟、徐秀棠合编《宜兴紫砂珍赏》,与唐伯年、叶龙耕合编《宜兴紫砂茶具实用功能的研究》等多部书籍,为后人研学留下了非常宝贵的文化经典,发表了三十余篇有关紫砂艺术研究的论文,独到的见解对推动宜兴紫砂文化的研究,紫砂产业的发展起到了引领作用,其业绩载于英国剑桥1997年名人录和国际名人录。2000年被授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荣誉称号。2010年获得“中国工艺美术终身成就奖”。

李昌鸿投身紫砂艺术六十多年,是当今紫砂界壶艺造诣极高的国大师。他的艺术成就令人瞩目,他的创新精神令人赞叹,他的紫砂艺术传奇还在继续,他的紫砂艺术之路无尽。

 

作者:伊 诺 来源:国家艺术总第69期
  • 国家艺术杂志社,国家艺术,弘扬华夏艺术的博大精深和神奇风采(www.gjysart.cn) © 2024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80420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