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内容

胡建华 :元代霁蓝釉白龙纹带盖梅瓶

时间:2024-4-29 8:11:15 点击:

 

2024年是甲辰龙年,“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代表着自然之力。而这件上海广富林夏禹古陶珍藏馆霁蓝釉白龙纹带盖梅瓶的龙,颇有叱咤风云的气势。巨龙威武,腾空飞舞。霁蓝釉白龙纹带盖梅瓶名字很长,但是不难懂。先说器型梅瓶,是汉族传统瓷器的一种,指口小、脖子短、肩膀宽的瓶子。霁蓝,是指瓶身的釉色(釉是指覆盖在陶瓷品表面的一层玻璃质感的薄层)。此梅瓶腹部刻划出一条龙追赶一颗火焰宝珠,其纹饰为赶珠龙纹。白龙环绕瓶身一周,龙头上仰,双角后翘伸展,龙眼突起,炯炯有神。巨龙威武,腾空飞舞,颇有叱咤风云的气势。此件霁蓝釉白龙纹带盖梅瓶在民间保存完好,通体可见其工艺精湛质地之上乘,展现出当时烧制陶瓷的高超水平,价值之珍贵严足可见其非同一般。

关于梅瓶,中国研究陶瓷史的专著《饮流斋说瓷》这样描述:“梅瓶口细而颈短,肩极宽博,至胫稍狭,折于足则微丰,口径之小仅与梅之瘦骨相称,故名梅瓶也”。 这种因口小仅容梅枝而得名的器物从宋辽时期开始出现,初始时曾是一种储酒器,后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审美情趣的提高,最终成为人们所喜爱的陈赏之物。

梅瓶,它清风瘦骨,又浑圆欲抱。和其他器物一样,它也有着发展和演变的过程,它源于辽代契丹族的鸡腿瓶,这种瓶状如鸡腿,小口、短颈、圆肩、长腹、上粗下细。其口部翻卷易于系绳背水,小口使水不易洒出,圆肩长腹便于多储水。北宋时的梅瓶保留了辽代鸡腿瓶的烙印,但肩部较为丰隆,口部、腹部仍与鸡腿瓶相似。不过,此时的梅瓶不是用来装水,而是用来盛酒的,叫“经瓶”,和宋代的讲经制度有关。讲经又叫“讲筵”,宋朝时,皇帝会定期请一些通熟经史的大学士当侍讲官,为其讲学(类似于现在的学术讲座),讲完后会宴请侍讲官和众官员并赏赐美酒,盛放美酒的就是这种小口、丰肩、长腹、圈足的瓶子,因此称之为“经瓶”。明清时期梅瓶逐渐演化为一种陈设瓷,而且造型越来越优美。梅瓶以一身修长丰润,绝去形容,独标真素的造型和朴实无华的艺术语言一直被沿用至今,它的美无处不透露出古代工匠们的才能和智慧。

赏瓷多年,我认为瓷玩釉,釉玩色。色以简为高,以素雅为上。蓝釉白釉,素雅天青。一个梅字,“清流高品,不沾殊恩”。当元明清这三种梅瓶放在一起,元瓶造型平肩如盔甲般规整;明瓶肩呈柔和圆弧;清瓶肩削如美人之态。绝的是元朝的霁蓝釉白龙纹梅瓶,瓶身上有一层浅浅的釉斑,这是当时烧制工艺所致。这种蓝白釉梅瓶,可与汝窑青瓷的小洗、纸槌瓶、水仙盆媲美。那赏心悦目的单色釉,独具“雨过天青云破处”的神韵。还有元朝霁蓝釉白龙纹的白龙图案是错鳞相迭,白龙五爪;明朝白板,白龙四爪;清朝则片鳞相连。一个梅瓶长伴,“已枯半树风烟古,才放一花天地香”。

霁蓝釉白龙纹梅瓶为何如此珍贵?首先霁蓝釉是元代景德镇窑烧制成功的一种高温色釉瓷器,它是以一定量的含钴物质作为着色剂掺入釉中,在高温下一次烧制而成,特点是釉色纯净明亮,有如蓝宝石般晶莹、光艳夺目。由于高温钴蓝釉烧制困难,如果温度太高会流釉,温度太低则会发色灰暗,成品率极低。传世或出土流转至今的元代霁蓝釉龙纹器凤毛麟角,寥若星辰。元朝时景德镇只专为皇室贵族烧制瓷器。当时霁蓝釉用到的青料——苏麻离青烧制是进口的,价格极其昂贵;当成批的瓷器烧制成功之后,品质较为完美的会被直接运往京城,那些稍有瑕疵的就会被当场砸碎,因此这种霁蓝釉瓷器的产量在当时就比较少。加之精美白龙纹图案的特殊性,只允许收藏于皇宫之中,也就更是少之又少了。

像这样的霁蓝釉白龙纹梅瓶,据统计,现今世界上同类的有三件,分别收藏于北京颐和园、法国巴黎吉美博物馆和扬州博物馆。颐和园和吉美博物馆分别收藏的梅瓶,相比这件,尺寸都略小,且都有瑕疵——北京颐和园的梅瓶,瓶身有明显裂隙;吉美博物馆的梅瓶,龙头部分留有烧制时的明显瑕疵。只有扬州博物馆的梅瓶不仅保存非常完整,没有瑕疵或损坏,还是三件中最大的。

又为何扬州的这件梅瓶保存的这么完好?它的流传身世也相当传奇,原主人是扬州轻工机械厂的老工人朱立恒先生,这件梅瓶是他家的传家宝,传到他的手里已经是第六代了。据说他的祖上曾在朝廷做官,所以才能得到这件精美的宝贝,并且从其祖辈一直传至他的手里,因知道其珍贵,十分爱护。1945年时,曾有人以18石米向朱先生的母亲提出交换这只梅瓶,这在那个战争年代可相当于一笔不小的数目,但朱先生的母亲拒绝了。到了文革时期,朱先生的母亲担心梅瓶受损,就用黑墨汁把瓶子涂黑,伪装成破陶器,用棉布包裹着藏于床下。到1976年,唐山发生毁灭性的7.8级地震,扬州和唐山处在同一个地震带上,所以在接下来的几个月后也发生了地震。朱先生担心这件传家宝受损,就跑到扬州文物商店,打算卖掉。而当时的文物,也是国有文物商店在进行统购统销。进入商店,该店的店员看了这只梅瓶,认为是清代的东西,没有官款,属于民窑,开价16元。而朱先生认为这祖传的梅瓶很珍贵,但由于流传时间太长,对其它方面也不了解,只表示这个价格太低了,店员就加了2元,最后以18元成交。之后,扬州文物商店将这件“清代民窑”瓷器随意存放在了店内一个不显眼的角落,未予重视。就这样,这件“清代民窑”瓷器一直被搁置,直到有一天,上海市外贸公司里一位懂文物的沈先生来扬州出差,偶然见到角落里的这只梅瓶,对文物商店标注的梅瓶年代提出了异议,这才引起扬州文物商店的注意。沈先生当即就把这只梅瓶买下,回家精心清洗修复,梅瓶的真容才重见天日。1978年,沈先生带着这只梅瓶到北京参加“各省市自治区征集文物汇报展”,顿时轰动了全场——在场行家都认为这是元代瓷器,北京、上海、南京等地博物馆闻讯都表示十分想收藏此瓶。扬州博物馆在意识到梅瓶的珍贵之后,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抢先下手购得。之后又邀请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冯先铭先生和南京博物院的王志敏先生对梅瓶进行了鉴定,并经他们一致认定此瓶为江西景德镇窑元代霁蓝釉瓷器精品。

至于它的价值,这种梅瓶曾在拍卖市场上创下高价,如一只曾在香港苏富比2009年秋季拍卖会上以146万港元(约合人民币128.6万元)成交,另一只在2014年北京保利春季拍卖会上以253万元成交。还有记录显示,有收藏家曾出价3.4亿人民币希望收藏此瓶,而另一位巴黎收藏家甚至出价40亿人民币。总的来说,霁蓝釉白龙纹梅瓶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其经济价值上,更体现在其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上,是人类的共同文化遗产。

扬州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为国宝级文物。瓶身上也是一条白龙追逐着火焰宝珠,龙首上仰,双角微微后翘,以蓝釉点缀眼珠,龙眼突起,周围点缀几朵火焰云纹。瓶身以蓝釉为底,刻纹施白釉,在青白釉的衬托下,颇有飞龙啸天之势。瓶高43.5厘米,口径5.5厘米,最大腹径25.3厘米,底径14厘米。口小颈短,口沿平坦,肩丰渐滑,肩以下逐步收敛,至近底处微微外撇。

在元代,霁蓝釉白龙纹梅瓶属于大型瓷器,对制坯和烧制均有非常高的技术要求。制坯的成败是梅瓶造型的关键。此梅瓶以宋元时期常见的“接胎法”制坯,先分段拉坯,再组装成型,最后接胎修饰。所以在梅瓶的肩部和胫部仍有两道细微可见的接胎痕,是今天瓷器鉴定的重要依据之一。高温蓝釉的烧制为瓷器的颜色釉增添了新品种,反映了元代景德镇窑的最高烧造水准,也为此后明清两代景德镇制瓷工艺的高度发展奠定了基础。

上海广富林夏禹古陶珍藏馆的这件“元代霁蓝釉白龙纹带盖梅瓶”,不同于上述三件的特征是带盖。目前社会上高仿“元代霁蓝釉白龙梅瓶”尚多,但未曾见高仿的“元代霁蓝釉白龙纹带盖梅瓶”,所以愈发显得珍贵。

上海广富林夏禹古陶珍藏馆珍藏的这件带盖梅瓶,是元代瓷器中的杰作,通高49厘米,口径5.3厘米,底径14厘米。口小而扁,唇外翻,颈部呈喇叭状,颈部的下面积釉呈深蓝色;合上盖后更显得端庄秀丽;肩部饱满圆润,腹部逐渐收敛于腰部以下;接近足底部位,略微向外翻。器身通体施蓝釉,釉色纯净明亮,晶莹通透;釉质肥厚莹润,匀净优雅,闪耀着如蓝宝石般的光泽,精美异常。瓶身上刻画有一条白色的三瓜龙纹,整条龙上布满细小开片,犹如龙鳞,釉色白中泛青,线条刻画非常流畅,表现出神龙出水、御云而行的壮美景象;四肢强劲有力,动感十足,给人以奋发图强的力量。

细细观赏这件梅瓶,通体用大面积的霁蓝釉表现辽阔的海洋与天空,淡雅的青白釉涂饰雕刻生动的龙,梅瓶瓶身之上描绘有神龙出水、驭云而行的壮美景象,线条流畅,色泽艳丽,诗意盎然,带给人们以优雅明净的审美享受。器身通体施钴蓝釉,釉面可见橘皮纹,釉色纯净明亮,晶莹通透,釉质肥厚莹润,匀净幽雅,闪耀着如蓝宝石般的色泽,光可鉴人,精美异常。腹部刻划一条白色蛟龙飞舞其上,四肢奋力舞动追赶一颗游动的火焰宝珠,俗称赶珠龙纹。这件梅瓶上所刻划的龙纹,具有元代龙纹的典型特征,龙首小并微微上仰,张口吐舌,露出利齿。鼻似如意头,下颚飘扬一缕长髯,双角微微后翘。蓝釉点饰的龙眼,怒目穹张,炯炯有神,在白釉的衬托下,更显突出,起到画龙点睛的艺术效果。龙颈曲折细长,一绺长鬃翻飞舞动。

留白是中国传统绘画和陶瓷装饰中常见的手法之一,即在器物表面刻出纹饰或图案,但并不涂抹颜料,而是留出空白部分,形成强烈的对比效果。留白手法能够使纹饰更加突出,增加装饰的层次感和艺术性。祥云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吉祥纹饰之一,常用来寓意吉祥如意、幸福安康。龙纹是中国传统瓷器中最为常见的纹饰之一,代表着权威、力量和智慧。梅瓶是一种元代瓷器的典型器型,其造型美观大方,线条流畅,器形稳健,是一件非常精美的艺术品。

“落霞彩散不留形,浴出长天霁色青。”说到霁蓝釉瓷,乾隆曾化用《滕王阁序》名句赞美其清新脱俗。此处再详细说说这霁蓝釉,霁蓝釉属于高温蓝釉,以氧化钴为呈色剂,烧制温度在1200℃以上,色泽光亮,有蓝宝石一般的光泽。元代烧制的霁蓝釉最为精美,在明清时期,一般用于祭天仪式,因此亦被称为“祭蓝釉”。霁蓝釉是元代景德镇青花瓷器中常见的釉色之一,因其色泽深邃、匀净而闻名。元代霁蓝釉瓷器在中国瓷器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其釉面呈色深沉饱满,釉质肥厚,色泽稳定,被誉为“霁蓝釉之父”。

霁蓝釉白龙纹带盖梅瓶胎体较白且干老(见图六),足底结实严密;整件藏品造型秀挺,釉色纯净;纹饰精美却又气势磅礴;既表现了传统文化的艺术之美,又不失北方游牧民族粗犷豪放性情的审美趣味,是民族融合的完美体现,更是一件稀有的元代艺术珍品。霁蓝釉白龙纹带盖梅瓶是典型的元代梅瓶样式。从造型上看,它将丰肩修腹的弧线斜收至胫部时,又以弧线外撇至底边。这样的梅瓶肩部显得更加丰满,而且整体感觉修长美丽,具有极强的艺术美。梅瓶最大腹径与高度的比值近似于黄金比,工匠们在长年累月的劳动实践中不断发现并创造着美,这种比例并不是他们刻意追求的结果,而是一种“技进乎道”的境界,单单欣赏如此比例的器型便是一种无与伦比的享受。

上海广富林夏禹古陶珍藏馆的霁蓝釉白龙纹带盖梅瓶不仅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还有着很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它代表了元代瓷器制作工艺的最高水平,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通过这件作品,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认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传统艺术的魅力。

总的来说,这件上海广富林夏禹古陶珍藏馆霁蓝釉白龙纹带盖梅瓶是一件非常珍贵的艺术品和历史文物,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它不仅是中国古代瓷器制作工艺的杰出代表,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的重要遗产。对于收藏家和艺术爱好者来说,这件作品无疑是一件值得珍藏的瑰宝。飞扬跋扈的龙和亮丽的霁蓝釉,展现了元代瓷器烧制的最高水平,也勾勒着大元帝国的短暂辉煌。龙年已至,龙行龘龘,龙纹从上古图腾到吉祥瑞符,昂扬而热烈,充满着神秘力量,也给新的一年带来火力全开的好兆头!

 

作者:上海广富林夏禹古陶珍藏馆馆长 胡建华 来源:《国家艺术》总第74期
  • 国家艺术杂志社,国家艺术,弘扬华夏艺术的博大精深和神奇风采(www.gjysart.cn) © 2024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80420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