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以烧制白釉瓷器闻名于世,享有“中国白”盛誉,是中国工艺美术史中的瑰宝。千年窑火在这里生生不息,制瓷工艺在这里代代相传,陶瓷文化惊艳了世界,这里诞生了一代又一代的陶瓷巨匠,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林建胜就是生于斯长于斯。
福建德化地处“闽中屋脊”戴云山脉腹地,高岭土质优量多。新石器时代,德化先民开始制作硬陶和印纹陶,到夏商时期,已出现原始青瓷。德化县三班镇辽田尖山原始青瓷窑址,历经3700多年,窑体结构依然清晰。晚唐五代时期,德化地区的工匠们用当地品质优良的高岭土烧制出了青瓷。青瓷是与宋词、宋画等并列的“文化符号”,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首个入选的陶瓷类项目。德化窑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德化瓷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输出商品,是古代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它为中国手工业史、陶瓷史、海外交通史、对外贸易与经济交流史等提供了重要的研究资料。
德化窑烧瓷历史源远流长,它始于夏商,兴于宋元,盛于明清。宋元时期,受益于泉州海洋贸易的繁荣,德化窑迅速崛起,窑场林立,瓷器品种丰富,大量销往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明代是德化窑陶瓷生产的又一个高峰期,尤以“德化白”闻名于世,该白瓷胎体滑润致密、洁白如玉,叩击如磬,光泽闪亮,釉色纯净。釉面晶莹光亮,乳白似象牙,如凝脂冻玉,美不胜收。明代又是德化窑瓷塑艺术的繁盛时期,德化瓷因可塑性极强为群瓷之冠,以何朝宗、张寿山、林希宗、林朝景、陈伟等为代表的一大批瓷塑艺术家,把德化窑瓷塑艺术推到了一个“前无古人”的境界。到了清代已经步入成熟并趋于精美,几乎所有的清代德化窑窑址都生产青花瓷,生产地区遍及德化全县,其中尤以上涌、葛坑、汤头、浔中、龙浔、三班等乡镇最为密集。清嘉庆德化诗人郑兼才《窑工》诗描绘了当时外销瓷的盛况:“骈肩集市门,堆积群峰起。一朝海舶来,顺流价倍蓗。不怕生计穷,但愿通潮水”。在千年的瓷器焙烧发展过程中,德化窑炉也经历了多次演变,相继出现龙窑、分室龙窑、阶级窑等重要窑型。
1999年5月,清代道光年间沉船“泰兴”号出水,打捞出的35万多件瓷器都是清代的青花瓷,其中很多瓷器便来源于德化梅岭窑。2007年8月出水的广东省阳江海域的南宋沉船“南海一号”上,相当一部分瓷器产自德化。德化每一处遗存的窑址,每一件出土的文物,都散发着瓷艺千年传承的耀眼光芒,在上下五千年的人类长河里悠悠诉说着东方泥土的传奇。
守正创新 薪火相传
早在西晋时期,佛教就传入了泉州,泉州就有了延福寺。南朝时印度僧人拘那罗陀还到延福寺翻译佛经,就是佛教在泉州传播的开始。唐、五代时,随着泉州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佛教在泉州处于鼎盛阶段。当时泉州开元寺人知亮,就因仰慕德化戴云山的形胜,而化身于紫云(今泉州开元寺),塑佛于戴云山。他往生后弟子将其遗体运往戴云山归化,塑像奉祀,后其师慈感亦在戴云山坐化,此二僧被崇为德化戴云山佛教的始祖。从此,佛教文化在德化陶瓷工艺上亦有大量的融入。
历史的脚步走到了今天,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林建胜1965年8月生于德化、长于德化,从事德化陶瓷雕塑艺术已有40余年,他是德化陶瓷雕塑产业的参与者,更是推动者和见证者。也许是德化圣洁的故土滋养了他,他天生一副弥勒菩萨的相貌,除了进行陶瓷雕塑时的一丝不苟,其他时间都是一副笑眯眯的模样,憨厚淳朴至极,良善庄严极尊。林建胜的“聚玉堂”艺术展厅,陈列着他四十年创作生涯中的经典之作:滴水观音系列作品、微笑观音系列作品、藏传佛像系列作品、华夏贤哲系列作品……这些作品多次在国家级重大评比中获得佳绩,诸多作品被国内外收藏家珍藏。陈建胜大师秉持传统技艺,与时俱进,不断思考当代人的思维方式、文化认知、审美标准,保持创新活力,在艺术上不断前进,创作了很多盛世和谐时代背景的作品。
林建胜创新研发了会滴水的“滴水观音”,“微笑观音”,将德化瓷塑推向了更广阔的市场。作为藏传佛像瓷塑的创作先驱,他更是丰富了德化瓷塑的创作题材,拓展了德化瓷塑的发展空间,
1981年,17岁的林建胜来到德化职业中专学校求学,师从大师陈德卿和杨剑民,开始了与陶瓷的不解之缘。改革开放的浪潮深刻改变了德化陶瓷产业的发展格局,林建胜的艺术之路也烙上了市场经济、对外开放的印迹。1986年的一天晚上,林建胜在看完电影《滴水观音》后受到启发,决定要做一尊能滴水的滴水观音,便与一位同学联手研发并一举成功。作品在不改变德化传统观音造型特征下,在观音上半身和底座设置了上下二个有小管相通的“蓄水池”,水从下蓄水池装入,然后翻转观音让水流入上蓄水池,观音回正后水即从观音手持的净瓶滴出,流入底座的花篮中。滴水循环往复,有财源不竭的吉祥寓意。20世纪80年代末,一位台湾的客商一口气订了2400尊,林建胜就这样收获了人生第一桶金,他笑称这一笔钱当时能在德化县城买下2个店面,林建胜掀起一股“滴水观音”潮,滴水观音至今仍是德化陶瓷的畅销品种。此后,林建胜也开启了艺术与商业的结合之路,同时引领了德化佛像瓷塑的几次风潮。
以瓷塑古,以瓷化慈,在瓷塑佛像领域蜚声海内外
自明代何朝宗开创“文人瓷塑”风格以来,德化的宗教瓷塑基本上都是“文房清供”类作品,林建胜在传承技艺的基础上,突出了观音普度众生,慈悲为怀的精神特质,其面相更为慈爱面部线条更符合东方的审美。2003年,在厦门佛事展上,新加坡佛教总会会长惟严法师到访林建胜的公司,他提出是否可做一尊面带微笑的观音。长久以来,德化观音都是庄严肃穆,观音也可以展露笑颜吗?一向不愿因循守旧的林建胜接受了法师的建议,创作了“微笑观音”系列,全新风格的佛像作品问世后,受到了东南亚华人信众的热烈反响,“微笑观音”至今在东南亚华人圈备受顶礼膜拜,千处祈求千处应,五湖四海中国心。
林建胜多次赴西藏、青海、甘肃等藏区实地走访藏传佛寺,学习藏传佛像雕塑,潜心研读《造像量度经》,虚心向多位藏学专家请教,多番揣摩和尝试,他成功塑造了一系列藏传佛像,使瓷塑佛像形象既符合藏传佛像仪轨又不失德化瓷塑传统韵味,他的《释迦牟尼等身像》等十几件瓷塑被西藏日喀则的扎什伦布寺收藏,48件藏传佛教瓷塑在北京恭王府中举办的“瓷臻觉福——明清内造藏传佛像德化瓷艺传承展”展出,引起业界一场轰动。成功烧制藏传佛像是林建胜从艺生涯的厚积薄发,林建胜大师说攀登艺术的山峰没有捷径可走,需要恒心和毅力。林建胜创作的半身高的《千眼千手观音》历时40多天,仅璎珞、项链、底座上细密串联的珠子就有成百上千个,每个仅一二毫米,没有机械制作、测量,全靠用手搓出相同大小。他带领的创作团队历时四年雕塑100尊古代贤者,完成了《华夏贤哲——百子瓷韵》大型系列瓷塑作品,塑像高度均达52厘米,工程之浩大令人惊叹,填补了中国陶瓷史上大型系列历史人物创作的空白,并获得中国工艺美术最高奖——“百花奖”金奖。
“德化陶瓷不仅能雕塑传统宗教题材,也可以雕塑历史人物。德化陶瓷雕塑要传承,就必须不断尝试新的题材,与时俱进,迎合新的市场需求。”林建胜如是说。
林建胜大师以宗教般的虔诚与深沉挚爱追求陶瓷创作艺术,在对陶瓷原料与烧成技术潜心研究多年后,2013年林建胜发明了名贵瓷种——“玉黄瓷”。“玉黄瓷”采用德化上等高岭土经1333度高温烧制而成的,瓷质泛黄,集脂润、纯净、细腻于一身,质感有如“石中之王”田黄,其泛黄的瓷质,使得瓷塑人物的空间感、体积感更强,人物形象更鲜活、更具亲和力。林建胜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国家一级技师,全国技术能手,轻工大国工匠,金砖国礼大师。他秉承着传承传统工艺、升华文化内涵的态度,日复一日地不断探索创新。2001年 4月 19日,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来到德化调研时,曾经提出“精美的瓷器做出来,摆出来,还要传出去”。这句话也一直被德化陶瓷大师们铭记于心。数十年来,德化陶瓷匠人们手握篾刀,通过不断创新工艺,攻克陶瓷烧制上的一道道难关。“陶瓷之于德化,是立县之本,大师之于陶瓷,是行业的灵魂。”在众多如林建胜一般的陶瓷大师、工匠和企业家的默默耕耘开拓之下,德化陶瓷行业展现出欣欣向荣的局面。2022年,德化陶瓷产值突破502亿元人民币,产品销往全球 190多个国家和地区。作为陶瓷界的领军人物,林建胜不拘泥于传统,“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在创新的基础上传承。”坚守在传统陶瓷艺术的阵地上不断推陈出新,将“中国白”推向更广阔的国际市场。
瓷无边界,万象交融,东方泥土亘古留芳
林建胜大师雕塑的《千手千眼观音》高0.95米。观音有十一面,左中右三面九层,面如满月,貌如童子,寂静笑颜,慈眼垂视,其上黑愤怒面,顶髻为阿弥陀佛;主手八臂,左右手合掌在胸前,其余左手分别持莲花、弓箭、军持瓶,其余右手分别持水晶珠、千辐轮,结胜施印。其后有四十二手,背后有五圈背光分列千手,各只手掌中心俱有一眼。头戴五佛宝冠,发髻上竖,身披天衣,兽皮敷被左乳,璎珞七宝严饰,腰系绸裙,束以众宝合成金带,双足齐立于莲花座上。观音左边为文殊菩萨,右边为弥勒菩萨。以圆雕为主,圆雕与捏塑、阴刻有机融合,采用林建胜自己独立研发的“玉黄瓷”配方制作。比一般白瓷更加鲜活、更加有视觉冲击力。在继承德化传统瓷塑技艺的基础上有重大创新,造型突破传统的上小下大三角形构图,丰富了瓷塑艺术造型,庄严规矩,飘逸自如,瓷开新面,将文人气质和世俗情怀融合的更加完美和谐。
对于林建胜来说,他深知如何承担起传承和创新之责的重要。他说“传统雕塑是德化陶瓷的符号,传统中蕴含的文化、历史和寓意,不能摒弃荒废,要把传统技艺代代传承下去!”在他的带领下,已有不少年轻人进入了传统陶瓷雕塑创作行列,创造千古绝色,升腾起人间烟火的温馨和富足,在新时代的文明和交流互鉴中,守本启新,以新的姿态辉映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