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内容

张亚飞:心中那一抹翠色——越窑青瓷

时间:2019-4-2 10:33:48 点击:

 冬日的清晨,为了看到我心目中的圣湖(上林湖)日出,六点钟左右,我们驱车来到了上林湖越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迎着丝丝寒风,进入公园大门,湖边空无一人,迎面映入眼中的是天空中厚厚的云层,看不到有日出的迹象,水天都是冷灰色。此时的山和水仿佛还在沉睡,水面上飘着淡淡的雾气,把远山遮的有点朦胧,远山的颜色如国画中掺了墨的淡青色,而近处山的颜色却非常的深,深的近乎黑色,由近而远多层次的山色静静的映在湖面上,既深沉又透彻,一切都显得那么的安宁寂静。这是冬天早晨的上林湖么?这样的景色我还是第一次见到,静美?对!就是有点寒冷的静美,美的让我窒息,使我不敢大步走路,生怕惊醒这位宛如静静而眠的冷艳美人。
湖后半山上有发掘后筑棚保护的古窑址,也有新仿制的龙窑模型,再现唐宋时越窑青瓷烧制的场景。如果时间退回到一千年前,这里是何等的热闹,自唐中晚期开始,这里成为越窑青瓷中心产地,上林湖及周边地区有一百七十多处窑场,窑火昼夜不熄。制作出了进贡皇家使用精美的秘色瓷,也生产大量普通民众日常使用的瓷器,并通过海上丝路把越窑青瓷远销到东亚、南亚及中东等许多国家,为促进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这里制瓷的工匠中有许多没有留下姓名的艺术大师,他们不但把上林湖的泥土变成坚硬耐用的瓷器,还把这些瓷器制作成有工艺装饰的艺术品,上林湖远处的千峰翠色成了瓷的釉色,还有那天上的云朵、湖面的水波、一草一木、鱼虫蜂蝶、飞禽走兽等等都通过艺术加工应用到瓷器上,使人们在使用过程中得到艺术美的启蒙和享受。虽然现代考古发掘了不少古窑址,让许多隐埋千年的艺术瑰宝重现人世,但我也相信在这静静的湖水下面,不知还有多少有丰富艺术内涵有史料价值的青瓷器埋在泥土中。
由于种种历史原因,越窑青瓷在北宋末南宋初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但“她”是世界陶瓷史上的一座丰碑,“她”的基因在其它著名瓷窑中得以传承,被现代学术界公认为“瓷之母”。而上林湖不但随着时光的转换而以不同的美景呈现在人们面前,更有“她”蕴含着上千年灿烂的越窑青瓷文化的积累,越发显得神秘,越发显得圣洁。
越窑是中国古代南方著名的青瓷窑,汉族传统制瓷工艺的珍品之一。窑所在地主要在今浙江省上虞、余姚、慈溪、宁波等地。生产年代自东汉至宋。唐朝是越窑工艺最精湛时期,居全国之冠。越窑之名,最早见于唐代,越窑瓷青瓷与唐代的饮茶风尚关系十分密切,其瓷质造型,釉色之美,深受饮茶者的喜爱。饮茶风尚又影响了越窑青瓷的型制。
越窑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青瓷窑系,历史悠久、影响深远,倍受大家的赞赏与青睐,越瓷不仅仅是朝贡的贡品之一,也是唐代的一种非常重要的贸易陶瓷。长久以来人们一直以“如冰似玉”的越窑青瓷和“如银似雪”的邢窑白瓷,即“南青北白”来概括唐代制瓷业的生产面貌。越窑青瓷因为追求一种“冰肌玉骨”的艺术效果,所以早期器物极少装饰,仅以釉面取胜。晚唐五代时期出现的刻划花纹,则受当时丝绸、金银器、铜镜的影响它以各种龙凤、游鱼、云鹤、鹦鹉、蚊蝶、花卉等作主题,线条纤细流畅,纹饰生动活泼,使单调的釉面平添几分诱人的魅力。东汉时,中国最早的瓷器在越窑的龙窑里烧制成功。因此,越窑青瓷被称为“母亲瓷”。越窑持续烧制了1000多年,于北宋末、南宋初停烧,是中国持续时间最长、影响范围最广的窑系。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这是唐代诗人陆龟蒙赞誉越窑秘色青瓷的著名诗句,越窑青瓷釉层均匀,色如山峦之翠,滋润而不透明、隐露青光、追求类玉的效果,品质为全国青瓷之冠。从文献记载看,唐代出现“越窑”之名,直到越窑衰落后的南宋时期仍在使用,在这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越窑瓷器始终带有一种特有的地域风韵,其釉色、造型、艺术风格不仅在中国陶瓷史上独树一帜,而且在世界陶瓷史上也自成体系,占据了重要的地位。越窑青瓷所具有的柔和、清秀、淡雅、宁静的审美风格,正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的迷恋和写照。
东汉之前的越窑青瓷,因施釉方法简单原始,加之窑温偏低和烧成气氛掌握不好,故器物的釉层单薄,釉色波动很大,很少有纯正的青色。东汉之后,造窑、施釉、烧成技术相对成熟,烧成温度高,器物的氧化程度低,所以二次氧化形成的红色淡。并且釉层厚重,施釉一般只在器物朝上的一面,大多集中在上半部分,流釉现象明显。在纹饰上主要常见的是拍印几何纹,并常带有印贴铺首,除了实用器物之外还烧造了一定数量的明器。
三国时期吴国的越窑成了成熟青瓷最先出现的产地,这一时期的青瓷器物釉层较为稀薄,釉面常出现伸缩斑块剥落的现象,但是釉色发色相对准确,三国和西晋越窑青瓷在露胎的部位发紫色,二次氧化现象到位。这一时期的纹饰主要以网格纹带和连珠纹为主,印纹和划刻纹大量的出现。由于三国和西晋时期时兴厚葬,所以这一时期越窑烧造了大量的明器供丧葬使用。
东晋是门阀士族政治,与北方的五胡十六国并存,这一历史时期又称东晋十六国。东晋时代,也曾经内部四分五裂。420年,宋公刘裕废除晋安帝,建立刘宋,进入南北朝时期。东晋与之前的孙吴以及其后的宋、齐、梁、陈,合称为六朝。由于这一历史时期时局的动荡,一定程度上对越窑的发展产生了影响,一度陷入停烧的境地,窑址的数量锐减,但是器物烧造的质量上没有下降。并且出现了点褐彩的技术,风靡一时。“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南朝佛教文化的盛行,在越窑器物的纹饰上也有很大的体现,多莲瓣纹,多花口(莲瓣形)造型,并不局限于单纯的拍印纹饰。
唐、五代时期是越窑发展鼎盛时期,代表了青瓷的最高水平,尤其是所谓的“秘色”瓷,更是当时越窑青瓷的十分引人注目的产品,产品中流行刻划花纹,细线划花,并且有开始使用高档的匣钵来烧造。   
晚唐五代的越窑有一种“秘色瓷”。从前人们提到它,都沿用宋代文献,说这种瓷器是五代十国时位于杭州的钱氏吴越国专为宫廷烧造的,臣庶不得使用。至于它的釉色,也像它的名字一样,秘而不宣,后人只有从诗文里领略它非同一般的风姿。唐人陆龟蒙吟咏道:“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五代人徐夤赞叹曰:“捩翠融青瑞色新,陶成先得贡吾君。巧剜明月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云。”诗歌、文献的描写越是优美,越引得人们去考证、猜想,以致于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说法。而秘色瓷究竟“秘”在何处,知道的人却越来越少,也就越发加剧了这种瓷器的神秘感。1987年,随着陕西扶风法门寺宝塔的轰然倒塌,塔基下的地宫暴露出来,一批稀世之宝的出土轰动了世界,其中有令佛教徒顶礼膜拜的佛骨舍利,有唐懿宗供奉给法门寺的大量金银器、瓷器、玻璃器、丝织品,尤其重要的是,同时还出土了记录所有器物的物帐碑,让文物考古专家明明白白地知道了出土物的名称。物帐碑上“瓷秘色”三个字,叫古陶瓷专家眼前一亮。这几件瓷器,有八棱瓶和圆口、花瓣形口的碗、盘等,共同的特点是造型精巧端庄,胎壁薄而均匀,特别是湖水般淡黄绿色的瓷釉,玲珑得像冰,剔透得如玉,匀净幽雅得令人陶醉。秘色瓷神秘的面纱终于被揭开了。专家们恍然大悟:秘色瓷我们并不陌生,它原来就是越窑青瓷中的极品,只是从前相见而不相识罢了。那种八棱瓶,陕西的唐墓里出土过,故宫的学者在越窑的遗址采集到过;杭州的吴越国钱氏墓群,出土的秘色瓷更丰富,更精美,釉色更青幽。法门寺出土的秘色瓷,还有一件盘子贴着金银箔的装饰,行话叫做金银平托。在古代,金和玉被看作最高级的材质,把瓷器烧成玉色,又在上面加饰金银,这种器物的地位可想而知。秘色瓷之所以被抬到一个神秘的地位,主要是技术上难度极高。青瓷的釉色如何,除了釉料配方,几乎全靠窑炉火候的把握。不同的火候、气氛,釉色可以相去很远。要想使釉色青翠、匀净,而且稳定地烧出同样的釉色,那种高难技术一定是秘不示人的。秘色瓷在晚唐时期烧制成功,不久之后,五代钱氏吴越国就把烧造秘色瓷的窑口划归官办,命它专烧贡瓷,的确是“臣庶不得使用”,它当然远离百姓,高高在上了。至于它的名称,偏偏不明说是青瓷,也不像宋代那样,取些豆青、梅子青一类形象的叫法,却用了一个“秘”字,着实逗弄得后人伤了一千年的脑筋。而细想想,这个“秘”字又包含了多少实的与虚的内容。这样极富深意的名称,恐怕只有浸泡在诗歌的海洋里的聪明的唐代人才琢磨得出吧?
唐、五代时期中央政府实行土贡制度,各州将本地物进贡给皇帝。《新唐书•地理志》载,进贡瓷器的州府有邢州、越州和河南府等三处。文学家柳宗元等著文《代人进瓷器状》,写得就是他替友人饶州刺史向皇帝进贡瓷器一事。唐代诗人徐夤《贡余秘色茶盏》诗云“捩翠融青瑞色新,陶成先得贡吾君。”所指亦是贡越窑青瓷之事。徐夤《贡余秘色茶盏》明确说明了秘色瓷就是贡瓷。在唐、五代的土贡制度下,是否存在生产贡瓷的窑厂呢?浙江慈溪上林湖吴家溪唐代凌倜墓出土墓志罐记载,“光启三年(887年)岁在丁未二月五日,殡于当保贡窑之北山”。志文证实了唐代贡窑的存在。与民窑不同,贡窑是特定生产贡瓷的窑场,其产品的一部分须用于进贡。贡窑与宋代专门生产宫廷用瓷的官窑也不通,仍保留有一定得生产自主权,可以烧造普通瓷器。色瓷的生产时间从晚唐直到宋初,唐、辽、宋皇家均使用,五代时期除吴越国外,文献记裁前蜀曾向中央进贡秘色瓷,考古发现广州、长沙均出土有五代时期的秘色瓷器,说明当时前蜀、楚、南汉均曾得到并使用秘色瓷。毫不夸张地说,秘色瓷器在九至十一世纪是一种“国际性”的高品质瓷器。
2015年10月到2017年1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对浙江慈溪上林湖中心区域的后司岙窑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揭露出了龙窑窑炉、房址、贮泥池等作坊遗迹。同时,出土了丰富的晚唐五代时期越窑瓷器精品,其中相当一部分器物与法门寺出土的秘色瓷相同。这意味着后司岙窑址就是秘色瓷的产地之一。生产地的发现不仅代表着结果,更展现出过程:这个过程包括秘色瓷的生产过程,也涵盖整个窑址的发展过程。后司岙的发现,极大丰富了我们对已有秘色瓷器种类的认知、告诉了我们部分秘色瓷可能的烧造地点以及烧造方式。同时,普通越窑瓷器的同步出土,也使我们对包括秘色瓷在内的越窑瓷器生产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有意思的一点是,以天青色为主要追求的秘色瓷中,混入了一些色彩偏黄的秘色瓷,如上图的葵口盘和碗等,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沈岳明介绍:烧制瓷器的时候,匣钵内部原本应该是密封的,但是因为各种情况,有时会漏气进去,一进去空气,釉色就会氧化,会变成黄色。
北宋早期,越窑继续繁荣发展,达到了新的艺术境界。器物造型精巧秀丽,釉色青绿,纯净而透明;盛行纤细划花装饰,技法娴熟,图样简洁清秀。装饰题材广泛,形象生动,逼真,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南宋初期,由于朝廷征烧祭器和生活用瓷,上林湖一带窑场兴旺起来,使濒临消亡的越窑一度起死回生,出现了一个短暂繁荣的时期,但好景不长,随着南宋朝廷在临安设立官窑,专烧宫廷用瓷的同时,越窑终于停烧。
越窑青瓷在初唐时胎质灰白而松,釉色呈青黄色。晚唐时胎质细腻致密,胎骨精细而轻盈,釉质腴润匀净如玉,釉色为黄或青中含黄,无纹片,普遍使用素地垂直划纹的装饰方法。另有一种在器物上堆贴花卉、人物、鱼兽等的方法,器物常见的有碗、盘、水盂、罐、盒等,特色器如瓷砚、执壶、瓷罂等,尤其是口唇不卷、底卷而浅腹的越瓷瓯,风靡一时,成为文人墨客的歌咏对象。五代越窑青瓷胎质细腻,胎壁较薄,表面光泽,胎色呈灰或浇灰色,釉质腴润光亮,半透明,釉层薄而匀,釉色前期以黄为主,后期以青为主。装饰初期以素面为主,后期堆贴尤其是刻花大为盛行,题材多为人物、山水、花鸟、走兽。艺术形式多种多样,艺术风格丰富多彩。直到宋时越窑逐渐衰落。越窑青瓷,以胎质细腻、造型典雅、青釉莹莹、质如碧玉而着称于世。这种如冰似玉的美丽釉色,深受诗人的赞赏和喜爱。有不少诗人都描述和歌咏过种美丽,如顾况、孟郊、陆龟蒙、徐夤、施肩吾、郑谷等。越窑瓷青瓷与唐代的饮茶风尚关系十分密切,其瓷质造型,釉色之美,深受饮茶者的喜爱。饮茶风尚又影响了越窑青瓷的型制。陆羽《茶经》云:“茶器、越州上,口辰不卷,底卷而浅,受半升已下。”从《茶经》中对饮茶器的记载,可见一斑而窥全貌。茶文化和酒文化不同,发祥地只在中国。饮茶作为一种习俗跻身于饮食文化殿堂的时间比饮酒晚很多,而它传播发展的势头却比酒文化更为迅猛。到了唐代,饮茶风不仅遍及北方,而且还吹响海外。从这时候起,各处专用于饮茶的青瓷器皿遍大量出现。唐代以前,越窑的饮茶器型主要集中在碗,唐、五代时期,饮茶器具出了不同造型的碗外,还有茶盏、茶托和瓯等。
由于受到自然审美的支配,人们在瓷器发明后的相当漫长的岁月里,一直对越窑青瓷情有独钟。这种“雨过天青”的青釉随着制瓷技术的发展也越来越趋于成熟,人们在迷恋它的釉色的同时,也读到了它所蕴含的精神内涵。越窑青瓷从创烧的那一刻起,就赋予它依恋大自然之美的天性,窑匠们锲而不舍、孜孜以求,把大自然的优雅的青绿色融入了晶莹的釉色之中,又把这种凝聚着大自然灵魂颜色的青釉融入了人类的文明之中。
 

作者:张亚飞 来源:《国家艺术》总第56期
  • 国家艺术杂志社,国家艺术,弘扬华夏艺术的博大精深和神奇风采(www.gjysart.cn) © 2024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80420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