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艺海撷英 >> 内容

清雾:传统创新两相宜——记新疆玉雕大师李宝义

时间:2012-9-27 点击:

  戈壁的风沙与齐鲁的儒风,滋养了他儒雅豁达的性情。苍雄势刚的深远与意蕴虚实的突出,彰显了北派玉雕气势雄浑之壮丽。他师承玉雕大师马学武北派风格,在长期的创作中擅长于人物与籽料俏色的和谐,依据玉材的天然质地“按料取材”、“依材施艺”,将海派风格中细腻雕琢手法、生动传神的特色,融入到了具有北派风格的作品之中,形成了兼容并蓄的独立创意。他通过各种不同题材的表现形式,使和田玉的丰富内涵得到了充分体现,在继承传统文化体裁的基础上,融入新的思想及表现手法,使设计及制作达到了日臻完善的意境。进入2000年以后,新疆玉雕业迅猛发展,涌现出了一批德才兼备的玉雕师。在此,通观新疆玉雕大师李宝义先生的作品,自2001他的作品《神算子》获得第一届中国玉雕“天工奖”优秀作品奖起始的数十年来,其作品在“天工奖”、“国石杯”、“玉龙杯”等一系列专题奖项中不断屡屡中元。厚积薄发、另辟蹊径的创意与从艺二十九年刻苦钻研、积累的深厚功底没有辜负了李宝义大师的艰辛付出与奢望,终究得来了累累硕果。时至今日他的作品已经成为了许多高端和田玉爱好者的珍爱和追求,同时也作为一种身份的象征得到了爱玉人的普遍首肯。
在尊重自然创作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和田玉天然的石质美,尽力突出其柔韧性和油润性,通过艺术加工得以有效升华,既不失和田玉天然魅力和神韵,又使其增添丰富的文化内涵。三分雕,七分玉;三分文化,七分玉体;三分细腻,七分流畅;三分继承,七分发扬。田玉的雕琢手法上要“讲究”而不是“将就”。“琢”其灵魂,“雕”其玉体,“雕”是手段,是物质的表象,而“琢”是一种对精神层面的挖掘。“玉不琢不成器”,只有带着精神与理解的深邃卓智来“琢”一件作品,赋予她灵魂,赋予她生命,才能堪称其为不朽的艺术品。一件真正成功的作品应当在意境上看不出任何“雕琢”的痕迹,仿佛原本她就是天杰地灵之物,这就是和田玉艺术的最高境界。李宝义大师的俏色巧作,化瑕为美,凸显了和田玉之美与物件的意现,彰显了大气刚劲之魅力。雕形而见神韵,神司于材,以独特的艺术魅力,创造出传世精品,由此而传递出一个让古老的和田玉雕得以“苏醒”美妙信息,这就是一代大师的意境。  
和田玉究竟是重在赏玉脂还是赏雕工?自古至今,这个问题颇有纷争,赏玉为先与否取决于对材料的选择和拥有,这也直接影响和支配创作理念的根本。微雕工艺与大刀阔斧的雕琢手法在和田玉上所表达的不同艺术元素,是和各种有色玉种适配有着密切关联的。他认为在洁白温润的玉体表面过多地运用复杂、烦琐的微雕刀工,会致使层次感和线条的错落有致受到影响,从而无法在玉体表面得以鲜明的表现形式来展示出精湛的微雕特色,这就必然会造成既无法赏“雕”,也无法赏“玉”的结果。如何用正确的工艺手法来表达和田玉富有的生命和活力,以求其达到一件艺术作品的完美和最理想境界。李宝义大师认为,生活是艺术的源泉,艺术是生活的提炼升华和积攒,任何时代的高档艺术作品无一镌刻着同时代的精神理念,无一不承载着那一时代的文化精粹。和田玉体如凝脂,质地坚韧细腻,她既能展现出坚毅顽强、豪放的精神气质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又能淋漓尽致地表现出婉转温柔之美,给人以既高贵、典雅、娓婉细腻之感。和田玉的天生而就的肉质,饱满而富有弹性,内敛而温柔芳泽,充满着旺盛的青春活力。这种灵动富有极强有生命感,这种生命的传承和延续,凝聚着一代一代玉雕大师的不懈努力和精神的升华。
艺术来自于生活的的提炼和升华,每个时代的艺术作品,无一都会打上了那个时代的烙印,承载了那个时代的文化底蕴。我们知道,传统的玉雕作品的美好寓意有不少,如,“连年有余”、“府上有龙”、“一路连科”、“富贵平安”等等举不胜举。这些寓意反映的是那个时代的不同人文意识和文化背景。如今,时间的老人已把我们带入了21世纪,人们的物质文化水平较之古代社会已有了突飞猛进的飞跃。而玉雕创作思维和观念也因此发生了与日俱进的变化。在传统中开拓创新、在延续中求得发展,让玉雕作品的寓意赋予更强的时代气息,使玉雕作品表现形式与包含的精神文化内容更相得益彰、精彩纷呈。这正是李宝义先生孜孜不倦不断奋进的追求。他认为;玉雕技艺传承人是玉雕技艺的重要承载者和传递者,他们应该以敏锐的才智、灵性来贮存和掌握玉雕文化的传统和精湛技艺。他们应该是玉雕技艺发展中活的“宝库”,又应该是玉雕技艺代代相传的接力赛者,他们既处在当代的起跑线上,又是玉雕工艺延续中的“执棒者”。这正如新疆弘基企业集团董事长马国钦所说,有了这个脉线,玉雕事业一定会更加繁荣,更加富有创造力和生命力。
   “赤面秉赤心,骑赤兔追风,驰驱时无忘赤帝。青灯观青史,仗青龙偃月,隐微处不愧青天”玉雕关公的身上凝聚着万世共仰的忠、义、信、智、仁、勇,蕴涵着国人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伦理、道德的美好愿景。玉雕关公多以历史题材雕件诠释忠义,表现关羽的某一方面或多方面的象征意义。
但见李宝义先生之《关公》作品,抓住了人物的脸部主要特征,恰如画家以一笔具现其微,意明达微,如水之就深,如火之炎上,自然而不容毫发强也。卧眉凤眼、脂唇枣面、二尺美髯,淋漓至尽地将相貌堂堂,威风凛凛。手执青龙偃月刀,胯下赤兔马的“武圣”关公桃园三结义、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屯土山三约事、斩颜良诛文丑、夜读春秋、封金挂印、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单刀赴会、水淹七军……这些有关关羽的,被人们广为传唱的故事在玉雕中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这种运用巧雕取形用势,写生揣意,运情募景,显露隐含的表现手法,让人不由地颇有不见其画之成,画却不违其心之用的感慨。
该作品既传承了古代优秀题材的精华,又将其赋予了时代应有新意,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这种玉雕创作思维与观念的与日俱进,在继承传统中的开拓创新及发展,为玉雕作品的作品表现形式和精神文化内涵的相容与共,起到了相得益彰的精彩效果。

作者:清 雾 来源:本站原创
  • 国家艺术杂志社,国家艺术,弘扬华夏艺术的博大精深和神奇风采(www.gjysart.cn) © 2024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80420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