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艺海撷英 >> 内容

郭文安,雕微琢玉 匠心独具

时间:2017-12-29 10:14:27 点击:

 鸿蒙初开,意识渐萌,经过人之初的混沌阶段,知道了自己有个名字。俗话说:“树活一世争高低,人活一世留名声”,世人总是对“人名”看得很重,名字已经成为自己生命的代号和象征。一个人事业上的成败得失,决定着名字的影响大小,若能从茫茫人海中脱颖而出,而后便是媒体聚焦,万人仰目,可见这名的魅力之大,传播愈远,愈有影响。况且,名行于前,利随于后,名至利归,如影随形,难怪世人都有成“名”之欲。然而,人有名欲,无可厚非,只是如何成名与成得一个什么名,方可看出一个人的品格高下。时下,媒体上对“著名”二字使用频率甚高,“名家”、“大师”多如牛毛,但给人留下印象者却寥寥无几。人心不过适,适外复何求?以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对待他人,对待荣辱沉浮者愈来愈少了。实为“入乎其中而又超乎其外”的精神超越,需经多年的痛苦磨练方可获得,因而获得者绝不是自命不凡的“名士”和“高人”,而是真才实学却又朴实无华的人。这其中有学者,也有名不见经传的普通人,我的朋友郭文安先生,属于后者。
春秋代序,阴阳惨舒,始识郭君,已有三十年过去。他是蚌埠市玉雕厂的工人,酷爱美术,家贫如洗。十三岁学艺,钻研玉雕,赖以谋生,而能刻苦自学精进不懈,百折不回。艺乃大进。而后从先师杨大可先生学习微雕,妙悟其法,故有声艺林,承蒙师门又不囿于师门,他把玉雕之法透于微雕,使微雕艺术别开生面,开创自己独特的风格。而立以来,驰情于中国画山水、人物,尤攻佛教题材的人物画研究,在毫厘之间展现大千世界,长卷短幅,笃力传神,以意运法,寄托新意,实自学成才之翘楚。胸怀远志之匠门。观郭君之艺,精湛绝伦,诸如《钟馗》秉天地之,驱邪恶雷霆万钧。《达摩》苦修之人定,其精神实际悟人杳冥。《孔子像》、《老子演教图》、《八仙过海图》、《贵妃出浴》等,莫不刀随情运,生动传神,繁者一刀不苟,人物措置有方,顾盼呼应,妙得神情。《清明上河图》长卷,九百个栩栩如生的人物,近百间楼阁亭台,二百多株树木花草,以及牛马、木船、车辆。这一切一切都在仅长13厘米,宽不到1厘米如半截筷子大小的象牙上展现出来。立体雕《祝寿链条瓶》,在高5厘米,宽0.5厘米的象牙片上雕出,瓶颈上的链条有40条之多,瓶体刻有《祝寿图》。这是一件传世珍宝,没有绘画的基础,没有玉雕的丰富经验是不会成功的。那细如丝线的近四十个链条,刻断一个都将会前功尽弃。在那段艰苦岁月里,郭君深知心不静时参禅,禅不是苦也不是乐,禅是心的原态,是生命的安止,借高雅、清幽的禅境让自己放松下来,就是这样,经过半年多的呕心沥血,完成了这件传世之作。1994年在万博文化城个人展览上,这件作品得到专家的认可,声称“不可思议”作品在《人民画报·海外版》发表之后,一位台商要以十万美元得高价购买,被郭君婉拒,多年来,郭君只知耕耘,不求闻达,精于艺术又品德高尚,在人生的途上交出了令人敬佩的答卷。以53个人体织构成的《人体头部肌肉像》是郭君精品之作。用高倍放大镜观之,会让人惊叹不已,拍案叫绝,古意今情,雅俗共赏。过去的象牙浅刻上大多都是以墨线来表达画面,而郭君用了十几年的功夫研究出在象牙片上着色,通过着色,使画面更加丰富。
盛世际遇,铭感肺腑,朝斯夕斯,治艺愈勒,其艺术与时俱进,在2001年,在建党80周年之际,郭军自筹资金,创作了80件作品。这80件作品歌颂我党八十年来在各个历史时期的革命英雄人物的光辉形象,描绘了革命圣地的风光及刻写了伟人在各个历史是时期的诗词手迹,用他那颗赤子之心,使一件件精美传神之作流于指下,所画人物,题材重文化底蕴,刻刀以意传法,写心为尚,工而不拘西法,写而不失形似。国庆期间在合肥展出时,使观众在赞叹声中受到文学艺术的熏陶。为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郭君应中国对外艺术展览中心的邀请,又创作了讴歌邓小平光辉形象和书题词作品五十件,其他国家主要领导人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光辉形象三十件,于2004年8月22日在北京工艺美术博物馆展出,受到国内外朋友的赞赏。
微雕艺术,源远流长,在西周甲骨文残片上,就留有卜辞,需5倍以上的放大镜方能清晰可见,严格一点讲,在平面上雕出的作品,也只能叫微刻,从四面都可以看到的才叫微雕。实际上,微雕是一件独立存在的微型雕塑作品,也就是现在人们共识的微型立体雕,它在平面浅雕的难度要大的多。在中国微雕历史上,也有过古人能在坚硬无比的白玉上面进行刻画的传说,在一次次的失败中寻找经验,在自制刀具和不断改进刀具中,百折百回,终获成功。使失传已久的微雕传统工艺,又重新展现在今天世人面前。他在白玉上刻出的山水,秋山沉郁厚重,秋水明净淡远,加之丰茂秀润的草木,衣冠高古的幽客,组成一片没有世俗扰攘的静谧世界,画面无声,但却让人仿佛聆听一曲美妙动人的天籁之音,感受到人与自然妙契为一的天趣。
白玉《五百罗汉瓶》高37厘米,宽5厘米,是郭文安人物代表作之一。此瓶形制优美,雕工精致。作者以刀代笔将本就壮观的《五百罗汉图》用娴熟的微雕技艺细腻的描绘于白玉瓶身,整体布局错落有致,别开生面。而在着色施彩上,明快中寓意丰富,既有国画工笔重彩意味,又有写意泼墨的韵致。作品着重以表现人物动态和形象为主,500罗汉各有千秋,无论相貌、表情、形态皆栩栩如生,那纤细如丝的微雕线条,丝丝入扣,在这尽然有序的微小空间里,能表现的如此清晰可见,实属难得。同时作者又对人物背景的刻画采用了以少胜多,以虚衬实的手法,人物与景融为一体,相得益彰。作者还巧用各种树木、石纹、方头的线条把原料中的瑕疵掩盖,化腐朽为神奇。不仅强化了横向平面展开的构图特点,又突出了鲜明的人物个性。佛教题材的作品在玉雕创作中往往更偏向于意境,或安静、或庄严,却很少有一款玉雕作品能把场景表现的这番真实,如同画卷一般清晰、入木三分,这也是微雕这门传统技艺与玉雕创作的完美结合。
昨天的夕阳,孕育着今朝的黎明,明天与今日相连,治艺之事,亦如修行,历千百劫,方成正果。人生问题,千头万绪,在通常情况下,能明白自己是谁、想干什么、能干什么、怎样去干的人,都是审时度势,埋头苦干,用实实在在的成绩去说话的人。他们将自己的人格和人生境界定位于高远,不屑于尔虞我诈,勾心斗角,争权夺利;他们与人为善,与世无争,埋下高贵的头颅,踏踏实实地做着有益于社会的事情,并在不断自我否定、自我超越中,一步步接近人生更加高远的境界。
时下,可谓“大腕” 云集,“明星”满天,然而,传世之作又有多少?惟有名作出名家,惟有经典传世久远,尽管时代激变,但普遍的规律和道理却恒定如一。

作者:关学礼 来源:《国家艺术》总第51期
  • 国家艺术杂志社,国家艺术,弘扬华夏艺术的博大精深和神奇风采(www.gjysart.cn) © 2024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80420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