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名家风采 >> 内容

秦 耕:玉雕大师袁耀与他的微雕绝艺

时间:2012-2-29 点击:

       提起中国著名珠宝品牌张铁军翡翠,海内外无人不晓!在上海张铁军珠宝集团的珍宝馆内,珍藏着一件由著名玉雕大师袁耀先生精心雕琢的翡翠件惊世之作——《乾隆下江南》。
        在清朝的历史上,记载了康熙与乾隆都曾经六次下江南。而说起乾隆南巡,从官方的史籍到民间的野史中,都有许多描述:或是说他修筑堤堰,功泽千秋;或说他把国家大事都扔给手下大臣,自己迷恋在江南美景中;或说他风流成性,挥霍无度……。通过六巡,乾隆帝相当清楚地了解江南的官风民情,又大兴河工,广蠲赋税,礼遇致仕大臣,培植士子,宣扬了圣恩,对争取缙绅士民,安定江浙,保护百姓的身家性命财产,发展生产,丰富文化,创造和延续“大清全盛之势”,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另一方面,耗费确实十分巨大,每次南巡,历时四五个月,随驾当差的官兵一般是3000名左右,约需用马6000匹和船四五百只,还有几千名役夫,用掉了上百万银两,还给民间带来了极大的骚扰。六下江南,有得有失,有利有害。总之众说纷纭,褒贬不一。
         生于绍兴,现为上海张铁军珠宝集团副总工艺师、上海工艺美术大师的袁耀的翡翠微刻作品《乾隆下江南》,正是根据清朝乾隆皇帝自1751年正月至1864年正月间六次下江南的史实而创作的。整件作品高26厘米,宽16厘米,厚10厘米,重4.5公斤,是一块具有黄翡、绿翠等四、五种颜色的无形俏色冰种翡翠。微雕大师袁耀选择由恒久多彩的翡翠为材质,是因为它最具有永久承载作品所要表达的文化理念的能力,同时也是最适宜表达历史灵魂的最佳原料。袁耀把历史故事融于作品上,以巧夺天工的技巧细腻地刻划出乾隆下江南时祭拜玉皇顶、孔子庙、明孝陵三地,惩处恶霸、贪官污吏,救扶弱小五处;与生父陈阁老同游安澜园及后来去黄山寻父;视察海军、游历苏杭、扬州瘦西湖、秦淮河等江南名胜。沿途题写诗赋有十处之多,标题大字皆为高仿乾隆手迹。另有微刻隶书逾千,叙述作品情节。大小浮雕人物69个,亭台楼阁、船舫牌楼更是随处可见。作品底座用磨砂水晶船制作,乾隆帝双手反剪,背戴斗笠,意气风发,气宇轩昂。而五光十色、流光溢彩、精雕微刻的山子一旦头以重脚轻之法,呈风帆状矗立在水晶船上时,气势超然,力垂千钧。同样是一块材料,在不同创作者手中,由于各人的审美思想、艺术修养和技术特长的区别,加上创作意图和表现技法的不同,完全可能创制出完全不同的艺术品。纵观袁耀翡翠作品《乾隆下江南》,如同进了当今微雕作品的“大观园”,精美之中大气磅礴,气象万千。在这件微雕作品中,袁耀把深厚的文化底蕴融入了独特的设计构思,将各种技巧施于一体,淋漓尽致将乾隆六下江南宏大的场景,细致的展现出来。将其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上都发挥到极致,方寸之上充分地施展出中国微雕艺术的神奇魅力。
       在中国微雕技艺源远流长,传说五代十国时期(公元十世纪后期),有属国使臣向南唐后主李煜敬供珍品宝盒,内装用犀牛角磨制而成的一粒黑芝麻。正面刻“风调雨顺”,背面刻“国泰民安”,曾震惊朝野。宋代微雕艺术家也曾在一粒米大小的象牙上雕出了苏东坡游赤壁的情景,令人叹为观止。时逢今日,微雕大师袁耀在翡翠微雕上同样创造出了不可磨灭的奇迹,曾见过袁耀在高不过一指、宽不过寸把的翡翠原石上,通过浮雕、圆雕、薄意、俏色、微刻等技法的结合运用,在方寸之间将作品刻画得大美至极,却从未见袁耀雕过这么大的“山子”,并将自己精妙入微的独特风格,完美地融合于气势磅礴的架构之中。创作中的袁耀在布局设计特别注重“随形”而为。据说《乾隆下江南》的翡翠原石,正面自肩至底,原有三道很深的绺裂,严重破坏了雕刻面的完整。为了弥补这些缺陷,他随形布局,将绺裂巧妙地设计成松谷、瀑布、溪流等风景,该深挖的地方深挖、该浅遮的地方浅遮,结果,裂缝的外侧被雕成了精美的松石小景,而透过松枝的疏影,依稀可以望见裂缝深处潺潺的溪流、飞泻的瀑布,原石的绺痕反成了烘托故事氛围的风景,真是匠心独具。此外“俏色雕”技巧的运用在这件作品上也格外显眼,平添了作品巧夺天工的典雅、精妙和浪漫。如在该山子的中部,雕有乾隆钱塘江检阅水师的故事。袁耀不仅巧妙借用原石上的橙黄色、褐色、蓝青色和白色,分别雕刻了手持瞟远镜的乾隆、成排的战船、高如幕墙的钱江浪和翱翔于浪尖的江鸥,还将原石上的一点“白雾”之瑕,巧雕成了一轮明月,完美地体现了乾隆“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照江心一颗珠”的意境。袁耀还采用田黄石薄意雕刻技法,在作品的顶部借用原石的黄皮、墨绿色块、浅灰色块和一抹阳俏绿,分别雕刻了玉皇顶的楼阁和十只黄鹤以及墨绿的柏树群和浅灰色的石崖、云彩,而阳俏绿则雕成了靓丽的芭蕉树,使整个玉皇顶仿佛充满了帝王之气,恰如其分地营造了乾隆祭泰山的氛围。除了玉雕大师的身份外,袁耀大师还是一位造诣很深的书法家和微刻家,他曾在一个宽7厘米、高2.5厘米的平面上,以一手漂亮的隶书刻下柳宗元、韩愈的诗赋2200余字。这次在《乾隆下江南》上,他充分运用自己的特长,用正行篆隶等字体,摹刻了八处乾隆的御笔题词,还用每字大仅一毫米的隶书,微刻了11处共逾千字的乾隆诗词和故事纲概,既烘托了乾隆潇洒倜傥的形象,又使作品平增了浓重的书卷气,文房雅玩的观赏性。翡翠微雕作品《乾隆下江南》现被张铁军集团永久收藏,正因为此作不光见证了中国的一段辉煌时代,更为一件绝无仅有的佳作。
        微雕刻出的是精微细小的立体画面,是一种富有立体感的微观雕刻艺术。其“艺在微”,愈是细微,功夫愈精。同时也是十分讲究画面和章法的艺术,这就是“意在精”。微雕的雕刻师首先要有很深的书法和绘画功底,虽然微雕细微到无法用肉眼辩认,但在放大镜下仍然精美无比。认识袁耀的人都知道,他精微雕,是因为他幼年时就被治印篆刻吸引;他擅隶草,是因为他曾遍临书坛诸家;同时他也善于将作品熔俏色雕、立体微雕、平面微刻书法于一体,并柔和各种高超雕刻技艺施展于一件作品上。在袁耀看来,凡雕刻,总脱不开对线条和块面的处理,微雕也是如此,方寸之间,气象万千,如何把握好每一根线条、每一个块面,创作者的文化底蕴往往决定了他作品的深度、高度,无所学则无从悟。对袁耀来说翡翠微雕所以能“以天下之至柔,驰骋于天下之至坚”,乃悟之能也。但妙悟不是想出来的!
        构思设计是微雕创作的关键。在我看来,玉雕大师袁耀的作品构思独特,独具匠心,其中往往包含着多重文化深意,有历史的,有时事的,有宗教的……,他从不重复别人做过的,只做别人想不到,不敢做的。《南京1937》,光听名字就可以知道到袁耀这件作品又是一件个性十足,题材新颖,具有时代性,并融汇历史场景的作品,中国、南京、1937是每个中国儿女不会忘记的历史,1937年日本人攻入南京疯狂地杀戮,30万以上的国人大规模被集体屠杀,有机枪射杀、集体活埋,手段极其残忍,这便是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袁耀以南京大屠杀为原型,选择由红、绿、白三色翡翠组成的原料为主体的三色翡翠来微雕《南京1937》。作品正面雕出一正一侧两个人物。正面人物是蒙眼满头流血的男性中年人,侧面人物是一被蹂躏的满头流血的低首少女,人物头顶和脸上用红翡雕出一团团火焰,显示被迫害者心中的怒火,右上角墨绿色的一个日本侵略者正在往人身上泼洒汽油,另一个欲将纵火。正面二个受害者的头顶部的雕法借鉴了贝多芬的发型跳跃着音乐符号的手法,雕有各种人物情节:如用墨绿色雕出一群日本鬼子围着二个由白翡雕出的女性,有举刀砍杀状的,有脱衣欲施暴行的。作品背面左上侧有一排举枪在滥杀无辜的鬼子兵,太阳旗夹在冲锋的日本侵略军中,下面有一个骑马的日本兵正举刀作劈杀状。马蹄下一个被强暴致死的妇人正仰面躺在血泊中,小孩在她身边嚎啕大哭,冲天的火光是三光政策下日本侵略者的兽行。白色翡翠部分雕出状如成千上万无辜百姓被绑,被枪杀后的男女老幼横七竖八地躺在血泊中,没有一个的姿势是相同的。红的火,绿与白的人物交织成一幅历史题材作品。使人感到倘若没有战争,没有屠杀,这些百姓本都该过着平静的生活。背面一共雕有85个人物,作品的底座用一把利剑刺入状如心脏的翡翠中,既有冲击力,又不破坏细腻的外形表现内容。剑刃下是马蹄(创意来源于歌剧《铁蹄下的歌女》),剑与马蹄用铜料制作,马蹄搭在南京城箭垛上,表现了日本侵略者对中国领土的践踏。南京城墙用灰色翡翠制作,城墙有被炸损的严重痕迹。整件作品场面恢宏,极具深刻的再现“南京大屠杀”的悲惨情景。
        袁耀的作品总以独特为前提,构思充满国学原理与三教妙机,风格独特清新,复杂中透着细腻。在袁耀近年的翡翠微雕创作中,有四件闻名遐迩的作品是与佛有缘的,这就是《千手千眼观音》、《紫竹林九莲观音晤蝉图》、《五子观音》和《三世佛》。这些佛主题的翡翠微雕作品,不仅都曾在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主办的多个全国大赛大展中获得过金奖,而且还承载了不少袁耀“觉悟”的故事。譬如,《千手千眼观音》是中国玉雕史上的第一件俏色翡翠微雕,具有填补空白的意义,其整件作品呈椭圆形,只有6×5×1.4厘米大小。要在这么细小的平面上,雕塑一座拥有222只法手的观世音菩萨造像,每只法手里不仅长有眼睛,内圈的38只法手里还得握有一件法器;菩萨头戴的宝冠顶上还需雕出3尊更小的立体佛像,而选用的材料则又是坚硬的翡翠,其难度可想而知。袁耀在观音从左手指端到右手指端间的3.8公分宽度里,顺利地分5个层次雕就了222只长眼睛握法器的纤手;还用左手雕左眼、右手雕右眼的方法,雕出了观音宝冠上一尊面相宽度仅0.38毫米的佛像,其法相端庄,造型生动,据说堪称现今世上最微型之浮雕佛像。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毅力,微雕创作更要有特殊的毅力。袁耀凭借他个人丰富的阅历和渊博的知识积累创造了微型雕刻史上的奇迹,同时也攻克了微雕作品难抛光细部的行业难题。他把中国玉雕工艺已经推向了世界顶尖水平。袁耀的佛主题翡翠微雕作品中,除了佛像主体外,一般都雕镂有祥云、松柏、飞瀑、海浪、莲花、荷叶等,并喜欢采用微刻书法的形式,勒石铭记。如在《千手千眼观音》的背面,袁耀用楷书铭刻了共计260字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字体刚劲雄浑,每字仅10×10丝大小;而在《三世佛》背后,他则利用祥云古松间的一块石壁刻下了三世佛的由来和意义,那装饰性特强的微刻隶书,笔势风格皆尽笔心之力,聚字心之势,若放大成轴,就是一幅雄健隽逸的书法作品。若不是刻石者曾遍临碑帖,尤精其中的精深奥妙,又善于捉刀代笔,借以移植于翡翠的微刻之中,恐怕是难有这样精美的微刻之书。而这些是都是袁耀大师多年来翡翠玉雕修为的集中体现
       “微中藏世界,石上读华章”,玉雕大师袁耀自九岁始在石章上刻印、雕印钮、刻小字。发展到绘画、书法、微雕、微刻、陶艺、白玉、翡翠、象牙,至今已有五十多年了。纵览袁耀所创佳作,就犹如细读一步古典名著,既发人省醒又耐人寻味。他把中国工艺美术中的线条、块面和层次发挥到极致!将最精细微小的微雕绝艺予以传承和发扬光大。袁耀的作品不光具有时代性、思想性、更具有文化性,他从不步别人后尘,是真正意义上的原创。如今身兼上海张铁军珠宝集团副总工艺师之职,并已怀揽国家高级工艺美术师、国家一级高级技师和上海市工艺美术大师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的他,可以算的上中国翡翠微雕界的领军人物,在他创作的作品中屡屡获奖不计其数,更别说多次创造刷新了大世界吉尼斯记录。这些对他而言这些都已成为过去,成为历史。现在的他已然兢兢业业孜孜不倦地在艺术道路上稳步前行,谱写着他翡翠微雕绝艺新的篇章。

 

作者:秦 耕 来源:本站原创
  • 国家艺术杂志社,国家艺术,弘扬华夏艺术的博大精深和神奇风采(www.gjysart.cn) © 2024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80420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