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评头论足 >> 内容

岳 铁:宋金钧窑之考

时间:2012-5-28 点击:

    中国宋元时期北方瓷窑。钧窑在河南省禹县(今禹州市 ),为宋五大名窑之一,位于今河南禹州。创烧于唐代,兴盛于北宋,经历宋金至元代。以后历代都有仿造。境内有窑地近一百处, 以小白峪历史最早, 唐代已烧黑釉带斑点器物,时称“花瓷”,对宋代紫红斑点装饰有直接影响。宋代首创釉中加入适当铜金属,烧成玫瑰紫、海棠红等紫红色釉,美如晚霞。北宋后期,专为宫廷烧制供养植奇花异草用的各式花盆与盆托;钧台窑是宋代众多钧窑中最具代表性之一,窑址发掘出土数以千计供宫廷陈设用的这类瓷器,器物底部各刻一个从一到十的数目字,数字越小,器物尺寸越大。绝大多数窑均烧窑器物,天蓝、月白釉较多。一部分窑址还发现烧磁州窑白地黑花、三彩、红绿彩等品种,其中以扒村窑质量最好。钧窑,传世不多,评价甚高。
   北宋的钧窑瓷器,胎体略厚,致密,色灰,先素烧后施釉,釉面很厚,以月白、天青、天蓝色为基本色调,釉中的铜分子经高温还原气氛,呈现紫红颜色。因为钧瓷釉面较厚,煅烧时釉面翻滚,釉中所含金属分子重量不同,有的浮在表面,有的沉在釉底,冷却时釉面上下收缩温度不一致,往往留下不规则的细线状流动痕迹,被后人称为“蚯蚓走泥纹”。宋代钧窑瓷器大多都有“蚯蚓走泥纹”,这是鉴定时比较重要的依据。
  宋钧窑主要器型有:花盆、盆托、盘、碗、洗、炉、尊等。宋钧窑以釉色美取胜,因此除了堆凸乳钉、弦纹以外,一般没有其他纹饰。宋钧窑瓷底足有釉,圈足多麻酱色。钧窑瓷器底刻有“一”到“十”的数字铭文,并非所有钧窑瓷器都有此铭文,这主要见于尊、盘、盆、奁和洗之上,其铭文在烧制以前刻上。据考古发现证明,数字为配套而刻,一号最大,十号最小。
  此外,钧窑瓷器还有刻宫殿使用铭文及乾隆御制诗的,多为清代宫廷工匠所刻。其铭文有“养心殿”、“长春书屋”、“重华宫”、“静憩轩用”、“瀛台”、“涵元殿用”、“明窗用”、“漱芳斋用”、“虚舟用”、“金胎玉翠用”、“建福宫”、“凝辉堂用”等。这些北宋的中国瓷器字体工整,刻工精美。
    钧瓷,以其色彩艳丽、艺术风格独特闻名中外,久享盛誉。在国外,钧瓷被称为"中国宝瓷",是难得的艺术珍品。钧瓷不但在色彩上鹤立它瓷之上,在造型和施釉方面也独辟蹊径,自成体系。钧瓷色彩之多,不胜枚举。最著名的有:玫瑰红、海棠红、胭脂红、鸡血红、朱砂红、茄色紫、葡萄紫、鹦哥绿、葱翠青、梅子青、天青及窑变的各种色彩。相传以胭脂红、葱翠青和墨色为难得之佳品。  
   长期以来,宋金钧瓷在墓葬中发现不多,素有“钧不入葬”的说法。此盘出土于许昌一座金代砖室墓,墓中壁画人物为女真人装束,墓葬地点位于许昌市文峰路中段西侧。同墓出土的钧瓷还有一盘、一碗,说明民间所谓“钧不入葬”的说法也不尽然。
   这件瓷盘呈直口圆唇微敛,浅弧腹壁,矮圈足,外底有5枚圆锥形支钉。胎质灰色,细腻致密。施天青色釉,盘底有红色斑块和蚯蚓走泥纹,釉面有鬃目艮和缩釉现象,口部釉层较薄,圈足、支钉无釉露胎。瓷盘尺寸较大,口径26厘米,底径17.3厘米,高6.7厘米。
   盘底的艳丽红斑是钧窑瓷器的典型装饰风格。钧瓷的最显著特点是以铜的氧化物为着色剂,在还原气氛中烧成铜红釉,产生“窑变”现象,釉料一般在1250~1270°C的高温下熔化交融,产生出令人意想不到的瑰丽色彩,如海棠红、玫瑰紫等,姹紫嫣红。钧瓷的青釉青中泛红,色泽深浅不一,或天蓝,或天青,或月白等。青釉、红斑相互映衬,视觉效果强烈。
   底部保留支钉是该盘的一大特色。支钉分布均匀,显得规整自然。支钉高出圈足,支撑盘体,反映出入窑烧造过程中的状态。出窑时本应敲掉支钉,因偶然因素保留下来,为后世留下一件特色精品。这一“生前胎记”朴素得让人感动,其独恃美感令人耳目一新。
   这次出土的金代墓葬钧瓷盘等随葬品,是科学发掘资料,出土地点明确,且有一定的组合关系,可作为钧瓷断代、烧成工艺等方面研究的参考。

作者:岳 铁 来源:本站原创
  • 国家艺术杂志社,国家艺术,弘扬华夏艺术的博大精深和神奇风采(www.gjysart.cn) © 2024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