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艺术潮流 >> 内容

掐丝珐琅狮戏球纹双陆棋盘

时间:2011-5-21 点击:

掐丝珐琅狮纹双陆棋盘

这是一件特殊的掐丝珐琅器,看上去富丽堂皇极具装饰效果,且深受元明清三朝皇帝们的喜爱,成为宫廷的御用之物。它就是明代宣德年间制造的双陆棋盘。掐丝珐琅狮戏球纹双陆棋盘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它长54 厘米,宽34 厘米,高15 厘米。上部为直壁棋盘,下部是带托的垂云如意座。棋盘底部用红、黄、蓝、绿等各种颜色的珐琅勾画出七只活泼可爱的狮子。狮子做戏球状,有三只扭滚成一团,其余四只围在旁边戏耍,在棋盘两侧各有12 个小圆点,圆点上镶嵌螺钿用于放置棋子,棋盘内置装饰有缠枝花纹,外避开光。开光是中国传统装饰技法之一,往往在器物的某一部位勾勒出某一形状的空间,在空间内装饰各种图纹。双陆棋盘在外壁开光里装饰了各种花果纹。

这件掐丝珐琅双陆棋盘是现存的珐琅器中唯一的一件,它是铸胎做的。所以它非常的沉,大概有将近一百斤,这个双陆棋盘装饰在同期里面是最复杂的,内容最多的。盘心里装的是狮纹,狮子绣球,外边有24 个开光,开光里面是写实的花果,所以它的内容比同期的其他珐琅器内容要丰富的多。再一点,这件作品掐丝非常流畅,釉料精细,颜色纯正,动物也好,花果也好,它都是随类附材来表现的,所以显得很真实。再加上镀最后一道工序,就是镀金。镀金厚重,非常靓丽。

掐丝珐琅制作时,先用细扁的铜片掐成各种花纹,焊接到铜胎表面,再填上各种颜色的珐琅釉料,经过800 度高温的反复烧熔,将粉状釉料熔化成平整光亮的釉面,最后经过磨光、镀金等工艺才能完成一件五彩斑斓的掐丝珐琅器。掐丝珐琅是一种外来工艺,它是元朝时期从阿拉伯地区传入中国的,蒙古民族以游牧为主,他们一直十分重视手工业生产,经常把手工艺品作为商品那去交换粮食和日用品。元朝建立以后,政府对手工业的兴趣依然浓厚,从各地包括阿拉伯地区找来大批工匠为其服务,掐丝珐琅技术就是那一个时期由工匠带入中国的。掐丝珐琅传入中国分为两个阶段,一个是实物阶段,就是通过贸易把掐丝珐琅器带入中国,中国人以前没有见过这种工艺品觉得很新奇。第二个阶段是技术引进阶段,就是把掐丝珐琅技术引进国内,中国人自己烧造。掐丝珐琅的底色虽然也有白色或其他颜色,但是还是以蓝色为主,这是因为这种工艺是从中东阿拉伯地区传入中国的,阿拉伯人十分崇尚蓝色,所以掐丝珐琅又被人们俗称为景泰蓝。刚刚传入中国的掐丝珐琅工艺在当时还属于高难技术,只能为皇家服务。由于烧造技术还不成熟,生产规模不大,产量也有限。从现存的这件元代掐丝珐琅缠枝莲纹象耳炉可以看出中国工匠在学习、掌握烧造珐琅技术后,为迎合皇家的审美情趣,在保留了原有阿拉伯艺术风格的基础上,加入了具有中国民族风格的艺术元素,随着工匠们的不断努力,到明代时掐丝珐琅工艺已经日渐成熟,明代皇帝因为对掐丝珐琅的喜爱,专门设立了御用监,为宫廷生产掐丝珐琅器。这一时期生产的珐琅器,质地细腻,色泽纯正,具有宝石般的质感,尤其是宣德时期的作品,看上去非常富丽华贵。北京故宫收藏的掐丝珐琅缠枝纹炉、龙凤纹炉、缠枝莲纹尊、缠枝莲纹出戟觚就是这一时期的精品。这些掐丝珐琅器物上的图案,布局疏朗,掐丝线条奔放有力,珐琅釉面光亮,看上去有水晶般的透明感。尤其是这件缠枝莲纹碗外壁施一圈白色珐琅釉,用s 型串联起6 朵红、黄、绿三色的缠枝莲花,整个图案布局对称,纹饰华丽。

明代御用监下面的珐琅作坊制作的珐琅器,传世量不大,可能只有不到一百件。它的器物种类我们见到的有炉、瓶、盒、双陆棋盘、还有僧帽壶、仿西藏的大罐,这么几类。这些器物一般是圆形比较多,像双陆棋盘这种方形的那是非常少见的。它的胎质多数是打胎,少数是铸胎。装饰多数以缠枝莲为主,我们平常称之为蕃莲,原因是蕃莲纹可以自由的翻转,布满器身,为的是固定珐琅釉,珐琅釉如果没有这些丝的话,烧制的时候颜色就流走了,那么这个蕃莲呢,因为它可以延续到一个器身的任何一个部位,所以它起到一个固定釉的作用。明宣德时期掐丝珐琅器上的花纹多为缠枝纹,除此还有少量的蕃莲纹,龙凤纹和瓜果纹,但像双陆棋盘上这样的狮戏球图案,还极为罕见。狮子深受中国人的喜爱,民间艺人通过提炼加工,把狮子的形象艺术化,创作出了狮纹图案。活泼的狮子,配上吉祥喜庆的绣球就成为中国传统的吉祥纹样之一狮戏球。据《汉书》记载,狮戏球图案来自于中国汉代民间流行的狮舞,狮舞中两人合扮一只狮子,一人手拿彩球在前面引逗,狮子上下翻腾跳跃。其形式就像这件双陆棋盘上的狮戏球一样活泼有趣。掐丝珐琅双陆棋盘中的狮子都为雄狮,它们身系绸带,互相戏球,这一图案和双陆棋对阵游戏博弈的气氛相吻合。

双陆棋现在已经没人知道怎么玩了,它是中国古人下的一种棋,这种棋起源于古巴比伦,相传是在魏晋时期传入中国的,由曹操的小儿子曹植加入中国六博游戏的一些玩法改造而成的,从此以后就开始流行了。据专家考证,双陆棋棋子上尖下圆,有点像现在的国际象棋,颜色分为黑白两色,各十五枚。初期有两枚骰子,唐朝末年后逐渐加到六枚。下棋时两人对坐,互相掷骰子,按骰子的点数走棋,先出完棋子的人为胜者。双陆棋在唐、五代和宋元时期曾经风靡一时,成为宫廷贵族和文人雅士最喜欢下的棋。据《唐国史补》记载,武则天有一次梦见跟天女一起下双陆棋,棋局非常诡异。武则天的棋艺不敌对手频频输给天女,第二天上朝时武则天就问群臣为什么会做这样的梦?大臣狄仁杰告诉她说:“这是上天在利用双陆棋在警示您,没有永远的胜利。”从这段记录中可以看出下双陆棋也曾经是武则天的日常消遣游戏。唐代周昉的《内人双陆图》中细致描绘了唐代宫廷贵妇下双陆棋消遣的情景,画的中间端坐着两位盛装的贵族仕女,一位正拿着骰子投掷,另一外目不转睛地盯着棋盘想着下一步棋怎么走,围观者兴致勃勃。这幅画形象的反映出中国唐代贵妇对双陆棋的着迷和喜爱,曾经风靡一时的双陆棋到了明清两朝逐渐走向衰落,到了清代末期就彻底失传了。至于双陆棋失传的原因,有人说是因为乾隆年间全国上下用双陆棋设赌局泛滥成灾,惹得乾隆皇帝龙颜大怒,于是下旨禁止老百姓再玩双陆棋,也有人说明清时期由于麻将和象棋的出现使得下双陆棋的人逐渐减少,最终导致这种棋失传。不管出于什么原因流传了一千多年的双陆棋最终消失的无影无踪。从古人留下的画作中可以看出双陆棋在当时的宫廷里是非常流行的,正是因为受到了上流社会的喜爱明代御用监才制造出了这件精美无双的掐丝珐琅双陆棋盘。让今天的我们仍然能够了解一种失传的古棋——双陆棋。

作者:五 艺 来源:本站原创
  • 国家艺术杂志社,国家艺术,弘扬华夏艺术的博大精深和神奇风采(www.gjysart.cn) © 2024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