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小波先生自2000年3月跟随上海玉雕厂赵国平学艺,在2004年又师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吴德昇,成为了吴德升先生门下的大弟子。在成立《何小波工作室 》之后的数年间,何小波先生孜孜不倦地反复揣摩、潜心研究、刻苦学习,深深地领悟到了中华传统玉雕的丰富内涵。他吸取了吴德昇大师对写实雕刻大师米开朗基罗与法国雕塑大师罗丹等人物作品精华,赋予中国传统人物雕刻不同的深刻内涵与真谛。在传承中探索和寻求创新,造就了许多玲珑剔透,比例夸张,生动活泼,端庄有度,结构准确,层次分明,形象生动的人物形象作品,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在作品的细部处理上他细致入微,即是像手指、开脸、物体动作等方面都让人无可挑剔,刮目相看,并得到了同行朋友的一致赞誉。他在创作的思维上,传承了吴德昇先生的底蕴,即采用传统的题材,却仍能令人感受和意识到强烈的作品主题,其作品极为写真,表现了荡然一空,别出心裁的气势和俊秀,这种风格有别于一般的中国传统的意象风格。
自2005年以后,在何小波先生先的不懈努力下可谓是硕果累累。其作品先后荣获《载来花甲》获天工奖银奖,接着又在2008年作品《双骄》获神工奖银奖,同年作品《罗汉》也喜摘神工奖银奖。2012年作品《钟馗纳福》荣获玉龙奖金奖,作品《福寿双全》获神工奖银奖。能收获如此颇丰的荣誉决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工艺精湛”的赞誉不仅仅需要高超的刀工、手法、技巧运用,还包括了何小波先生通过长期磨炼钻研所感悟到的对工具选择和使用的熟练程度。摆脱碾琢工艺在中国传统上的一些做法,充分认识到早期雕刻工具较为落后所形成的缺陷,运用当代技术,引进现代的,参考国内外精品,来弥补过去工艺的不足。更多地讲究雕刻线条流畅、立体空间强烈,熟练地发挥各种技巧,充分利用碾琢工具的特性。何小波先生把这些理念与实践相结合,在创作作品中发挥的淋漓至尽,让人感到耳目一新。由于对工具的运用能力极强,以及对玉材韧性的信任和了解,何小波先生在治玉时,能够充分运用工具特性,熟练地发挥各种技巧。即便是同样的工具,在他手里就能体现出与他人截然不同的表现形式,他将作品中所需要表现的玉质细腻质感地方,一丝不苟地,恰到好处地呈现了其精彩的芳华。
和田玉以悠久的文化底蕴,非同一般的品质,吸引着无数爱玉之人。“同玉结缘,与君相交”,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玉雕风格,融入现代艺术造型的创作风格,博采众长、新颖流畅、细巧精致、体现了海派精工玉器的特长,秉承“制作为首,精雕细刻,艺术之巅,人文之精”的态度,以其独到新颖的创意和精湛纯熟的技艺,将玉料与艺术完美的结合,创作出一件件既蕴含了山川之精粹,又溶入了人文之精蕴的玉雕作品。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用白话文解释即是立志,在做玉人的心目中多数人都抱有一个目标,或者持有某种期待。在创作实践中会带来内心的饱满感,而立志高远寻求物质外快乐的做玉人通常更能欣赏到玉石在碾琢过程中那铿锵掷地的快感。体验到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是一个破茧的痛苦过程。领悟到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最后返璞归真,功到事成,有了自己的创作体系的本意和欣慰。
“提挈天地委万物,终以玉笋之班而阚”,何小波先生正在这条攀登玉雕碾琢创作的漫漫遥途上不懈地努力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