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艺术研究中心是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探索和全面推进中国国家文化事业大发展”的需要,是由各有关部门牵头,有中国文化界、学术界、美术界、工艺美术界、美术理论界的专家、学者组成的中国艺术领域的学术研究机构。

中国国家艺术研究中心将紧紧围绕弘扬中国本土民族文化的主旋律,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务真求实的科学态度。组织专家学者,以高视野、多角度全面调查研究中国国家艺术文化的现状与前瞻,客观、公正、全面地向世界展示中华文明的真谛,对华夏经典、名人名作、古今瑰宝进行深度研究探索,对各领域的艺术人才、能工巧匠进行分类排查、保护、发掘和培养,对所有学术研究、名作分析、大师评审,按国家有关规定均不收取任何费用。使精湛的华夏艺术的文化遗产能够得到有力的发扬和传承。

  • 中国国家艺术研究中心主任:孙家正
  • 常务副主任:李兆卓
  • 副主任:廖静文、吴树青、刘大为、秦耕、王子忠
  • 研究员:耿宝昌、靳尚谊、杨伯达、韦克义、叶佩兰、徐庆平、王子忠、秦耕、李文连、孙其峰、卞毓方、孙建华(特邀)
中国国家艺术研究中心 > 非遗传承

从文人竹刻到当代留青


 诗经云:瞻彼其奥,绿竹猗猗。竹,外直中空、凛凛有节、修竿标挺、翠色琼洁,有天地清华之美,殊于他物,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便是气节、隐逸、君子的象征,因而得到了文人的特别青睐。当文人和艺术家相结合,竹雕工艺便应运而生。利用竹材的自然形态,删繁就简,衬托出竹的本质特征和文化寓意,不但成为文人的案头清供和掌中珍玩,更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艺术财富。
竹雕也称竹刻,以竹为载体刻画艺术形象的一种传统美术,有平面和立体两类,平面称竹刻,形式有留青、翻簧等;立体称竹雕,随形施艺、注重造型;技法有阴刻、阳刻、皮雕、浅刻、浮雕圆雕、透雕等;其制品以文房用品为主,有臂搁、笔筒、笔架、镇纸、台屏、以及扇骨、陈设摆件等。它融书、诗、画、印于一体,或古拙凝重,犹如金石镌刻一般,或清丽秀逸,或洋溢着浓郁的书卷气,可谓风雅绝俗。
 
刻意江南  传承匠心
地处华东的江南历来是传统工艺集聚之地,风物清嘉、人文荟萃、巧匠辈出,且常年盛产毛竹,具有执刀竹刻得天独厚的优势。明中叶以后,江南文人学士将书斋作为一种经营文化的载体。他们纷纷投入以竹为载体的镌刻,气韵凸现宁静高远,雕凿尽显笔韵墨妙,创造了面目一新的竹刻艺术。其中尤以嘉靖年间朱鹤祖孙三代的“嘉定派”和以濮仲谦、李文甫为代表的“金陵派”成就最为卓著。前者以文房物品镌刻为主,赋以深浮雕、圆雕,镂剔深竣、古朴厚重;后者以随型器物和折扇为主,追求阴刻浅披的笔墨意趣,精致秀雅、浑然天成。时风所及,影响深广。至今,国内外众多知名博物馆保存有不少明清竹刻历史遗存。
入清以后,江南地区的竹刻承袭文人竹刻的风格特点,“以画法刻竹”为指引,愈显高雅的气韵,深邃的内涵,丰富的形式和不同凡响的艺术造诣。当今江南竹刻继往开来,流派纷呈,业绩斐然,在探访华东竹刻艺术作品展的同时,领略了竹雕带来的各种妙韵。上海竹刻随形赋意,浮雕、圆雕历久弥新;常州留青竹刻如日中天,徐、白两派各领风骚;无锡“双契轩”竹刻历经四代薪火相传,造诣深厚、别具一格;苏州箑边竹刻形式多样,纤细入微、清新隽永,浙江、安徽等地竹刻兼容并蓄,各显精妙,构筑起当代中国竹刻艺术的一方高地。
 
刀竹风雅  始于嘉定
嘉定竹刻起于明代,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它融诗、书、画、文、印为一炉,既有书卷之气,又有金石品味,是极具文化内涵的高雅艺术,更有其它艺术无可替代和不可动摇的地位,它是中华民间艺术园中一朵瑰丽的奇葩。它的原创者为朱鹤,朱鹤把书画艺术融入竹刻,以刀代笔,开创了以透雕、深雕为特征的深刻技法,将竹刻从附属于实用工艺的范畴内脱胎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雕刻艺术。一问世就受到了世人的追捧。
“以刀代笔,以书法刻竹”,是嘉定竹刻的主要特点和传统技艺。据《嘉定县志》记述: “竹刻为艺术上精品,吾邑最负盛名,其为它处所不能媲美者,则为刀法。普通所用,以刻 字者为单尖,辟厚约分许,而削其一面,其口平,以角尖入竹,名曰行刀。而复以圆刀还之,则为圆柱形。削其一端为斜面状,而圆其锋,故所入处,其底不深而平,此其为用,能恰到好处,而字体之结构及转折之姿态,均能与书者相吻合,无牵强之弊。闽湘各地,亦有竹刻者,然较之吾乡终不能及,既无此刀法也。”由此可见,嘉定竹刻的刀法独树一帜,与各地不同。
传统的嘉定竹刻亦文亦野。雕工繁复,追求养眼、视觉强烈而热闹的一类作品,传世居多;而文人作品显现的是清静之气,含蓄内敛,追求的是一种心境,更偏向于传达一种清淡幽远的气氛。两者一求养眼一求养心,在审美趋向上是截然不同的。嘉定竹刻有三大特点:讲求透雕、深刻、薄地阳文。图案则以文人的活动场景作为图案,松下品茶、赏花或是反映渔家之乐。因为明代以前,工艺品雕刻多以佛教为题材,到明代后才开创了这一新的技法。对工艺美术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嘉定竹刻的文化美学
对艺术的审美意境,有时需要突破单一的视觉体验,从其他感官里去寻求,则更能领悟其中的妙韵,发现其中暗藏的美学密码。就似乎颜色会有温度,声音会有形象,冷暖会有重量,气味会有锋芒一样。在观赏竹刻时,其文化魅力和美学意境是自然柔和在一起的,尤其是嘉定竹刻的艺术美,可以从多方面得到解读。
竹的材质美:平直条达、朗润素雅的天然美。“食可以无肉,但居不可无竹”中国人对竹的感情是很深的,竹子的“虚心”、“劲节”与中国文人精神相契合,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拥有一种重要符号的意义。
创作题材:高人逸事、山水花草、诗文歌赋、鸟兽鱼虫等乃是天地之间、人文社会中最具有精神价值的事物,代表着对人类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人心之同然是可以超越时空而永远存在的。
文以载道:嘉定竹雕的艺术家们正是借作品来传达其“道”。竹人创造了竹刻艺术,其中又传载了竹人的精神。人与作品的形神合一,不可分离,造就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高的艺术理念。
若论嘉定竹刻之独特价值,恰是其扑面而来的文人意趣。一片竹子,或是一段竹根,经过了竹刻艺术家们的巧思与细雕后,最终成为形态各异、赋有生命的艺术品。这一过程,不仅体现了竹人们的才情,同时也凝聚了他们的心血。而心血就是生命。换言之,竹人的心血是作品的核心价值所在,而才情只是心血的外在表现而已。生命的价值在于创造,而创造源于对生活的热爱与体认。只有不失此爱心,涵养,才能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与真意。而用积极的态度将美好与真意作艺术化的再现,就是创造。一件竹刻艺术品的诞生,与其他优秀文艺作品的诞生一样,同样符合这一规律。竹刻艺术的价值本此。
当代嘉定竹刻断而不绝,“文人竹刻”非昨日美谈
传统艺术只有在不断传承中才能散发无穷的魅力!历史上,嘉定竹刻从兴起,到繁荣,到高峰,然后转入低谷,再到复苏,这漫长的四、五百年间起起落落的过程凝聚了一代代嘉定竹人的心血和汗水。“在国内外享有很高声誉的嘉定竹刻艺术是我国民间工艺百花园的一朵奇葩,它是一门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独特审美价值的竹子雕刻艺术,具有原创性、书卷气和无可替代的风格品位。”2005年8月,文化部启动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嘉定区政府同步启动了“嘉定竹刻保护五年计划”,12月,嘉定竹刻协会的成立,这些大大地鼓舞了当代嘉定竹刻艺人的创作热情。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的重视更是不言而喻,2006年5月20日,嘉定竹刻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年嘉定竹刻博物馆开馆,成为国内首家竹刻专题博物馆。于此之后,嘉定更多的是专注培养竹刻传人,将这门民族传统工艺重放异彩,其道路任重而道远。
而今竹刻,在嘉定老幼间大手与小手的传承已然成为美谈。
    
传承非遗 濯古生新
妙将画意属良工。嘉定竹刻名家大都精于书画,并遵循应物造型,随类赋色的艺术法则,大多数作品达到极物之体、尽物之神、得物之趣的境地。他们或以工细见长,或以秀媚清雅为主,或以生动传神著称,风格各异,各有所长。
竹人与生俱来的文人气息使嘉定竹刻出世脱俗,成为真正的文人竹刻。嘉定竹刻最大特点是在于文人的介入和作品的文化气息,旧时的“文人竹刻”今已不复,但传统工艺更应得到继承和保护,张迎尧便是解放以后第一批学习嘉定竹刻的老艺人。他将书画艺术融入竹刻,于竹材之上,刀笔纵横,尽写文人意气。用刀如握笔,能于行刀之停、顿、快、慢中展现出书法的节奏感,点按提撇的韵味,以及速度中产生的飞白效果。尤其是其竹刻书法中最难的入刀处不见利刃之唐突,皆能温婉有致,化于水墨韵味中。如果说“材美”取决于匠人的眼光,“工巧”依赖于名手的技艺,那么“意远”则关系到作者的修为。张老能将山水树石刻出皴法浓淡,浑然天成,意境幽远,风雅尽显——于书斋中吞纳山河气韵,踏遍林泉幽致,追忆古贤踪迹。  
每个人都具有创造的潜能,再小的手艺,也有自己的价值,让世界看见你无限的可能。相比书画名家之数,竹艺大师实在是少之又少。虽然过往的许多竹雕艺人在今天完全可以领受大师的称号,但他们的姓名及创作中的种种情思、意趣大多都淹没于史闻。嘉定竹刻传承的关键在于竹刻人才的培养,但必须重视的是“文人刻竹”是嘉定竹刻的艺术传统,而这个传统是由嘉定竹刻“以刀代笔,将书、画、诗、文、印诸种艺术融为一体”的艺术特色决定的。要学竹刻,就要有绘画功底;“文人刻竹”的传统,在历史上为嘉定竹刻提供了良好的人文氛围,使嘉定竹刻艺人在创作上保持着较高的艺术水准,为嘉定竹刻造就了很多优秀的竹刻艺术家,当代也不乏有之,如丁黎良、王威、张伟忠、王乐平、蒋玉铭、苏玉蓉等,他们不仅有匠人之心——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一以贯之,还有海纳百川的胸怀和传承竹刻的情怀,而更多年轻有为的竹人们则带着一种深深的文化使命感,在不断地努力中提升自身的艺术修养,刻苦钻研嘉定竹刻历代名家之技艺与神髓,并力求做到入古出新,使嘉定竹刻艺术的薪火得以传承。
竹刻工艺流程繁复,雕刻耗时劳神,对于每位执著、严肃的艺术家来说,这种工作看似风雅,实则艰辛。因为虚己,所以宁静。作品骗不了人,从作品中能准确看出作者在每次下刀那一刻的心境,或安静,或烦躁,一目了然。一件竹雕的完成需要很长的时间,从挑选竹子,到材料的处理,再到构思、雕刻,直至逐步成型,是一个庞大的工程。每一刀里都蕴含了艺术家高超技艺的积淀,每一刀都酝酿于感物于怀的真情灼感,他们用心去感受自然与文化的延展,然后塑造出竹艺瞬间的灵韵,从而留下最经典的艺术佳作。
成功的艺术,在于创造性的审美想象,如果只是拘于工,限于形,仅供眼观而已,那么所感受到的器韵自然是缺乏厚度的。观一物而知风过,静一心而闻松涛,器外之韵,出于幽情,非审工度技所能感发。若论当代嘉定竹刻还应注重什么?精习书画应在先。过去竹刻的精雅关键在于刻工,根本在于书画水平。其次,不断追求工艺的精巧,探求竹刻题材的人文韵味,尤其在艺术的创作上应不断的提高。就拿审美意境来说,有时需要突破单一的视觉体验,从其他感官里去寻求,则更能领悟其中的妙韵,发现其中暗藏的美学密码。就似乎颜色会有温度,声音会有形象,冷暖会有重量,气味会有锋芒一样……
传承,从来不缺少方式和途径,也许不是每个竹人都能成为传承人之一,但在他们内心对传承却抱有一颗敬畏、尊重和支持之心!时至今日,嘉定已然成为滋养竹刻艺术的沃土,因为有了这些不畏清贫、勤奋努力的竹刻艺人,终将会蓬勃发展,熠熠生辉。
 
留青竹刻或成为新风向标
随着经济的继续增长,竹雕的精彩之作将会有很大的升值空间,就目前来看,受文人器重的名家精品,其关注度会越来越高,尤其是雕刻技艺精美的作品。一器之微、穷工极巧,竹雕的材料易得,其材质的价值不及象牙犀角珍贵,因此竹雕的艺术性就成为断定其价格的重要环节。竹雕作品是否具有艺术感染力、刀工的好坏、造型是否有特点、是否具有文化内涵,是影响竹雕收藏价值的原因。
留青竹刻是将中国书画在竹皮上进行再创造的一门雕刻艺术。它有浮雕的外形,又有浅刻的刀痕,更不失书画的笔墨韵味和构图特点。随着时间的推移,竹皮、竹肌的颜色色差会逐渐拉开,年代越是久远,竹肌颜色越是深沉,光滑如脂,温润如玉,色泽近似琥珀,同时图案部分也越清晰突出。但留青竹刻要达到高水准确实不易,雕刻者除了刀内功,更要刀外功。刀内功即为熟练的操刀术,刀外功则为 创作者的艺术修养。
若言嘉定竹刻之正脉,确实并无留青之地位。从历史、工艺上都未有明确涉及留青竹刻,但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嘉定竹刻界确实存在着“留青当道”的景象,尤其在嘉定竹刻店里,“留青”确大唱主角。为何并非正脉之留青,在嘉定大行其道,有待方家考证。而当今嘉定竹人拟再兴圆雕、透雕之绝技,亦值得期待。言至此,不得不说,留青虽非嘉定竹刻正脉,却是竹刻艺术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门类。留青有多重要,从各大竹雕艺术展中所占的席位,便能看出一二。
要说竹刻之雅,有“文人竹刻”之谓,端指运刀如运笔,有笔墨意趣。从这个意义上说,众多竹刻技法中,最能得笔墨之妙者,留青是也。回过头来说,当今嘉定竹刻文人意趣难与前人比肩,也怨不得“留青当道”。凡见过嘉定作为礼品送人的留青镇纸、臂搁的,当知,其与古今高妙作品相较,其雅俗之别,判若云泥。
中国的竹刻竹雕艺术,高雅而清丽,素静而质朴,是我国浩瀚如海的艺术百花园中的一支芳香馥郁的幽兰,在中国工艺美术史上更是独树一帜。没有任何一种像竹雕艺术一样对材质的巧妙运用有如此丰富,尤其是那别致之作,无非是巧匠们慧心唤醒藏于其内在的生命冲动。如果说最具民族特色的艺术,最易走向世界。那对中国来说,竹刻无疑是已经走向了世界的艺术,更多的海外人士正通过竹刻体味着中国艺术的特殊魅力。