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艺海撷英 >> 内容

伊诺:大华禅画

时间:2020-6-23 11:35:50 点击:

禅画是中国画独有的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笔简意足,意境深远。
张大华,北京人,“齐派”传人娄师白入室弟子,少年时期即师从齐派第一代传人娄师白先生学画,得其亲传,并传承了齐派的精髓。齐白石先生常说“学我者生,似我者亡”,张大华先生的禅画艺术,正是白石老人所主张的“学我者生”的艺术之路。
张大华的禅画,需要做全方面的认识,在他极为简练的画面意境背后,是一个不断汲取中国文化精髓,将艺术提炼升华的过程,这个过程不仅仅是思想学养的积累和寻求艺术语言的清净彻悟,更是人与天地、人与自然了无纷扰浮躁和传统哲学的空明境界一脉相承。张大华对齐派艺术的承继发扬已进入儒释道和而不同的高层,笔墨极简而又极其入微,造型极简却极准确,了了数笔,禅理、禅机、禅意万千。
张大华创作的名作《百鸡图》于1990年在日本展出时轰动很大,1999年在国内展出引起艺术界一片哗然,这幅长达五米的《百鸡图》,浓淡相间的芭蕉叶像苍穹一样保护着一百个刚来到世上毛茸茸的小生命,百只雏鸡表情神态各不相同,活泼稚嫩,无忧无虑,它们在手掌一般的芭蕉树下藏躲追逐、嬉戏玩耍、祥和自然、吉祥平安。张大华以干湿并用的写法,不曾设色、随笔点墨,惟妙惟肖的创作出形神兼备、笔简意高的独特效果。赏之如沐清风,似天地初开,一切美好如约而来,恰是“雏鸡满百绕芭蕉,虫蚁之争各不饶,黄绿丛中观自在,晴天丽日任逍遥”,意唤人间和平之意。这种超越物像形式生命的形象,用作品的象征语言,把中国注重意象写意的艺术传统做了巧妙的转换。
在这幅百鸡图里,张大华将齐派艺术风格最大优长地结合起来,作为自己艺术的学术来源和支撑传承,齐白石的虾、娄师白的鸭、张大华的鸡,三位师徒所传承艺术风格的精髓,使我们在思辨中领悟着中国绘画野鹤闲云般的意境和超脱不拘,不受心灵绳索羁绊。“你学画的年龄与我同白石先生学画的年龄相仿,对待恩师的诚恳和忠孝也与我一样”。这是娄师白先生亲口对张大华说过的话,话里话外是对齐白石一脉的文化自觉和艺术自信,路正根深、传承有序。张大华骨血里的艺术实践为他开创了禅画一脉的笔墨样式,朝向“齐派”超凡脱俗的天地,与祖师交相辉映,齐放异彩。
在中国文化的思想体系中,张大华的禅画源自生活,缘于所悟,一有所悟,心到意到笔到。无我、无名、自然、安宁、平和、智慧、这些都是禅画艺术的滋养,张大华一一具足,无愧中国当代禅画的开拓者。
2008年,张大华受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孟子故乡山东邹城文物局慕名委托,为存世1500多年的铁山摩崖刻经拓片配作禅画,铁山摩崖刻经堪称我国书法史上一绝,为我国北朝书法的三大宝库之一,亦是当年的佛门高僧为弘法而留下的历史文化遗产,共17行,每行60字,所谓“大字鼻祖,榜书之宗”。既有佛教文化的融摄性,也渗透着中国传统文人士大夫的风骨禅思。张大华接过了这个饱含深重文化的历史课题,创作命名为《跨越时空的千年艺术对话》,这是一场下笔不负先贤,收笔不负历史,对中国拓片收藏理念的一次更新。浩大的艺术系列绘画工程,以一字一画问禅释意的绘画解读,让刻板单一的黑白拓片变得非常有禅机趣味,张大华多次上铁山面壁问道,穿越时空的思想碰撞,他似乎看见了一个衣着简朴的老者,迎风站在铁山之上,挥毫运笔,制造刻经,这个老者就是1500年前铁山摩崖刻经的书丹者僧安道一,他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他写的这个禅字,工整端庄简约玄淡。张大华为后人打开了多维空间的金钥匙,如今他为每一幅拓片配画,都是他几十年来创作与思索的结晶,《禅》字,十二笔划,拓片画中人物端坐竹下,左手持杯,停在半空,他可能是喝了一杯茶要放下,也可能是端起一杯茶要品尝,在他的对面,也许还有一位知己隐在了僧安道一书写的禅字拓片里面,也许那杯茶在等一个人的到来,但是那只是一只空杯,空杯是个姿态,一个展开双臂准备迎接和承受的姿态,空杯是挥挥手告别,是尚未开始的拥抱,是在来已来未来的状态,是空杯以对,圆满人生的释怀。庄子说,“虚已以游世”是虚已、外已、忘已、不害物亦不害于物,不伤人亦不伤于人,如此,方得大自在。这也许就是大华先生摆脱一切外界的干扰,保持着内心的平静和平和。热爱生活淡泊名利,画里画外张大华为《禅》配画的创作,不是字外生意,而是自成形象,各有所思各有所悟,因为禅在心胜过在口,千千万。坐亦禅行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体安然。
《寻》构图大简特简,数点梅花天地一心,散发出无限蓬勃和生机,梅是春的使者,“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三分”。大华先生的《寻》把禅画空灵简约的灵魂和静远超旷的境界巧妙的融合。纸为心迹载体,墨生妙趣之态,张大华擅用淡墨,有时候淡得无痕,然而正是那无痕的淡墨吸引着视觉,使人进入物我两忘的状态,在墨色的随意走动之中产生妙趣禅理,墨色因水而留因水而守,让观赏者感悟到作品的宁静和力量。这种对墨色的留守开合,其实是张大华艺术思想的开阔、辽远与宽容,是才能、学养、性情、笔性、人品、环境等的综合体现。正是因为他在创作中以生活为禅,以自然万物为本,以天地苍生为命,已成为张大华先生艺术创作不竭的源泉,为张大华的艺术作品赢得了盛誉。
“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禅唯行者有,唯证者得。大华先生开创的极富中国精神意蕴的禅画,将哲思与禅意巧妙地运化于简约的笔墨与线条灵韵的水墨之中,对世人体味人生哲学是一种升华和感悟,“象简金鱼浑已矣,芒鞋竹杖兴悠然。有人问我修行事,云在青山月在天”。张大华画中有禅,禅中有画,一笔一画相生相得,水染、墨濡随心生发,直达自由超脱之境界,得神妙之美感。
最小的就是最大的,最基本的就是最本质的,每一滴水,每一朵花,每一片叶子,每一个众生,都是他创作的本源,他以宇宙空间为基础,以应物像为手法,简到极致又妙到极致,能使人得到身心的清净、洒脱和超然,给人心灵以洗礼,《桃花源》等超然素朴,无分别心、无取舍心、无爱憎心、无得失心、能获得喜悦静美,起笔如云烟供养,自然生发,从容不迫,互生互换,相生相叠,亦画亦禅,若即若离,清幽平和更加随意怡然,尚美、守成、崇真、讲信、重德是禅画艺术思想的恩泽。张大华的艺术创作是宇宙万物的认知和探求,他的艺术是真正有生命的,我们有幸品味许多、收益许多、感悟许多。
 

作者:伊诺 来源:《国家艺术》总第60期
  • 国家艺术杂志社,国家艺术,弘扬华夏艺术的博大精深和神奇风采(www.gjysart.cn) © 2024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80420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