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评头论足 >> 内容

姜学东:巧识“元青花”

时间:2010-6-3 点击:

场上对元青花的争论从来没有停止过,大型的研讨会时有耳闻,会场内每每一片欢腾,时常有“国家级专家”给数以几十件的元青花出具“鉴定证书”,会场外往往骂声不绝,民间到底有没有元青花,元青花的数量究竟有多少?可以肯定的是,元青花的数量极少,但并不可能没有。大家知道,考古学用的是不完全归纳法,试想一下,元代国土辽阔,出口贸易庞大,范围遍及世界各地,元代瓷器国外时有零星出土,难道就没有少量回流吗?再者,我们的考古队发掘的古墓和窖藏有多少是完好的?连曹操的墓都可能是被盗过的,那么就不可能排除有元青花还流落在民间。所以,元青花定数论不能服人,常被人作为攻击的口实,反而让一些卖鉴定证书的“专家”有了市场。与其无谓的争论,不如多做些研究和为藏友鉴定的工作,大家的鉴赏水平提高了,市场就会正常起来。其实,元青花以及明早期的青花瓷的胎,釉,青花料和制作工艺有一些很明显的基本特征,后期很难仿到乱真的地步,鉴别起来并不比清代的青花瓷困难:

一) 元和明早期青花瓷多用古浮梁县麻仓土,胎质洁白,但密度不高,所以胎体比较轻;因为含铁量高,所以底部多有铁锈斑点,露胎处,特别是釉的边沿有明显的火石红。麻仓土在明代万历前已用完,现代无法仿制。

二) 元和明早期青花料多含苏麻离青(苏泥勃青),青花发色浓艳,深蓝中略带黑色,青料易扩散,形成斑驳的特有效果,积釉处青花由釉表面沉入胎骨。明中期后苏麻离青曾数度用竭,至康熙后已完全不用。现代仿品可仿其颜色但仿不到其效果。

三) 元及明早期青花瓷釉质肥厚光润,白中泛青,汁水莹亮,凸起宝光,青花纹饰繁简适度,因釉汁厚重下流,青花偶有向下扩散致模糊现象。

作者:姜学东 来源:本站原创
  • 国家艺术杂志社,国家艺术,弘扬华夏艺术的博大精深和神奇风采(www.gjysart.cn) © 2024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